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传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基因传奇-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的录音启动,这样就能知道打电话的是谁。 
  除了几个很明显需要改变的地方,他完全符合她的标准,甚至他与异性的交往也使她觉得有理由对他下手。他不属于“正义”的人,因而很明显可以用来做牺牲品。 
  玛利亚从公司大楼跟踪他过来,一路上十分小心。通过调查她发现他曾经在纽约警署工作过,因此可能受过训练。她注意到他挎在右肩上的人造革包和右手抓着的帽子。显然他中午的面试很顺利。 
  太好了。 
  如果他不能得到这份保安的工作,他所有其他的条件都毫无用处。但得到了这份差使,他就再理想不过了。他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他上了汽车,她也钻进自己的车跟了上去。不需要跟得太紧,现在她已经能猜出他在干什么,要到哪里去,他在哈佛附近的一幢大楼里租了一套公寓。十分钟以后他们经过天才所大院时,她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她几乎已经能尝到杀死那科学家的满足感。几天以后她会真正实现这种满足感的。 
  快到这人的公寓时,她将租来的车停在相隔一条街以外的地方,下车步行。她走到这座棕色石头大楼的大门口时,他已经进去了。她推推门,发现和昨天、前天一样,门是开着的。她走进去,四下看看,确信只有她一个人后,便信步走到两组电梯跟前,跨进那组运转正常的电梯。这楼很破旧,墙上的油漆正在脱落,楼里住的大多是学生。但几天之内不会有什么问题。伯纳德神父一定仍在设法与她联系,他已经在她伦敦的住处留下了三个留言,她一个也没回。但伯纳德或是他派去找她的人都不可能在这里找到她。等他找到,就已经太迟了。 
  到三楼她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工作服和工具箱里的东西,然后很轻松地沿着走廊朝那人的公寓走去。 
  30号。她停下来敲敲门。 
  没有回答。然后是一声闷声闷气的声音:“谁呀?”她听见黑门里面的呼吸声,猜到他正透过猫眼往外看呢。 
  她举起工具箱,转过身来让他看到她工作服背后的标志。她尽量压低声音,模仿蓝领人粗声粗气地答道:“电力公司的,先生。这幢楼里发生了几次危险的电力浪涌,隔壁就有一个,需要检查一下你的电表和线路。只是一个安全措施。” 
  一阵沉默。“称有证件吗?” 
  她听了这话很生气。人们为何这么多疑?她想。一个曾经当过警察的健壮汉子有什么理由不能相信一个电力公司的职工?他有什么可害怕的? 
  她掏了掏工作服口袋,拿出一封打印的信,“我有老板写的信,是公司的信笺写的。可以吗?”她把信从门下面的缝里塞进去,“你是不是要看我的证件?”她做了一个夸张的姿势打开工具箱,在里面翻着。好像她将证件放在包里什么地方了,现在正在找。 
  她一边翻一边懊恼地咕哝着。但实际上她在等待,在凝神细听。 
  她听见里面打开信纸的声音。那家伙还站在门口,他没有跑到房间里打电话到公司查询。很好。 
  “该死!”她骂道,“我知道在包里的。好吧,如果你同意,等我找到证件后再来?” 
  又一阵沉默。她听到重新叠信纸的声音的同时,几乎能听见这人的脑子在转。这家伙最烦的就是她可能会再来。他希望不管她要干什么,赶紧干完走路,不要再来烦他。 
  突然,她听到开锁、拉开链条的声音。“进来吧。”这人一边开门一边说,同时把信还给她。他皱着眉头,手里仍拿着帽子。“你大概要多少时间?” 
