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炼金大中华- 第4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太监名叫笋尖,原名孙建,是总管太监李莲英手下的一名心腹,这次出国跨海,已算是大逆不道,违了祖制,若是被欧阳明那样的清朝官员看了,非得参上一本,整得这个小笋尖儿死上八回。
不过,现在清朝皇权衰弱,全靠慈禧和一众能人汉臣撑着,当年安德海可以‘擅离京师’,今天笋尖儿出现在万里之外的旧金山,也并不算什么稀奇事,更何况,他可是有圣旨的!
话说龙伯‘路上’耽搁了近一个月,也与这位笋尖太监有关。
先按下缘由不表,那笋尖下了车,在站台上来回踱了好几圈。
但见他挺着佝偻背,踏着八方步,仿佛要在异国他乡踩出个金銮大殿的滋味。
其实,他这身僵尸官服,也是临到旧金山站才换上的,为的就是给这帮北海伯爵的‘家丁’一个震慑!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笋尖儿,代表的是老佛爷,是皇上!

第440章 太监

怕洋人也就罢了,但对这些奴才,皇家威严,岂容怠慢?
笋尖踱够了,便干咳一声,旁边的辫子小侍从连忙奉上茶水,他咕噜一下润了口,道:“摆香案吧,咱家要宣读懿……”
“孙公公且慢,这里还是洋人的车站,不如先回我华人会馆,再宣读太后的懿旨……”
“还有皇上的圣旨!”
“对对,一道宣读,到时候人也齐,可不省却了孙公公的麻烦?”
“行,那也好,便走吧!咦,怎不见龙灏?”
听得这太监口称少爷名,殊无敬意,鸳儿等人都是皱眉勃怒,还是龙伯笑道:“我家少爷,遇到点意外,等会再与孙公公说道……”
于是,在接车人的憋气纳闷下,准备好的头辆马车,不仅搭载了龙伯,还钻进了这个笋尖儿,以及他的几个尿骚味十足的小侍从伴当。
这道插曲,令得接车人都是无语,满脸不甘。
凝噎倒是不至于,所以话匣子就在马车里敞了开。
想老爷是被朝廷逼死,满门尽丧,若不是少爷屡创奇迹,我等早成了流落异乡的孤魂野鬼……现在朝廷忽尔派个太监来?
是毛意思?
作威作福?还是另有所图?
龙甘箬资格最老,揪住原先那账房、现在的财政院院长龙小虎,劈头就问:“那太监,是何来路?龙伯为何要给他颜色看?”
“竿子,别发火。容我细说……”
龙小虎苦笑一声,娓娓道来。也算是给大伙释疑,为何少爷出事后,耽搁了这许久,他们才从华夏镇辗转来到旧金山。
话要说得顺畅通达,还得从头说起。
头在哪呢?
时间轴是炮轰危机,而地点坐标却是北京里的紫禁城。
旧金山遭遇炮轰危机,在多家报社的渲染造势下,几日间便为世界知。然而,这个‘世界’泛指欧洲大陆,那亚洲,却是不包括的。
亚洲此时最强大的国家,表面上说不得还是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不过等炮轰危机传到中国的上层权贵耳里,时间却已延迟了近半个月。大致来说,JMW都拉开序幕了,光绪帝才刚刚知晓:因为一名华人伯爵,美国的一个国际港口被六艘大炮舰封锁了!
之所以延迟了这许久,盖因中国的电报业才刚起步。
1884年,北京才通了第一条电报线。皇城里的大老爷们才能接触到国外的新鲜事,往常这些新鲜事都被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但这一次,却显然不同。
因为,洋人的新鲜事里。第一次主角有中国人!
还是英国承认的贵族!
