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箭传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箭传说-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命巴结还来不及呢。

这一次本来就是想真实地了解一下,有着诸多传言地交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苦于在巴蜀的遭遇,他便决定以普通人地身份暗中观察。不过为了免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身打扮倒是他刻意要求的。只是没想到这才初入荆州,他这华衣锦服便吃了个瘪。别人根本就不卖他的帐。

“走吧,先找个客栈住下,休息一天再赶路吧。”双脚踏上实地那一瞬间,陈博不由长长的松了口气,这几天对他来说过得足实不易,饶是他赶往交州的心情迫切,也不得不好好休息一下。舒展了一下筋骨。陈博便一边好奇地欣赏着码头热闹的景象,一边向镇子里走去。走了几步,他不禁停了下来,虽然巴郡的码头远比这里热闹,但这里却给他一种不同的感觉,不过一时却想不明白到底区别在哪里。“裴大哥,为什么我感觉有点怪怪的呢?”

裴成奇无精打彩地跟在后面,本来这次关中大战没他的份就够让他郁闷了,现在更跟着小皇帝玩微服私访。更要命的是。这次微服私访地目的地竟然是出意外可能性最小的交州。他是个喜欢刺激的人,想着除了跟着跑跑腿便再无事可做,就让他心里有些不痛快了。听到陈博的问话,他扁了扁嘴。瞅了周围两眼。“他们很高兴,很卖力。”

“这不是废话吗?”陈顺背着个包袱,看那鼓鼓的样子显然不清,再加上这几天一直晕船,此刻双腿便不由有些打闪。不过他对裴成奇却没有一丝好感,当下吃力地快跑几步,追上来讥讽道。要知道他可是陈博面前的第一红人,就连六部尚书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可这裴成奇连好脸色也从来没给他一个。偏偏陈博又一心招揽他,他几次出言中伤。反而引来陈博的痛骂。现在终于让他抓到裴成奇的一点语病,他哪肯放过:苦力嘛,能有活干当然高兴卖力了。

陈博却是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吱声,反而若有所思地望着那些忙着上货、卸货的苦力们。过了好一会,他才长长地叹了口气,点头道:“裴大哥说得很对,窥一斑便可知全豹,看来此次定不虚行啊。”经裴成奇一提醒,他才发现这些苦力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欢愉,绝不是巴郡码头那种麻木、沉闷可相比拟的。苦力都如此,其他方面恐怕就更有差别了。

要知道巴蜀在大臣们地眼里已经是值得称道的地方了,府库丰足、百姓安宁,只有善政才可能出现这样的状况。可是透过厚厚的车帘,他却看出了百姓眼中的无奈甚至畏惧,安居乐业,他偏偏在巴蜀的百眼眼里找不到多少欢欣的意味。可是现在,他却在南津关码头的苦力身上,找到了那久违的蓬勃朝气。



想到这里,陈博不由急急的踏上石阶,向上走去。一路左顾右盼,似乎是在寻找着什么一般。裴成奇叹了口气,无奈地跟了上去,虽说荆州地方安宁,但谁又敢担保不会有一点意外呢?虽然极不情愿,但毕竟系着皇帝地安全,他倒也不敢太过大意。倒是陈顺颇有些尴尬,他本想借机出裴成奇的丑,没想到丢丑的却是自己。前面两个都不是他惹得起地,便只能大声喝斥着扛着大包东西的四名护卫,稍稍发泄一下心中的不快了。

走到石阶顶端,一座热闹的小镇顿时呈现在陈博面前。看着街道两旁令人眼花缭乱的各式摊点,陈博不由露出了一丝笑意,欣喜中带着一丝好奇,跑过去这儿看看,那儿看看,这时的他完全与同龄人无异。他自小便闷在皇宫中,即使到巴蜀也没什么自由,现在终于没有大队隔绝人群的护卫和喋喋不休的大臣,他也不用拿出帝王的威严,心境自然全然不同。

这一来却苦了裴成奇和陈顺他们了。裴成奇本来想偷下懒,不过陈博几乎一刻不停,街上人又多,他若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盯着,只怕没两下就得跟丢。陈顺和护卫们都带着不东西。行走本就艰难,这下当然就更苦了。

“这个,这个,这个多少钱?”或许是有些饿了,也或许是出于新奇,陈博终于在一个小吃摊面前停了下来。手指在炸得金黄的糯米卷、热气腾腾的汤圆和令人垂涎欲滴的糖葫芦指指点点,一脸兴奋。

“糯米卷一文钱两个,汤圆两文钱一碗,糖葫芦一文钱一串。”小贩利索地回答着,眼睛却盯着跟在后面的裴成奇。显然是把裴成奇当成陈博地大人了。

裴成奇微微一愣,显然没有想到这里的东西竟然这么便宜。他虽然平时不怎么买东西,但对行情也不是一无所知,至少在成都,一个包子便要一百个大钱。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