  “大概十分钟吧。我尽量快些。”玛利亚关上门,跟在他后面来到小厨房的一个壁橱前。 
  这人背朝他站着,打开了壁橱门。“电表什么的都在这里面。你来吧。” 
  “谢谢。”玛利亚伸手从工具箱里掏出一只塑料袋,一支装有消音器的半自动格洛克枪。趁这人还没转身赶紧将塑料袋套到他头上,然后枪口贴在他太阳穴上开了两枪。虽然套着塑料袋,难免还有血喷洒出来,但总算减少了污染的程度。她将尸体拖进卫生间,放到浴缸里。加上冰块的尸体要到一星期以后才开始腐烂,到那时被发现已经无关紧要了。 
  她转身拿起那人留下的帽子,擦去帽顶上的两滴血迹,戴在自己头上。大小正合适。她没有看错,她微笑着想。他完全符合条件。 

  
  
第二十章



   
  三天后 波士顿 天才所总部 

  和所有的社会一样,电脑世界也有着自己的亚文化。懂电脑的孩子感到无聊时会到电脑大街上游荡,煞费苦心闯入任何闯得进的系统,以求得到刺激和别人的承认。这些所谓的电脑鬅客在电子高速公路上闲逛,从一个网址逛到另一个网址,竭力向同行证明自己是电脑城里最热门的网络首领。他们有着同样的梦想,即做出某种危险的英雄壮举,杀掉某个电子恶龙,从一个微不足道的电脑鬅客升级为电脑主宰。 
  很少有人成功。但也有一些真实的传奇。也就是某个网络头目成功闯入财政部联邦储备数据库、国家航空航天局卫星导航系统和俄国战略核导弹指挥中心,并且将这些系统一个个完全控制在自己手里。幸运的是,这位网络头目很善良,每一次都是将闯入的消息通知当局,并且告诉他们怎样才能改进,而且确实应该改进安全防御系统。自然这些得到消息的当局设法追踪黑客,欲将他或是她逮捕归案,但因为网络首领采用了复杂的线路,变换节点,从网络系统跳到卫星联络系统,然后又跳回来,所以他们无法跟踪。然而,电脑鬅客圈内的人都知道是谁干的。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使用“利刃巴斯”身份的网络首领。 
  那已是十二年以前的事了。从那以后“利刃巴斯”几乎从互联网上消失了,但这个名字却仍被传诵——一个了不起的名字,真正的电脑主宰。 
  不过,今天晚上“利刃巴斯”又在信息超级高速公路上驰骋了。这位网络头目的身份已变,希望自己的行动不为人所知,而且觉得有必要从这个记载着昔日辉煌的名字上汲取力量。因为今晚这位奋斗多年成为科学界备受尊敬的女士——而且是诺贝尔奖得主——又在做违法的事了。 
  贾斯明·华盛顿又啜了一口减肥可乐,咬了一口比萨饼,两眼一动不动地盯着面前的二十英寸显示屏。她已经在天才所金字塔楼下的办公室里连续工作了十五个小时。她第一次感到庆幸拉瑞不在波士顿。她喜欢这静悄悄的夜晚,这样的时候脑子最好用。 
  除了屏幕上映出的蓝光以外,她身边的射灯打出的圆形亮光是这间小而整洁的办公室惟一的光源。隔壁的白色恒温房间是信息技术部的中心,那里大母机强有力的大脑有一小部分正忙于收集并核对世界各地的基因检查仪所做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大母机发出轻柔的、几乎是令人感到安慰的声音。除了这个,还有显示屏上的小钟的嘀嗒声,没有其他声响。已经过了午夜。贾斯明觉得除了自己以外,整个世界都已睡着了。 
  她看看旁边的笔记。个人基因组数据库的历史档案两天前就查完了,虽然各地的基因检查仪每小时都送来尚未进入数据库的新数据,但还是没有找到与基督基因相同的人。但现在她正在别的地方寻找。她已经闯入过列在单子上的一些较容易闯入的DNA数据库,比如世界各地的医院和小型保险公司。每进入一个数据库,她就插进一份含有拿撒勒基因序列的压缩文件,来检索与此相匹配的内容。她刚刚完成一些较难闯入的大型数据库,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军人DNA储存库。所有这些都有软件报警系统和捕猎者跟踪软件第二版作保护,不过排除这些障碍对于电脑主宰来说并不太难,她很满意自己的闯入技术没有退步。可是,搜寻了将近两亿份个人基因组仍没找到匹配的基因,却令她十分失望。 
  她向上伸伸胳膊,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拖着发麻的腿走到金字塔楼的玻璃墙跟前。外面一片漆黑,仅仅看到天空点缀的星星和一弯细细的月牙。屋外漆黑的院子那边的大门门房透过一些暗淡的光亮。她知道那里有两名警卫,正通过闭路电视监视器看守着这块地方。她已经接通了中央电脑监视系统,在监护她这里的摄像机里放了一卷胶片。现在任何检查她这片地方的警卫只能看到一间空空的、安静的办公室,不会看到信息技术部主任正在一个接一个地非法搜索数据库。 
  她回到电脑跟前,重新坐到椅子上。那天见到基督的全息图像使她感到害怕,她觉得自己像旧时的巫师一样违背他的意志将他的灵魂召了过来。发现拿撒勒基因的那天一整夜及第二天大部分时间她都在反省自己的灵魂。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告诉汤姆她想退出迦拿计划呢,还是继续执行那可能会出现奇迹的计划。 
