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庄高手选股技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跟庄高手选股技巧-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抓住这种股票是最舒服最放心的,识别这种股票也不难。凡是个股K线图以横向整理代替回档者,表示有主力长期驻守,市场持股者亦看好后市,所以卖压极轻,浮动筹码少,往往使此股呈稳健上升之势。  
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大势,不同股票的表现有天壤之别,所以必须尽量选择强势股操作,到图形上去选择你的强势股,平常可以不做股票,等到漂亮的图形出现,只抓住强势的,稳赚的股票介入,这样才能使你的资本快速扩张。记住,受伤一次往往要很久才能复原,恢复元气的时间是一种痛苦的等待,这是许多市场老手的经验。等待良好的图形出现,等待强势股出现,这是成功操作者必备的修养。  
6、 本章结论  
(1) 选股务必根据图形,千万不要怀疑完整而漂亮的图形。  
(2) 应选择当时市场的热门股。热门股往往是最强势的股票。  
(3) 选股应做投资组合,以应付轮涨,图形漂亮的股票不只一个,唯有做投资组合才能提高战果。  
(4) 最稳健的操作手法还是选择打底完成的个股,因为这时利润大于风险,但投资者应能看出何要发动攻势,以免资金被压死在里面。打完底的股票需要发动之前必有巨大的成交量发出信号。  
(5) 打底已久,低位出现多次跳空的股票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股票卖压已经消耗干净,浮动筹码已经很少,筹码安定性好,供求关系正处于强烈不平衡之中。  
(6) 不论打底的时间有多长,不见到底部完成,不能放量则不进场。  
(7) 应重视个股的表现,不能被大势所迷惑。  
图形的判断必须配合成交量,否则无法精确把握股价走势。        
第三章 分析平均线系统    
1、 平均线的本质  
对于移动平均线进行分析是选中强势股黑马股的又一有效方法。移动平均线是分析价格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将一定时间内股票的收市价加以平均,根据平均值作出图线。实际应用中,常常将每日的K线图与平均线绘以同一张图上,这样便于分析比较。通过分析平均线的走势以及平均线与K线之间的关系来决定买卖时机,或是判断市势方向。  
主张采用移动平均线的人士认为,每天交易中的大多数细小的波动仅仅是一个重要趋势中的小插曲,如果过分看重这些小波动,反而主要的趋势及主要的股价变化会被忽视。因此,他们认为分析股价走势应有更加广阔的眼光。一般平均线取样数有3天、7天、10天和30天等等,甚至有长期平均线取样时间长达250天。  
技术分析者之所以能够用移动平均线来分析价格走势,是因为移动平均线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 趋势的特征:平均线能够表示出股价运动的基本趋势。  
(2) 稳重的特征:移动平均线不会象日线那样大起大落,而是起落相当平稳。向上的移动平均线常常是缓缓向上的,向下的平均线也会缓缓朝下运动,要改变平均线的运动趋势相当不容易。  
(3) 安全的特性:通常愈长期的平均线,愈能表现出安全的特征,即移动平均线不会较易地往上往下,必须等市势明朗之后,平均线才会真正改变方向,而经常市价最初开始回落之时,移动平均线却是向上的,等到市价落势显著时,才见移动平均线走下坡。这是移动平均线最大的特色。越是短期的平均线,安全性愈差,愈是长期的平均线,安全性愈好,但也因此而使得平均线反应迟钝。  
(4) 助涨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突破之后,平均线也开始向上方移动,可以看作是多头的支撑线,市价每次跌回到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会产生支撑力量。短期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快,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向上移动的速度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间平均持股成本的增加,买方力量若仍然强于卖方的话,股价每次跌回平均线附近时,便是买进的时机,这时平均线的助涨功能消失,股价才会重回平均线之下,这时可能趋势已经转变。  
(5) 助跌的特性: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也由此开始向下方运动,这时平均线成为了空头阻力线,市价每次反弹至平均线附近时,自然产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线往下运动的时候,每当股价反弹到平均线附近便是卖出时机,此时股价若再次与平均线接近,则有可能向上冲破均线开始新的升势,此时平均线的助跌功能减弱。  
