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角》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仰角-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敌了,你就是教唆犯。”

萧夫人呐呐地说:“也没这么严重,出国恐怕是异想天开,真要出去,你一伸手不就挡住了?这孩子从小吃过苦头,心理发展不是很健全,我是觉得她搞艺术对她的有好处。就是搞现代派也未必是坏事,她的心灵需要自由。”

萧天英冷笑一声说:“你要负责,你要持负责的态度。放任自流就是不负责任你知道吗?不负责就是犯罪你知道吗?”

萧夫人也动气了:“老萧你怎么能这样说话,我怎么不负责任了,我也是为了她好嘛。”

萧天英说:“好了,你不要再为她辩护了。在我们军队,没有什么这个派那个派,只有革命派。不去真实地反映我们军队火热的生活,体现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那我们还养着那些文艺团体干什么?都去搞什么现代派,光怪陆离的,不仅不能鼓舞士气,还会传染不健康的情绪。这是我们不能容许的。”

萧夫人想了想说:“你们不是老说吗,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吗?如果她选择了更适合她发展的道路,我看转业也未必是坏事。”

萧天英瞪着夫人说:“你说得倒轻松。她转业去干什么,就去搞现代派,搞那些连衣服都穿不完整的自由舞?那不让人笑掉大牙?我们是个什么家庭,我们是革命家庭,绝不容许她当革命的叛徒。我跟政治部打招呼,夏玫玫的转业问题要慎重,没有我发话,看她能插翅而逃不成。”

萧夫人看了看丈夫,不再言语了。



对萧天英来说,这段时间确实是多事之秋。

经过一番慎重思考,他向军委的老首长答复说,鉴于年龄和身体状况,他请求不再担任更重要的职务,而应该让年轻一点的同志早点站到前台来。他作为一个老同志,将无条件地支持新司令员的工作,并且可以在近两年内多做一些具体工作。

能够下这个决心,可以说是表现出了非常高的姿态,他在副司令员的位置上已经干了十多个年头,一直是安之若素的。现在,在年龄不占优势的情况下,终于有了扶正的机会,按照他目前的健康状况,折腾个三五年不成问题,在台上还可以大显一番身手,对他来说,也是一生的完美总结。就是将来离休了,待遇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

但是,他却把这最后的机会拱手相让了。

萧天英的态度让军委的老首长感到欣慰。一向严肃的老首长很动情地说:“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来请你当司令员?就是因为知道你有这个胸怀。好啊,这才是真正得共产党员,我们打来天下,并不是就为了死死地坐着不放,而是要把它建设好,交给后人。你萧天英在对待个人进退去留方面给老同志们做出了样子,我感谢你。”

老首长在快要结束电话谈话的时候,给了他三句话:党性坚定,人格高尚,品质可贵。

但是,对于是否同意他的请求,老首长并没有正面表态。

这是一段心情复杂的日子。而恰在这时候,后院起了一场小火,革命后代,红色家族的接班人夏玫玫,在最不应该转业的时候提出了转业。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讲,萧天英也不会感到是件好事。他很后悔当初不该让她去学什么舞蹈'奇4020书',不知道是自己年龄果然大了跟不上形势了,还是年轻人往前面跑得太快了跑出了格,在两代人之间明显地出现了观念差距,这就是当时的一个时髦说法,叫做“代沟”。

可他萧天英不承认自己僵化,他从来就是一个开明的人,甚至因为他的开明还遇到过挫折。他想他和夏玫玫之间的分歧还不仅仅是个艺术观念的问题,艺术是什么?艺术是为工农兵大众服务的,军队的艺术是什么?军队的艺术是为军队服务的,也可以说是为战争服务的,不容许你搞个人情感宣泄那一套。你别拿大旗做虎皮,拿什么艺术吓唬人,我不是艺术家,但我知道艺术是要给别人看的,是要给人提供精神食粮的。你说一千道一万也没有用,你就是按着我的头皮,我也不会承认你那种自我表现的东西就是艺术,不对社会负责,不对军队负责,那叫什么艺术?艺术观念不是个单纯的问题,它甚至还反映人的追求、理想、信仰……天啦,现在的年轻人,他们在信仰什么?这可是一个原则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将要关系到一代人的信仰问题,不把他们拧上革命的轨道,他们甚至会出现信仰危机……

 ·17·

第十八章



韩陌阡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勒令七中队学员全体使用普通话。这个举措得到了祝敬亚的拥护。

