《兄弟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兄弟连-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步兵随他们飞快地从战壕撤退,离康普顿、瓜奈若和马拉其而去
。E连的人把手雷扔向逃跑的敌人。
  康普顿曾经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棒球队的全美最佳接球手。
他离敌人的距离相当于从本垒到第二垒的距离。他把手雷平扔过去
--没有弧度--手雷砸中一个德国人的头之后炸开。接着他和瓜
奈若与马拉其一起向战壕里扔手雷。
  这时候,温特斯和他所率领的人也赶到,用步枪向战壕里射击
,往里面扔手雷。他们热血沸腾,大声呼喊着,他们的肾上腺素给
了他们超人的力量。
  “泡泡眼”温的臀部中弹,掉进了战壕。“我真倒霉,中尉,
我完蛋了。我完蛋了,我真倒霉!”他不停地大声喊叫。一颗德国
的木柄手榴弹落进战壕。大家都迅速卧倒。
  “乔,当心!”温特斯冲托伊大喊了一声。托伊趴到地上,那
颗手榴弹就掉在他的双腿之间。托伊急忙翻了个身,手榴弹碰到他
的步枪爆炸,把整个枪托都炸飞了。可是乔却没有受伤。1990年,
托伊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要不是温特斯,今天我就要唱女高
音了。”
  温特斯向战壕里扔进几枚手雷,然后就在逃跑的炮手后面猛追
。跟在他后面的是二等兵洛兰和瓜奈若中士。有3名德国步兵开始穿
越开阔地朝布雷库特庄园方向跑去。
  “干掉他们!”温特斯对托伊大声说。洛兰用冲锋枪撂倒了一
个。温特斯用M-1瞄准了另一个人扣动了扳机,子弹打进了那人的
后脑勺。瓜奈若一枪没有打中第三个德国人,但温特斯一枪打穿了
那家伙的后背。接着,瓜奈若把一连串冲锋枪子弹送进那个受伤的
德国佬的身体。那家伙不停地喊“救命”。温特斯让马拉其往那人
脑袋上再补上一颗子弹。
  第四个德国兵在距藩篱大约100码的地方跃出战壕。温特斯看见
后,卧倒在地,仔细瞄准,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从他发起攻击到
现在,只过了15到20秒钟。E连夺取了第一门大炮。
  温特斯顿时意识到,在前面的战壕里还有许多德国人,他们很
快就会组织反扑的。他立即卧倒,开始匍匐前进,来到一个连接战
壕,朝下一看,“我很清楚地看见两个人支起一挺机枪,已经做好
了射击准备。我第一枪打中了射手的屁股,另一枪打中了另一个人
的肩膀。”
  温特斯让托伊与康普顿对第二门大炮射击。他派了三个人去看
看缴获的那门炮,让另外三个人封锁住前方。这时候利普顿从树上
爬下来,朝温特斯这边运动。他在中途停下来,往温的臀部洒了一
些磺胺粉,然后给他缠上绷带。温还在一个劲儿地为自己受伤而连
声道歉。团部的安德鲁。希尔准尉从利普顿后面赶上来。
  “团部在哪里?”他大声问道。
  “在那个后面。”利普顿指着后面说道。希尔伸出头看了看,
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前额,然后从耳朵边上钻了出去,当场就把
他打死了。
  出了这件事之后,他们的所有运动都限在战壕之中,而且都是
猫着腰进行的,因为德国人的机枪火力几乎一直不间断,子弹贴着
战壕上方嗖嗖地飞。马拉其看到温特斯干掉了30码开外开阔地上的
一个德国兵,发现那人的腰带上有一只黑套子,他以为那肯定是一
枝鲁格尔半自动手枪。他很想把它弄到手,于是他朝开阔地上跑去
,结果发现那原来是105毫米加农炮的瞄准具的皮套。温特斯冲着他
大喊道:“白痴,这儿到处潜伏着德国佬。快回来!”显然,德国
人以为马拉其是个卫生兵;只是在他向回跑时,德国人的机枪才开
始朝他扫射。子弹打得他四周尘土飞扬,他一下子钻到一门加农炮
下面。
  温特斯在大炮旁边,想把它毁掉,可是没有爆破装置。利普顿
走过来说他的野战背包里有,可是背包放在攻击出发点了。温特斯
叫他快去拿。
  该解决第二门炮了。他留下3个人守住第一门炮,然后领着另外
5个人沿战壕向前冲,一面朝前面扔手雷,一面射击。他们从被温特
斯打伤的2个德国机枪手旁边经过,抓了他们做俘虏。第二门炮的炮
手开始后撤,E连只用了一人受伤的代价就把它缴获了。
  由于夺取了2门大炮,加之弹药也不多了,温特斯派人通知4名
机枪手全都到前面来。与此同时,6个德国兵觉得走投无路,用手捧
住头,从连接战壕朝第二门大炮走过来,边走边用蹩脚的英语喊:
“不要打死。不要打死。”
  A连的二等兵约翰。D。霍尔加入了温特斯的小组。温特斯下令
夺取第三门大炮。霍尔冲在前面,结果中弹倒下,不过那门炮被夺
过来了。温特斯派了3个人守住它。他们虽然只有11个人,可是却控
制了3门105毫米的加农炮。
