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这边 员工那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板这边 员工那边-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判断一家公司是不是有文化,可以看普通员工是不是愿意向别人介绍公司。企业文化可以外化。     
    袁岳:     
    外人感到员工充满激情,这也是企业文化外化的表现。盖洛普公司创立的〃盖洛普路径〃就强调了员工敬业是拥有客户忠诚的关键,而客户忠诚是公司实际利润稳定增长的关键。     
    博弈点38     
    出勤状况不好,老板进公司看见没人,     
    第一感觉就是办公室租亏了     
    袁岳:     
    当员工时,自己没有准时出勤都是有理由的。当老板后,员工没有准时出勤都是有问题的。老板觉得最好的员工是来得早、走得晚的。从员工来说,最好允许他来得晚、走得早。进入管理层的资深员工认为:我的工作是高级的、创意的、重要的,即使我不在公司,我也在想着工作,那些没创意的操作型员工才应该考勤,公司对我们应该网开一面,最好采取灵活的考勤制度。但普通员工就会说:〃如果资深的员工做不到考勤,为什么要求普通员工这样做?〃    
    


第五部分第28节:权力的转移

    作为管理机制,考勤有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员工虽然准时考勤了,但不出活。有的员工虽然没有准时出勤,但准时出活了。考勤是一种职业状态的需要,客户觉得九点钟该上班了,打电话三次没人接,他就会觉得:〃这是什么公司!真不专业。〃如果有的员工来晚了,十点钟才来,其他员工就会心想:〃我真傻,别人十点才来,我明天是不是可以11点来啊?〃这样再发展下去就没有人来上班了。从总体上说,考勤是要求一种特定的工作状态,像一种默契和约定。在特定的时间,你应该在,如果这种默契被打破了,那么公司与你的交往就无法进行下去。如果客户投诉说找不到某员工,就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     
    考勤不是一项好制度,但它是维护最低限度职业状态的技术手段。考勤考好了,工作不一定做好。但如果连考勤都无法保证,在职场上肯定会有问题。     
    新经济对职业着装、是不是准时上班要求得不是那么严格了。在《PowerShift》(《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一书中讲到SOHO族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办公。但实际上,网易等新经济公司的员工仍然是每天整整齐齐地上班的。虽然在网上能解决很多问题,还是在一起现场交流效率最高。考勤不是好制度,带来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它是必要的约束。     
    孙虹钢:     
    大学刚毕业时,我在国家工商局的《中国工商报》上班,这是事业单位,规定是八点半上班。但几年中,我八点半准时上班的不超过十次。后来,我做了一个小公司,突然发现特别需要员工准时上班。现在,我在编杂志、报纸,编辑部不要求坐班,但如果我发现编辑们按时在那里坐着,心里就暗暗高兴。考勤实际上是〃考懒〃,看看谁偷懒了。我对编辑们提了两个要求:第一,星期一你可以和人逛街,没人管你;第二,不要跟我讲你有什么星期六和星期天,我们的工作是弹性工作制,那就意味着是7/24。人与人可能不一样,我试过上午睡到自然醒,十点或十一点到单位,下午四点就回家,好像一下子就特别懒散了,我觉得这样做会把人废掉的。不通过考勤这种手段,怎么衡量员工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呢?事实上,特别在意工作的人,会全身心地投入,不用公司说,自己都会来得很早。    
    


