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隆德誓言 作者:亮炯·朗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隆德誓言 作者:亮炯·朗萨-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礼炮手头缠红色丝绸大头巾,穿红色藏绸衫,白绸裤,普通藏靴和镶豹皮边紫红氆氇皮袍,双袖系腰,手持柏树木棍。明火枪手的头领头戴饰有珠宝的假发套,左耳坠一颗大骨珠,水獭皮镶边皮袍,镶豹皮边的鹿皮坎肩,下边是红白相间的藏绸灯笼裤,足蹬高筒蒙古骑士靴,腰间别一把嵌有大大的三颗珊瑚珠的银鞘长刀,右佩长剑,左佩弓,上穿红藏绸大袖衫,外套缎面金边坎肩,胸挂嵌有珊瑚、松耳石金银质噶呜(佛盒,护身符),盒带上系着彩绫,明火枪和火药袋由身后的随从负责背着。其余上百人的明火枪手是从差民中支应马差的人家选出来的,牛差或其他差役的人户也要抽出一部分为法会充当牵马、喂马等杂役。这些明火枪手要装扮成远古藏族枪手形象,着镶水獭皮边紫红色氆氇皮袍,红白相间藏绸大裤,红氆氇古装藏靴,肩上扛着的长叉子明火枪用白铜装饰着,枪柄上挂着用红、黑色牛皮制成的引火线包,上面还有绿色和红色毛呢装饰的花纹,在他们腰上还佩有白铜装饰的兽角火药筒。
    又一阵莽筒声响起时,十二名黑旗官一声令下,黑旗队先行开路,随后就是僧众仪仗队,僧人仪仗队也是全套盛装,穿金丝缎高垫肩喇嘛坎肩,全套喇嘛衣裙、披黄缎法衣的或红氆氇披风、头戴鸡冠形黄帽、腰系净水瓶套的三名领经师和七名助手在仪仗队右侧边走边舞,与此同时,鼓声乐声喧响起来,沉沉的莽筒声一阵一阵地应和着,寺庙管家手提袅袅燃放着香木的金香炉为大喇嘛引路开道,负责主持“驱魔”仪式的大喇嘛身着全套活佛装束,披上等黄缎披风,红金丝缎滚黑獭皮细边的领条,戴着与黄色鸡冠形帽相似的堪布帽,他边走边挥动着系有黑绫的金刚杵,一手摇着铃,仪仗队伍的后面就是这次驱魔仪式所驱之魔的化身,称为“垛玛”,它是用糌粑捏塑的一具一人多高的死人骷髅头骨,头骨空眼洞里还装上了一对眼睛一样的能够转动的珠子,骷髅头顶还撑着一把毛呢布制黑伞。
    第三次莽筒声吹响了,盛装的两名铁棒喇嘛和仪仗队领队者分两路带领明火枪手们在黑旗队伍后排好队,念经师边念经边舞蹈,黑旗领头官从跳神院出发了,走出寺庙大门时,明火枪手一边舞蹈,一边点燃导火线,“轰”的一声巨响,第一声礼炮响起,把“垛玛”抬出大门时又放了第二声礼炮,护法神的降神人和随从、乐队彩旗队、香炉手等到了大门口,第三声礼炮又响起。这支浩浩荡荡的驱魔队伍走到事先设置好的“靶场”进行各种形势的仪式,仪仗队继续前进,而明火枪手留在此进行射击表演,僧俗人众都来围观,打靶表演开始了,枪手头领耀武扬威地首先站出来,他的随从马上躬身将枪双手举过头顶交给头领,然后又递上已经点燃的导火线,头领接过轻轻抖动了三下,将导火线夹在枪栓中间,瞄准靶放响了第一枪,观众一阵喝彩,人们对这第一声枪响十分关注,据说这第一声枪响如何,象征这年布隆德众生的祸福,现在从人们的喝彩声中可以看出,这声枪响还令人满意。待枪手们轮流射击完毕,大家又追赶上驱魔仪仗队。
    在寺庙以南三里处一个山坡上已搭好了“垛玛”棚,这就是驱魔地点。当浩荡的驱魔队伍抵达,领经师的助手开始念经、舞蹈,举香炉的管家把大喇嘛引至“垛玛”棚。将“垛玛”——魔鬼的化身——一掌推倒,又在柴火堆上抛出称为“驱魔食子”的食物,这表示驱除邪魔,负责搭这草棚的差民迅速把棚上的积雪掸去并点燃了柴火架,熊熊的火焰在雪花中燃烧,降神人开始进行降神活动,当“垛玛”棚也燃起时,降神人在昏沉中神附其体,跑向“垛玛”,并举弓连射几箭后便昏了过去,不一会儿,仿佛神离开了降神人之躯,他慢慢地苏醒过来,这时鸣枪手头领大吼了一声:“呀!”便举剑冲向“垛玛”,挥刀砍了几下,枪手们对准魔鬼化身“砰砰”地放开了枪,僧俗众人欢呼起来,这表明魔鬼已被驱除,隆重而热闹的驱魔仪式也就到此结束。