看了看负责管钱的陈顺。后者又何曾自己买过东西,怀里摸出个钱袋。再度问了下价钱,摸出四个大钱。“都要了。”

小贩取下糖葫芦刚要递给陈博,见到陈顺摆在桌上的钱一愣,随即收了回来,皱眉道:“客官,你这不是拿我玩笑吧。”

“怎么?不是你说的糯米卷一文钱两个,汤圆两文钱一碗,糖葫芦一文钱一串吗?一共四文,哪有错?”陈顺不明所以的问道。他本就管着宫中财物的往来,虽然识字不多,但却是个算帐的好手。

小贩拿出一个大钱,指着道:“我看你们可能也是第一次来。看清了,我说的一文是荆交通宝,不是大陈通宝。”

“荆交通宝?”三人几乎同时问道,脸上的惊讶之色显露无疑。要知道大陈立国后,鉴于前朝每任皇帝便要换铸一种钱币,有时甚至年号也要更改。钱币频更改,长地十几年,短的甚至几个月,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更造成了极大的混乱。是以这一百多年来。一直通用大陈通宝,从未改过。现在竟然冒出个荆交通宝来,当然会感到意外了。

小贩心地还算不错。看到三人的这种神情或许也不是第一次,当下一边忙着生意,一边耐心地讲解道:“现在天下没几个地方用大陈通宝了,咱们荆州和交州都是用荆交通宝。为了方便你们这些外来的人官府在各地都设有兑换点,喏,前面不远就是,你们直接去兑换就是了。”看了看陈博,小贩又取了一串糖葫芦,伸手递给他说:“远来是客,这个就算我送你了。”

陈博默默地接过糖葫芦,之前那股新鲜股却荡然无存。“这,这不是造反吗?”陈顺抄起那四个大钱,仿佛受到了莫大的屈辱一般。而裴成奇却是微微皱眉,眼神中不无忧虑。

“去看看吧。”陈博看了一眼手中的糖葫芦,咬了咬牙。身为天子,竟然还要靠人施舍,他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不过他并没有理会陈顺那句话,顺着人流自顾地向前走去。

走了不远,果然便看到一座大门上挂着“兑换司”牌子的宅子。不过那里却挤满了人,热闹程度丝毫不逊于街上。陈博领头挤了上去,拉住直往里冲的陈顺,默默地排在队伍最后。“这位大哥也是来兑换的吗?”排在陈博前面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青人,不过他却双手空空,看不出一点带了银钱的样子,这顿时引起了陈博的好奇。

青年男子回头看了陈博一眼,虽然见对方是个少年,不过衣着华贵、举止不凡,却也回礼道:“正是。在下成都虞彬,上月运了点蜀锦过来,小兄弟你呢?”生意人向来注重结交人脉,一见陈博非普通人,他便起了结交之心。

“我?”陈博一愣,随即按之前准备好的身份说道:“小弟石甫寸,关中人氏,久闻交州之名,特来见识一下。”

“原来是石公子。”听到陈博来自关中,虞彬眼睛不由一亮。要知道这次皇帝巡幸巴蜀,随行地可有不少关中大族巨富,不过这些人极是高傲,一般人根本难入他们的眼。陈博虽然年纪不大,但家世必然不凡,虽然他没听过关中有哪个姓石的大族,不过对方或许有所隐瞒也未定。他本就想结交一点关中大族,以便日后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生意,当下更是刻意巴结起来。

这虞彬倒是来了荆州好几次了,对于这边地情形极为了解,不一会儿,陈博便知道了这荆交通宝的由来。早在三家叛乱之前,大陈通宝便因铸得太多而不断贬值,再加上连年的战争造成物资紧缺,便引得物价飞涨。甚至有一度要一百个大陈通宝才买得到一个包子。随着三家叛乱,大陈通宝便更不值钱了,很多地方根本就没人用这东西,要么以物易物,要么直接用金银。

这其中巴蜀倒是特例。物价的飞涨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蜀王府本就有一定的权力铸钱,为了安定百姓,同时也不至于让府库中堆积如山的大陈通宝变成废铁,蜀王便下了道严令。一是禁止外地的大陈通宝进入巴蜀,二是用库银大量收巴蜀内的大陈通宝,由于蜀王府在巴蜀的超然地位,倒也勉强平抑下了物价,使得巴蜀成为唯一一个大陈通宝仍然能够完全流通地货币。

其他地方却没有巴蜀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商业日渐兴盛的交州,更受到极大地困绕。于是荆交通宝便出现了,凭着之前积累的雄厚财力和无比威望,几乎不到半月,荆交通宝便完全取代了大陈通宝,成为荆州和交州通用的钱币。虽然两州官府严令不得将荆交通宝带出两州地界,但仍然有人偷偷地带了出现,使得荆交通宝在附近的郡县也慢慢流通起来。

