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 作者:(汉)班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书 作者:(汉)班固- 第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古封禅群祀》二十二篇。
    《封弹议对》十九篇。武帝时也。
    《汉封禅群祀》三十六篇。《议奏》三十八篇。石渠。
    凡《礼》十三家,五百五十五篇。入《司马法》一家,百五十五篇。
    《易》曰:“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而帝王质文世有损益,至
周曲为之防,事为之制,故曰:“礼经三百,威仪三千。”及周之衰,诸侯将逾法
度,恶其害己,皆灭去其籍,自孔子时而不具,至秦大坏。汉兴,鲁高堂生传《士
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
《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与十七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及《明堂阴阳》、
《王史氏记》所见,多天子、诸侯、卿、大夫之制,虽不能备,犹B234仓等推《士
礼》而致于天子之说。
    《乐记》二十三篇。
    《王禹记》二十四篇。《雅歌诗》四篇。
    《雅琴赵氏》七篇。名定,勃海人,宣帝时丞相魏相所奏。
    《雅琴师氏》八篇。名中,东海人,传言师旷后。
    《雅琴龙氏》九十九篇。名德,梁人。
    凡《乐》六家,百六十五篇。出淮南刘向等《琴颂》七篇。
    《易》曰:“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故自黄帝下至三代,
乐各有名。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二者相与并
行。周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郑、卫所乱,故无遗法。汉兴,制氏
以雅乐声津,世在乐宫,颇能纪其铿锵鼓舞,而不能言其义。六国之君,魏文侯最
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入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之《大司乐》章也。
武帝时,河间献王好儒,与毛生等共采《周官》及诸子言乐事者,以作《乐记》,
献八佾之舞,与制氏不相远。其内史丞王定传之,以授常山王禹。禹,成帝时为谒
者,数言其义,献二十四卷记。刘向校书,得《乐记》二十三篇。与禹不同,其道
浸以益微。
    《春秋古经》十二篇,《经》十一卷。公羊、穀梁二家。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鲁太史。
    《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
    《穀梁传》十一卷。穀梁子,鲁人。《邹氏传》十一卷。
    《夹氏传》十一卷。有录无书。
    《左氏微》二篇。
    《鐸氏微》三篇。楚太傅鐸椒也。
    《张氏微》十篇。
    《虞氏微传》二篇。赵相虞卿。《公羊外传》五十篇。
    《穀梁外传》二十篇。
    《公羊章句》三十八篇。
    《穀梁章句》三十三篇。
    《公羊杂记》八十三篇。《公羊颜氏记》十一篇。
    《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
    《议奏》三十九篇。石渠论。
    《国语》二十一篇。左丘明著。
    《新国语》五十四篇。刘向分《国语》。《世本》十五篇。古史官记黄帝以来
讫春秋时诸侯大夫。
    《战国策》三十三篇。记春秋后。
    《奏事》二十篇。秦时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
    《楚汉春秋》九篇。陆贾所记。《太史公》百三十篇。十篇有录无书。
    冯商所续《太史公》七篇。
    《太古以来年纪》二篇。
    《汉著记》百九十卷。
    《汉大年纪》五篇。
    凡《春秋》二十三家,九百四十八篇。省《太史公》四篇。
    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周室既微,载籍残缺,仲尼思存前
圣之业,乃称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
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以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故与左丘
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因兴以立功,就败以成罚,假日月以定历数,借朝
聘以正礼乐。有所褒讳贬损,不可书见,口授弟子,弟子退而异言。丘明恐弟子各
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春秋》所贬损大
人当世君臣,有威权势力,其事实皆形于传,是以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
及未世口说流行,故有《公羊》、《穀梁》、《邹》、《夹》之《传》。四家之中,
《公羊》、《穀梁》立于学官,邹氏无师,夹氏未有书。
    《论语》古二十一篇。出孔子壁中,两《子张》。《齐》二十二篇。多《问王》、
《知道》。《鲁》二十篇,《传》十九篇。
    《齐说》二十九篇。《鲁夏侯说》二十一篇。《鲁安昌侯说》二十一篇。《鲁
王骏说》二十篇。
    《燕传说》三卷。
    《议奏》十八篇。石渠论。《孔子家语》二十七卷。
    《孔子三朝》七篇。
    《孔子徒人图法》二卷。
    凡《论语》十二家,二百二十九篇。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
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
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
庸生,唯王阳名家。传《鲁论语》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
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
    《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
    《孝经》一篇。十八章。长孙氏、江氏、后氏、翼氏四家。
    《长孔氏说》二篇。
    《江氏说》一篇。
    《翼氏说》一篇。
    《后氏说》一篇。
    《杂传》四篇。
    《安昌侯说》一篇。《五经杂议》十八篇。石渠论。
    《尔雅》三卷二十篇。《小尔雅》一篇,《古今字》一卷。
    《弟子职》一篇。
    《说》三篇。
    凡《孝经》十一家,五十九篇。
    《孝经》者,孔子为曾子陈孝道也。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举大
者言,故曰《孝经》。汉兴,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
张禹传之,各自名家。经文皆同,唯孔氏壁中古文为异。“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故亲生之膝下”,诸家说不安处,古文字读皆异。
    《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建武时亡六篇矣。
    《八体六技》。
    《苍颉》一篇。
    上七章,秦丞相李斯作;《EBBC历》六章,车府令赵高作;《博学》七章,太
史令胡母敬作。
    《凡将》一篇。司马相如作。
    《急就》一篇。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
    《元尚》一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
    《训纂》一篇。扬雄作。
    《别字》十三篇。
    《苍颉传》一篇。
    扬雄《苍颉训纂》一篇。
    杜林《苍颉训纂》一篇。
    杜林《苍颉故》一篇。
    凡小学十家,四十五篇。入扬雄、杜林二家二篇。
    《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
取诸《B12F》。”“B12F,扬于王庭”,言其宣扬于王者朝廷,其用最大也。古者
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
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汉兴,萧何草律,亦著其法,曰:“太史试学童,能讽
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
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六体者,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书,
皆所以通知古今文字,摹印章,书幡信也。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阙,问诸故老,
至于衰世,是非无正,人用其私。故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今亡矣夫!”
