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大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炼金大中华-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薪资采取绩效考核制度,上下浮动,多劳者奖、少劳者罚。
第三,华人船工每个月必须向洋人船工提出十个专业上的问题,少于十个者,扣除一定薪资,而少于三个者,直接开除。
第四,洋人船工必须如实替华人船工解答问题,每解答一个,工厂会按照问题的难易程度给予一定的奖金,而如果被人举报其解答不实、或者有敷衍了事之嫌,那么将会扣除洋人船工的薪资。
第五……
这个管理条例四平八稳,主要是安抚人心之用,特色便是进一步鼓励华人船工向洋人船工学习,多提问题!
不是龙灏看不起马尾船政局的技术实力,事实摆在这里,大清国固步自封,本来在洋务运动中与列强们缩小的一丁点差距,随着最近十年世界的科技、工业大爆炸发展,反而越拉越大了!
如果要开造战舰,花钱去欧洲请一流的船工,或者借西班牙之名委托英国建造,那是最方便、最有效率不过!但龙灏穿越回来,为的不是建造几艘战列舰,或者是提前弄出航空母舰,他要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所以他宁愿花钱,培养这些中国目前来讲最顶尖的造船人才。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宁愿晚一点,还是坐着自己同胞建造的战舰放心呀!
条例宣布完,洋人船工除了对五年长约颇有微词外,对其余的条款均表示满意,回答问题就能有钞票拿?看起来,这位公主殿下还真是宠爱那些黄皮肤的中国人啊!
华人船工(大部分是马尾的钦犯船工)对条例也非常满意,能继续干着老本行,还能接触到从前根本无法接触的西方造船术,这些船工,差点都要忘记远在阿拉斯加的亲人了。
龙灏最后笑道:“如果你们表现好,一年可以有两次回阿拉斯加的机会,记住哦,以后你们就是为我龙灏工作,什么大清朝、什么马尾船政局,都忘了吧!”
龙灏现在有底气,不怕与这些钦犯摊牌,而船工们想要表忠心也很简单,剪了辫子、加入户籍,就算是成为龙灏的人。
钦犯都是戴罪之身,大清回不了,亲人又被扣在阿拉斯加,选择起来并不困难,接下去的几天,这些华人船工就纷纷割了辫子,彻底投靠了龙灏。
交待完这些话,龙灏与梅丽莎等人就走进鲲鹏造船厂,在那位惊魂未定的意大利主管引导下,参观起这座造船厂来。
上次来,是来买货轮的,而这次来,整座船厂已然成为自己的产业,龙灏这个心情自然是大不相同。
鲲鹏造船厂占地很大,自建的码头有八个,5000吨的干船坞有1个,另外还有三个2000到3000吨的小型干船坞,由于特拉帕托尼家族在旧金山经营了很久,所以造船的订单一直不曾断绝,龙灏询问过了,就算鲲鹏从现在开始都接不到订单,船厂里的造船任务也能一直做到明年中旬!
龙灏边听边点头,对于订单什么的,他从来不曾担心,自己就是一个大金主,而且奇缺船只,自产自销,养活一个造船厂一点都不是问题!
或许是特拉帕托尼家族抠门,或者是对这个远在美洲大陆的造船厂不太重视,船厂里的制造设备虽然齐全,但都已经很老旧了,大部分还是19世纪70年代欧洲的产品,建造个几千吨的货轮尽管还不在话下,但要建造5000吨级以上的大型船舶,就力有不逮了。
不说别的,干船坞的数量和吨位就远远不够!
龙灏找来鲲鹏的负责人阿宾,悄悄对他说:“你不懂技术,技术方面的事情就交给那些船工,短时间问题不大!”
鲲鹏对外,是宣称由‘清朝商人’阿宾收购的,所以龙灏走后,这里的实际掌舵人就是这个半大小子。
别看阿宾与女人搭讪有一手,但终究年龄不大,一看少爷真的把这么大的一个船厂交给自己,身子板还是忍不住颤栗:“少、少爷,我、我能行吗?”
龙灏正色道:“我说你行就行,放心吧,你只要抓好安全,与龙鳞军一起,防止这些船工闹出幺蛾子就成!生产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办就可以!记住,你就是少爷我的代言人,你和达克等六人,我最后都是要放出去历练的,怎么,你对自己没有信心?”
阿宾胸膛一挺,红着脸道:“有信心!少爷,我阿宾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人在厂在,我一定为少爷您守好这座船厂!”
龙灏微笑着摇头:“光守好是不够的,你先熟悉一两个月,再过一阵子,我会找人来修建新的干船坞,更新这里老旧的设备、机床,到时候统筹安排、规划处理,就全靠你了!”
阿宾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在船厂里逛了一天,龙灏一行人就在鲲鹏住下,感受了下船工的生活条件,而大部分的洋人船工,都成了家,或是住在旧金山,或是住在更远一点的奥克兰、圣何塞,下了班,就跑回去了不少。
因扎吉是一名65岁的意大利裔老船工,子女和老伴都去了天堂,只剩下他一个人,龙灏与他聊了一会,知道他是鲲鹏造船厂的‘老人’,造船技术也是船工里最顶尖的。
龙灏在鲲鹏的海滩上举办了篝火晚会,各种中式、西式的烧烤食材,都摆开了供船工们享用,在众人乐淘淘、月亮悄露眉的时候,龙灏递了一只油淋淋的鸡腿给因扎吉,问道:“因扎吉,你去过欧洲吗?”
