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策略与安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国大学本科申请策略与安全-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亚洲青少年音乐比赛钢琴组一等荣誉奖;获美国伊斯曼青年艺术家国际钢琴比赛最佳古典奏鸣曲演奏奖。   
  第一章 独特型(11)   
  但晓琴和父母对出国留学的事情,却只停留在道听途说的层面,比起她对音乐的了解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音乐学院有很多顶尖钢琴老师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而学院每年也有学生去美国的顶尖音乐学院留学,因此晓琴也渴望走留学这条道路,并感觉这个梦想离自己并不遥远。 
  然而,晓琴只带来了一张连简历都算不上的清单,上面列着她获得的各种奖项。这对申请出国留学来说还是远远不够!更何况晓琴必须获得全额奖学金,因为她的父母无力支付她的留学费用。我遇见太多的学生和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托福和SAT分数达到多少分,或者获得什么奖,就可以去什么档次的美国大学了;看着这些天真烂漫的学生和家长,我不得不遗憾而且略带责备地告诉他们,“您对这个问题真是比较外行”,但我理解他们,因为一个学生在国内上什么档次的大学就是靠分数来决定的。但在申请美国顶尖大学的过程中,好分数好成绩的申请人太多,因此光靠好分数离成功去理想的大学留学还很远,就算是SAT考满分、国际奥赛得金牌的学生被好的大学拒绝录取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除了成绩和获奖,大学考虑的是申请人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他做过哪些事情、他的思想如何、他的理想如何、他的能力和潜力又如何等等。晓琴不能只凭一个获奖清单就指望被美国顶尖音乐学院录取,尽管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她面对的都是钢琴演奏非常专业的竞争对手(实力远远超过国内的业余钢琴十级水准)。 
  走上钢琴演奏之路 
  我首先询问了晓琴在学校的文化课学习情况,得到的答复令我满意,晓琴在年级里排名靠前,一直位列前5%以内。 
  我又关心她托福的成绩,她当时正在备考,估计能达到550分以上的成绩。这也基本可以,因为音乐专业对国际学生的托福要求一般比较低,达到550分就满足了大部分学校的最低要求,剩下的就看其他方面的实力了。 
  接下来关注她留学的动机,想看看是否有闪光点存在。晓琴出国留学的几条理由是:首先,古典音乐是西方流传过来的艺术,她要想学到精髓就必须更深入地了解西方的文化;其次,在国外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顶级钢琴家和教育家,并得到他们的指点;再有,在国外学习能够更方便地参加各种交流活动,比如大师班、夏令营等;最后,晓琴出国的念头还受到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学习西洋音乐的都希望到国外继续深造。初三的时候,晓琴随合唱团前往美国巡回演出,去过很多著名的音乐厅演出(包括卡内基、林肯音乐中心等),在很多学校里进行交流活动,通过在学校里参观和与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她了解了一些美国的教育方式,感受到非常好的学习氛围。这些经历也使她决心毕业后选择美国的一所音乐学院继续深造。这些出国留学的理由显然是充分而且合理的,但我认为也只能称得上是常规的理由,并没有值得特别挖掘的闪光点。我认为的“闪光点”往往是比较个性的甚至是有点另类的。 
  带着对眼前这位小钢琴家的无限崇拜,我决定继续了解晓琴的成长历程,并找到一些她身上存在的西方人认同的闪光点。 
  我首先好奇晓琴怎么那么小就决定走钢琴演奏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呢?这首先归功于她父母在幼时给她提供的钢琴训练,但真正影响小晓琴决定从事音乐演奏这条路,是发生在她小学期间的一件事情。那是她第一次在北京音乐厅公开演奏,开始她还有一点紧张,但很快发现自己非常喜欢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她希望把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传达给观众。当演奏结束时,观众的热烈掌声使她强烈希望自己从事钢琴表演行业,因此在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毅然决定报考音乐学院,从此走上专业学习钢琴演奏的道路。 
  两个“转变” 
  到了中学,晓琴在钢琴演奏方面进一步提高。她受著名钢琴演奏家周广仁教授推荐,参加了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少年儿童音乐会(周广仁教授当年在全国仅仅选拔了八个最优秀的钢琴少年参加),还参加了由周广仁教授主持讲解的国际钢琴比赛选手——肖邦专场音乐会;接着,晓琴又参加了优秀少年儿童钢琴演奏家音乐会、天才琴童音乐会、以及由周广仁教授主持的新年钢琴音乐会。对于晓琴这些非凡的成就,我不住点头,但并不惊喜,因为这些和获奖清单上的各种奖项一样,只能够证明晓琴在钢琴演奏方面非常出色,但看不到一点点个性化的内容,和那些晓琴身上有而别的竞争对手没有的东西。   
  第一章 独特型(12)   
