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韵-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腥敬蟪档难樱竺庞煤裰啬景逯瞥桑厦姘颂ぃ饴ぃ苁墙崾灯伞T耗谧蟊呤前拙谱鞣唬冶呤腔鸩褡鞣唬Х恳丫ê茫簧沓髁恋拇笸叻浚隳苋菹录赴偃送笨ぁ!   ±盍一厥孜柿跏ぃ骸拔医心忝窃谏窖诰虻纳蕉赐旯ち寺穑俊薄   ×跏っ娲⑸溃骸百鞅ǘ遥教宥际羌嵊惭沂衷诟胀诰蛄艘欢喟耄姑挥型旯ぃ还粝抡そ橙找垢瞎ぃ碌拙湍芡瓿伞D淮娜挝瘢颐敲挥凶龊茫肽鸱!!彼低甑屯反故侄ⅰ###六十  卖弄
    李烈温和一笑,说道:“刘胜言重了,一个多月时间能达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我怎么会责罚你等?回头到账房领一千两银子给大家分了,也算我奖赏兄弟们的。”    众人连忙行礼道:“谢东家奖赏,众兄弟一定尽心为大哥办事。”    “鲁林、鲁云,你二人明天就开始广招工人,加上搬迁过来的老工人,应该也就可以了,把咱们的两个作坊开起来。”想了想又道,“鲁云,保密工作一定要抓好,切不可出了纰漏。”    鲁云忙道:“请您放心,临来前帮主就已经吩咐我们一切听您安排,您就是我们的主人,小人一定带领帮中的兄弟们将保安工作做好,请您放心。”李烈点点头,“如此甚好!有什么困难一定要通知我。”鲁云点头称是。    刘胜道:“东家,山庄现在还没有名字,还请您赐名。”    李烈微一沉吟,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咱们山庄就叫仙灵山庄吧!”    在李烈看来,仙灵山庄已经成为他的商业基地,不超过半个月,仙灵山庄就会开始出货,赢利大大增加那是必然的,这次刘洵又要笑得合不拢嘴啦!柳云逸已经再次率领商队出海,这小子人不大,还是蛮机灵的,又勤学好问,已经成为刘洵的左膀右臂,远洋贸易的事已经全权交给了他,他也不负所望,打理得井井有条。    诸事办妥,西夏方面已经传来了消息,在失去了定难五州和熙河,延州、富州、丹州大部以后,西夏军队已经龟缩在银、夏、宥一线全力防守,西夏皇帝已经派出使臣求和,使团正在来临安的路上。李烈命令王铁军和毕再遇按兵不动,保持威压之势,争取获得更大的好处。他当初便没有完全击破西夏的打算,只是为了转移国内的注意力,现在取得了这么好的战果,也应该是时候罢兵了。西夏是南宋西北的屏障,正可挡住蒙古人,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榨取好处,而不是进攻,毕竟经过连番大战,两淮的财力物力也消耗极大,正可借此机会休养生息。    吕贤不愧是李烈看好的谋士,大局观很强,对事件的分析能力也是很敏锐,在张迎南全力发展剧院的时候,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李烈已经让他全权接受了迎南的情报分析工作,凭着他的能力,这点小事,实在是游刃有余。那两个刺客终于熬不过吕贤的诸般手段,交代了幕后主使,果然不出所料,正是金国派人对李烈的报复。上次若兮受伤之事让李烈心有余悸,连忙让吕惊雁调来五十名精锐好手,安置在李烈的新府第,严密保护家眷的安全。    一切安排妥当,李烈得空出府一路向偎香楼行去。    天已近晚,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候,偎香楼门口的大红灯笼已经点亮,开始热闹起来。世家公子、文人骚客还有富豪商贾出来消遣的首选就是临安最大的青楼。    在龟奴的带领下,李烈进入偎香楼的大厅,老鸨连忙过来搭讪,“呦!这不是李公子吗?您是来找映雪的吧!”    那老鸨三十五六模样,身材修长,长得玉润珠圆,想来年轻时也是个美人,不过此时脸上扑了一层厚厚的胭脂水粉,将本来的面目全都掩盖住了,一笑之下,那脸上的白粉扑簌簌的直往下掉。    “啊,这位妈妈,在下正是找梅映雪梅大家的。”李烈笑着答道。    “哎呀!公子可来得不巧,映雪姑娘正在接待两位客人,恐怕……要不奴家再给您找一位清官人?我们偎香楼的姑娘可是临安城里最好的!”    李烈掏出一锭银子塞在老鸨手里,“今天在下就是要见见梅大家,烦妈妈通报一声,就说我来看她了。”    那老鸨接了那大锭银钱,心下欢喜,知道这位客人向来出手阔绰,应该有些来历,于是笑道:“公子稍等,我这就去告诉楚姑娘。”说罢转身向后院走去。    不一会儿,老鸨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以前李烈见过的那个梅映雪的丫鬟。“让公子久等啦!公子面子还真大,映雪那丫头一听公子来了,马上就请您过去。小云,带李公子到听雨轩吧!”    那叫小云的丫鬟也不多话,向李明一福,转身在前边领路,向后院走去。    整个后院面积极大,遍种各种奇花异草和青翠绿竹,几间小阁楼掩映其中,处处透着精心的设计。