别看因扎吉老了,不过他是典型的地中海人种,五官如刀削斧劈一般,尽管有皱纹,但也依稀可以看出其年轻时候的英俊潇洒。
因扎吉饮了一口酒:“我当然去过!ocean,你不像我印象中的华人,你比他们都慷慨、大方!嗯,你更像是我们白人!”
龙灏笑了:“华人很多的,像我这样开明的人也有许多,只是你没有见过罢了。”
因扎吉摇头:“不,不是的,唐人街我每个月都会去,他们那么多人,却没有一个像你!”
龙灏呡呡嘴,不欲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不说这个了!因扎吉,我问你,你知道潜水艇吗?”
因扎吉酒兴刚上来,哈哈一笑:“怎么不知道?我还参加过一艘潜艇的建造呢!嗯,好像是20多年前的事了,这个项目由当时的北军政府主办,建了八年多,最后还是失败了!那艘潜艇叫、叫……对了,叫做智慧鲸号!”
龙灏讶道:“八年,建艘潜艇花了八年?你在那呆了八年?”
因扎吉得意一笑:“我怎么会在那个地方白费八年?第二年我就装病逃了出来,说实话,军政府主办的项目真是不能参加,报酬低、管理严、假期少,动不动还搞军训!你说我们一群造船技工,天天绕着湖泊跑操做什么?那个时候,南方佬早就败了,又不需要我们上战场……呵呵,幸好我是意大利裔,得了病正好退出,上面那些军方大佬也不敢说什么!”

第073章潜艇 上

龙灏等因扎吉絮絮叨叨地讲完当年勇,这才问道:“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们有没有接过建造潜水艇的订单呢?”
“建造潜水艇?”有些醉醺醺的因扎吉一仰头,露出一口白牙:“谁没事浪费钱建造那玩意?等等,好像有,有……”
龙灏急切问道:“有什么?”
‘啪叽’,不胜酒力的因扎吉居然身子一歪,醉过去了!
龙灏为什么要询问潜水艇的事情呢?因为他收购造船厂,并不是打算攀科技建造BB舰(战列舰)或者CV舰(航母),而是把主意打到了潜水艇上面!
强势插入一下,给各位童靴科普一下潜水艇的知识:1620年(早吧?),荷兰物理学家科尼利斯·德雷尔成功地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潜水船,之所以叫‘船’不叫‘艇’,那是因为这艘潜水船更像一个圆形的水球,可以潜入水中3~5米。
不过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潜水艇并没有得到长足的进步,原因或许是因为没法用到战争上面,相比起坚船巨炮来说,潜水艇在海军指挥官眼里,的确太小家子气了。
第一艘用于战争的潜水艇‘海龟’号,出现在1776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尽管没有取得战果,但却引起了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兴趣。
不得不插一句,美国人的开拓精神真是了不起,所以它在未来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像爱尔兰裔美国人富尔顿在其后就对‘海龟’号进行了改进,1801年,完成了‘鹦鹉螺’号潜水艇的建造。到了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南军首先研制了‘亨莱’号潜水艇,击沉了北军的轻巡洋舰‘休斯顿’号,不过由于‘亨莱’号的设计天生有缺陷,纵向稳定性差,所以在爆炸后被‘休斯顿’号舷部大洞的水流给吸住,最后同归于尽。
尽管如此,潜艇首次击溃战舰的例子还是让北军震惊了,所以就有了因扎吉参与过的‘智慧鲸’号潜水艇研究工程。不过八年的准备,投入了当时绝不算小的一笔5万美元研究建造经费,智慧鲸号还是失败了!
对以上这些潜水艇的历史,龙灏只是了解大概,印象里最深的恐怕是一战时期德国宣布的‘无限制’潜艇战,德国潜艇的‘狼群战术’,使得当时的海洋霸主英国遭到了沉重的损失,当然,也引来了美国的参战。
而现在,龙灏在参观完鲲鹏造船厂后,吃惊地发现居然没有看到半点潜水艇的影子,所以才会找来因扎吉这样的老船工询问。
其实龙灏哪里晓得,现在潜水艇虽然诞生了,但离一战时的成型,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原因?那是因为差了一位关键性的人物!而这个人物,龙灏偏偏一时半会想不起来了!
第二天,因扎吉酒醒之后,龙灏就马上来了。
龙灏和颜悦色地问道:“因扎吉,昨晚你说有人在我们船厂建造过潜水艇,那人是谁?”
冥冥中,龙灏觉得这个下订单的人,就是自己要寻找的关键。
因扎吉听完,脸上却有难色,似乎有点深悔酒后失言,支支吾吾地不愿回答。
对付洋人,龙灏很有一套,他冷哼一声,将那支温切斯特左轮掏了出来,因扎吉的酒立刻就全醒了,肚里憋的事也如竹筒倒豆子般,一五一十地答了。
嘿嘿,非得敬酒不吃吃罚酒!
