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子金山侃史之曹操:阿瞒出道-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膊患庇诎阉峭度氲窖矍暗恼匠∩稀
  他吩咐于禁、夏侯渊各领步骑一万向两侧迂回,以自己中军的对空火箭为信号,同时从两翼投入战斗;吩咐飞骑,通知后面还没到的夏侯惇部重骑兵,绕开此地的主战场,直袭彭城!
  等着吧,时候快到了,眼前的战场很快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屠场,光知道拼命算不得将军,让俺曹操教教你陶谦怎样打仗!于是,他提前下一道军令:这场战役为了惩罚敌军的顽抗,不留俘虏,战士们一律以敌人的首级邀功。
  不留战俘的军令一传到战场上的士兵耳中,曹军士气立时大振:这是主帅已确定青州军必胜无疑的信号,致使抵抗着徐州军疯狂进攻的士兵,有不少人拼着命还不忘收集人头,有的因此被敌军砍掉了脑袋。
  一切如曹操所料,彭城遭袭的消息一传到陶谦的耳中,陶谦几乎本能地命令自己的总预备队立即驰援彭城,曹操一看敌军后方的旗号开始向彭城方向移动,便下令中军射出了对空火箭,这是聚歼敌军的信号,于禁、夏侯渊两军从左右同时扑入了混战的战场。
  战场上正拼命的徐州军将士发现了自己的后军正向彭城后退,士气大挫,眼见左右又有不知多少敌军扑来,而曹操的中军精锐却突然趁机发起了反攻,瞬间斗志尽丧,战场上凭的就是一股气,气一泻就只有等着挨宰了。
  以下的战事子金山不忍细说,总之是徐州军大败,青州军歼敌已无法记数,据《三国志陶谦传》载: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陶谦引残部退守郯城,彭城呢?不用问丢给了曹操。
  谁知曹操进了彭城才意识到,这场战争已确定无法取胜了!这陶谦太狡诈了!因此,对陶谦的怨恨不免又加重了几分。
  原来这就是陶谦战前采取的第二项措施:彭城所有的军粮辎重都被陶谦趁护送难民时转移到了郯城,曹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得到的却是空城一座。
  二十万青州军军粮将尽,现已无法得到彭城军粮补充,曹操傻眼了!
  无奈之下,只得试攻郯城,那陶谦自彭城领教了青州军的战力,接受了教训,坚决不出城作战,弄得曹操虽恨却无奈,发动了两次攻城战,落了个损兵折将毫无战果,再拖下去怕是连兖州也难回去了,咽口气,退兵吧。
  为免三军成饿殍,
  暂忍一怒回兖州。
  杀父血仇非旧怨,
  夺地劫粮是新仇!
  九十四  皇帝的流浪者之歌
  大自然中狼这种动物繁殖力较强,一般一窝都能生四五个,有时会更多,狼崽子们在抢奶吃的时候是需要拼命的,稍大点后,在争夺狼父狼母带回来的食物时,一场血战更是每日必修的功课,弱肉强食先从自己的兄弟姐妹开始。狼其实是人类的老师。
  狼爸爸和狼妈妈在这一点上目光极远大,绝对不会干涉这种欺凌弱小的行为,即使懦弱的亲生幼子因此丧命也在所不惜,狼心的冷漠是入了成语的,理由大概就有一点:你连窝里斗都没本事,以后怎么应付外族类的强敌?还不如死了算了!
  人类毕竟是动物中唯一被冠以“高级”二字的物种,锄强扶弱才是被人们所承认的社会公德。在一个没有分家的大家庭里,家长们逢到强势的兄长欺负弱小的弟、妹时,一般是出面维护弱小的,这大概就是人性强于狼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大概是导致人类能主宰这个星球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性毕竟进步于狼性。
  东汉末年的各地军阀就像一群争食吃的狼崽子,相互之间拼命的残酷比狼崽子们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的初战徐州致使数十万百姓丧命于无辜,陶谦大忿却无奈,军事实力决定一切。挨了一巴掌,还手是不敢的,问题是第二巴掌再搧过来时,怎么避开巴掌打到脸上?
  陶谦采取了两个应急措施:一是向自己的同道好友紧急求援,穷不帮穷谁照应?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明白,坐视曹操吞并徐州,成为单极超霸,你们被灭的一天也就到了,不为徐州,就为你们自己也该拉兄弟一把吧?这项措施有了回应:青州刺史田楷起兵来援,值得关注的是田楷带着时世称英雄的刘备来到了徐州。有关刘备的事容子金山下文细讲,同学们先了解一下陶谦的第二项措施。
  陶谦的第二项措施就是告状,向谁告状?朝廷呀,别看现在的朝廷是被李、郭汜把持着,可自己这顶徐州牧的官帽就是人家给戴上的,关键是这个中央政府现在被曹操所接受承认,并且眼下曹操还正有求于这个西凉军政府,曹操正三番五次地遣使向中央表示友好,以期获得对领兖州牧的承认。
  朝廷表态了:此案不予受理。因为什么呢?曹操不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国家干部呀,没有义务对他实施管理呀。其实没有力量管是真的,你想管,曹操理睬你吗?对于曹操自我封官的积极表现,朝廷更是不敢提一句的,不久还正式追加任命了曹操为兖州牧,朝廷更是欺软怕硬。
  求天求地求人皆不如求己。还是安心备战吧。
  放下陶谦备战不提,再说说小皇帝的情况。小皇帝此时也正处在哭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处境:被困在陕郡的汉献帝已经做好了驾崩于此地的准备,李、郭汜、张济西凉军的重新大联合使皇帝绝望了,也使董承、杨奉等一筹莫展,总不能等死吧?
