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地密码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地密码7-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喜马拉雅山脉在地势结构上并不对称,北坡平缓,南坡陡峻。在北坡山麓地带,是我国青藏高原湖盆带,湖滨牧草丰美,是良好的牧场。流向印度洋的大河,几乎都发源于北坡,它们切穿大喜马拉雅山脉,形成3000~4000米深的大峡谷。峡谷内河水奔流,势如飞瀑,蕴藏着巨大的水力资源。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湿润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而北坡的雨量较少,植被稀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也不断变化,形成明显的垂直自然带。
  可是,我国西藏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真的存在香巴拉?
  香巴拉的入口在布达拉宫
  传说,前往香巴拉圣地的入口,就在布达拉宫的神殿之下。这种传说有一定道理,因为布达拉宫本身就是喇嘛教的圣地,其选址和设计必然有其独特的地方。而且布达拉宫结构复杂,地道、暗门众多,如同迷宫一般。可惜的是,直到现在人们还没有找到通往香巴拉的真正入口,也没有找到关于香巴拉入口的记载。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布达拉宫除了是历世达赖喇嘛的冬宫外,也是过去西藏地方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从五世达赖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这里又是供奉历世达赖喇嘛灵塔的地方。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辉映,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形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它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
  关于《香巴拉王国指南》
  1775年,六世班禅大师罗桑华丹益希写了一部《香巴拉王国指南》。对此,祈竹活佛在《生死自在》一书中介绍说:香巴拉国是位于凡俗地球上而却是净土的一个奇妙地方。香巴拉实际上是一个有君主、有臣民的国土,而且它拥有极为先进的科技。居住于其中的居民乃至牲畜,其实都是有缘往生的修行者。香巴拉虽然是与我们同时处于同一地球上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但由于它拥有比我们更先进的科技,它的国民有办法用科技隐藏整个国度,令我们去不到、见不到,也不知其存在,连我们最先进的雷达及卫星系统亦无法察觉。
  神奇的西藏动植物之谜藏獒(2009…04…29 12:54:48)标签:藏地密码 文化
  为何说藏獒是上天的使者
  在西藏,高耸的群山覆盖着常年难融的冰雪,海拔4000多米以上常年寸草不生,
  藏獒
  加上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特殊的地理造成了高原缺氧的特定环境。但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常年生活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藏族。他们一年四季以放牧为生,祖祖辈辈的生活孕育出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有着强悍的身体。为了生存,他们日日夜夜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上天赐给他们强壮的身体、广阔的草原和牛羊,同样也赐给了牧民生命财产的保护神——藏獒。
  獒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神犬,它能看透鬼,能辟邪,是西藏藏族人的保护神。