第五部分第29节:想象力空间

    袁岳:     
    从老板的角度来看,最喜欢准时出勤,又特别出活的。其次喜欢准时出勤,还可以出活的。第三喜欢的是不准时出勤,可以出活的。最不喜欢的是不准时出勤,也不出活的。员工喜欢出活,但喜欢不一定准时出勤。员工觉得:〃我的活大致交待了,没少出勤,也对得起你。如果我没出勤,没出活,但有理由,比如生病了,也应该得到尊重和理解。〃但老板不喜欢这种情况。从这个问题的喜好顺序来说,老板与员工有反差。老板要维护秩序,他需要一种存在〃presence〃,看着大家忙忙碌碌,觉得很好。当员工出现在老板的视线中之后,老板有安全感。哪怕稍微少干一点儿活,也没关系。如果一进去公司看见没人,老板第一感觉就是办公室租亏了。如果稀稀拉拉来两个,又来两个,老板马上想:〃人家看我们公司像什么?客户来了脸面往哪儿放?〃在老板眼里,公司是一个专业组织。而员工看到的是自己,觉得:〃我对得起你呀!你看他天天加班,干的活还不如我多呢!〃     
    孙虹钢:     
    老板总是想要控制员工。如果员工总在眼前,老板就觉得放心。如果总是不在,老板就会想:〃是不是跳槽啦?还说不定干私活呢!〃     
    袁岳:     
    看不见人的时候,想象力空间挺大的。     
    孙虹钢:     
    在员工活干得不怎样时,出勤状况好容易得到老板心里的原谅。员工的态度就是在说:〃你看我天天来,没功劳还有苦劳啊!〃金山公司的HR向我介绍他们提升员工出勤状况的经验,他们要求软件工程师也要考勤。老板提出:不准时出勤就罚款。但人力资源总监觉得不好,就采取了心理加压的方法。每天早晨,人力资源总监和部门经理在电梯口向每个晚到的人微笑着说:〃你好,早上好!〃员工一开始感到紧张,赶忙说:〃啊?我迟到了吧?〃领导们呢?就皮笑肉不笑地回答:〃我不知道啊!〃他们这种苦肉计会给员工制造出一种内疚感。三天之后,确实没有人再迟到了。但这样真的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吗?恐怕大家心理仍然很不舒服。     
    袁岳:     
    让你面对人产生内疚,也可以让你的心理面对机器产生影响。为什么用打卡机?在一定程度上让你面对机器。晚了五分钟,打卡机记录了,你心理上也就有记录了。    
    


第五部分第30节:考勤最好的员工

    孙虹钢:     
    这种机器引出了替人打卡的现象。现在有指纹打卡机了,比银行还严格呢!考勤最好的员工可能不是最好的员工,老板会在业绩不好或闲着没事干时抓考勤,考勤变成了老板自己找心理平衡的方式。     
    袁岳:     
    员工会忽略考勤,重视加班,觉得加班的功劳足以抵消考勤不足的过失。     
    孙虹钢:     
    员工与老板强调的方面不一样。有的公司规定加班到晚八点以后,可以报销一顿饭钱,可以坐出租车回家。这样,有些员工,特别是单身汉,一定会干到深夜10点,吃饭,再打车回家。     
    袁岳:     
    考勤像游戏似的,因为老板与员工的视角不一样,不大可能有完美解决的方法。这种斗争是长期的。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间,是以低端工作为标准制订的,是八小时工作制。哪些算加班?加班是否可以抵消出勤不足的过失呢?有的人加班了,比一般的人加的多,产出也多。对于多付了工作时间、多产出的人,要给予奖励。让大家明白以产出为标准,不是奖励加班,是奖励产出。考核的是结果,不是过程。     
    博弈点44     
    要把公司变成家,公司的事就会     
    变成难断的家务事     
    孙虹钢:     
    联想裁员之后,有个员工写了一则网络日记:联想不是我的家。联想负责HR管理的副总裁乔健说:〃员工讲的有道理,我们能理解。这种感觉说明我们过去的工作有误导,员工的期望值应该调整。至于写这个日记的员工,得让他继续工作。如果把他裁掉,那就是犯了更大的错误〃。     
    公司想倡导什么样的文化,员工就对公司有什么样的期望。公司想要刻意制造人性化的环境,这在创业期间可能是对的。但是随着企业发展,管理会越来越理性化。联想裁员后,柳传志表态:老员工没来找我,我很伤心。到杨元庆时代,联想的气氛已经变了。公司要调整文化,员工还没感觉,还怀着以前的态度。当联想实行裁员,一小时走人时,有些员工当场就晕倒了。其实要记住,公司就是公司,老板就是老板。不要把老板当成亲人,不要把公司当成家,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愿望。     
    