  终于在做了很长时间传统的祷告后,她决定继续执行这个计划,直至完成,希望这些基因能对霍利的治疗有帮助,对整个人类有帮助。现在就靠她来找到与基督有相同基因的人了。汤姆和霍利都要依靠她的帮助。 
  她再次复看了准备查询的数据库的名单。她事先按照闯入的难度和冒险性大小的顺序拟好了这份单子。应该尽量用最安全的方法找到基因相同的人,万不得已再用冒险的方法。不管怎么说,如果被抓住判罪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但话虽这么说,贾斯明很清楚规模越大,防御越完善的数据库里越有希望找到有价值的东西。贾斯明印象最深的是她称为“黑洞”的一个巴黎的系统。这个系统非常庞大——存有数百万个基因组——也是用捕猎者第三版本系统作保护。这使得该系统和她认为几乎是无法闯入的个人基因组数据库同样牢不可破。未经允许或不具备相应的技能擅自闯人“黑洞”会被吸进去无法退出,然后捕猎者系统会锁住闯入者的信号,迅速追踪过去。当年的“利刃巴斯”会抵御不了这种冒险的诱惑去闯一闯,但长大了的更有经验的贾斯明·华盛顿博士却会提防真正的冒险。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考虑闯入“黑洞”。 
  她将光标移向单子上列的下一个系统。只要与遗传学有一点关系的人都知道“人类基因组差异数据库”,库里储存着有争议的同名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人类基因组差异研究项目是九十年代初根据斯坦福大学的卢基·卢卡·卡瓦利斯福扎和耶鲁大学的肯尼思·基德两位遗传学家的设想而建立的,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分支。它的目的是获取并保存世界偏远地区五百多个种族社群的DNA和潜在的稀有基因。许多种族,比如坦桑尼亚的哈德扎人,西伯利亚的予卡格希尔人和安达曼群岛的翁格人都已濒临灭绝。 
  这个项目引起了争议,因为人们认为西方科学重视的不是这些正在消失的民族,而是这些人的DNA。有很多臭名昭著的事例证明西方,特别是美国政府试图获取可能治疗某些病的稀有基因的专利权。这些申请都未得到批准,但如果得到批准的话,从中得到巨额利润的将是美国政府和药品公司,而不是这些基因本来的拥有者。 
  基因检查仪的发明使得项目领导人能够制定出准则,保证提供基因样本的人都有身份记录,所以一旦发现任何一条稀有基因,就能追踪到提供基因的个人、家庭或社群。这个人、家庭或社群就能从基因可能带来的好处中受益。在这些基因开发权利公享问题上达到共识以后,该项目得到了顺利的开展,所有的基因组都储存在人类基因组差异数据库备查。 
  她用鼠标点出图形,看到屏幕上闪烁着要求输入口令的指示。她立即认出了这个系统的基本结构:具有专用安全系统的高级KIBUK12000相关数据库。贾斯明对这套系统的设计印象颇深,她认为日本的产品大多具有很好的设计。到达数据库内容之前的一系列守卫门的程序设计十分周密,设想十分周到,并且巧妙地安置了一些报警软件。 
  但是她没有失去信心。“利刃巴斯”也许没有过去那么活跃,但贾斯明·华盛顿博士却一直跟得上技术的发展,事实上她也参与并影响了这些发展。据她的经验,设计良好的日本系统总有一个严重的缺陷。这些设计的美丽与清晰本身往往就是它们的致命弱点。 
  她本能地伸过手去,拿起一片比萨饼,一边嚼一边思索。吃完后,她心不在焉地用手背擦擦嘴,然后开始在键盘上敲起来。她一个接一个地解开原设计者用来缝位数据库的隐形针脚。她一个又一个地打开防护门,每次都证明她的猜测是对的。这套系统的问题就在这里。设计得太完美了。太容易预测到。 
  不到四十分钟,就像过去的“利刃巴斯”一样,她已经闯了进去,在数据库里游览,输入一份拿撒勒基因文件,搜寻与此基因序列一模一样的基因。 
  她拿起减肥可乐,做好短时间等待的准备。即使在具有功能强大的一百兆赫电脑上,检索如此规模的数据库也需要一些时间。 
  但是,“相同基因已找到”的字样几乎立即闪烁在屏幕上。 
  这出现得太快了,她一时失去平衡,洒了一些饮料在T恤衫和牛仔裤上。 
  “天哪。” 
  她短时间的懊恼霎时就变成了兴奋,她看到屏幕的显示变换了内容,出现了一张扫描照片,旁边是文字说明。照片看上去是对着镜头做鬼脸时照的,一个留着灰色长发的男人黝黑的脸,直盯着她看。她喜欢这张脸,坚强而尊严,甚至有几分高贵。这人看上去已经老了,但精神很好,他身上露出的肌肉强健,线条有力。她读着照片旁的文字。他是哥伦比亚加里索的一位印第安人。他姓普亚那,但他的名字只简单地写了阿尔。她看到屏幕下面几行字时不禁心跳起来。 
  “天生具有治病的能力。”文字说明里这样说。 
  阿尔是个医生。贾斯明读到阿尔·普亚那和那个地区别的医生不同,他不是运用自己对当地草药与植物的知识为人治病,而是用手“抚摸”。撰写这段文字说明的科学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