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意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意三国- 第4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面对孙权的叹息,众人也是无法,当此时朝中的吕蒙、陆逊二人都以远赴海外进行水军的对战,满朝的文武却是无一人可以解孙权的忧烦,不由得令孙权越加的烦闷起来,他还想再说些什么,却听得下边有一人如此说道:“陛下,臣倒是有一计可让李唐与曹魏相搏,而令我等坐收渔人之利。只是这计策有些狠毒,不知陛下能不能容纳的了。”

“快说,快说!”孙权遁声望去,却见那人正是在今天搬了自己大忙的诸葛恪,他是知道他很有机智的,当下自是连连催促不已。

“陛下难道忘了,昔日天下有关董卓殒命的传说吗?”知道自己的计策实在有些太那个了一点,诸葛恪终究不敢明白直接的说清楚,只得稍稍的提点了一下。

尽管诸葛恪没有将这事情说得很清楚,但他这么一说,在座的众人微微一想,却也多少明白诸葛恪的想法了:董卓是怎么死的,那是被吕布杀死的。吕布为什么要杀董卓?那是因为王允用了美人计的缘故。先说把美女貂蝉送给吕布,随后又把貂蝉送给董卓,以此来挑拨离间吕布和董卓之间的关系,最终造成了吕布诛杀董卓的事情——虽然真实的历史他们都晓得不太可能的是这样,吕布原本就是忘恩负义之人,但不知怎么的这个有关女子的传说却是风行于天下,而这个计策也有了一个很正式的名字:美女连环计。

“看来诸葛元逊所说的计策就是这‘美女连环计’了。这真的可行吗?”众人明白了这一点后,又动用脑筋想了想,发现如果这样做的话还真的可行,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是非常的不愿。“诸葛元逊?你怎么可以向主公进献如此计策?用公主来使连环计?倒时就算取得了天下,也是要被人嘲笑的。此非是正途。”当场就有人如此向孙权进谏道:“臣参奏诸葛元逊大不敬之罪,还请陛下剥夺诸葛元逊之功名,将这等小人逐出殿去。”众人闻言遁声望去,却见这说话的人乃是老臣虞翻,心中顿时有几分明了:这虞翻乃是大儒蔡邑的弟子,平时端的是反正无比,最是看不惯这样的阴谋诡计。虽然诸葛恪的计谋对自家主公来说很是有用,但于虞翻的眼中却完全是纯粹的不礼之谋了。

“呃……这么说也是没错。元逊,你对此可有什么辩解吗?”孙权神情复杂的望着诸葛恪。作为一名主君,他自是晓得诸葛恪那计策的可行,心中也因此而颇为意动。但这意动始终也只是意动而已,如果没有虞翻的反对,他倒也可以装聋作哑的答应下来,可虞翻终究是反对了,而且说得如此义正词严,这却是让孙权不得不踌躇起来,说实在的,他眼下是既不愿就此放弃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也不愿意让自己背上不好的名声。所谓“做了婊子,又想立牌坊”,说得也正是如此了,只是这一切对于孙权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他是主君是帝王,而帝王都必须是光明正大的。

“辩解?”诸葛恪微微的一愣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可辩解的。只是我并不赞同仲翔先生的说法。礼仪之事,用之宣传可矣,用之对内可以,但是用之对敌,却是很容易变成一件坏事。过分的尊崇于礼仪,倒有点像昔日的宋襄公,与敌为善,却是兵败人亡,此诚不可取。而且就算是我那个计策,说不堪是不堪了些,但如果另有一番解释,却也是可以让天下人为之信服的。”

“哦?还有什么解释?”孙权欣欣然的问道。他这么一问,无疑已是认可了诸葛恪的那个计策。众人都明白,诸葛恪的这个计策很实用,也就是在道德上有一些不太好说罢了。只是这个不太好说,却也不怎么在他们的心上,除了如虞翻这样的端正之人以外,众人虽然觉得这计策有些不好,却也是能够答应下来,就只是这计策之后的名声不太好罢了。当初,孙权犹豫也正是为了此事,此刻听诸葛恪竟然有解决之道,众人自然也想清楚的听听他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陛下可对曹魏那边以直言这是李唐那边逼迫的缘故。”诸葛恪淡淡的说道,“其实这情况也正是如此啊。主公眼下只有一女适婚,原本是许配给曹魏方面,而李晟又在这江上摆出了如此架势而来求亲,这不是逼迫又是什么呢?”