  藏獒又名蕃狗、多启、大狗,古称苍猊犬等。据记载,藏獒距今已有800~1300万年历史。2000多年以前藏獒便活跃在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海拔3000多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
  关于藏獒的来历,在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布达拉宫脚下,居住着一群勤劳善良的游牧民族——藏族。有一年冬天山洪暴发,大地被冰雪覆盖,瘟疫横行,正当藏族人民和他们赖以生存的牲畜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时,忽见许多身披袈裟、手摇禅铃盘坐在高大凶猛的坐骑上的活佛从天而降,而那些坐骑就是藏獒。活佛和藏獒的到来,使冰雪融化、大地复苏、瘟疫消除,解救了善良的藏族人民。故在青藏高原,藏民一提起藏獒,无不对它崇敬有佳,认为藏獒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神犬,是牧民的保护神,被称为天山神犬。因此,在广阔的西藏,勤劳善良的藏族牧民们从不杀犬。
  藏獒头大而方,额面宽,眼睛黑黄,嘴短而粗,嘴角略重,吻短鼻宽,舌大唇厚。它颈粗有力,颈下有垂,形体壮实,听觉敏捷,视觉锐利,前肢五趾尖利,后肢四趾钩利,犬牙锋利无比,耳小而下垂,收听四方信息,尾大而侧卷。藏獒全身被毛长而密,身毛长10~40厘米,尾毛长20~50厘米,毛色以黑色为多,其次是黄色、白色、青色和灰色的藏獒,四肢健壮,便于奔跑,动如豹尾,搏斗助攻,令敌防不胜防。一只纯种成年藏獒重60千克左右,长约四尺,肩高二尺半余,强劲凶猛,即使休憩,其形凶相,常人绝不敢靠近。藏獒对陌生人有强烈的敌意,但对主人却极为忠诚、亲热至极,是忠实可靠的护卫犬。神奇的藏獒被藏民们喻为“天狗”,而西方人则称其为“东方神犬”。现在,藏獒已成为安全与富贵的象征,每个爱犬之人都为能有一只纯种藏獒而自豪。
  标准的纯种藏獒多见于广大牧区,有狮头型、虎头型之分,有安多系、康坝系、青藏系的类别区分。但多年来由于草原的特殊生活环境以及牧民薄弱的血统保护意识,造成原始藏獒与当地牧羊犬的血统融合,使纯种藏獒越来越少。
  藏獒因为生活地区不同,在外观上也有差别。目前品相最好的上品藏獒出于西藏的河曲地区。这种藏獒有典型的喜马拉雅山地犬的原始特征:茂密的鬃毛像非洲雄狮一样,前胸阔,目光炯炯有神,含蓄而深邃。喜马拉雅山脉的严酷环境赋予了藏獒一种粗犷、剽悍美、刚毅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赋予藏獒王者的气质,高贵、典雅、沉稳、勇敢。
  雪地中的藏獒
  藏獒的性格和气质与中国古典哲学相吻合:大智若愚、大勇若怯。藏獒的目光很典型:总是微微闭着双眼,眼神之中含有一种蔑视的神态,那种处事不惊的沉稳气度颇具王者风范。举个例子,如果有人敲门,藏獒只是机警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像往常一样眯着眼睛,一种蔑视的目光等待着事态进一步发展。开门后,如果进来的人一边高声说话一边往里走,藏獒才会用低沉的、浑厚的、具有无穷穿透力的、轻轻的呜呜声,警告来人到别人家里说话声音不要太高!就是这种轻轻的声音,完全可以让那些冒失的人突然变得有礼貌。
  人工饲养的藏獒
  藏獒不仅在遇到野兽时会表现出雪域神犬令人惊奇的凶猛,更令人惊奇的是,藏獒在经过殊死搏斗后,如果是生命垂危,决不回家求助,而是独自远远避开,默默地死去。那曲县门堆乡牧民洛珠养了一只怀孕的母藏獒其米,一天傍晚,洛珠一家发现其米迟迟没有把羊群赶回来,便去牧场寻找。结果洛珠在牧场发现三具狼尸,却没看到其米。他沿着一些断断续续的血迹寻找,终于在很远的一条河边找到其米的尸体。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世界名犬还特别适应艰苦的高原生活。据牧民说,藏獒怕热不怕冷,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高山牧场上,它也能安然入睡。它也不像许多牧羊犬那样一定要吃肉,在提取过酥油的奶渣水里拌上一碗糌粑就是它的主食。
  据说藏獒还有一个奇特的功能。牧区若是碰到大雪暴,牛羊因寒冷和缺草而尽殁,人也因缺粮而快撑不住时,一头哺乳期的同样缺吃少喝的藏獒,以它的乳汁,几乎可以供出三五人每天的吃喝。一个寒冬下来,半人高的藏獒,因其巨大的消耗,足足会矮下去尺余。但它仍能生存下去,且会迅速地得以恢复。这让我们联想到沙漠中的骆驼,在缺水之时,数日不喝,仍能于体囊内储存一定数量的水。驼善储水,獒竟能生奶,也堪称为一种奇迹了!