    胜利归来的浩荡队伍再次在寺院坝整顿排列,大殿楼上吹响了海螺,全体喇嘛扎巴都回大殿内念开了“吉祥经”。黑旗官、军旗手、枪手和礼炮手等到跳神院的大殿前列队,恭候土司从大殿楼上检阅他们。
    雪还在下着,人、马都是盛装的仪仗队整整齐齐伫立在雪花中,这时,大殿二楼上的花格窗推开了,全体仪仗队随着头领的一声命令恭恭敬敬地纷纷脱帽给土司爷行鞠躬礼,正在这时,突然,仪仗队旁有人向楼上刚探出头的人射了一箭,大吃一惊的人们都惊呆了,转头一看,奇人奇马就在眼前,一个红人红马!这红人头戴红绸巾帽,身穿红色长披风,脸也是红的,只有帽顶和肩上积着白色的雪花,呆愣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有的还以为这是今天他们驱魔没成功,反而把魔鬼引来了,就在人们呆愣的那一瞬间,那个骑红马、着红色披风的红面人转身策马迅疾冲出大院,消失在黄昏里的大门外。
    呆傻的人们终于清楚地听到一声:“甲波爷被射死了!”
    领队头领中一个高大强悍的中年男子首先大喊起来:“快,那是刺客,追上他,快!”
    他这一喊,仪仗队的旗手、枪手都清醒了,殿内的诵经声也停了,僧俗众人激动不安,院中骚乱起来。
    “有人用箭打死土司了,快去看看!”
    “是魔鬼干的!”
    “狗屎,什么魔鬼?是刺客!”
    “快,追上那红家伙!”
    “快快,追!”
    人们困惑不解,是谁竟敢向至高无上的布隆德王射箭,是人还是魔鬼?为什么要刺杀土司?为什么?驱魔仪式在纷飞的瑞雪中举行得如此顺利成功,今年应是泰安祥和的一年,怎料却在大法会的尾声中出现了这样一出让人惊恐、让人惊奇但又兴奋激动的事。
    人们纷纷驱马追赶奇人奇马去了,空中的雪花并没有因为跳神院发生的惊人事件而停住,依然飘落着,虽然此时还正值太阳落山的时辰,但因雪雾漫天,阴云层层,放眼远望,远山和草滩深处却是迷蒙一片,那个向若沃曲河疾驰的红人红马已变得越来越小,只见一个小红点已远远地融进茫茫白色世界中。
    几个仪仗队头领带领骑手们紧追猛赶,虽然他们离要追的小红点还很远,但让大家暗喜的是刺客正跑的方向就是大草原东边那条滔滔奔涌的若沃曲河,河水将挡住他的去路。若沃曲河上惟一的一座伸臂廊桥却在下游,他是没有机会过的。在这样飘雪的寒冷冬天涉河而过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难道他不知道吗?这样紧紧追赶了近一个时辰,雪花中滔滔奔涌的河水就在眼前了,河两岸大大小小的石块上,结满了冰凌,追赶的人们兴奋起来,红人红马将无路可逃了。
    正当人们离他越来越近,奇迹却再一次发生在众人眼前,那奇人奇马到了河边只回头看了一下,便毫不迟疑地驱马趟水过河了。虽然他选的这段河流不湍急,但河水深,河面宽,对岸离草滩不远处就是披着银装的山峦,一片片茂密的森林覆盖着,只要过了河,越过草滩,钻进森林,那就再也无法寻找了,看来这人是把退路都选择好了。
    雪花坠落在冰冷、幽暗、清凌凌的河面上,瞬间又化成了水,在雪花中,在水中央,马高昂着头,水已淹上了红人的腰际,水浪把那人的帽和肩弄得湿淋淋的。这个勇者在寒冷刺骨的河水里竟然如此沉稳,没有一点惊慌和闪失,那匹马也是那样地出色,顺利地到了对岸,当人们赶到河边,惊诧地望着对岸时,又一个奇迹出现在眼前——
    阿啦啦,交松切!