  在第二门炮的阵地上,温特斯发现了一个装着文件和地图的公
文包。地图上标明了科唐坦半岛上所有的大炮与机枪阵地。他派人
把文件和地图送回营部,同时把俘虏也一起押送回去,再领一些弹
药,搬一些援兵来,因为“这是为了我们的利益,我们的压力太大
了”。他开始用手雷来摧毁炮阵地上的无线电、电话和测距仪。
  赫斯特上尉亲自出马,带来3箱TNT炸药和一些磷燃烧手雷。温
特斯有每门炮的炮筒里装进一箱炸药,然后把一颗德国木柄手榴弹
扔进去。这样引爆之后,炮筒子被炸得像剥了一半皮的香蕉。利普
顿带着爆破装置回来的时候感到很失望,因为已经用不着了。
  由D连的罗纳德。斯皮尔斯中尉带领的5个援兵赶到。其中有一
个是F连的“老顽固”霍奇。他直起身朝炮连阵地扔出一枚手雷,结
果被机枪子弹打在背部与肩部,当时就死了。
  斯皮尔斯率领几个人攻打最后一个炮连阵地,将其夺取并摧毁
,但有2名弟兄被打死。
  温特斯下令撤退,因为他们受到来自布雷库特庄园方向密集的
机枪火力的威胁。既然大炮已经摧毁,再占据它的阵地已经没有意
义了。先撤下去的是机枪手,然后是步兵。温特斯最后一个撤离。
他离开之前,最后向战壕里看了一下。“我们没有理会那个被我们
打伤的德国佬,他却企图用机枪对我们开火,被我一枪击中脑壳,
结果了性命。”此刻是11点30分。自温特斯受命对付那个炮连到现
在,3个小时过去了。
  E连以相当于一个班的兵力--12个人(后来得到了斯皮尔斯等
人的支援)消灭了一个扼守2号堤道、控制了犹他海滩的德国炮兵连
。那个炮连有一条电话直接通向2号堤道出口处一个碉堡里的观察哨
,他一直在报告登陆的第4步兵师的位置。很难对E连取得的这一战
绩做出精确的估计,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避免了许多人员的伤亡
,同时使坦克得以从海滩顺利向内陆运动--也许首先还是使这种
运动成为可能。如果说E连拯救了D日的犹他海滩,那是言过其实,
但是说它对登陆作战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却是恰如其分。
  温特斯他们的伤亡是4死2伤。可是他和他手下的人却击毙敌人
15个,打伤了许多,此外还抓获12个俘虏。简单地说,他们消灭了
德军一个50人的排。这是守护这些大炮的德国精锐伞兵部队的一个
排。他们还把炮手打得东逃西散。利普顿于1985年写过一篇分析文
章。他在文章中说:“这次攻击,是指挥得当的小攻击部队,压制
并调动在预筑阵地上数量较多的守军的经典战例。E连以高昂的战斗
意志、迅速大胆的正面攻击、不同方向的侧翼火力,挫伤了德军的
士气,使敌人误以为受到了大部队的攻击。”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包括该连所受的良好训练。这一次
对他们是战火的洗礼。这一次他们冒了极大的危险,以后他们就不
会这样去冒险了。利普顿说,如果他当时是个老兵,他是绝对不会
爬到那棵树上,那样暴露自己。“可是那一天我们浑身充满了激情
。”
  瓜奈若说:“你是意识不到的,那是你的第一次。我以后绝对
绝对不会再干那天上午所干的事了。”康普顿说,如果他是个有经
验的老兵,他是不会穿出那道藩篱的。利普顿说:“我当时就觉得
自己肯定不会死,觉得如果有子弹朝我飞过来,是会发生偏转的,
要么就是我能避开。”
  保罗。富塞尔在《战争时期》中写道:第一次参战的军人心里
总是以为,“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我很机灵/敏捷/受过
良好训练/模样很帅/很讨人喜欢/行为非常严谨,等等。”可是
这种感觉很快就变成了“这有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我最好还是小心
些。只要我在利用掩蔽物/挖工事/暴露身体射击时更谨慎些/只
要我随时多加小心,我是能避开危险的。”
  温特斯在分析这次战斗的时候说,这一时刻(他称之为“巅峰
时刻”)要归功于陆军对他们进行的良好训练。他当时所做的每一
件事都是正确的:对阵地的观察、掩护火力的部署、作战任务的布
置(把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最优秀的人去完成--把康普顿、瓜奈若
和马拉其放在一组,把利普顿和兰尼放在一组)以及在最佳时刻亲
自率领发动攻击。
  温特斯认为,如果由索贝尔来指挥,他一定会亲自率领这13个
人从正面发动攻击,他自己牺牲不说,还要搭上大多数人的性命。
谁能说他那么做是错误的呢?可是,如果不是索贝尔,谁又能知道
E连的人有如此良好的纪律、耐力(他们从半夜1点30分出发,经过
一个无眠或几近无眠的夜晚,又经受了张伞时的剧烈震动以及摔落
在地面时的冲击与伤害)以及进行这场短兵相接较量时使用武器的
技能呢?