所以,关注程度立马得到提升。李鸿章知了、翁同龢知了、光绪帝知了,连大清帝国的实际掌控者慈禧太后也知了……
众人屁股位置的差别,导致对此事考虑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李鸿章是老成持稳,担心因为龙灏的国人身份,得罪了列强,到时候美国迁怒过来,他这个‘中华洋务第一人’要担大责任。
后来大奇迹日消息传来,他又欣喜若狂地连饮美酒在府内私庆,仆传‘放浪形骸、聊发少狂’……不管中堂大人是否满清走狗,但终究是中国人,有同胞在洋人面前挣了面子,他这老头总是高兴的。
在洋人面前吃瘪吃久了,这时有人狠狠驳了洋人面子,他这洋务老臣,甚是与有荣焉。
也许,能从那位北海伯爵手里买到先进又便宜的炮舰呢?
光绪帝是热血涌腔,龙灏是什么人,他自认为很是清楚,那可是为他打造了一支海外私兵的大忠臣!
虽说出身不太好,但本皇不拘一格,效仿康熙爷,赦免了对方,对方自当对本皇感恩戴德,那便是一条忠犬。
对抗东宫的那位,这忠犬的牙口或许就是突破利器!
现在好了,他能化险为夷,靠自身突破了花旗洋人的封锁,那本领自是没话说,本皇要传一道旨意,褒奖他一下。
光绪帝智商不高,有意赏‘骨头’,却仍是要招翁同龢来细细商议,效率一差,便走漏了风声,于是,慈禧太后瞅住机会,横插了一脚。
赏!
不仅要褒奖,还要重重地赏!
如今英法等欧陆列强均抬举那龙灏,我泱泱大清,焉能不赏这等良人?
慈禧太后就是比光绪帝有气魄,消息的来源也多,知晓英法等国为了龙灏,连通商制裁(慈禧是不晓得经济一词含义的)的招都使出来了,由此可见,他们对龙灏的看重程度!
这个英皇室册封的贵族,貌似还真不是个摆设,那龙灏在外受侮了,英国皇室马上就站出来替其撑腰。
慈禧太后多精明的一个人,立刻就重视起龙灏来,其重视程度说的不好听点,甚至要超过了心腹之臣李中堂!
洋人封的贵族头衔既然不是虚的,那我大清的奖赏,自然也不能是口头把式。
慈禧太后懿旨一下,准备封龙灏个‘一等公’,算是给汉臣的最高奖赏了。
最高奖赏被慈禧横插一腿抢走了,光绪帝差点没哭出来:你这老妖婆,都封到一等公了,朕、朕封个毛啊?难道要封龙灏为亲王?可,他也不是咱旗人呀!
要不怎么说光绪帝智商低于八十呢,是不是旗人,还不是满清皇室一句话的事,这个时代,难道就有基因图谱,能上溯到通古斯野猪皮了?
幸好,慈禧太后走后,智商绝对高于八十的翁同龢等保皇党商量后,决定这好事不能让老妖婆独自占了,既然爵位赏到头了。那咱就从实物奖赏着手,总之。不能让那位北海伯爵觉得,皇帝不堪事,话事的还是太后种种。
赏啥实物呢?
貌似光绪帝一介皇上,兜里还是很穷的,就算是翁同龢等近臣也不富裕,想来想去,一人提出:咱赏他人啊,我大清人口众多。再说了,赏人就是赏兵!这龙灏有了兵,就等于皇上您有了兵……
草,你才有‘病’呢!
光绪帝表面不喜,但心中却颇为意动:赏人好啊,听说龙灏的手下经常派船到闽粤一带招人,这说明他在花旗国缺人手……正好不安分的汉人又多。赏给他,带到那花旗国吓吓洋人,扬我国威,也是美事一桩啊!
这个或许是史上最荒唐的帝王赏赐,就在光绪帝的拍板下定了,把本国子民送出国当奖赏。亏这位皇帝也能喜悦得跟啥一样。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经过两百余年,汉人百姓,始终还是货物,想如何就如何。出国一途,在上位者的心里。应该已是很好的结果了吧!