因扎吉道:“那个人是一名爱尔兰佬,听说从小就爱搞潜艇研究,大概6年前,曾经到我们造船厂订制过一些特别的潜水艇部件,因为我当时正好有空,所以就私下给他做了,数目不大,才八、八百美元不到……”
龙灏失笑,怪不得这个意大利老帅哥不肯交待,原来还牵扯到6年前他以公谋私的陈年老案。
龙灏大度地挥手:“那是过去的事了,亏也是亏特拉帕托尼一家,我不怪你,你继续说!”
因扎吉松了口气,道:“这件事过去很久,本来我都忘记了,不过直到三个月前,这个爱尔兰佬又跑到这里,委托我做一套潜艇的推进装置,钱给的实在不多,才2000多美元,看在曾经合作过的份上,我便抽空给他制造,要知道,这套推进装置要是放到东海岸的造船厂去做,没有5000美元是绝对拿不下来的啊!这个爱尔兰佬,真是很节约呢!”
龙灏眼睛一亮,问道:“那个爱尔兰人,他叫什么名字?”
因扎吉道:“他叫约翰·霍兰,挺斯文的一个瘦瘦老头,听说是来自佐治亚州的萨凡纳!”
就是他了!龙灏心中激动:约翰·霍兰,这个被称为现代潜水艇鼻祖的大牛人啊!
约翰·霍兰,1841年出生在爱尔兰的利斯凯纳镇,1873年,霍兰带着一些潜艇的设计图纸,只身来到美国谋求发展。1875年,霍兰将自己的潜艇计划献给美国海军,准备用来对抗英军,不过由于持续了八年的智慧鲸工程的失败给美国海军带来的阴影还未散去,因此霍兰被拒绝了。
恰在这个时候,霍兰得到了流亡美国的爱尔兰革命者‘芬尼亚社’的支持,经过三年努力,1878年,‘霍兰-1’号潜水艇成功下水。
1881年,再接再励的霍兰又制造出了改进后的‘霍兰-2’号潜水艇,霍兰2号的成功之处在于,解决了导致‘亨莱’号悲剧的潜艇纵向稳定性问题,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一个升降舵,潜艇下潜时,不是靠增加重量,而是用下潜舵(水平舵)来保持深度,而上浮时,则是利用少量贮备浮力进行上浮。
这一设计在潜艇发展史上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过很可惜,霍兰是一个纯粹的研究人员,并没有将潜艇用于作战的想法,一天晚上,芬尼亚社的人员将霍兰2号和快要建好的霍兰3号偷偷运走,可怜的霍兰,像小狗一般被抛弃了。
然而霍兰对潜水艇的热爱是痴狂的,很快他找到一名叫做扎林斯基的炮兵上尉合作,制造出了第四艘潜艇,并命名为‘扎林斯基’号,不过噩运再次降临到了霍兰头上,1886年扎林斯基号首次下水进行实验,结果滑道崩塌、全艇被毁。
现在,霍兰已经与扎林斯基分道扬镳,一个人住在萨凡纳,在美国各地寻找愿意投资潜艇研究的慷慨者,这不,他刚刚获得一笔款项,就立刻找到了因扎吉来制造这套新设计的推进装置。
原因正像因扎吉所说那样,鲲鹏造船厂的制造收费,的确比美国东海岸的造船厂要便宜许多,霍兰选择这里,也是精简节约下的无奈之举。毕竟,东海岸的造船业要发达得多,制造工艺也远胜西海岸,假如有多余的钱,霍兰也不会千里迢迢地跑到旧金山来订做。

第073章潜艇 下

“哈哈哈!”龙灏大笑,拍着因扎吉:“这套推进装置,你尽管放手去做,有什么困难,我让船厂优先帮你解决!不过有一个要求,你要想方设法让这个霍兰亲自来旧金山一趟!”
因扎吉看着龙灏阳光般的笑容,心中没来由一阵发寒,连忙点头道:“没问题的,这个霍兰,钱付的少,毛病还多,这套推进装置,他肯定会亲自来验收的。”
龙灏颔首道:“很好!等他来了以后,记得第一时间通知阿宾厂长,做的好,我会给你1000美元的奖励。”
因扎吉犹豫了下,问道:“这个爱尔兰佬,和您有仇吗?”
龙灏摇头失笑道:“怎么会?因扎吉啊,你放一百个心,我不是要你做坏事,我这是要招揽霍兰呢,今后你们可能就会是一个船厂的同事了……偷偷跟你透露下,鲲鹏造船厂,在做完手头的订单后,以后的主业就是建造潜水艇!”
这个东方侍卫长,恃宠而骄了吧?造潜水艇?那个闷死人的大棺材,有销路吗?
因扎吉心里腹诽着,不过口里还是连连应道:“是是,我会办妥的!”
安排好‘招纳’霍兰一事,龙灏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