  人被逼极了就会走险路,现在的险路就剩下一条,就是偷跑。李乐的水性好,趁夜缒城泅渡黄河偷了条船,趁黎明前的一阵黑,把皇帝也缒下了城,董承、杨奉架着皇帝往河边匍匐前进,后面的随从、宫女们可就没人管了,多数从城上自己滑落,死亡伤残,不复相知!
  人争攀船,董承、李乐以戈击之,不少手指坠入船中。随皇帝渡过河者,唯皇后、宋贵人、杨彪以下数十人。宫女皆为兵所掠,衣服尽失,发亦被截,冻死者不可胜数。
  皇帝到了大阳(今山西平陆东北十五里),住进了李乐军营,命总算是保住了。
  河内太守张杨派数千人负米来贡饷,饭总算是有得吃了。
  皇帝乘牛车到安邑,河东太守王邑奉献绵帛,穿衣也有着落了。
  温饱有了,那就是标准的小康了,总不能白吃白拿大家的吧?皇帝能有什么?唯有封官答谢:悉赋公卿以下,封王邑为列侯,拜胡才征东将军,张杨安国将军。张杨派人至弘农与李、郭汜、张济等讲和,李等却很惮忌张杨,不得已放回了公卿百官及宫人妇女。
  就这样,历经万难千险,终于完成了东归的壮举,回到了废都洛阳,一片废墟之中,皇帝开始了正常朝会工作。
  真可谓:天当被,地当床,搭个席棚当朝堂,文武百官荒草跪,磕头倒不硌得慌。
  九十五  超级大帅哥孙策出世
  子承父业的现象从古至今屡见不鲜,古代帝王把政权传给自己的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是中央集权专制政权的特点之一。传承得当,天下就能获得一段时期的稳定,老百姓也就谢天谢地了,一旦这接力棒传递之间出了什么差错,小民百姓不免又要血里火里走一遭了。
  所以,聪明的帝王都会及早选好接班人,以示肥鹿有主,别再妄争了。
  孙坚牺牲后,传承问题马上就摆在了眼前。按着一般规矩,孙坚的传承者应该是他的儿子。但事实上,承袭孙坚官位的却是他的侄子孙贲,这当然是东家袁术故意玩的把戏,因为,现在军中任职的只有孙坚的侄子孙贲,把孙贲牢牢地抓住,就可以把孙坚那些身经百战的旧部属收拢住。
  孙坚有四个儿子,从大到小排序为:策、权、翊、匡。孙坚于岘山之中被黄祖部将暗箭射杀时,十七岁的长子孙策正在舒城侍奉母亲,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结交了好友周瑜。
  孙策的成长经历与他老爸孙坚完全不同,孙坚小时差不多是一个社会小混混,孙策却是打小就开始接受正统的教育。孙策的母亲是个大家闺秀(就是孙坚抢来的那个吴家美人),很注意对儿子们的教育,孙策自幼习武弄文,结交的都是些江、淮名士,名声甚佳。
  父亲在战场上的突然殒命,使年幼的孙策担起了家庭的顶梁柱的角色,孙策的舅舅吴景,当时是丹杨郡的太守,孙策就携家投奔了他。安排好母亲、幼弟之后,孙策便去了父亲孙坚的葬地曲阿,借着父亲的威望,在曲阿招募了几百精壮,在兴平元年(公元193年)投奔了父亲的故主袁术。
  孙策时年一十八岁,生得面如美玉,目若朗星,又加上练就了一副体操运动员的匀称身材,绝是一个超级大帅哥。当时袁术见到他时,忍不住地脱口而出:“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军帐前一试身手,竟然上马如绞龙,步战赛猛虎,不似孙坚,胜似孙坚,真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袁术一高兴,当即把孙坚的旧部班底赏还给了孙策,并任命为怀义校尉。虽然很快又后悔的这次封赏,但话已出口,已经无法收回了。
  程普、韩当、黄盖等一见孙策,如见旧主孙坚,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年来随袁术被曹操撵得四处奔逃的窝囊气也一泻而空。孙家军虽然只有千余,却是打不烂拆不散的铁班底,再加上孙策为人爽朗,谈事必痛笑,行事潇洒,做决定从不拖泥带水,所以深得将士爱戴。
  孙策治军比乃父有过之而无不及,赏罚从不顾及权贵。有一次,部下一名袁术的同乡违反了军规,论律当斩,其人为保命逃进了袁术的中军,隐藏于袁术的女眷内厩,孙策则不管什么上司忌讳,断然下令强搜内营,当场砍了那人的脑袋。事后他到袁术处谢罪,袁术虽然尴尬却不能不夸赞他:“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
  自此整个袁术军中,闻孙策大名,无不胆寒,袁术却隐隐感到不安起来:一旦孙郎做大,我怎能管得了?
