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与反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沉思与反抗-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方的存在主义哲学及表现主义文学做比较,发掘鲁迅的哲学和文学中的生命内涵,揭示其“绝望的反抗”的富于辩证色彩的个人特点。集子中还有一篇题作《五四、鲁迅与胡适》,是致李慎之先生的公开信,就相关论域的观点进行驳诘;他的观点,我以为,在90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界是带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鲁迅的最后十年》是为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而作,仍由谢泳先生在《黄河》刊出,随后在通往七八家出版社的途中辗转,200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三年后,改由东方出版中心再版,并有韩文译本。

  本书将鲁迅的人格思想,一生的精华,凝聚于上海最后十年,从中选取原材料,锲入西方的思想观念,以建构一个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中国的形象;透过鲁迅的著作,就不同的界面作出描述与分析。鲁迅所处的时代是革命蜕变的时代、专制的时代、极端的时代。国民党“一党专政”是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本。对知识分子来说,构成其最逼近的处境是言论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所受到的威胁。其中,既写到“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与政权之间的互动,也写了左翼知识分子内部争夺话语权的斗争。从廷臣、“诤友”、帮忙和帮闲,到反抗者、异议者、“匪类”,显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统一和分化的情形。除了文学领域以外,全书还涉及政党、宪制、国家、社会正义、自由、民主、法律、人权、主权等等问题。实际上,它并非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鲁迅传,就内容而论,已经大大游离于传主之外。出版后,有评论说它是一部“思想评论”,我以为倒是比较确当的。

  在完成《人间鲁迅》之后,除了保存《鲁迅全集》和几位朋友赠阅的研究著作之外,所有相关的图书资料都被我分送他人了。原想未来的写作再也不会回到鲁迅这里来,事实证明,我始终绕不开这位巨人。就算写传记《漂泊者萧红》,从动机说,确是出于对轻视萧红的存在——无论在她生前或死后——而自以为高贵者的激愤,在意识的深处仍然同鲁迅有关,因为萧红深受鲁迅影响,作为“弱势文学”的代表,是属于同一个精神谱系的。

  自写作《胡风集团案》一文开始,断续写作有关文化批评、包括文学批评在内的文字已有十多年时光,从中逐渐形成一个基本的倾向,就在于观察和分析自由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境遇。我是自由的一元论者。我以为,自由是始基性的、核心的、灵魂的概念,人权、民主、科学、革命则是次一级的概念,还有派生的更多更次一级的。我特别关注人类的极端处境,历史上处于专制主义、极权主义统治下的困境,关注知识、思想、知识分子在权力社会中的反应及演变。在构成社会的多个层级中,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冲突是最敏感、最直接、最尖锐激烈的。古有“民不堪命”的说法,实际上,其中自觉最不堪的还是知识分子。唯知识分子有这种自觉意识,启蒙也藉此而产生。人类历史上所有的革命运动,几乎无一不是由知识分子或知识分子出身的政治活动家参与或发动的。因此,不妨说,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是衡量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的最明显的标志。

  热爱自由是人类的天性,而我们所在的是“必然王国”。自由的言说一定有无上的快乐,但在曲折的表达中,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乐趣。鲁迅在《华盖集·题记》中就极其出色地描写过这种乐趣,这是另一种快意,一种克服语言魔障之外的快意。然而无论如何,时至今日,终于有了告别理论回归创作的意愿。此即所谓“鸟倦飞而知还”欤?

  我自知承担不起“知识分子”的角色,所以曾经对此饶舌者,恰好因为自己是一个旁观者罢了。我是一个缺乏关怀且内心荏弱的人。八年前,在《时代与文学的肖像》一书的自序中,我坦白说:

  世间的文字大约有三种:一是独语的,二是对话的,三是宣讲的。……在三种话语形态中,我最喜欢是独语,房间里的声音。……房间与广场虽然相距甚远,但仍然不免向窗外探头探脑者,实在并非因为着意倾听所谓的“风声雨声”,说得简单点,有时竟仅仅为了打听一下远处的响动之所由来而已。

  ……但愿有一天,让广场众声喧哗,让人们自由诉语去,我则全然返身于独语的世界……

  三十年来,写过几篇自叙性质的散文,多是乡土的独语。然而太少,念及故园,心里不免觉得沉重而又空落,总是梦想着在乡间过上一段日子,写一部乡村传,一部关于沦陷、守望与流亡的诗篇,一部悲怆交响乐。

  少时读左辅《浪淘沙》,至今还能记诵,词云:“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春山魂一片,招入孤舟。/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当年气盛,心随流水,犹有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如今不见了芳洲,而乡梦依旧,频频回首,已经变作一种反讽了!

  林贤治著作年表

  一九八四年

  6月,诗集《骆驼和星》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一九八六年

  9月,传记《人间鲁迅》第一部《探索者》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一九八九年

  1月,《人间鲁迅》第二部《爱与复仇》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〇年

  5月,《人间鲁迅》第三部《横站的士兵》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二年

  3月,诗集《梦想或忧伤》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八年

  3月,《人间鲁迅》由花城出版社重版。

  7月,散文随笔集《平民的信使》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9月,评论集《胡风集团案:20世纪中国的政治事件和精神事件》由香港上海书局出版。

  12月,评论集《守夜者札记》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九年

  4月,自选集《娜拉:出走或归来》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〇年

  6月,评论集《自制的海图》由大象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一年

  评论集《五四之死》由香港博思出版公司出版。

  二〇〇二年

  5月,评论集《时代与文学的肖像》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三年

  4月,评传《鲁迅的最后十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四年

  1月,《人间鲁迅》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10月,传记《鲁迅画传》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鲁迅的最后十年》在韩国翻译出版。

  二〇〇五年

  评论集《午夜的幽光》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六年

  1月,评论集《一个人的爱与死》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同时重版《鲁迅的最后十年》。

  《鲁迅画传》在韩国翻译出版。

  二〇〇七年

  《人间鲁迅》在韩国翻译出版。

  二〇〇八年

  6月,评论集《五四之魂》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〇〇九年

  1月,传记《漂泊者萧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9月,散文随笔选集《旷代的忧伤》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 【松鼠爱吃肉】整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