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与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衰与荣- 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剖析别人,提供咨询,带有一种类似俯瞰的优越感,似乎是善的,为帮助人的,但细究,这里也含着一种恶的情感。优越感本身就是一种对人的不善,就是一种蔑视。当我们解剖人时,仔细反省,心理深处隐隐潜藏着一种冷酷的快感。解剖是什么?就是批判,就是用手术刀,就意味着一种形式的‘宰割’。怎么会没有恶呢?虽然它的结果是为别人咨询,治疗心理疾病。”    
    “你不是说解剖你吗?”蒋家轩半幽默半认真地提醒道。    
    这是怎么了?蒋家轩平时对自己一贯敬重服从,今天怎么露出一种压抑不住的对抗情绪来?陈晓时说:“我是非常愿意这种解剖的,譬如今天上午我妻子去看望一个男性,他们过去关系不错,我就心中很不自在,有些受不了。我一天到晚给别人咨询,可自己也是挺狭隘的。”    
    “你从小是一个被母亲宠爱的孩子吧?”蒋家轩垂着眼问。    
    “可以说是这样吧。”    
    “所以,你从来就习惯一个比他人更优越的地位。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据我观察,”蒋家轩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缓解一下说这话的不自然,“你是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让所有的女人都崇拜你的。”    
    陈晓时想了想,说:“你可以分析下去,我不反感,我甚至很欣赏这种分析。”    
    “什么叫欣赏?这种口气又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你一贯认为你是我们的领袖。”    
    “我觉得你分析得对。”    
    “所以你对待妻子的态度,据我们看来,”蒋家轩避开了“据我观察”这个词,“也不是一般的狭隘和嫉妒,而是和你整个对女人的态度相一致的。”    
    “我是希望获得女人崇拜的。”


下卷:第四部分人是多么地“保护”自己

    “你这又是文饰,你总把别人对你的剖析限定在一个范围内。你不光希望崇拜,而是希望妻子以你为中心,为了你一点点心理上的平衡,就牺牲她的其他感情需要。”    
    “你再分析下去。”    
    “你对一切人,譬如在咨询所对我们吧,也明显有控制的欲望,你其实不允许别人在思想上偏离你的掌握。”    
    陈晓时有点明白蒋家轩的情绪是怎么回事了,蓄之已久,今天引发出来了。    
    “这个,我没看出来。”白露认真地接着蒋家轩的话。    
    “我希望你回顾一下童年,坦露你整个心理的背景材料,对自己作个分析。”蒋家轩继续说着。    
    “这个不是今天一时半时能做到的,以后可以做,我倒希望你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解剖下去。我承认我有某种控制欲,大概每个男人都有吧。我希望自己有民主精神,在思想上有兼收并蓄的宽容。”陈晓时说着感到了心中强烈的抵触情绪,不愿意解剖自己——那是不舒服的,难堪的,甚至是悻怒的。    
    蒋家轩垂眼凝神片刻,抬起头,“你这又是文饰。”    
    陈晓时想了想,说:“是,我这又是文饰,我的潜意识反抗这种解剖,但我此刻的理智决心打破这抗阻。”自己说的是真话吗?心中更深一层的理智在审视:这是用承认文饰的方法进行更隐蔽的文饰。    
    “你似乎说过你有一点恐高症,对吧?还有,你为什么喜欢最后离开咨询所,一再检查水龙头,煤气,门锁?你有时对传染病也表现出过多的恐惧,这些都说明你也有些精神神经症。你也承认?但你如何解释这些呢?你总爱讲:人长期工作、生活紧张,感受时间的压力,也容易患精神神经症。这是不是你的潜意识在开脱自己?我的意思是说,你的潜意识中是否压抑着真正令你恐惧、疚愧的罪过感呢?”    
    很静,恍惚中出现一堆线条锐利的岩石。蒋家轩不说了,因为他的情绪发泄完了,自己也感到气氛的尴尬了。自己想笑笑,和缓一下气氛,但却不自然,而自省的光亮立刻便照见了:自己又想文饰。     
    蒋家轩的话对自己是有震动的。为什么呢?那不是精神分析学的一些常规分析吗?莫非自己不知道?对了,自己的恐高症是从几年前和一个女朋友吵架开始的,那看来是确凿的事实,自己也那样认为,实质上呢?是否也是潜意识搞的目标转移呢?自己深层心理中是否有真正令自己恐惧、疚愧的罪过感呢?……他不愿意往下想,往记忆深处看,好像站在一个恐怖的深谷边,弥漫的白雾千万不要散去,峡谷深处如果真的显露出峥嵘怪石来,就太可怕了……这又是心理中的抗阻了?自己解剖了多少人,却没有这样解剖过自己。 仅此一点就表明:人是多么地“保护”自己。    
    自己该是有勇气解剖自己的。他极力这样想,“证明”自己的无畏与彻底。然而,同时便觉得没有一点那种光明、愉快、优越、从容和有兴致的感觉——那是在解剖别人时都有的——只觉得多了一桩烦恼的、不快的、灰黯的事情。这又是文饰的力量。他感到蒋家轩令人厌恶,心中充满对他的憎恨。(这又是自己要文饰的心理。)要克制住自己,要笑笑,要讲点什么,立刻便觉得自己的情绪冻结在腮帮子的肌肉中了,笑得不自然。两种对立的情绪使肌肉处在困难的境地,然而,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马上就能化为自然诚恳的笑了,就要张嘴说话了,门开了,有人进来了,是夏平。他顿时感到轻松了。(轻松什么?一瞬间理智的光照掠过:又是在“文饰”。)    
    “羊士奇自杀了。”夏平说。    
    众人都震惊了。    
    “他上吊了,今天凌晨发现的。”    
    “在哪儿?”    
    “法院门口。”    
    羊士奇。每个人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定体积:其身躯,其周围的空间。然而,他却越缩越小了,周围的空间已经没有了,只能容纳他的身躯,没有一点活动的余地。身躯也越来越缩小了,变成一个半尺高的小人蜷在肚子里,最后缩到丹田,只剩一个几何点了,体积等于零了。再缩下去,便是负数了。他不仅不该占有任何体积,而且他欠着世界的空间了。    
    他的自尊,他的地位,他的价值(他的劳动),都不复存在了,他的笔记,手稿,连同他编译好的几十万字的著作,还有资料书籍,都让于粉莲消灭了。他整日痴痴地走来走去,上班如同鬼影移进厂门,下班如同鬼影移出厂门。只有别人狐疑打量他的目光,再无他投向别人的目光了,这个世界与他毫无关系了。借过什么东西,欠过谁的债,都一一还清了;对他有过恩惠的人,他一一写好了感谢的信,封好了,准备一并寄出;还有什么没做的呢?