  因在新败之余,正是用人之际,袁术只得暂时容忍,心想只要不让他掌握过多的军权就是了。
  想让人替自己拼命,总要给人一点念想。这是主子都知道的道理。袁术也是个大方主子,一张口就许给了孙策一个九江太守,第二天心里又后悔了,就干脆装忘了,委派丹杨的陈纪去了任上,孙策无语。
  后来袁术欲反攻徐州,欲从庐江太守陆康处求借军粮三万斛,这庐江太守陆康明白这是一笔有借无还的债,就托词没借。
  朋友之间开口借钱,借不到便是仇人。袁术和陆康就是这样。陆康拒绝了袁术,袁术就与老陆做下了仇。这下用得着孙策了。老袁吩咐孙策:“以前我错用了陈纪,弄得你九江太守没干成,这样吧,你去打下庐江来,我让你做庐江太守。”
  孙策又当了真,出动本部兵马攻取了庐江,袁术马上派自己的故吏刘勋当了庐江太守,孙策又被忽悠了一把,还是无语。
  估计再跟着这种说话从不算数的东家手下打工,是永无出头之日的。怎么办呢?炒东家的鱿鱼?要等机会,现在还没到时候。
  江东曲阿被扬州刺史刘繇给强占了,袁术派兵收复,一直损兵折将未能如愿,孙策看到了袁术的为难之处,对袁术说:“派我去吧,我替你灭了他!”
  袁术心想:还是孙策贤侄会体贴人啊!就允许孙策挂帅出征了。
  为防备帅哥孙策人小鬼大,像鹰一样放出去回不来,他就给了孙策一个虚衔:折冲校尉、行殄寇将军。兵一个没添,将一员没给,就这样,孙策仅带着原孙坚的那一千多旧部上了战场。
  袁术心里有数:“这点兵你若能保命回来就不错了,想打胜?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令袁术没想到的是,孙家父子的威名是如此得深入人心,小部队出征曲阿,一路上四方的民众、勇士踊跃投军,及到了半程的历阳,部队就膨胀到五六千人,而且士气高昂,都想跟着孙少将军去拼个革命的大好前程!
  孙策先派人将尚居在曲阿的母亲及全家偷迁到了阜陵,解除了后顾之忧。之后便率部渡江,直击曲阿刘繇,一路严肃军纪,秋毫无犯,百姓无不焚香持壶迎义师,曲阿刘繇未战先自怯了。
  果然,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诸城莫敢当其兵锋,刘繇率部竭力抵抗,还是被不要命的孙家精锐杀得溃不成军,情急之中,刘繇弃军遁逃,余卒皆降孙氏,江东诸郡守皆捐献城池,踊跃非常!
  孙策先摧刘繇,后破会稽,遂自领会稽太守,出兵驱逐江东军阀严白虎,义收勇将太史慈,如同摧枯拉朽一般降伏了江东诸州郡,从此江东姓孙矣!
  九十六  屠城带来的后遗症
  一个军事集团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就必然演化成为一个相关的利益集团,而作为这个集团的领袖人物,此时最需要的是站在战略全局的制高点,敲定一个适合自己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提出一个足以使人们相信的政治口号。
  虎踞兖州的曹操一开始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向南,向南,再向南!南方豫州连年战乱,人民流失,土地大片荒芜,对曹操已经认可的屯田养兵政策的实施大为有利,然后可挥兵西向,经掠司、并二州,尽量靠近即将重新成为全中国政治中心的洛阳,且制造了一个极具感召力的政治口号:西征长安,迎驾救国!
  但曹操被初次南征的一连串的胜利给烘晕了头,转兵东向,不惜杀戮人民,劫富济己,虽有小获,但却从政治上失去了一大批士子精英的信赖,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例如:原九江太守边让,从九江离职回到家乡的时候,孔融还特地给曹操写了封信,让曹操重用这位有才的人。但等到边让回到家乡后,曹操一征徐州的战争已经结束,边让对曹操的看法也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不屑与曹操为伍了,更别说屈身做他的属下了。
  边让,兖州名士,是一个有文才的人,蔡邕则说他是个天才,“聪明贤智”。当初大将军何进招揽天下名士的时候,边让就是其中之一,做了大将军的令史,后来做到九江太守。
  《后汉书文苑列传》中说:“恃才气,不屈曹操,多轻侮之言。”
  就在边让看不起曹操的时候,曹操又犯下了第二个大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