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样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样子-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爱眼前一亮,何不就真的管束上几片荒地,植树造林呢。    
    回京后,三爱就郑重地对王涧说:“涧,咱俩做点环保工作吧。先投资塞北,承包一些土地。植树造林,托人看管着。好不好?”    
    王涧说,咱俩的力量能有多大啊,行吗?    
    三爱说,总比眼看着塞北的山一天天的荒芜了好。    
    王涧说,行,只要你喜欢咱们就去做。    
    余智斌开着车行驶在从地区返往塞北的路途中。他的心情不大好。他隐隐觉得自己今年的提拔又成了问题。当年因为三丹的吵闹和刚儿的死,在塞北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向上级写信密告他乱搞男女关系,致死人命,导致那次的提拔他落了选,还来了调查组,搞得他灰头土脸。他自己提拔不了不要紧,重要的是给大爱雪上加霜,让他对大爱更加愧疚。    
    今天他拜访了刚被提升为市委书记的王副书记。王书记对他似乎没有以往那么热情。他估摸着大概是因为他的那些不好的传闻,或者是他那当县委书记的老丈人早已退休了的原因,再要么就是礼送得还不够到位。总之他猜不透。也是,谁不想被提拔呢?听说今年又要推选新的领导班子,县里所有具备年龄条件的干部们早都跃跃欲试、各寻门路了。


第四部分 《人样子》 四塞北的女儿(1)

    余智斌深深地叹了口气。沙湾乡是全县最穷的乡,没有多少实惠和油水。但老实说,他对这个乡很有感情,毕竟呆了几年了。他觉得这工作也蛮适合他。沙湾乡在他的带领下已经逐步富裕了起来。他根据沙湾乡的特殊地理,又制定了一系列新的计划,准备实施。    
    余智斌打定了主意,决不去学送礼那一套。能提拔当然是件好事,提拔不了继续干基层工作也挺好。一切就听天由命吧。    
    至少他也心安了,等女儿考上地区重点高中,他就可以解决他和三丹之间的问题。他不能老让大爱孤零零地煎熬着,他是那么地思念着她、牵挂着她。虽然她并不理睬他。他知道大爱需要恢复,她一时难以面对他和她的感情问题,她受的伤痛实在是太重了。他想经过几年,大爱的伤口该愈合得差不多了,他的问题也解决清爽了,他就可以对她展开追求。他真的是太想有个真正的家,太想过有名有实的日子了。三丹和他在一起并不幸福,她还年轻,也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况且贾雄和他那糟糠之妻离了婚,一直在猛烈地追求三丹,外面也时不时有一些他俩的绯闻。至于孩子的问题,过去他考虑得很多很重。总想离婚是害了孩子。但通过刚儿的事情终于让他看明白,不幸的婚姻才真正会害了孩子。女儿这些年不也是经常睁着惊恐的眼睛,亲眼目睹三丹和他吵闹吗?昨天女儿还问他:爸爸,你们根本就不合适,为什么还要在一起?看看!女儿都看透彻了,他这个近四十岁的人却才醒悟过来。    
    余智斌握着方向盘微微地笑了。他由远而近,仔细地打量着塞北,这座已初具现代化规模的小城。它的变化确实太大了,大得令人吃惊。要不是眼前巍巍耸立的疙瘩山和这条熟悉的杏子河,他简直不能相信这会是塞北。    
    塞北能够引起全国的瞩目,一是由于丰富的民俗文化底蕴,二是因为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文化局在挖掘塞北文化的工作上是战绩赫赫,而这些战绩中大爱功不可没。    
    如今,石油已成为塞北的支柱产业,对塞北的经济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塞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使塞北走上了富裕之路,与此同时,塞北的建筑建材、饮食娱乐、交通运输产业也在迅速崛起。    
    余智斌深情地凝视着杏子河,这条陪伴着他长大的母亲河。它依然按着原来的方向往东流去。只是它已不再清澈,不再奔涌,不再欢畅。它只是默默携带着无数流失的泥沙,缓缓地、沉重而艰难地流淌着。    
