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台独"面面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学台独"面面观-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格于战后台湾的思想历史的极限,这次的论争,从台湾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历程上看,大都只围绕在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上打转,许多问题都是三、四十年代一个用功的中学生可以解决的问题,层次不高。这当然是与争议的一方陈芳明在马克思主义和一般历史社会科学知识理论水平之低下密切相连系的。    
    四、因此争论中由我们提出的比较重要理论课题,尤其是台湾资本主义性质问题、日据以来台湾各阶段生产方式的推移问题,以及与之相应的台湾新文学思潮、创作方法和文学作品的关系等亟须深入、反复讨论的问题,没能产生更深的展开。这自然也和陈芳明的水平之低下有密切关系,只能期待后之俊秀起来接续这些台湾左派当面核心问题的讨论。    
    五、遗憾的是,这次争论中还是时代错误地出现了企图以反共反华的恫哧、例如类似说我亲共通共的手段,与戒严时代的几次争论中国民党文特的伎俩如出一辙,使争论留下污点。“台独”式反华反共的民粹主义咒语,和戒严时代反共防谍的罗织,无论如何,是无法以之替代真理的。    
    六、因此,从陈芳明对于我们的批判所做的全部回应,已经明白宣告了他的“历史三阶段论”的破产。为了不必使陈芳明硬撑的“歹戏”连连“拖棚”,浪费《联合文学》珍贵的篇幅和我们的笔墨,今后陈芳明如果没有提出相关的重要理论课题,如果还是喋喋不休地以无知夹缠不已,我们就把论争的是非留给今世和后之历史去公断,不再回应了。当然,如果今后将陆续公刊的陈芳明的“台湾新文学史”中出现重大谬误,不得已之下,还要讨教商榷一番的。    
    陈芳明的“台独”派御用的《台湾新文学史》正在炮制之中,何时、以何种面目出笼,陈映真等思想家、理论家、作家,还有我们大家,都将拭目以待。


第四部分结束语

    简要地介绍了20多年来“文学台独”恶性发展的历史,并在五个方面对“文学台独”的主要言论和活动展开了初步批判之后,我们不胜感慨的是,海峡两岸维护祖国统一的文学工作者,真的不能对“文学台独”问题掉以轻心了。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关系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民族感情,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而解决台湾新文学领域里的分离主义思潮和活动的问题,制止“文学台独”势力的阴谋而使之断难得逞,以维护中国新文学的统一,使中国新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台湾新文学得以正常发展,则关系到中国新文学以至整个新文化的完整性不被割裂,同样也关系到我们中国文学工作者、传播者和读者的民族感情,以至于整个中华民族的感情,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神圣职责,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必须完成的历史使命。    
    有了这样的庄严的历史使命感,我们就会有一种神圣的社会责任感。要认真清理“文学台独”的思潮和活动,严正批判“文学台独”的种种谬论,坚决遏制“文学台独”的继续发展,彻底肃清“文学台独”的贻害和流毒,以维护中国新文学的完整和统一,大力促进作为中国新文学一环的台湾新文学正常发展,真的是“舍我其谁”了。    
    鉴于台湾问题不能允许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文学台独”问题也不能放任不管。“文学台独”还在恶性发展,还在混淆视听,还在兴风作浪,还在危害社会,危害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近日台湾教育当局加速,加强在高教领域中的台湾文学系、所的创设,使“台独”派台湾文学研究全面占领了台湾文学教育阵地,形势进一步严重了。我们还要加强斗争的紧迫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这项工作做好。    
    “文学台独”势力是披着文学和文学史论研究工作的外衣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的。有时候,有某些方面,它会有一定的欺骗性,会有一定的煽动性。所以,批判“文学台独”,政治性、政策性固然很强,文学性、科学性也很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了解台湾的历史,熟悉台湾的现状,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形势,认真学习和掌握对台方针政策,还必须了解台湾新文学发展的历史,熟悉台湾新文学的现状,明两岸新文学发展的总体态势,其中,尤其要详尽地掌握“文学台独”恶性发展的历史情形,熟知其代表人物、代表论著的分裂思想和活动,熟知台湾统派思想家、文学家多年来艰苦卓绝地反对“文学台独”的斗争的方方面面的详尽情况。    
