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12海岸海洋-王 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40112海岸海洋-王 颖-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时候,开始注意了城市的建设,可是我们看一看这个城市。我最近进行了滨江调查,我一看,长江沿岸破破烂烂,非常破旧,而且里边参差不齐,要么就是都形成水泥的森林,没有自己的特色。你到南京去,你到无锡去,你到张家港去都一样的。所以现在特别我们系搞什么城市规划,你做城市规划搞得全都是一样的,没有特色。 

  所以我想滨水环境和城市发展,特别是沿海城市发展,可能是我们海岸海洋要注意的一个新的课题。不仅是全球变化,也要研究中国发展变化的趋势。而在这个里边,我觉得沿海的城市,沿岸的城市,在这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海岸海洋环境的特点,要做出科学的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那么我们国家实际上这个发展,在沿海滨水带发展是比老城区要滞后,而且发展比较好的也就是绿地公园。白天还有些游人,到晚上就冷冷清清,没有形成人气的集聚。还有的地方,像海南有的地方,就盖了很多的饭馆,就沿着吃海鲜,又搞这个,搞哪个,结果搞的海滨地带乌烟瘴气。所以这个地方也不好。所以我想,哪些好呢?我们可以学学现代人的建筑,也可以学学古人的建筑,给我们有所启发。现代,你比方说,你看看丽江古城,那是非常美,它沿着那么一溪的清水,它做了古建筑的保存,再加上宣科纳西鼓乐,元、明、清以来的古文化,给人一个文化的氛围,给人一个雪山、清水、绿柳、小舍这么一个美的感受。在你活的三万多天里边,你才值得。这是丽江的古城,这个中间是一个小溪水,非常美。 

  我想,再讲讲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那么这里边要考虑一个新鲜的空气,明亮的阳光,清洁的淡水,这是离不开的,安全的宅舍和宜人的风貌。第二个,我觉得应该有繁荣的商贸街市,有便利的交通运输,要有咨询网络,要有文化历史的内涵,要有科教、医卫和宗教设施的安全保障。同时要有服务系统以及有效的管理体系。我觉得我们的管理是落后于建设的。所以建设没有几年,一个是建设类同,建设没几年就破破旧旧。而这个管理不能停留在口号,什么一看,二慢,三通过,或者不许吐痰,吐痰罚二百,这都是宣传式的,他真的吐痰,不要说罚二百,你就罚他十块钱,一次以后保准他不吐痰了。所以管理没有跟上,光停留在宣传口号上是不行的。我想,最后我举一个就是《清明上河图》,宋朝的张择端所做的。这个《清明上河图》。看那个时候,它的城市布局是什么样。它就突出地反映了河流在城市建筑的作用,也就是我说的滨水地带的发展。我先讲这个,在远郊的地区,它有树林、村舍,这个时候可以牧童短笛,也可以扫墓归来,可以到一些茶馆的地方,可以休息,但是给人感觉的是一个自然的环境,是一个清新的环境。那么远郊和城市交界带的地方,它沿着河流修了一条沟通南北的大桥,就像南京一样,怎么沟通浦口和南京,不仅要有桥上的沟通,熙熙攘攘的行人,有的可以看河景,有的行色匆匆,这样一个风景。同时在河里边,你可以看有造船厂,有纤夫的拉纤,也就是说它有水上的交通。我们南京和浦口之间,能不能像香港和九龙之间搞个天心小渡,我们可以来回的摆渡,也使得我们很好地领略一下江上的风光。还有就是这里边也有一系列熙熙攘攘的集市,这是在近郊结合部的情况。 

  再看,靠近城市,城市里边,那就是商肆林立,各种各样的作坊,各样的市街,街市很繁荣,外边也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可是在那大街的背后,高官的宅地,非常安静。就像北京胡同里边闹中取静一样的。它这里边有高官的宅地,有贫民的住宅,所以它整个体现了,沿着汴河发展的一个情况。所以我觉得,在城市的发展当中,需要考虑到,要把海岸海洋生态环境这两个结合起来,要把人和地互相的和谐结合,让人怎么在他平凡的一生里边,享受自然所赋予他种种的优惠,种种美的东西,种种灾害被减轻这样一个情况,也使得人活在这三万多天的过程当中,能反馈给自然环境一些有益的东西。我觉得人地关系和谐的发展是双方面的,我觉得这应该体现在我们的设计思想里边。你像我们学城市规划的,不学自然地理,不学地质,不学海洋,你搞什么城市规划,你搞出来城市规划和建筑家有什么区别,建筑是一个一个的,建筑凑在一起就是水泥。所以我觉得古今的例证都反映出了具有复合型特点的海岸海洋科学。在21世纪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发展中,如何来处理好人地的关系,处理好城乡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来源:cctv…10《百家讲坛》栏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