“话是可以这么说的。只怕李晟那边不会相信。”孙权淡淡的开口说道。这也是真的,这话骗骗外人可以,要骗过曹家的人却是不行。尽管不知道这大殿里究竟有谁是那个人,但孙权几乎敢肯定自己手下有人在为曹魏或是李唐那边做间谍。这也不是什么太过隐蔽的秘密了,在三国之中无论是哪一国都有这样的人出现。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无言之约,大家都不去动这样的人,利用这样的人为自己传达一些消息。这在某些时候是很好用的,可在另外一些时候,却是一种麻烦,就像眼下一般。

“他们当然不会相信,他们也绝对会看破我们的想法,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接受我们的理由。因为他们和李晟一样,需要的也就是一个理由罢了。‘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是人生的两大仇恨,即使是一般人都很难容忍这两个仇恨,更不要说曹魏那边的一国之君了。我们如果坐下,那曹魏那边绝对会深恨李晟入骨。当然,用这个计策的话,曹魏与我家的联盟也绝对会受到一些影响的。”诸葛恪倒是寥寥数语将一切都说得明白起来。

“这也是一个麻烦啊。不过实际上却是不需要多少在乎的,不是么?我们和曹魏本来就没有多少真正联盟的意思,互相之间的防备哪里还少了?你说就此能让曹魏和李唐互相拼命才是最关键的事情啊。”孙权最看重的还是这点。他思索了半晌迅速的做出了决定:“就按元逊所说的去做吧!这样才最符合我们江东的利益。”

“可是……陛下,这将之就像是走钢丝啊。”张昭皱了皱眉头说道:“如此实在具有太大的风险了:成功一步就是我们一统天下的局面,而失败一步就是我们毁灭的荫庇。这真是……”作为稳健派的老大,张昭考虑的事情比较多,自然迈得步伐也比较小,对于这种一边是大成功,一边是大失败的战略,他本能的就觉得不妥。

“子布无需多虑。天下之事,对于强着来说或许还有稳重的办法。但对于我们这些弱者而言,稳重就意味着丧失机会。我不愿意白白的浪费时间,所以我只能选择冒险。谨慎那是偏安的想法,我并愿意就此偏安下去。若是不能在冒险中成功,那就在冒险中灭亡吧。”孙权斩钉截铁的说道,到了此刻他已经把什么都想得清楚了。

“陛下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公主那边!”张昭说不下去了。被用来和亲的是孙权的长女孙薇,在江东素有第一温柔美女的称号,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像张昭这样的重臣对于孙家的几个儿女都比较熟悉,他自然明白,这孙薇是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她内心是极有主见的,只怕不会如此简单的就同意这个简直是在败坏她名声的计策。

“……”听张昭如此一说,孙权稍稍沉默了一会,却又再次抬起头来:“这件事情你无需顾虑许多。我的女儿,我还不知道?这件事情思我自己来处理。”说着孙权的语气中有丝丝严厉的透出。

“是……微臣明白了。”张昭重重的点了点头,他已经听出孙权话语中的不耐烦。

一统 第十四章 战云再起

第十四章战云再起

联姻的事情,就这样被确定了。也不知孙权用了怎样的话语去和他女儿说,总之在这件事情上那位外柔内刚的孙薇公主却是没有任何反对的模样。也许,对她来说嫁给魏国的皇帝也好,嫁给唐国的皇帝也罢,都没有什么区别。毕竟,他们都是陌生人。而她都将离开这片她所熟悉的地方,到另一个她说不熟悉的地方生活。

“……一切都是一样的……!”她轻柔的叹息着。

因为没有国丧这样的事情拖累,整个联姻的事情在孙权这边允诺之后,却是迅速的有条不紊的展开了。作为天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所进行的一场婚礼,这个婚礼自然是在吸引了无数的目光的同时,又没有什么人敢来打扰了。当然,这份打扰只是说存心捣乱之类,至于诸葛恪当初所施展计策所牵扯到的另外一位,却是不在此列的——他们也没派人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只是派了一名使者以贺婚的名义来到了江东,很是有些恼火的询问孙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们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啊。我膝下已经及笄的女儿就这么一个。当时,李唐方面遣使而来,却将海军直接停在了建业外水,若是我不允许的话,只怕就是几千门火炮朝我打来了。不要说什么我江东的长江防线很坚实的理由。事实上,李唐那边可是找了一个好时机啊。当时我的舰队都被派出去训练了,守护建业的除了建业水师之外,也就只有泉州水师了,以这两个舰队的实力我们根本挡不住李晟军的进攻。如果说违反你们的婚约是远虑的话,那么拒绝李晟的提亲之举却是近忧。远虑终究遥远,还可以考虑,但近忧却是辄待解决的。我知道魏国的君臣都是讲理之辈,想来应该能够理解我的苦衷的。”孙权做出一副苦恼万分的模样,想曹魏的使者倾诉道。

“这个我也了解!”使者轻轻的点了点头,似乎对于孙权的说法早有耳闻,却是“完全相信”了这样的言语,他当时又问道:“那么贵我两方的盟约会因为这一场婚礼而告终吗?”这才是曹魏方面最关心的事情。别说吴魏双方的交易还没有完全结束,即使这交易结束了,吴魏方面对于这两者之间联盟也是十分看重的,在天下的最强者是别人面前,身为弱者的两方如果不紧紧的抱在一起,那么留给弱者两方的结果最终也只是毁灭。这一点曹魏方面的人自然看破了,所以他们才会理解孙吴方面的说辞。

“那联盟自然是还会继续下去的了。不过还请贵方理解我们这边的情况。因为我的爱女在彼方,所以在出兵的事情上,我们不可能出全力……这一点还请贵方见谅。”孙权点着头苦着脸说道。

这是一种说辞,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对于曹魏的使者来说,如此却是蕴含了另外一个事情:“孙权想坐山观虎斗!”