    鉴于多年的隔绝,我们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者特别需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把这项斗争性、学理性都很强的批判“文学台独”的工作做细,做深,做好,做出成效来。    
    加强批判“文学台独”的工作,我们还更寄希望于台湾思想界、文化界、文学界,更寄希望于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出版工作者,更寄希望于广大读者。一定要帮助那些一时还看不清“文学台独”本质的年轻人,甚至少数深受“文学台独”影响误入歧途的年轻一代文学工作者,使他们认清“文学台独”的分离主义本质和分裂祖国的祸心,而迷途知返。    
    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是海峡两岸全体中国人民的民心所向,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维护中国新文学的统一也是历史的趋势,也是海峡两岸全体文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的民心所向,也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台湾分裂势力,其中包括“文学台独”势力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阻挠祖国和平统一,制造文学分裂的图谋,一定会遭到最终的彻底的失败。中国完全统一的一天一定会到来。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中国新文学一定不会被割裂。    
    看今日“文学台独”之甚嚣尘上,猖獗一时,再看包括台湾文学在内的中国新文学日益繁荣昌盛,我们要说: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第四部分后记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和学术生涯中,没想到,年过花甲之时,还有这么一次亢奋。    
    那是20世纪最后的一年,读1998年到2000年《联合文学》上陈映真、陈芳明之间展开的一场统、“独”大论战,还有在此期间陈映真主持的《人间•;思想与创作丛刊》上一系列批判“文学台独”的论文,我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我们惊诧不已的是,20来年里,一不留神,在台湾,“文学台独”怎么会有了如此的恶性发展呢!台湾朋友,陈映真、曾健民两位送给我们一些书刊资料,并一再赐教,尉天骢、吕正惠两位那里也不断指点,黄春明处也多有交流,旅美的叶芸芸还给我们寄来两大箱珍贵期刊和论著。认真地阅读,严肃地思考,我们更加诧异不已的是,炮制和鼓吹“文学台独”的掌门人物竟是叶石涛!叶石涛是什么人?研究台湾文学的朋友知道,一提“叶石涛”这三个字,就如雷贯耳了。这是台湾文坛一个货真价实的重量级的“大老”式的人物。然而,历史无情,偏偏就是叶石涛,几十年来,日本“皇民”情结难以释怀,终于走上了“文学台独”之路,炮制了一整套的“文学台独”的纲领,散布了一系列的“文学台独”的言论,从事了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台独”的活动,并且把一批“文学台独”人物纠集在自己旗下,形成了一个倒行逆施的“文学台独”派!其中,就包括了彭瑞金、张良泽、陈芳明等人。    
    我们汗颜了。我们竟然不了解情况。我们甚至还在写文章著书立说之时偶尔会引用叶石涛关于台湾文学的论说,而尊奉其为“权威”。我们竟然面对台湾岛上文坛统“独”的一场恶战,面对好友陈映真、曾健民、吕正惠、黄春明、尉天骢和其他一些朋友长期以来在岛内艰苦卓绝的反“台独”斗争,似乎置若罔闻,而一言不发。    
    我们于是猛醒,于是反思,于是振奋,于是拿起了战斗的笔。    
    经中国作家协会金坚范同志激励,我们先在《文艺报》上发表了四篇批判“文学台独”的文章。在海峡两岸朋友们的鼓励下,又写了这本《“文学台独”面面观》的小册子。我们希望它有益于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毕竟我们还隔海相望,资料工作难得完备周全。限于学识,立论和思辨,或还存有不当之处。除了致歉,只有留待日后进一步完善了。不过,抛砖引玉,能有更多的朋友投入这项工作,我们就感到欣慰!    
    感谢前述各位朋友!    
    感谢中国作家协会金炳华同志对于本书写作和出版的关怀、支持和帮助!    
    感谢参加本书征求意见稿北京座谈会的海峡两岸的全体友人,尤其是邓友梅、王景山、刘红林、蓝棣之、黄涛、樊洛平、古远清、刘登翰、古继堂、黎湘萍、赵稀方、林深靖、周青、苏庆黎、张光正、石一宁各位对本书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感谢远在江苏的老学长吴奔星先生,也来信表示关注!    
    感谢向前、爱琪两位好友对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北京九州出版社、台北人间出版社帮助本书出版!    
    尤其要感谢映真、坚范两位好友为本书作序!    
    2001。6。18于北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