    菩萨啦,今天看到了什么?这家伙到底是人还是鬼,是鬼还是神啊!
    眼前的情景真的是惊心动魄而奇妙无比,人们无一不在心中惊呼感叹!那个渡水上岸的人马已不再是着红披风的红人,那匹马也不再是红马,而是白衣人骑着白色马,上了岸的他没有回头看一眼,仿佛身后并没有追兵,湿淋淋地踏着草滩的积雪,在雪花中向对面的山林奔去,当惊呆的人们想起该射箭、该打枪时,他早已在射程以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白马白衣人消失在远处的森林中……
    究竟是谁想射杀土司?他究竟是人还是魔鬼?这些谜团悬在布隆德人们的心里。
    当时,寺院里一阵恐慌骚乱后,人们终于弄清了中箭倒下的不是土司而是大管家泽仁昌珠!管家的穿着打扮跟土司有些相似,梳得贼亮的头发中分,脑后束一根辫有红丝穗的短发辫,左耳垂着金质镶珠宝的大耳环,淡黄色缎面镶金丝边立领皮袍,再套一件黑底金黄万寿符图案的镶麂子皮坎肩,唇须两撇,加上他俩的脸型很相似,恍惚看去还真像土司,难怪在光线幽暗的雪花中有人会看错。
    土司怎么也想不出谁会射杀他,让他庆幸的是幸好侍者没给他戴稳帽子,如果不是在铜镜前多试试貂皮高筒帽,首先站在窗户前接受臣民顶礼,然后倒在地上的就是他了; 为此他破天荒没有责备侍者和那些误把管家看成他的仪仗队头领。
    管家在无望中闭上了眼,那支准确扎在他额头上的箭真让土司后怕,凶手的箭法竟如此高,就在那一瞬间,在阴霾的雪天,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找准了射杀的最佳位置和距离,只一箭就结束了管家的命,这完全是精心预谋好的行动,难道管家有仇人吗?不,不可能,这绝对是冲他土司来的,那么是谁干的?他为什么要行刺?总不会像老百姓说的是魔、是鬼吧?