2、 如何分析平均线系统  
首先,平均线系统本身已经反映了股价目前的运动趋势,可以说,平均线就是股价目前运动的趋势线,当平均线向上运动的时候,反应股价总的趋势是向上的;相反,当平均线向下倾斜的时候,说明股价正在一个下跌趋势当中。  
平均线运行的角度反应了这个趋势的强弱程度,越是陡峭的平均线反应出股价运动趋势越是强烈,然而,平均线运行的角度是在不断变化的,这就反映出股价运动趋势蕴含着变化的契机。  
因此,分析平均线系统首先就是看它运动的方向与角度,从而判断目前股价运动的大趋势及这个趋势的强弱程度。  
其次,我们要观察不同期限的平均线的运动情况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说,是观察短期、中期、长期均线之间的排列关系。这种排列关系常常被分为多头排列、空头排列和整理形排列三种。  
所谓多头排列,是指均线系统中,短期均线在最上方,中期均线在短期均线之下,而长期均线更在最下方,同时所有均线都正向上方运动,这种排列揭示出股价运动正处于一个强烈的多头趋势中,这种趋势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空头排列是指均线系统中短期均线在最下方,中期均线在短期均之上,而长期均线更在中期均线之上,同时所有均线正以一定角度向下运动,这种排列方式说明股价正处于一个下降趋势之中。整理形态排列是指短期、中期、长期均线都呈水平运动状态,且相互纠缠在一起,相距非常之近,这种排列说明股价的运动暂时失去方向,等待市场决定突破方向。  
最后,我们要看目前的股价处于均系统之中的什么位置。一般来讲,股价在均线系统之上是强势信号,股价在均线系统之下是弱势信号,如果股价与均线系统非常接近,且股价波动幅度很小,那么面临的将是一个突破,以决定后市的方向。  
股价与平均线偏离的程度也是很有用的一个指标。由于平均线实质上反应的是一段时间以来的平均持股成本,因此股价与平均线的偏离程度可以反映出目前市场上获利或被套牢的投资者的情况。这个指标称为乖离率,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测算价格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的偏离百分比,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平均持股成本太远而可能造成的回档或反弹,以及价格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继续原趋势的可信程度,一般来讲,当股价偏离短期均线百分之十以上之后,即10日乖离率超过10%时,股价有向短期均线靠拢的要求,以消化短期的获利压力或空头回补压力,而中期乖离率超过30%以后,中级趋势必须得到修整才能有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应用平均线的几个基本方法:  
(1) 买进法则之一:移动平均线从下降转为水平,并且向上移动,而收盘价从平均线下方向上方移动与平均线相交,并超过平均线时,形成一个买进信号。  
(2) 买进法则之二:收盘价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变动,虽然出现回跌,但并没有跌破平均线,又回头上升,这时也是一个买入信号。  
(3) 收盘价曾一度跌至平均线下方,但平均线保持上升势头,这时也是买入信号。  
(4) 收盘价在平均线上方运动,突然暴跌,距离平均线很远,这是超卖现象,收盘价可能回升,这是一个买入信号。  
(5) 股价在平均线上方移动,并且呈现上升趋势,离平均线越来越远,表明近期内买入者都已获利,随后会有获利回吐,这时是卖出信号。  
(6) 平均线由向上逐渐变为水平并且呈下降趋势,而股价从平均线上方与平均线相交之后跌至下方,说明价格会出现较长时间的下跌,为卖出信号。  
(7) 收盘价在平均线下方移动,反弹时没能涨破平均线,而且平均线正趋于下降,这是卖出信号。  
(8) 股价在平均线附近徘徊,而平均线正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时也是卖出的时机。  
3、 强势股平均线系统的特征  
移动平均线就是趋势线,股价在一段时间内,沿着一定的轨道作一定方向运动,事实上,股价经常贴着这轨道运动,在趋势没有改变之前,不必卖出手中的股票。而趋势线越陡峭的个股,反映出强的走势,应该列入优先考虑选择之中。这类股票的均线系统必须呈多头排列方式,且每次股价回档都在均线之上获得支撑,而回档也常常用横盘的方式来完成,股价横盘等待均线上扬,一旦均线上升到接近股价的位置,便发挥出均线的助涨功能,推动股价继续上扬,这类股票必须牢牢抓住。  