余事少提,太监笋尖获得了这份携带了圣旨和懿旨的光荣差事,在李鸿章的秘密运作下,从旅顺港出发,目标指向阿拉斯加州。
去旧金山笋尖是不敢的,那里是风口浪尖,还是去众人芸说的北海伯爵的发家之地比较保险。
笋尖相信,自己代表了太后和皇上,光环庇体,那个据说安置了不少国内流民的地方,一定不敢怠慢自己。
大约是七月初,恰逢龙伯接到龙灏‘昏迷’的消息、准备启程前,笋尖一行幸运地抵达了华夏镇。
那时龙伯刚刚整顿完华夏镇内部,才喘了口气,却惊闻自家少爷落马昏迷的大噩耗,当然是风急火燎的,恨不得飞到旧金山,一看究竟。
然而,海上被洛克菲勒的探油船封锁,要通过不是不行,风险却很大。
对方只需一个‘误入本方油区’的借口,就能攻击华夏镇的舰船,在雷龙被撤掉海军司令、主力战舰基本上都去了南方的情况下,龙伯可不敢带着一众行政菁英去冒险。
海上走不了,那只能从陆地行进,通过加拿大,绕路进入美利坚。
但陆上通行也有点小麻烦,那就是阿拉斯加的东部、加拿大的西部,正在进行原住民解放运动,铁路和公路什么的,就算有,现在也都被破坏得无法通行,龙伯一行要经过那里,浪费的时间可不是一星半点。
不能及时去见少爷,是后果之一,而另一个后果,就是龙伯等管理层离开的时间太长,华夏镇的民心会不稳。
他们可是把龙灏当做万家生佛的偶像供奉的,偶像出事了,本就经历了‘张月虎叛逃’风波的华夏镇,会乱成什么样子,谁都不敢说。
最近一个多月,为了封锁炮轰危机等新闻,龙伯可是下了不少力气,禁止报纸入基地村……为的就是要华夏镇稳定,不至于影响了龙灏的苦心成果。
就在这个两难之际,笋尖一行到了,打了龙伯一个措手不及。
却也让龙伯下定了决心:行政班子一起去旧金山,只留下龙鳞军把守华夏镇,要乱,就让它彻底地乱起来吧!
反正少爷都出事了,我还管你们这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镇民做甚?
龙伯的怨气如此之大,自然是有原因的,而起因,不消说还是张月虎那马匪的劫船叛逃。
跑了两船人,抓了雷司令,在华夏镇近百个基地村大搞审查,龙伯的这些手段稍显暴力了些,于是遭到了不小的反弹。
当雷龙被无罪释放后,无论是军内,还是村里,对龙伯所代表的华夏行政院,都有不大不小的反对声。
既然是反对,行政院以前的一些过错也就被挑了出来放大来数落,什么行政院管的宽、什么户籍审查严、什么矿工不加工资、什么劳动时间长等等,都被用来当做行政院的‘罪状’。
偌大一个行政院,又是初创,里面的人欠缺管理经验,这些‘罪状’其实根本算不得什么事,但谁让龙伯在张月虎和雷龙两件事上处置欠妥,所以。功劳其实不小的‘华夏行政院’就中枪了。
不光是以前的陈麻烂谷子事,就连最近行政院短少部分拓荒项目资金的事也被奔走相传。镇民们都说,龙伯为老不尊,带头贪污金矿的产出所得,大家的血汗钱都被行政院的人贪墨了。
更有甚者,一些心思叵测的人还散布说,张月虎之所以离开,就是因为行政院克扣了他们的养马费,因此。他才会率领原先部下,愤而夺船逃跑。
听到以上这些谣言和指摘,龙伯差点气得走火入魔:谁说行政院贪墨了?不懂别乱猜!那些钱,是送到美国大陆支援黑衣帮、党卫团了,你们这些镇民,本来就不怎么交税,干活的金矿也都是少爷的。少了金矿收入,也只能少爷来查我,关你们鸟毛事!