    杏子河边的一些村庄,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许多妇女不能生育。余智斌怀疑是河水遭污染而致。再看公路两边的山峁和黄土坡上,到处是挖空了的油井和荒芜了的土地。这些年,一些私人打井商趁着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纷纷以公家的名义来到塞北打井。个别执权领导许是为了促进发展,许是得了某种好处睁只眼闭只眼大开绿灯,不管项目污染多大,选址多么不合理,治污方案可不可行,纷纷给予了“先上车,后补票”的优惠政策,一签合同就是八年。使得塞北如今到处是油井,到处是被砍伐的树木,沙尘遍地,河水污染,土地流失。固然塞北经济增长了,人民富裕了,企业上交的利税也极其可观,但塞北付出的却是消耗环境资源、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的惨重代价。    
    余智斌想,做一名好官不易啊。从某种程度上讲,靠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来捞取政绩、谋取官位的行为,比花钱买官的行为更为可恶。因为花钱买官损失的只是一个部门的利益,而靠浪费资源,破坏环境换取官位,损失的是人类和子孙后代的利益。所以有关部门在任用干部和考察为官者的政绩时,应拿起显微镜考察一下他的环保功绩如何才是。    
    塞北新建的体育场搭起了高高的宽敞的舞台。大爱忙着指挥工作人员们布置舞台。她的心情异常激动。不仅是因为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到来,更重要的是艺术团里有一位身份特殊、意义非常的成员。那就是她亲爱的妹妹三爱,三爱也要随团回来演出了!这还是三爱考出去后头一次正式回塞北演出。大爱的心里满是骄傲,三爱可真为蓝家争了光。    
    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兴高采烈地汇集在了塞北体育场,等待着舞台大幕的隆重拉开。    
    随着欢快热烈的秧歌音乐,演出正式开始了。    
    塞北人看到了众多在电视上才能见到的主持人、歌唱家和演员。能亲眼看到他们的表演,亲耳聆听到他们的歌声,是多么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事啊。    
    演出非常精彩,掌声一浪又一浪,高潮不断。    
    一支甜美、深情、嘹亮的歌从幕后悠悠飘了出来,具有浓郁的信天游味道和黄土风情,似曾耳闻和熟悉。全场人的心一下子被这歌声抓住了,定睛看去,竟是三爱拿着麦克风从幕后唱着款款走了出来。    
    “那不是蓝家的三女子么?”    
    “对呀!是她!她成了歌唱家了!”    
    “唱得可真好听啊,真给咱塞北人长脸!”    
    “看那模样俊的,声音甜的,塞北人的骄傲啊!”    
    “人家女子才真活出个样子来了!啧啧!”    
    三爱优美动听的歌声博得了全场更加热烈的掌声。一曲终了,她对着台下的父老乡亲深深鞠了一躬,她饱含热泪,激动地说:“亲爱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好!今天终于能回到家乡为你们演出,我非常的激动和高兴。希望我的歌声能为你们带来欢乐和祝福,下面,我再为你们献上一支歌——《 西部恋歌 》,祝愿我们塞北更加富裕和美丽!”    
    我把双手插向大地    
    我向所有的河流下跪    
    黄土地 让我回到你的身边    
    我也是一滴水啊    
    不该流在异地    
    你不是从来就这样贫瘠    
    太多的付出让你容颜憔悴    
    你不是从来就不曾美丽    
    太久的等待让你望穿秋水    
    抚摸着你风中裸露的肤肌    
    我怎能不流泪    
    养育了儿女而被饿瘦的母亲    
    不该被遗弃……    
    大爱姐妹在台下看着,她们心潮起伏,她们光荣而激动。她们各自的眼前出现了三爱的过去:刺骨的寒风中,三爱蹲在县委大院锅炉房的后面,一边捡着烂炭一边大声地唱着歌;收到匿名恐吓信三爱委屈的神情;三爱风雨无阻地奔走于塞北和市里之间;向日葵地里,被一群人围着的三爱拉着手风琴陶醉的样子……