“……这想法很好啊!不过真的能这样吗?”曹魏的使者心中不屑的存着这个想法,口中却没有多说什么,在前往东吴之前,他已经受到自家陛下和丞相的嘱托:“此去江东只需要摆出一个样子来就好了。除了几个问题之外,不要多问,也不要多说,只需要带上自己的眼睛去看就可以了。”——和孙权他们这边原来就想象的一样,曹魏这边出于种种的原因并没有因为这一件“悔婚”之事拿孙权如何,只要孙权给他们一个还能说得过去的理由,他们也就不为己甚了。

眼见曹魏的使者不再说话,孙权自然明白他们内心深处那矛盾的想法。对于这样的想法,已然成为一个人精的孙权自然是有着自己的说法了:“贵方国丧还有三年的时间,成亲之事尚不是那么急切的。虽然这一次‘悔婚’是因为李唐那边威逼的缘故,但我们也是有自己的责任的。无论如何我们都愿意和贵方联姻,这一点希望还请阁下将之转达。”

“啊……我明白!”听孙权如此说曹魏的使者先是一愣随即点头称是起来。他倒是机灵,迅速的了解了孙权的意思:孙权这家伙或许担心自己这边因为这件事情影响到吴魏两国之间的关系,所以他打算用另一个女儿来陪给自己。三年的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就曹魏这边的了解而言,三年的时间却是够孙权膝下好几位公主及笈了。

“真是厉害啊……卖女儿!”使者心中一边叹息着,一边却是紧紧的板起了脸,脸上并不曾表露任何异色。

会谈就这样结束了,种子已经种下,接下来就是等待它慢慢的生根发芽了。时间飞快的过去,转眼已是中华九年。在经过了三年的发展之后,无论是李晟的实力还是曹魏、孙吴方面的实力都有相当的增长。当然,由于李晟在整个发展计划中更多的注重于细节,注重于所谓综合战力的提高,因此从表面来看,李唐和曹魏、孙吴之间的差距被大大的缩小了,曹魏与孙吴的战力总和已经超过的李唐。虽然李唐眼下在明面上还是天下第一大国,但很明显的,这种大国的地位在不断的接受吴魏练过的挑战。随着曹魏国丧的结束和曹魏与孙吴方面的联姻,谁都知道一场天大的混战就要再次展开了。

在大海上,已经联合起来的大魏、大吴海军在青州、小琉球、泉州一线进行区域巡防,对过往其海面的李唐商船队进行检查。这检查自然也只是表面上的,在暗地里却是借助检查之名行扣押李晟之货物的事实,以此来打击李晟的海贸经济。同时,孙吴的海盗舰队再次活跃起来,换装了大炮的舰队拥有比以前更强悍的战斗力。不要说那些完全没有装备任何武器的商船,就连那些装备了一定火炮的商船也完全不再这些吴国海盗的眼里。几乎每一天李唐方面都能得到自家商船被劫的消息,几乎每一刻李唐的海军都在和那些海盗作战。由于海盗完全运用了某种新战术的结果,李晟军方面却是很难找到他们的大部队对他们进行歼灭,只能不断的在航路上巡逻,去对付那些不长眼的倒霉鬼了。

而在陆地上,似乎已经认为自己有了绝大实力的曹魏和孙吴也有了自己的动作:在北方,因为李晟并没有下令直接对草原进行统辖的缘故,魏帝曹睿下令三十万大军出塞对草原进行征伐,其表面上是说报昔日草原袭扰中原之仇,但在内里却是寻找李晟在草原上的势力消灭他;在关中,曹魏方面却是不知采纳了谁的建议在关中大地上遍置坞堡,以床弩铁炮守之,将整个关中打造的犹如铁桶一般;在荆扬交接之处,江东的内河水师频频的进入长江中游对荆州之地进行挑衅,时常与李晟长江水军进行对峙,一时间却让人也摸不清楚他们的想法。

“看来……他们想抢在我们前面动手了。”得到了这一系列消息的李晟再次于皇宫大内召开了内阁会议商讨这一系列的消息,对于曹魏、孙吴他们的用意,李晟可是了解的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