  接着,晓琴的妈妈插话,说她初中阶段还参加录制了中央音乐学院钢琴考级教材示范VCD,而该VCD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行。我一下子兴奋起来,因为这是我在晓琴身上找到的第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不仅证明了晓琴出众的钢琴演奏能力,还在晓琴不知不觉中把她从“学习钢琴”提升到“推广钢琴教育”这一高度,不管晓琴示范的是一级还是十级,她已经为中国的钢琴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当晓琴从美国学成归来的时候,她能对中国的钢琴教育作出更大的贡献,而美国任何一所顶尖的音乐学院都不会拒绝这样一位能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校友的。晓琴若有所思地说:“录制示范带的事情我确实做了,但没有想过自己作出的贡献有多大,而将来我肯定会像我的老师们一样为中国的钢琴教育作出很多贡献,但我没有想过把这些写出来给美国的大学看啊。”我眼光扫过晓琴的父母,然后停留在晓琴的脸上,一直看进她明亮而又纯真的眸子里,用带有命令的语气告诉她,必须马上开始两个“转变”。 
  “第一个是思维方式转变。也就是说,从你决心去美国留学的一瞬间开始,要学会用西方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只有这样你将来才能更好地融入西方文化,更好地完成学业;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申请材料中展示你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免在申请中犯下愚蠢错误。比如说,刻苦读书到深夜的学生如果他的成绩很好的话,那在我们的眼里就是个好学生,但在西方人看来,他熬夜读书可能是他学习能力不强,因此还需要额外的时间来学习,别人很自然很合理地就会怀疑‘他的学习效率不高、不会利用时间、将来的潜力可能也有限’,因此在西方人眼中就不一定是好学生了。而另外一个学生,从不熬夜读书,尽管平均成绩比熬夜读书的学生略低,他也有可能在二选一的竞争中胜出。毕竟,在中学阶段就需要全力读书的学生,到了大学阶段的发展就更难以预料了。” 
  “第二个是心理转变。要开始学习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习起来要简单一些,尤其是对于中学期间住校的学生来说更容易,而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更长时间的锻炼。你现在之所以没有想到过把你对社会已经作出的和可能作出的贡献写出来,是因为你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还没有开始考虑‘社会责任感’这个词,如果你出国的理由大部分是谈到自己发展,是不是很自私?美国大学招收的大学生,是要求思想有一定成熟度的,他们不希望招收一个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少年天才。所以,从现在开始你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从更‘成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晓琴的双眸透出似懂非懂的眼神,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第一次和她谈“社会责任感”,如果是第一次,那么她已经领悟得够深了。我对目前国内中小学的教育已经不甚了解了,不知道学生们是否还类似于我们当年“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是否还在“向雷锋同志学习”,还是说只剩下“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奋斗”。 
  不读高三 
  也难怪,晓琴才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我突然发现了一点不对头的地方,准备申请美国大学的都是高三的学生,怎么她才上高二?一番了解后才知道,晓琴不准备在国内读高三了,她准备提前一年去美国读大学。“高三就是准备高考,对我来说没有任何用处了”,晓琴说。 
  到底能不能不读国内高三就出国读大学呢?事实是,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没有;而对于同一个人,有些学校录取了他,有些却没有;有些美国大学可以商量,有些却不可以;有些人能和学校商量成功,有些人却商量失败。这既需要经验又需要技巧。以晓琴的例子来说,她最喜欢的是耶鲁大学的音乐系,一位到上海来开音乐会的耶鲁大学的音乐教授让晓琴去试奏,结果非常满意,但是当了解到晓琴还在上高二的时候就建议晓琴下一年度再申请。尽管晓琴还是坚持申请耶鲁大学,但没有被录取。而后来的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以及其他几所大学都在协商之后,同意晓琴以高二学生身分来申请。   
  第一章 独特型(13)   
  难忘的获奖与成长经历 
  我仍旧需要找到晓琴身上的亮点。晓琴告诉我,她曾在北京某音乐厅成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我的眼睛立刻又一亮,虽然我对音乐了解不多,但是能够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的中学生是非常罕见的,这不仅表明了晓琴现阶段的钢琴演奏的高超水准,也给人提供了一种推测晓琴未来成就的活生生的事例。 
  “你参加了那么多国内和国际比赛,有没有让你难忘的经历呢?”我问晓琴。 