下卷:第四部分谁敢断定人没有灵魂?

    他坐在桌前一个人恍恍惚惚地想,许许多多的景象飘忽忽浮现出来。一双高筒皮靴;于粉莲的长脸,粗糙,难看;松柏树,浓荫下密密匝匝的人群,一本打开的书立在面前挡住一切,无数张脸,看不见人身,好像是脸谱;垃圾筒,楼房,垃圾堆上有一个马粪纸的饼干盒,红红绿绿的画,风吹过来,被撕裂的盖子在哗啦啦飘动;一根细竹竿抽打着马路,小男孩在跑,手里的风车在旋转;黑夜,青色的天空,高楼大厦般的黑色悬崖,一道瀑布也是青色的,无声地泻了下来,他在瀑布下淋浴着,凉透了,从头到脚,他自己变成冰了,也是青色的,从自己的整个身躯往外望着,黑魆魆冷清清的世界……    
    想到夏平了,她文弱而纤瘦的样子,善良的微笑。冰冷的世界中有一抹暖意,黑色悬崖上的冥冥天空似乎有了一笔淡淡的橘红?该给她写封信。    
    你翻译的文章我看了,已经挂号寄回了,收到了吧?你很有才华,翻译得很准确,而且很流畅,你的中文很优美,你的字也写得很清楚。我不能帮助你什么,我其实是个很软弱的人,我是该被人遗忘的。望你珍惜自己的才能,你是大有希望的,我相信整个社会的生活都是大有希望的……    
    好了,都没有了,干干净净了,清清爽爽了,只剩最后一个牵挂了,那是最大的牵挂。寒冬中,冰体透明,他却怀抱着一个暖暖的小熊猫一样的洋娃娃。    
    薇拉,来,到爸爸这儿来,爸爸忙完事了,该领你出去玩了,他在桌旁转过头说。五岁的女儿正乖乖地趴在凳子上用蜡笔画画,这时垂着手慢慢走过来了。她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父亲。你怎么了?他问。女儿今天一直用一种大孩子般的目光打量他,她看出什么了?薇拉,你为啥不说话?女儿贴在他身前,有些委屈地微微摇了摇身体。你画的什么画,薇拉?他拿起了女儿手中的画纸看着,目光凝冻了起来,他擦了擦眼睛。白色的土地,蓝色的天空,树林旁一幢棕色屋顶的小房子,门前一条路,弯弯扭扭伸向远方;有座小桥,桥上有个兔爸爸,背着行装回头向兔娃娃挥手告别;兔娃娃一手挥着一手擦着眼睛……你怎么想起画这个了?他抚着女儿的头发问。女儿不说话。是照小人书画的?他又问。女儿还是低着头。他感到心酸,他不该离开女儿,可他却勉强地笑了:你猜到爸爸要出差走了是吗?女儿抬起头观察着他的脸,他又笑了笑,感到自己眼睛的潮湿:今天爸爸还不走呢,要领你出去玩一整天,好吗?女儿咬住下唇点了一下头。    
    于粉莲今天去厂里顶别人上白班,还要接着上她的夜班,挺好,他可以从从容容安排一切了。给女儿穿戴好了,漂漂亮亮鲜鲜艳艳,领着上街了。动物园大不大,好玩吗?最喜欢哪种小动物,猴子和狗熊?会画吗?那边是天文馆,等你长大一点再去看,里面的世界好大。这些都记住了吗?好,咱们去紫竹院公园。儿童游乐场里,这儿好玩吗?他抱着女儿坐转椅,坐飞机。高不高?上天了吧,又下来了吧?女儿小脸上绽开笑容了,像花一样可爱。他牵着她走,女儿高兴了,一颠一颠地唱着歌。进商店了,花花绿绿,她东张西望着。你要什么?爸爸给你买。孩子懂事地摇摇头,她知道妈妈厉害,爸爸从来是没有钱的。可他今天有钱,他把这一生最后一篇文章的稿费预支了。一身漂亮的衣服,一个吹气的漂亮的塑料长颈鹿——女儿幸福地抱着它,脸贴着它,跟着父亲又进了一家新开的西餐馆。父女俩坐下了,像火车座位一样相对的椅子方桌,临街的玻璃窗。像坐火车一样吧?他要了沙拉,牛排,鱼,面包,奶油,果酱,汤。好吃吗,薇拉?他把果酱抹在面包片上递到女儿手里,女儿咬了一大口,嚼着:好吃,爸爸你也吃。她舀了一勺沙拉送到他嘴边,他凑过去吃了。爸爸,好吃吗?女儿问。好吃,薇拉喂的还能不好吃?他笑了笑,和女儿脸离得很近,两个人相视着。爸爸,你真好。女儿说。薇拉也好。他说。这虽然不是自己的亲骨肉,可和亲生的一样亲。难道让她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吗?第一百次想到这个问题了,然而,黑色的悬崖,青色的瀑布,他淋浴着,又成透明冰体了。    