  藏獒是一种天降的神犬,是一个忠心护主的伙伴,是一种众人向往的传奇物种。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种被世界公认的犬种已经濒临灭绝,所以还需要我们努力去保护。
  古格王国之谜之一(2009…05…01 19:28:19)标签:藏地密码 文化
  古格王国曾是一个拥有灿烂的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但是,这个王国却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了。仅留下空空的王城、荒废的寺庙与居住的房屋和洞窟。那么,这个王朝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故而灭亡?它存在于什么时期?它的文化到底怎样?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让人深思。
  距今1000多年前,有一个拥有灿烂文明、盛极一时的强大王国——古格王国,诞生在有“阿里江南”之誉的扎达县。
  古格遗址在距象泉河南岸的札布让村的一座高约300米的土岗上,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由300多间房屋、500多孔洞窟和50多座碉堡、20多座佛塔组成。另还有暗道4条,各类佛塔28座,洞葬1处。在里面还有武器库1座、石锅库1座、大小粮仓11座、供佛洞窟4座、壁葬1处、木棺土葬1处。这一座座宫殿,一座座寺庙,顺着逶迤的山势,由下而上,直抵山顶。
  在古格王国建筑群遗址中,最为显眼的建筑多数是佛教建筑:山顶上突兀而出的坛城殿,山坡台上两相辉映的红庙和白庙,高低错落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侧高耸的佛塔。这些风韵犹存的佛殿建筑在山顶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古格王国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拥有如此成熟、灿烂文化的王国突然之间由盛而衰,一夜之间消失于茫茫沙海,让人迷惑不已,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古格国王消失的几个世纪之后,人类几乎不知其存在,没有人类活动去破坏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画和艺术风格,甚至到现在它还保留着遭到毁灭的现场。
  不但如此,我们对于古格王国还是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典刊、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古格王国神秘的面纱,反而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像是一座巨大的迷宫,将西藏西部众多的秘密深锁其中。
  古格王朝兴起于何时
  古格王国和王系,是吐蕃赞普的嫡系后裔。所以古格王国历史的源头,必须追溯到吐蕃王朝的晚期。王朝的建立大概从9世纪开始,是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建立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
  古格王国遗址
  9世纪,曾经强盛一时的吐蕃王朝逐渐衰落,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急剧激化。公元838年,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发动政变上台之后,在吐蕃推行了毁佛灭法的政策,他捣毁寺院,焚毁经书,强令僧侣还俗,使吐蕃各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又加上接连不断地发生自然灾害,一时间民怨四起,人心动荡。公元842年,一直对朗达玛怀恨在心的一名僧人在拉萨大昭寺前伺机刺杀了朗达玛。
  朗达玛死后,他的两个妃子借助吐蕃贵族的支持,在王位继承权上发生了激烈的争夺。当时大妃琳氏当权,没有儿子,而次妃却正怀身妊。琳氏唯恐次妃生子会继承王位,于是便以布缠身,伪称有孕,后来又找来她哥哥的儿子冒充为亲生子,名为“云丹”,意为“母坚”;次妃生下儿子以后,为严防遭到暗害,夜里也点烛加以守护,故起名为“维松”,意为“光护”。这两支势力各自称王,混战持续了近30年,其他贵族也纷纷拥兵自立,天下大乱。
  公元895年,维松的儿子贝科赞被暴动的乱民杀死,但他的儿子大大小小的土王仍统治着这里。其中一名象雄布让土王名叫扎西赞,对落难的吐蕃王子吉德尼玛衮所具有吐蕃王族的高贵血统满怀敬慕之情,他不仅收留了吉德尼玛衮一行人,而且还慷慨地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吉德尼玛衮,并让其继承象雄布让国的王位。从此,古老象雄王国的血脉与吐蕃王国的血脉合流在一起,在象雄王国的母体上诞生出新生的古格王国,揭开了西藏西部文明史上新的一页。
  兴盛时期的古格王国的统治中心在扎达象泉河(藏语为朗钦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达今克什米尔境内的斯诺乌山,南界印度,西邻拉达克,最东面其势力范围一度达到冈底斯山麓。其都城札布让位于现扎
  远眺古格王国遗址
  达县城西18千米的象泉河南岸,其北面的香孜、香巴、东嘎、皮央遗址,西面的多香,南面的达巴、玛那、曲龙遗址等,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古格王国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仅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逐渐达到全盛。
  古格王朝为何以佛法作为国策
  资料显示,古格王朝一度将佛法作为立国治邦的国策,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古格国王的这个选择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第一,是出于对吐蕃盛世佛教盛行的深切怀念。第二,从朗达玛灭佛以来的几百年间,已经有一些佛教僧人开始在康区和卫藏复弘佛法,期待佛教在西藏死灰复燃。第三,宗教作为一种工具,总会被统治阶级的需要所利用,古格王朝也不例外。同时,古格的君王们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即为了便于统领庞杂的部落。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古格王朝在建立自己的统治体系中,突出了恢复佛教,弘扬佛法这一政策,而且下苦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另外,从建筑与布局上来加以考察,古格王国时期的城一般都选择在有险可据的高山之上。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