  “当然有,我去俄罗斯参加‘通往大师之路’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经历让我最为难忘了!”晓琴终于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叙述起她不平凡的经历。“那是我第一次出国,在我的人生中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个比赛共有三轮,由来自各个国家的数十位优秀的选手和多位国际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担任评委。我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国际性比赛,在比赛前虽然我已经准备得很充分,可是在上台的时候我还是非常紧张。第一轮我发挥得不错,顺利进入了第二轮;但是在第二轮时,我由于过分紧张,出现了一些失误,但在台上我还是尽力地将音乐表现出来,最终还是进入第三轮了。这个时候只剩下六个人了,是竞争最激烈的一轮,每个选手都需要和俄罗斯的乐队演奏协奏曲。这是我第一次与乐队演奏,感觉十分兴奋,因为平时很少能有机会与乐队合作。在比赛的那天,当我演奏完的时候,观众给予了我长时间的掌声,指挥对我也有很高的评价,他说我弹得非常精彩,应该能拿第一名。结果出来后,虽然我得第二名,但我仍然十分开心。因为我得到了观众以及评委的赞赏。在这次比赛中,我从其他国家的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对音乐的处理,演奏技巧等,并深深的被彼得堡的音乐氛围所感染,进一步的理解了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当地居民对音乐的普遍热爱也令我十分感动。” 
  “如果有机会,你一定要把这个故事写给学校看!”我告诉晓琴,“因为这才是在成绩和奖杯之后学校感兴趣的东西,尤其是你这种跨文化的成长经历,不但证明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还生动地表现了你在比赛中的心态起伏以及境界升华。虽然是第二名,但你比第一名还要出色!” 
  晓琴虽然年龄小,但她可是见过大世面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国际钢琴比赛也极大地锻炼了她,因此她一般在比赛中稳定沉着。她连续四次荣获全国星海杯钢琴比赛的第一至第三名,这可是全国最高水平的比赛,每次参赛人数高达几百人,经过各个地区的层层选拔,决赛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各地音乐的一次交流盛会,竞争十分残酷。各地迥异的演奏风格给了晓琴很大的启迪,使她从中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演奏风格更加丰富。 
  从十岁起,她就参加中国交响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任二声部演员兼钢琴伴奏,随团多次出访美国、欧洲、香港、台湾等地。2000年,晓琴一行50余人出访台湾,和当地的童声合唱团一起度过了愉快的两周,一起演出了数十场,场场轰动,在台湾引起巨大的反响。在最后一场合唱“感恩的心”时,带队老师和队员们都忍不住流下了激动不舍的泪水。晓琴说:“我们和台湾朋友不但互相交流音乐,还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在2003年的除夕之夜,晓琴所在的合唱团启程前往美国参加在纽约举行的国际合唱节,所安排的三场演出非常重要,他们在美国的每天,甚至在汽车上都不停地练习,目的是为了能给国家争光。晓琴和其他队员在正式的演出前去了十几个地方演出,从华盛顿到纽约,几乎每天要坐5个小时的汽车,非常辛苦,但大家从不叫苦。平时他们每天都住在美国人家里,真正感受和体会到了美国的文化和生活,交了许多朋友。最后的演出非常成功,队员们激动的一夜没睡。此行也进一步让晓琴决定以后要选择美国进行继续深造。在合唱团的这7年里,晓琴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但音乐修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阅历也丰富很多,使她更加成熟。   
  第一章 独特型(14)   
  高一那年的夏天,晓琴荣获美国伊斯曼青年艺术家国际钢琴比赛最佳古典奏鸣曲演奏奖,那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出国参加比赛,对她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比赛在罗切斯特大学的Eastman音乐学院举办,参加比赛的有很多是在美国读书的外国人,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晓琴对美国的学校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对她申请去美国读书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她还参加了这个比赛办的大师班,对美国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技惊四座,破格录取 
  谈到梦想,晓琴说举办个人音乐会是每个音乐人的梦想,她特别兴奋在家乡完成了她自己的首个纪念性的个人独奏音乐会。“首次办独奏会,我异常紧张,事前做了充分又细致的准备和排练。当我在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