李烈随着小云穿过一条通幽的小径,来到一座小阁楼前,见阁楼匾额上题的正是“听雨轩”三个字。    李烈随着丫鬟走上楼去。一进门,迎面是一扇画着翠竹的屏风,转过屏风才看到屋里坐着三个人。李烈第一眼看到的当然是梅映雪,此时的她坐在软席上,面前摆着一付瑶琴,想是刚刚弹罢。旁边椅子上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年过七旬的锦衣老者,另一个是个文士打扮的年轻人。    梅映雪见李烈进来,忙站起身,轻移莲步,款款走到李烈面前,笑意盈盈的对李烈一福道:“不知李公子今日前来,未曾远迎,还请公子见谅。”    李烈哈哈一笑,“梅大家多礼了,李烈今日才来看望姑娘,实在抱歉啊!”    梅映雪笑道:“李公子能来,小女子十分高兴,自过了年奴家就日日盼望,希望公子早日到来,不想今天才得见公子大驾。”说到后来言语中竟有一丝幽怨。    “实在是俗事缠身,脱身不得,还请姑娘见谅。”    旁边两人十分惊讶,这梅大家平时十分矜持,就连刚才自己到来也未曾见她对自己笑语相迎,此人是什么来历,竟得她如此看中?    梅映雪微微一笑,“李公子,小女子为您介绍一下。”说着给李烈介绍在座之人,“这位是杨万里扬大人,旁边这位是咱临安有名的才子孙羽孙公子。”    李烈心中大是惊异,没想到今日竟能遇到一位名人,杨万里的大名千年之后都是耳熟能详,自己小学之时就曾背诵过他的诗了。连忙深施一礼道:“可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杨万里扬大人?”    老者点头道:“正是老夫。”    “大人诗词在下十分喜爱,经常吟咏,当真对大人万分敬仰,不想今日偶遇,真是在下的荣幸啊!”    杨万里在当时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他起初模仿江西诗派,后来认识到江西诗派追求形式、艰深蹇涩的弊病,后来尽焚其力作诗篇千余首,决意跳出江西诗派的窠臼而另辟蹊径。“传派传宗我替羞,作家各自一风流。黄(庭坚)陈(师道)篱下休安脚,陶(潜)谢(灵运)行前更出头。”正因为他不随人脚跟、傍人篱下,敢于别转一路,推陈出新,终于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独具的诗风,其诗风格纯朴,语言口语化,构思新巧,号为“诚斋体”。对当时诗坛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杨万里学问渊博,才思健举。他的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既有“归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窟”雄健富丽的鸿篇巨制;也有状物姿态,写人情意,随手拈来,却能曲尽其妙的写景抒情小诗。诗风平易自然、构思新巧、幽默风趣、清新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又十分注意学习民歌的优点,大量吸取生动清新的口语谣谚入诗,因此,他的作品往往“俚辞谚语,冲口而来”,给人纯朴自然的感受。如:“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愁钉人来关月事,得休休去且休休。”完全似脱口而出的一首山歌,反映了他向民歌学习的成就。    杨万里的诗篇,有一部分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国感情及对时政的关怀。特别是他充金国贺正旦使的接伴使时,第一次横渡江、淮,去北方迎接金使,亲眼看到宋朝的大好河山沦于金人手中,淮河成了南宋的北部边界,两岸的骨肉乡亲,不能自由往来,心中有无限感慨,写下了不少爱国的诗篇,如:“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他路经镇江金山时,看到风景如画的金山的亭台变成了专门招待金使烹茶的场所,愤慨地写下了“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的诗句,深深地鞭挞了屈辱的南宋小朝廷。他的很多佳作或寄托家国之思,或呼吁抗战复国,或歌颂抗敌捐躯的将领,或讽刺卖国投敌的权奸,都是万里的名篇。杨万里晚年誓不出仕;据传是由于不满权臣韩侂胄当国。韩筑南园;要请他作〃记户;他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予以坚决拒绝。后因韩专傍日甚;遂忧愤快快成疾。家人知他忧国心重;凡一切时政消息皆不敢告知。没想到李烈能看到这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原以为此人已逝,却不想竟然还健在,心中着实欢喜。###六十一  赎身(上)