分析上升趋势线的仰角是非常重要的选股分析,一旦买入自己认为的强势股,就一定要盯住其上升趋势,看它是否继续维持强势。只要是一条已建立的上升趋势保持未破坏,都表示持股是安全的,新的买入者继续加入市场。但是,投资者必须特别加以注意的是,当股价日K线每次触及到趋势线时,股价所做的反应到底是获得支撑还是跌破,尤其是突破时伴着增加的成交量。  
趋势的改变,投资者应特别加以警觉,因为那是多空力量的转变,绝对不要忽视这种转变,当趋势的改变信号甚至反转形态出现时,就是应该换股的时候了。所以,投资者一定要选择强势股介入,但又要避免选择乖离率太大的个股,因为这些股票虽然势头很强,但升势过猛正需要回调整理,不如等它回调至均线附近再介入。  
4、 本章结论  
(1) 选股必须先分析其平均线系统排列情况,认清该股目前所处的趋势  
(2) 选股应选均线系统多头排列的股票,这些股呈强势,获利机会大增  
(3) 平均线反映的是大众平均持股成本,通过分析股价与均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估计目前市场上的获利势压及空头回补意愿的强弱。  
(4) 在趋势未改变之前不应抛出手中持股  
(5) 选股务必分析短期乖离率,不宜介入乖离率太大的股票  
(6) 短期均线急速上扬的股票必须注意  
(7) 强势股也应具有强势的平均线系统,往往在回档至均附近时即获支撑,这时正是买进的时机。  
(8) 通过分析均线系统可以得出一系列买卖信号,而均线系统本身的反应比较慢,所以应该加上日K线的分析,由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来决定买卖策略          
第四章 掌握主力动向    
1、 主力选股的依据  
主力在市场上的作用大家有目共睹,中国股市的一大特点即是:各种主力对股价的影响十分明显。然而主力并不是永远站胜利一方的,许多时候庄家炒作失误,也会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所以对于散户投资者来讲,要识别并正确地跟踪主力,并与庄家周旋方可避免与失败的庄家一起灭亡的命运。主力机构的操作失误有时是因为操作水平不高,有时是大势所逼,有时是因为选股不当。  
主力选股的依据可以以技术和基本面两方面去理解。在技术上,被选中的股票必须是有利于炒作的,比如盘子的大小要与操作者本身资金量相配合,太大的资金炒作太小的股票会感到池水太浅,不能容身;太小的资金炒作太大的盘子会感到力不从心,推不动盘口。技术上的第二个考虑因素就是目前该股的筹码分布情况。所谓筹码分布,既指筹码在不同价格上的分布,又指筹码在不同投资者手中的分布。从筹码分布状况中可以看出上方套牢区主要集中在什么部位,在哪一类投资者手中。技术方面考虑的第三个方向是指目前该股的走势,是否已经初步打底完成,还是正处于下跌的途中。在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完成之后,如果认为技术上该股适于炒作,那么还要对公司情况作出调查,了解其背景,看看有没有什么隐藏的利空,或者有没有可供炒作的题材。  
从基本面的考虑主要是指大势的考虑。股票不是天天可以炒的,而炒过一段之后自然要作出休整,如果在大势的末段进庄选股,那当然不会有好结果。基本面的考虑还包括国家经济环境与政策,其它机构的动向等等。  
一般主力炒作某只股票都应有相应的理由,才能引起散户的跟进,大致下面这些理由是主力机构乐于接受的:  
(1)有重大利多的股票  
(2)股本小,筹码少,易于控制的股票  
(3)公司业绩好的股票  
(4)可能资产重组的股票  
(5)想象空间大的股票,比如高科技股之类  
2、 主力进货的时机  
(1) 股价在低价区或有投资价值的时候  
(2) 个股底部构筑完整之时  
(3) 人心极度悲观、严重超跌时  
(4) 恐慌性暴跌或长期下跌之后  
(5) 了解到公司有重大利多消息之时。  
(6) 可能有股权争夺之时  
3、主力操作的方式  
主力泛指市场上一般有势力的力量,并不一定具体指某个机构或个人,因而主力的操作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要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对中国股市而言,主力仍可能是某个机构或集团,其操作方式也带有了相当大的人性色彩。这正是我们的股市投机性强、波动巨大的原因。既然我们参与了这个市场,就不能忽视这股力量的存在。  
主力在市场上的作用主要是:点火、煽动、带动人气,引起股价的波动。可以说,正是因为主力的存在才使得市场更为活跃。  
成交量的变化是推动股市的主要动力,而筹码的锁定程序决定了股价波动强烈与否。主力如果想要随心所欲翻云覆雨。首先他必须控制得住筹码,也就是说他必须透过市场吸收筹码,而且必须与上市公司协调,以免上市公司与之作对。当他完全掌握了筹码主动权之后,才能在阻力不大的情况下操纵股价。  
因此,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