  辛克为温特斯报请国会荣誉勋章。在诺曼底战役中,每个师只
有一个人能得到这么高的荣誉。在101空降师,这项荣誉被授给了率
领部队进行白刃搏斗的罗伯特。科尔中校。温特斯被授予战时优异
服务勋章。康普顿、瓜奈若、洛兰与托伊荣获银星勋章;利普顿、
马拉其、兰尼、利布高特、亨德里克斯、普莱莎、佩蒂以及温荣获
铜星勋章。
  过了一个来月,温特斯被叫到团部。辛克、斯特雷耶和参谋们
都坐在帐篷里。坐在首席的,是陆军的战史专家S。L。A。马歇尔。
温特斯回忆说,桌子四周的气氛是“带电的”,“那些西点毕业的
人就是'豁出性命'也想有我当时的机会;坐在与马歇尔对面的椅子
上。”
  “好吧,中尉,”马歇尔开门见山地说,“把你D日那天的作战
表现跟我说说。是你端掉了那个105加农炮连,对吧?”
  “是的,长官。”
  “说说看,你是怎么干的。”
  “好吧,长官。我布置了掩护火力,我们在火力掩护下接近敌
人,我们夺取了第一门炮。接着我们布置了第二次火力掩护,夺取
了第二门炮。然后是第三、第四门炮。”
  “好。还有别的吗?”
  “没有了,长官。基本就这些。”作为一各下级军官,面对着
这么多大官,他想自己最好别说得太啰嗦。所以他就像汇报常规的
训练问题一样。
  使温特斯感到特别恼火的是,马歇尔在他那本《天兵夜降》的
书里,竟然对E连只字未提,仅仅说“部署在那里的(2)营不断对
远处那个德国炮兵连进行袭击……”他的书中确实有关于攻占炮兵
阵地的描写,但那发生在1号堤道附近的霍尔迪,是506团1营干的。
马歇尔说,该营用了190人的兵力夺取了那个阵地。温特斯评论说:
“要是有那么多E连的人,我就可以攻占柏林了。”
  大约在12点15分前后,利奥。博伊尔也归队了。他落在82师的
空降区,迷失了方向。他弄清自己的方位之后,就朝圣玛丽德蒙特
方向运动,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连队。“我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温特
斯。他非常疲惫。我向他报到,他只是嗯了一声,再也没有跟我说
别的。我想他见到我之后也许会高兴一点,不过他的压力太大了。

  连里的人在相互祝贺,谈论着他们的战绩,想通过回忆把事情
的前前后后拼接起来。他们是胜利者,兴奋、自豪、喜不自胜。有
人从地窖里找来一些苹果酒,就把它传给大家喝。当大杯子传到温
特斯面前的时候,他觉得自己“渴得要命,需要喝点东西提提神”
。他咕嘟咕嘟喝了一大口,把别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以前是从来不
喝酒的。“我当时以为喝下去会使我的思维和行动变得慢一些,可
并不是那么回事。”
  韦尔什归队报到。他与82师的几个人一起,沿途与敌人有过一
些短暂的交火。在他的背包里,装着他那顶备用伞。在整个诺曼底
战役中他都把它背在身上。“我想把它带回去送给基蒂,把它做成
一套结婚礼服,留着我们战后结婚的时候穿。(乐观主义?)”
  来自布雷库特庄园方向、道路对面藩篱中的德军机枪火力越来
越猛烈。温特斯命令机枪手也对敌人进行骚扰表示回敬。马拉其把
他的迫击炮管找来了,可是没有底座与支架。他把炮管支在地上,
朝着庄园打了十余发炮弹。瓜奈若也用一根迫击炮管支起一门炮。
他们后来发现,他们打出的每一发炮弹,都击中了目标。“像这样
的技能不是教出来的。”温特斯评论说,“这是天赐的灵气。”马
拉其把炮弹打完之后,他的炮管已经全都埋进土里了。一个法国老
农找来一把铁锹,帮他把它挖了出来。
  到了中午时分,第4步兵师的人马开始通过格朗希蒙。韦尔什记
得“从海滩那边过来的第一批步兵各个人的面部表情。他们看见那
些横七坚八、扭曲变形的伞兵和德国兵的尸体后,连肚肠子都要吐
出来了。”
  到这个时候为止,E连已经有了50来个人,可是还没有人知道米
汉中尉的命运,温特斯也就成了实际上的连长。
  尼克松中尉走过来,带领着4辆谢尔曼式坦克。他让温特斯把敌
人的阵地指给坦克兵们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