龙伯气不过,真是再正常不过了,在他想来:华夏镇能有今天,全是少爷的功劳。
发现金矿。开拓荒地,调节极寒天气,建立基地村,筹备陆军和海军保卫阿拉斯加,引入外界的生活用品。种植粮食,修建铁路……没有少爷。你们还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三大民,现在好了,有人裹挟炮舰叛逃,你们居然不帮着少爷,反而还质疑起少爷一手创建的华夏镇了?
一群白眼狼!
枉少爷还为你们制定了大把福利,去旧金山公费旅游,去纽约读书……你们享受过了,就翻脸不认人吗?
尤其等到龙灏‘负伤昏迷’的噩耗传来,龙伯的心更是拔凉拔凉的:少爷啊,您错了呀!对这些镇民不能太好,您给了他们乐土,他们却回报给您一泡狗翔!
龙伯的想法或许有些偏激,把镇民对行政院的不满等同于对龙灏的不满,但不管怎么说,龙伯就是在这种负面情绪的控制下,与笋尖小太监一行进行了一场秘密对话。
对话的具体情况就不细表了,总之谈过之后,龙伯关起房门想了一天。
一天后,龙伯率领行政院的党员,带着小笋尖等人,离开华夏镇,向加拿大境内出发,彻底将华夏镇抛入‘无为而治’的状态。
笋尖太监们还不知道自己逃过一劫,若不是龙灏起意‘诈伤’,若不是龙伯心绪紊乱,他们这一帮被太后和皇帝想当然派出的‘钦差队伍’,可就要被杀头,然后报回一个‘人口失踪’云云。
然而阴差阳错下,笋尖透露出的清朝一等公爵位,打动了龙伯。
一等公啊,那可是清朝汉臣能获得的最高封赏,龙伯说到底还是一名都统的管家,皇帝的威信,是刻在骨子里的。
自家少爷若能获得这个封赏,便能带着海量的财富回到国内,不必再理会这些‘忘恩负义’的镇民白眼狼,完全可以在关外当个快快乐乐的一方之主,再加上英女王对少爷的青睐,有了洋人做外援,绝对可以为龙家挣一个铁打的小江山,若是碰到关内战火连绵,学习多尔衮破关南下,占据花花江山,也不是不可能。
不要惊讶龙伯会有这种想法,虽说他入了党,但家天下的思维却是很难改变,尤其是当下,龙灏‘忽逢大难’,华夏镇又‘喊打声一片’,如此思维逆转,发生在一名老人身上,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另外,龙灏伤到脑袋昏迷不醒一事也是龙伯‘受招安’想法的原因之一。
话说在紫禁城内,有几个御医是有内功的,而那种内功与童子功不同,主要功效是治脑,能将昏迷的人唤醒。
不过,这几个御医,非皇上的旨意不会出手,大隐的很,若非龙伯年少时习武曾听过,只怕还不知道这几个‘大隐于朝’的御医。
龙伯是做了最坏打算,要是这次去旧金山唤不醒少爷,那就要用一等公的封号,请这几个御医出手。
前因交待完,龙伯一行在加拿大兜了一圈,一路也遇到不少困难,但总算有惊无险,花费了近一月,终于是到达了旧金山。
这一路凶险倒也有个好处,把笋尖小太监的胆子吓去了不少,否则,凭他这几个没见过世面又自恃甚高的太监脾气,早就会让王勃淘等人忍耐不住,拔刀斩了。
龙小虎说完,马车也将将放缓,到旧金山医院了。
这时代的医院没有摩天大楼,五层的楼房是比较常见的。
占地广、楼宇多、绿化好,是大医院的象征。
时逢战后重建,旧金山医院被魅好化工厂‘点对点互助’,投资了7万美元,占去了七成的股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