第四部分 《人样子》 四塞北的女儿(2)

    塞北人将最热烈的掌声和骄傲的目光报以这位塞北的女儿。三爱的歌声深深打动了他们的心。还塞北一个原本的美丽,是所有塞北人共同的心愿啊。    
    演出间隙,三爱踏上去往杏子村的路。汽车奔驰在宽阔的延塞高速公路上,望着两旁成百上千的优质大棚和金色的阳光下丰收在望的田野,望着远处重披绿装的群山,三爱意识到,塞北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杏子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修了公路,家家种起了大棚菜,买了家电,过上了好日子。    
    老村长欣喜地告诉三爱:“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好啊!县上批了钱,给咱村修了公路通了电,还支持棚栽业、林果业、草畜业,扶贫贷款,无偿地为村里供应苗木。在乡政府余书记的号召带动下,沙湾乡的大棚菜面积已有两万棚。杏子村已经完全摆脱了贫困。”    
    “余书记?是叫余智斌吗?”    
    “对,就是他。他真是个好干部,文化高,工作认真,也能吃苦,真正为咱农民着想。沙湾乡原来是全县最穷的乡,如今已经是最富的乡了!乡政府还计划到二○○六年建成十万亩大棚菜基地,二十万亩林果业和草畜业基地,要让这些产业也和石油一样,成为咱塞北的骨干产业呢!”    
    三爱欣喜地随着村长绕全村走了一大圈,一路上村长挨个仔细地给她介绍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说往年村里人过年闹秧歌是一拜玉皇大帝,二拜佛爷,三拜关公,四拜娘娘,五拜龙王,拜完天上的然后才下山拜人间的。如今免了前五拜了,只拜新春,感谢共产党的政策好。    
    坡底下,一抹鲜亮的红色映入三爱的眼帘。那是杏子村最漂亮的建筑——四爱希望小学。小楼前,一面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着,在湛蓝的天幕中,显得格外耀眼,让人精神不由为之振奋。校门两侧的墙壁上赫然书写着“爱祖国、爱人民、爱学习、爱劳动”十二个红色的大字。    
    三爱捧着一掬山果来到母亲的坟前跪拜,流着泪告诉母亲:“妈,你看见了吗?杏子村已经是绿色满山了……”    
    天渐渐黑了下来。三爱坐在硷畔前的大槐树下,仔细地欣赏着杏子村的夜色。夜幕中,一盏盏电灯从孔孔崭新的窑洞中散发出柔和的光亮来,照亮了窗户上精美的窗花,温馨着寂寥的夜空。    
    三爱眼眶湿润了:杏子村终于告别了贫穷与黑暗,迎来了自己的富裕和光亮。    
    河对岸又飘来了信天游的歌声,这歌声像是从百丈的黄土里冒出来的似的,远远地升腾而起,充满着生的喜悦和对幸福的期盼,在落日的风中悠悠地飘来:    
    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    
    咱们拉话话容易见面面难    
    一个在那山上哟一个在那沟    
    咱们见不上个面面勤问候    
    哥哥在那山上把树栽    
    妹妹在那川里种大棚菜    
    科技那个下乡信息快    
    电话线线连着咱心中的爱    
    瞭得见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    
    我汗珠珠洒在那绿树树林……    
    临行前,三爱和村长签了合约,承包了杏子村山上的二千亩荒地,并委托村长请人种上树木,代为看管。    
    这次回来,三爱的脸庞始终被骄傲的气息鼓荡得春风得意,一路歌声不断。    
    今夜的月色像一件衣裳,又像水一般漫过天窗,一如千朵水仙花淡淡地开在水的中央。    
    大爱将手摁在胸前,她又感到了那心痛的声音和些许的微微落泪。    
    心痛的感觉,如冰河下呜咽的流动,在这个有月的晚上,缓缓地缓缓地苏醒。    
    相同的夜晚,不一样的心情,在塞北的另一端,年已不惑的他,还会吹着口琴看月亮么?    
    年少时的许诺,深深浅浅的悲欢,都已逝去。如今的她只能在暗夜中,独自打量着一张妇人疲惫的面孔,问自己:今世的安排,为什么会错得那样辛酸和悲戚?    
    电话铃突然响起。    
    “大爱,你好吗?”竟然是他的声音。    
    大爱的心狂跳了起来,她竭力克制着自己:“挺好的。余书记你也好吧?”    
    余智斌心里一阵难过:“大爱,不要这么客气。我打电话是想告诉你,我今天上午正式和三丹办完了离婚手续。”    
    大爱呆住了,说不出话来。    
    “大爱,我终于有资格来关心你给你打电话了。”    
    大爱拿听筒的手颤抖着。    
    “大爱,你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后山老窑里过家家的事吗?昨天晚上我梦到了。我忘不了,怎么也忘不了。”余智斌喃喃地说。    
    大爱的心底淌过一阵暖流。她咋会忘了呢?那是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啊。    
    “大爱,我们多久没有见面了?你知道吗?我一直惦挂着你!我早就想给你打电话了,但是我答应了二爱,不解决清楚自己的事情决不来打扰你。所以……我一直克制着自己,你不怪我吧?”    
    “二爱去找你了?什么时候?”    
    “早了,过去的事了。她做得对,也是为了咱俩好。”    
    大爱不知说什么好了。


第四部分 《人样子》 四塞北的女儿(3)

    “大爱,我想你!想得要命!你想我吗?”余智斌急切地问。    
    你难道感觉不到我日日夜夜的思念么?大爱在心里默默地说。    
    “大爱,县里又要开人代会了,选拔新的领导班子,我得准备,等会议过后,我就考虑咱俩的事。”    
    “不……你别,我……我不要……”大爱慌张地说。    
    “大爱,不要再拒绝我!你知道我盼这一天盼得太苦太久!我知道我造的孽太多,伤了你,但你要相信我对你的一片真情,我说话是算话的。我说过了,我要娶你做我的婆姨。”余智斌难过地说。    
    大爱的心里漾起了幸福的涟漪,嘴上却说:“你先好好忙你的事呗,想那么多干什么?”    
    “这么说你原谅我了?”余智斌有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