    管家的死对土司是个损失,对布隆德来说是惊天动地的新鲜事,各种猜测和议论悄悄流传在民间,有人说布隆德草原可能要遭难了,那个一会儿是红人一会儿是白人的人就是金刚护法神的化身,杀了管家,是警告土司要仁慈待民;有的说一定是土司的仇人来报仇了,杀管家只不过是提醒土司爷复仇的人回来了。还有更奇怪的说法,说是那个奇人就是吐蕃时期刺杀灭佛的藏王达玛王的侠僧拉隆贝吉多杰还魂再现,专来惩治恶业造得太多的人来了……
    这些说法和议论,土司的人都先后听到并一一汇报给了主子。凶手没抓住,这就让他气恼不堪了,这之类的传言,更使土司爷坐立不安,他马上决定不应该让传言再散布下去了,口舌间流出的话语不是小事,是要招至麻烦的。他一定要追查下去,抓不住真凶,也要抓个替罪羊,堵住人们的嘴巴。
    他当即在土司官邸里紧急召开了五个头人组成的“涅巴会议”,土司的意旨马上行成文告公布出去。
    三天以后,土司为管家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
    又过了两天,终于有一个疑点引起了暗查者的注意。支马差和枪差的中等差户昂旺巴登的儿子扎西于正月十九日那一天没人见着他,因为他家去支枪差的应该是他,而他那一天称病未去,从他的体魄和身高看确实像那个红衣人,他的枪法和箭法也不错,去年在赛马会射击比赛中还得了第一名,难道真是他?那这人完全是吃了狮子胆,虎狼心,胆敢射杀自己的王!经过寺院喇嘛、管家、秘书和涅巴会议的几个主要头人一分析,答案出来了——这是一起仇杀案,昂旺巴登是世袭小头人,此人精明勤劳,很会管理牲畜,他家的牛羊发展得很快,多年前草原畜群发生口蹄疫病灾,许多人家的牲畜一下子死了很多,包括土司家的。但昂旺巴登家的两百多头牛羊却只有十来只死于此病,那年人们埋在地下的死牛羊上百上千,昂旺巴登家确实引人注意了,他家的日子开始越过越红火了,虽然给土司支应的差役等级上升了,上缴的贡赋增加了,节余的酥油、牛羊肉等等还是很丰足,可以说昂旺巴登家的家境比一部分大头人还富足了,这下可召来了诸多的麻烦,只因昂旺巴登性情刚烈,不愿去讨好贿赂土司头人,为人很正直,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土司多吉旺登早已对他心存不满,但就是没找到合适的岔。一些头人更是心怀妒忌,早就想挑他的过错了。
    土司时代的草场虽然说的是公有,但每年在分配草场时土司往往把最好的草场留给自己,留给寺庙,再依次以亲疏关系分配。这些年来,土司开始有意地制约昂旺巴登,把最低劣的草场分配给他家,这一来,畜群吃不饱,很快就掉膘,那年吃不饱的几头牛在主人放牧时一疏忽,就越界到寺庙草场去吃草,寺里发现后告到土司那儿裁断,土司和涅巴会议的一些头人正中下怀,裁断的结果是:没收昂旺巴登家一半的牛羊归寺庙,罚酥油十包(一包相当于三十斤)等物给土司。这一来,昂旺巴登家开始走下坡路,从世袭小头人降为中等差户。有一次,昂旺巴登在与人闲聊时说了些“当今土司不如已经过世多年的前土司”之类的话,不久这些话就传到了土司耳朵里。
    土司对管家泽仁昌珠说:“留着那个倔脾气的昂旺巴登不会有好事,你安排人去办吧,最好让他秘密消失。”
    “从布隆德吗?”管家没把握地问。
    土司点点头道:“就让他到最好的地方去吧。”
    “升天?”
    “就这样,你去办吧!”土司不耐烦地挥挥手,掏出鼻烟盒,悠闲地自顾自吸起来,又舒舒服服地打了几个喷嚏,从衣襟里取出一张白色绸巾捂在鼻子上狠狠地擤了一下,就把绸巾扔出窗外。
    就在那天深夜,与昂旺巴登家相邻的房顶上有两个人越墙爬了过来,他们一家睡得正熟时,从二楼天井窗户射进明火枪铅弹,正射中睡在床上的昂旺巴登,长子扎西被枪声惊醒,从另一房间冲出,两个凶手已从原路逃走了,父亲的腿上血流如注,天刚亮一会儿,父亲就因流血过多而停止了呼吸。
    父亲已去世一年多,一天,扎西和几个贵族子弟在一起喝酒时从一个喝醉了的大头人儿子口中得知,父亲的死是管家派人干的,那两个凶手已离开布隆德,好像是到达折多去做买卖了,一直未回。愤怒的扎西当时就说了句,这仇不报,誓不罢休!
    据了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