第五部分第31节:老板的理念

    袁岳:     
    公司是不是家与老板的理念有关。比如,老板是朴素的创业者,他会提倡公司是家。还有,老板会用军队的方式管理公司,家长式的老板打骂你让你觉得这是父母的行为。企业文化的选择和领导人的文化有很大关系,中国人表现亲密,一不小心就变成父母式的亲和,或者是部队首长式的严肃,而没有一种政客式的亲和。政客式的亲和是一种生意,比如,我为你们争取什么好处,你们要投我一票。在中国,一提到老板和员工,拍了肩膀就是兄弟父母。     
    公司不是完全不可以是家。如果是蓝领型的工作,那么表现家长式的管理或家长式的关心还是可以的。比如,包工头带着大家干活,可以是这种关系。另外,在人才竞争过程中,就你的水平,干你的工作,大家觉得你的水平不值。但是,老板要让你从某些方面觉得老板看重你,他就用亲情因素作为附加因素。在其他因素同等的情况下,亲情因素、家庭因素有发挥空间。     
    总的来说,我同意公司不是家,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首先,职业合作关系是公司里的主要关系。比如,老板看重一个员工,是看重他的职业品质和职业能力,其他方面的特征只是参考。流言不应该成为老板关注的对象,其他方面的事情不应该成为判断员工的依据。其次,尽量减少家庭式的符号。喊家庭称呼,本身会造成管理不等距,这在职场中是不利的。在职场中,不适用家庭规则。做得再不好,还能不是儿子?还能把儿子开除?但员工是可以开除的。在家庭关系中,理止于情。毕竟是夫妻,还有孩子,为什么这个事情过不去?但在公司里,要情止于理。     
    另外,在家庭中讲抚养与孝顺的规则,与公司等距管理不同。比如,夫妻吵架了,父母只能骂儿子,不能骂儿媳,否则就显得一碗水端不平了。但公司中是对事情不对人,该骂谁就骂谁。还有一点,单位里的人因为分工不同,岗位要求也不同。职业的规则是很明确的,以技术要求和理性为核心。在低技术企业里,家庭中一些情谊规则有使用空间,但在高科技企业里,就行不通。     
    企业管理有标准,全世界一致。但是家与家却不同,清官难断家务事。要把公司变成家,公司的事就会变成难断的家务事,就没办法与国际管理规则接轨了。    
    


第五部分第32节:家是以情为原则

    孙虹钢:     
    家是以情为原则,不讲利益。企业要讲利益,不能太讲情。企业要给员工清晰地表示公司不是家,对于员工的误解,更多需要检讨的是企业。当然,员工要知道老板就是老板,要明白层级。     
    袁岳:     
    老板说,我们要建设家庭式的文化。如果老板是草创出身的,他很可能喜欢这个。但员工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向老板建议:我们理解你的好意,但不该这样做。不要等被踢出局时再说。     
    博弈点45     
    老板用能力低的人可能性很大     
    孙虹钢:     
    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参加我们的〃2004人力资本论坛〃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发现上司错了,你会不会死谏?〃有人答:〃会,但我会策略地暗示老板。〃有人说:〃不会,因为死谏没有作用,死谏的结果是我死了〃。     
    下属表达出自己的能力比上级强时会有什么结果呢?有一个建材公司的部门经理是老板的亲信,他的主意都是员工出的。员工觉得这个部门经理不行,后来与经理发生直接冲突,还跑到大老板那里去告状。结果是,这个员工辞职走人了。有这种不服心理的员工挺多的,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其实会觉得持这种想法的员工挺愚蠢的。在老板眼里,也许这种职位安排就是有意识的,老板就是要用那个中层经理来筛选资讯。他比较稳定,不会出歪主意就可以了。     
    袁岳:     
    老板用能力低的人可能性很大。第一个原因,老板喜欢他身上除能力之外的其他因素。比如,这个人能力虽低,但稳重,有的老板不喜欢爱冒险的员工。还有可能性是老板选一个人罩着三个能力都很强的人,让那三个人谁都不出头。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要做一个衡量:你是不是具备顶替这个中层的条件。     
    第二个原因,这是一种历史格局。人家先来了,占了位置,已经当了主管、副总。如果你是后来的,再能干也要有考察过程。自我感觉有能力的被踢出去的可能性也很大。有能力的人态度不好,比没能力、但态度好的人机会还小。能力差可以培养,品德差难改。能力和实际做法不是一回事。老板一看态度,二看实际成绩。员工只有一方面成绩是不够的,要累积若干方面的成绩。累积一定业绩后要看两个东西。第一,你的业绩是否有足够的透明度能够报告给老板。如果这个体系暗无天日,你没有出头之日,那么就是这个体系有问题。第二,你需要评估各种可能性。如果你有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先给主管。主管可能能力不足,但善于协调,会主动让位,或推荐你到合适岗位上。但主管如果妒贤忌能,员工可以打小报告。     
    


第五部分第33节:建立个人的职业品牌

    任何人才都要接受现状,把能力和可能性转化为现实。首先寻求框架内的认可,如果不行可以使用突破框架的方式。突破不行,可以走路。     
    孙虹钢:     
    一个人在企业中扮演的角色,老板是明白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这种角色错位是有可能发生的。如果你能力很强,那么老板除了看能力,还要看你能不能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