听到这里,陈博的心情有些复杂起来。即使是三家叛乱之后,他听到的关于百姓的消息大多数仍然是好的,可是没想到竟然会达到如此地步,甚至连象征着朝廷威信的钱币,都变得一文不值了。虽然知道荆交通宝的出现情有可原,但不知怎么的,他心里仍然有些不舒服,似乎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恐慌。

第七卷

—第一百一十二章 … 决战洛阳·六—

石公子,该我们进去了。”虞彬拍了拍有些发呆的'不舍地说道:“进去后我们就得分道了,石公子若是以后到成都来,可一定要来找我。”说着递了个名刺给陈博,便向里面走去了。

陈博还在思索之前横在心里的问题,一时还没反应过来,等他回过神来时已经不见虞彬的身影了。“公子?”裴成奇走上前来,表情也有些复杂,饶是他这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人,也多少能猜到陈博现在复杂的心情。“走吧。”陈博叹了口气,领头向前走去。

一进大门,一个官差模样的人迎了上来,看了一眼陈博后面背着大包小包随从,问明他们是进入还是离开后,便客客气气地说道:“诸位是由蜀入荆的吧,兑换钱引请走这边。”

“钱引?”陈博此时心情已经略为复,听到这个新名词,不由有些好奇。

指引官差笑了笑,耐心地解释道:“此去交州路途遥远,虽然沿途均可雇乘商会的马车,但身上带的金银太多总有些不便。所以为了方便大家,就算上万两银子,也可以用一纸钱引代替,只要在荆交两州的地界上,都可通用,既方便又安全。”

陈博点了点头,很快便明白了钱引的作用。相比起荆交通宝,他对这钱引心里倒颇有些认同。他这一次偷偷跑出来,便亲眼看到陈顺为了应付沿途的花销而准备地大量金银,另外那四名护卫与其说是来保护他的。还不如说是预计用来背包袱的苦力恰当。现在有了钱引,恐怕最高兴的便是那四个侍卫了。

不过他也明白,这钱引远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单是要让人相信并使用便需要发行者有着极高地信誉与威望了,毕竟其主要针对的是外来的商人。即使是官府,也不是想要推行便推行的了。

“公子这边走,不知公子要兑换多少?一百两以内在那儿就可直接兑换,若是金额较大,那就请到一旁的偏厅。”走过一条小巷,一行人便来到一个环境幽雅的院子,指引官差立在巷口,分别指着两处兑换点,客气了两句后便返身而去。

陈博点了点头,道了个谢。便打量起这个院子来。院子并不大,装饰也非常简洁,不过打扫得极是干净。院子正中摆着三张长桌,长桌放着几条长凳,显然是供前来兑换的人坐的。两个一脸和气的小吏坐在桌后,一人正飞快的打着算盘,另一人则耐心地替人讲解着兑换规则。小院四周散立着三名背着短弓地护卫,虽然衣着朴素,但不论其站姿与眼神都让人油然生出一种安全感。

陈博略露出一丝赞赏的神色。这兑换处到处都烙着官府的印迹,但偏偏却给他一种之前所见那些官府完全不同的感观。这里的官差没有一丝跋扈之色。不卑不亢中又带着一丝亲和,有着商人的热情却无其刻意迎奉。一个小镇的官吏便是如此,他此刻倒特别想去那些大的郡县看看了。

边想边走。没一会众人便进了专门负责大额兑换的偏厅里。偏厅里的情形和外面也差不多,只有两个官吏却并没有护卫在旁。一见陈博他们进来,其中一人上前招呼他们坐下,然后才和气地问道:“不知公子要兑换多少?黄金还是白银?”

“大陈通宝呢?”陈博敲了敲桌子,望着一旁贴着地兑换规则淡淡地问道。

“这……”两名官吏闻言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对视一眼后其中一人才回道:“公子可能很少出门吧。大陈通宝现在已经很少人用了。不过呢。还是可以换。不过必须是五年前铸的,二十换一吧。”

“为什么这五年新铸地就不可以呢?”陈博眉毛一跳。脸色有些不快起来。他登基刚好差不多五年,偏偏他这几年铸的钱就不能用,让他如何不生气。

那名官吏或许还没遇到这种情况,打量着陈博,心里想着也不知道这里哪里跑出来的富家公子,对于这些举世皆知的东西也不知道。想了想,他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公子有所不知,这几年出的大陈通宝全是铁铸,不像以前带着三分铜。而且又铸得太多,这仗打起来后更加泛滥,大陈通宝也就成了废铁了。”

“有这事?”陈博略有些惊疑的望向裴成奇和陈顺,二者对于这些地了解却也和他差不多,都是茫然无知地样子。陈顺自不必说了,买东西全是吩咐下去就行了;而裴成奇一直是由章盛秘密供给一切所需,章盛死后花销又落在蜀王府身上,即使有银钱来往也全是真金白银,哪会用到大陈通宝来。倒是四名护卫稍稍了解一些,其中一人凑到陈博耳边低声说道:“三家都在私自铸钱,再加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