盖伤其浸不正。《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苍
颉》七章者,秦丞相李斯所作也;《爰历》六章者,车府令赵高所作也;《博学》
七章者,太史令胡母敬所作也;文字多取《史籀篇》,而篆体复颇异,所谓秦篆者
也。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汉兴,闾里书师
合《苍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
《苍颉篇》。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无复字。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急就
篇》,成帝时将作大匠李长作《元尚篇》,皆《苍颉》中正字也。《凡将》则颇有
出矣。至元始中,征天下通小学者以百数,各令记字于庭中。扬雄取其有用者以作
《训纂篇》,顺续《苍颉》,又易《苍颉》中重复之字,凡八十九章。臣复续扬雄
作十三章,凡一百二章,无复字,六艺群书所载略备矣。《苍颉》多古字,俗师失
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敝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故,并列
焉。
    凡六艺一百三家,三千一百二十三篇。入三家,一百五十九篇;出重十一篇。
    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
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
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
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古之
学者耕且养,三年而通一艺,存其大体,玩经文而已,是故用日少而畜德多,三十
而五经立也。后世经传既已乖离,博学者又不思多闻阙疑之义,而务碎义逃难,便
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后进弥以驰逐,故幼童而守一艺,
白首而后能言;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此学者之大患也。序六艺为九种。
    《晏子》八篇。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与人交,有《列传》。
《子思》二十三篇。名亻及,孔子孙,为鲁缪公师。
    《曾子》十八篇。名参,孔子弟子。
    《漆雕子》十三篇。孔子弟子漆雕启后。
    《宓子》十六篇。名不齐,字子贱,孔子弟子。
    《景子》三篇。说宓子语,似其弟子。
    《世子》二十一篇。名硕,陈人也,七十子之弟子。
    《魏文侯》六篇。
    《李克》七篇。子夏弟子,为魏文侯相。
    《公孔尼子》二十八篇。七十子之弟子。
    《孟子》十一篇。
    名轲,邹人,子思弟子,有《列传》。
    《孙卿子》三十三篇。名况,赵人,为齐稷下祭酒,有《列传》。《羋子》十
八篇。名婴,齐人,七十子之后。《内业》十五篇。不知作书者。
    《周史六韬》六篇。惠、襄之间,或曰显王时,或曰孔子问焉。
    《周政》六篇。周时法度政教。
    《周法》九篇。法天地,立百官。
    《河间周制》十八篇。似河间献王所述也。
    《谰言》十篇。不知作者,陈人君法度。
    《功议》四篇。不知作者,论功德事。
    《甯越》一篇。中牟人,为周威王师。
    《王孙子》一篇。一曰《巧心》。
    《公孙固》一篇。十八章,齐闵王失国,问之,固因为陈古今成败也。
    《李氏春秋》二篇。
    《羊子》四篇。百章。故秦博士。
    《董子》一篇。名无心,难墨子。
    《俟子》一篇。
    《徐子》四十二篇。宋外黄人。
    《鲁仲连子》十四篇。有《列传》。
    《平原君》七篇。硃建也。
    《虞氏春秋》十五篇。虞卿也。
    《高祖传》文十三篇。高祖与大臣述古语及诏策也。
    《陆贾》二十三篇。
    《刘敬》三篇。
    《孝文传》十一篇。文帝所称及诏策。
    《贾山》八篇。
    《太常蓼侯孔藏》十篇。父聚,高祖时以功臣封,臧嗣爵。
    《贾谊》五十八篇。
    河间献王《对上下三雍宫》三篇。
    《董仲舒》百二十三篇。
    《宽》九篇。
    《公孙弘》十篇。
    《终军》八篇。
    《吾丘寿王》六篇。
    《虞丘说》一篇。难孙卿也。
    《庄助》四篇。
    《臣彭》四篇。
    《钩盾冗从李步昌》八篇。宣帝时数言事。
    《儒家言》十八篇。不知作者。
    桓宽《盐铁论》六十篇。
    刘向所序六十七篇。
    《新序》、《说苑》、《世说》、《列女传颂图》也。
    杨雄所序三十八篇。《太玄》十九,《法言》十三,《乐》四,《箴》二。
    右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入杨雄一家三十八篇。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阳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
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孔
子曰:“如有所誉,其有所试。”唐、虞之隆,殷、周之盛,仲尼之业,已试之效
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后进循之,
是以《五经》乖析,儒学浸衰,此辟儒之患。
    《伊尹》五十一篇。汤相。
    《太公》二百三七十篇。吕望为周师尚父,本有道者。或有近世又以为太公术
者所增加也。《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
    《辛甲》二十九篇。纣臣,七十五谏而去,周封之。
    《鬻子》二十二篇。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周封为楚祖。
    《管子》八十六篇。名夷吾,相齐恒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也。有《列传》。
    《老子邻氏经传》四篇。姓李,名耳,邻氏传其学。
    《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述老子学。
    《老子徐氏经说》六篇。字少季,临淮人,传《老子》。
    刘向《说老子》四篇。
    《文字》九篇。老子弟子,与孔子并时,而称周平王问,似依托者也。
    《D236子》十三篇。名渊,楚人,老子弟子。
    《关尹子》九篇。名喜,为关吏,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