    夜晚了,女儿要睡了。爸爸,你睡吗?她看着他。不,爸爸要晚点睡。薇拉,爸爸如果真的出差走了,你会想爸爸吗?我不让爸爸走。薇拉带着哭音说。好孩子,你是爸爸的好孩子,爸爸现在不走,你睡吧。女儿睡了,他看着她。台灯光被他挡了一本《看图识字》,变得朦朦胧胧。女儿睡得很香,嘴角溢出一丝笑容,是到梦里去了。那是个虚幻的世界?或许梦境是个更高级的、现在还未被人认识的世界吧?谁敢断定人没有灵魂?特异功能的发现正暗示了灵魂及灵魂世界的存在?    
    他要离开这个世俗的世界了,女儿醒来会哭的。然而她还会活下去,她经历了人生的苦难后会长成可爱的大姑娘,会结婚,会有幸福的小家庭。她不会忘记他,可多少会淡漠他。到那时,如果自己真的有灵魂,一定会游荡来看看的。二十年后了吧,女儿的房间里灯光明亮,隔着粉红色的镂花窗帘,有她做母亲的微笑,有摇篮,有冒着白汽的奶锅,有舒适的沙发软床,有穿着银灰色毛衣文质彬彬的丈夫——他正在往奶瓶里倒奶,有温馨的一切……他在黑夜中不禁深深地惆怅了……    
    这个世界,生着的人有无数困扰和折磨;但除此,他们还有一个简单而巨大的问题,那便是死。其实世界上原本只有两个问题:生与死。    
    如果自己能重新生活,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妻子?什么样的家庭?眼前又飘动起粉红色的镂花窗帘,明亮的灯光,二十年后的女儿已做母亲……自己将翻译许多书,写许多书,将随代表团出访,将面对微笑与鲜花,将再有自己的女儿……


下卷:第四部分最后一个勇敢的行动

    后半夜了,他再一次走到女儿床前,她酣睡着像一个春天。他把今天新买的衣服放在她枕边。又凝视了一会儿,俯身轻轻吻了吻她的小脸。再见了,我的好薇拉。爸爸要出差了,你乖点。爸爸刮了胡子了,这一下不会扎疼你的,好好睡吧,祝你幸福,我的好孩子。    
    他走到门口拉开门,又回过头停住了。他已经把钥匙解下留在桌上了,他迈出去,碰上门,就再也进不来了。他在门口犹豫着,他该不该再回到床边看女儿一眼?再轻轻吻她一下?不,他感到自己的动摇了。内心冲突着——既剧烈又平常,既长久又短暂,还没来得及有任何明确的思考与结论,他已然把门轻轻拉上了,碰锁已咔地响过了,他和女儿永别了。人生中许多重大的抉择就是这样作出的吧?    
    秋天的深夜已经清寒,月亮好高,接近正圆,冷冷的照下来,让人想到宇宙浩渺。一块薄云浮在碧空,像一个头朝西的娃娃,又像个头朝东的熊猫,还像几个头朝南的小企鹅。世界人生都像这朵云,你看像啥就像啥。他又在空中看到于粉莲那张难看的大脸了。此刻,他对她什么感情?仇恨?厌恶?敌视?不知为何,他多少感到可以惩罚她一下的快感。他真想向空中发一声喊:你好好活吧,你发疯吧。    
    他没有喊,只是有些高一脚低一脚地走着。道路不平,整个城市,要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