    杨万里听李烈提起自己得意的诗词,心中高兴,不禁对李烈另眼相看,问道:“不知公子大名?”    李烈不欲说出姓名,不由笑道:“好叫大人得知,在下李闯,字裴烈,乃是临安一个小小的商人。”    闻听李烈是一个商人,杨万里微微有些失望,那时商人地位低下,向不为官宦士大夫所喜,杨万里也不例外,神情不由得淡了几分。    梅映雪见李烈没有报出真实姓名,连忙和他说话,免得气氛尴尬。李烈也吟了几首杨万里的诗句,言谈间十分推崇,杨万里见他谈吐文雅,对自己又是谦恭有礼,不似寻常浑身铜臭味儿的庸俗商贾,便也放开兴致,和他攀谈起来。    这边三人说笑,旁边可恼了一人,那孙羽见三人有说有笑,将自己晾在一边,心中万分不舒服。小小商人罢了,一身铜臭,竟然能得梅大家青睐,又和扬大人攀交结情,全然没将自己看在眼里,这如何能让他不恼?心下暗暗决定要让这小商人出个大丑才好。    于是向李烈抱拳道:“听闻李公子颇有才学,小弟正可讨教讨教。”说着侧目看着李明,嘴角微露冷笑。“小弟日前作了一首《鹧鸪天》还望李兄指教。”说罢朗声吟诵:    云翳低沉雨打湖,千斛万斗撒银珠;    风撷玉豆相思线,攒聚擎天雨暴图;    临此镜,注情渎,    攀帘寻往踏天庐。    欲问何时晴乍现,云说泪到尽头初。    吟罢笑道:“还请李兄多多指教。”    李烈心中暗道,只怕是刚才只顾与杨万里交谈,冷落了他,所以要让自己出丑。自己的本事自家知,腹中实在空空,哪里会作诗词?千万小心应对,切不可让旁边两位小瞧了去!    杨万里看看李烈又瞧瞧孙羽,心中好笑,年轻人就是好斗啊!    李烈沉吟一下说道:“孙兄好文采,小弟自愧不如,既然孙兄有命,小弟只好勉为其难啦!”    心中想起卞之琳的一首小诗,想要来个别出心裁。当下念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叫诗吗?所有人都是一愣,不对仗,无平仄,白话一样,哪有这样作诗的,从没听说过。    孙羽捧腹狂笑,语气调侃道:“李兄果然有才啊!竟然能吟出这么好的诗来!”    梅映雪知道面前这位可是自己的上级,所以没有说话,心中反复吟诵,只觉得这诗怪异之极,平白直话,可偏偏又觉得意味深长,一时不知道怎么说好。    杨万里沉吟半晌才说道:“不知两位注意到没有,李公子这诗作虽然不用平仄,也不合辙押韵,更不对仗,既非绝句也不是律诗,不用华丽辞藻,完全白话平铺,可仔细思来,却是意境隽永,回味悠长……”    没想到啊!李烈本来存了促狭之心,不想杨万里竟能体味现代诗的意境,还多有称赞,李烈那是十分得意,说不得要再赢一局,也好叫孙羽心服口服。    李烈站起身,向杨万里深施一礼道:“没想到杨大人竟不嫌小可诗句粗俗,那在下就作首小令请您品评一下。”    众人听李烈如此说,俱都凝神静听,不知他又要作出怎样的诗词来。    李烈清清喉咙,开口念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好词!不用堆砌华丽辞藻,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一首小令竟能有如此高远意境,果然是好词啊!”一待李烈念罢,杨万里便高声叫起好来。    远望黄昏时的乌鸦,正在寻觅枯藤老树栖息,近看有正依傍着小桥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马驮着漂泊的游子,在秋风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阳的余晖已经昏螟西下,羁旅在外漂泊的断肠人浪迹天涯。一幅苍凉唯美的画卷仿佛一下子呈现在众人面前。    梅映雪也赞叹不已,“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公子果然才华出众,映雪佩服。”    吟完了马致远的《秋思》李烈犹不满足,接着打击孙羽的信心,再把纳兰性德的小令搬了出来: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奇才!奇才啊!”杨万里不禁大呼出声,“李公子做得好词,老夫佩服!”    李烈连忙谦逊,却见梅映雪的眼神看向自己都有些变了,那孙羽更是坐立不安,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才好。    李烈和三人人边喝茶边聊天,转眼间已是夜深,杨万里站起身来道:“已近三更了,老夫有些劳累,该回去休息啦,李公子,等改日可否到老夫府上一叙?”    李烈忙道:“蒙您看得起,改日一定到府上拜会您老人家。”    杨万里哈哈一笑,抱拳告辞。孙羽也低头向梅映雪告辞,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