韩陌阡对祝敬亚其人早就耳闻,可以说心仪已久。祝敬亚当然也知道在他被重新起用这件事情上韩陌阡起的作用。韩陌阡来到教导大队之后不久,很快就同祝敬亚成为莫逆之交,并且曾经小酌。但是两人在交往中谁也没有提及那档子事,韩陌阡没有表功的意思,祝敬亚也没有感谢的话,这就是君子之交的风格了。即便是两人小酌,也很少高谈阔论,但彼此的认同确是毋庸置疑的。

自从那年萧副司令对韩陌阡的滴酒不沾表示“不屑”之后,他就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酒量了。萧副司令的话有些不讲道理,可是要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想想,好像又有那么一点意思。是啊,一个人连酒都不会喝,或者说是不敢喝,他还能当军官吗?军人嘛,雅兴忽来诗下酒,豪情一去剑留客。酗酒可耻,但是滴酒不沾也不见得是什么高尚的品质。韩陌阡生活简单,祝敬亚日子清贫,君子之交,这二人再匹配不过了。有时侯韩陌阡从伙房买来两样菜蔬,就端到祝敬亚家,酒逢知己,还是很能弥补空寂的。

对于祝敬亚的四十五度人格论,韩陌阡很是推崇,这个理论与他的AB论又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

韩陌阡刚来的时候,也曾向学员灌输过他的类似思想,他认为,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都有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两个方面,他把人的社会属性命名为A,将人的自然属性命名为B。韩陌阡说,一般的人,应该是AABB型,也就是说,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利己原则是相辅相成的,完全的AAAA型是绝对的圣人,是天使,因此是不存在的。完全的BBBB型是绝对的坏人,是魔鬼,因此同样是不存在的。一个好人应该是AAAB型或者AAA……B型,社会责任感充分大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作为一个军官,当然就应该是这样的人。军官是社会的而不是个体的。既然是以社会责任感为生存的前提,他必须使用社会规范的语言,尽量排除方言俚语的杂质。

看一个人在普通话上下了多大的功夫,就知道他改造自己的决心有多大。

按照韩陌阡的观点,一个军官之所以区别于普通的老百姓,就在于附着在他身上的社会属性大于自然属性。一个卓越的军官,不仅要把他的职业当做一种工作,更要看作是一项事业。他不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也不再是能干什么就干什么了,还不再是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了。作为一个军官,在职责当中,不想干的要干,不会干的也要学着干,而想干的那些事情则往往要放弃了。他必须把自己个人的许多欲望和别的方面的才干都收敛起来,就像杂技里钻桶节目那样,把自己的锋芒集中地约束起来,钻进那只狭窄的桶里,规范到一个军官所必须的标准上来。只有你把你的工作看成是你的事业的时候,你才是主动的,你才会对它注入你的艺术精神,你才会投入真诚的激情,你才会义无反顾地为之献身。如果你不把这项工作升华成你的事业,那么,你将不是一个好军官,你会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处处被动,捉襟见肘。

尽管讲普通话不算是苛刻的要求,但对于七中队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这仍然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七中队学员来自祖国的大江南北,有湖北人,有河南人,有安徽人,还有来自上海、广东、山东等地的,大家所操语言的确是五花八门曲里拐弯的,确实是值得规范一下子了。

韩陌阡曾经就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专门给大家上了一堂课,他写了一张字条,选了一个来自某某省新洲籍的学员上台朗读。字条上写的是“今天星期日,上街接女儿,天下雨了,要穿解放鞋。”

那位学员不知是计,二话不说,上台就念,结果念出了哄堂大笑——那段话被他念成了“今天星期袄,上该该乳儿,天下乳了,要穿该放孩。”

韩陌阡说,大家听清了吧,这样怎么行呢?大家都是要当指挥员的,上传下达都靠嘴巴,一二三四五六七,他说一饿三吃吾漏吃。打起仗来岂不是要乱套。

这话一点也没说错,由不得你不服。可话又说回来了,用了二十多年的土话,一下子要彻底纠正过来,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韩陌阡不管这一套,他找你谈话,你必须说普通话,不标准也得说,你一边说,他一边训斥你,他就是要用他的准则来塑造你。

一个多月下来,大家就习惯了,南腔北调开始逐步走向统一。

不仅如此,韩陌阡还有一些奇怪的、甚至是不近情理的规定,譬如他规定不许大笑,还规定尽量少说话。这当然更是土政策了。韩陌阡对“少说话”这条土政策的解释是,军人——军官应该是威严的,应该保留一定的神秘,(奇*书*网…整*理*提*供)军人的性格、情趣、好恶都应该属于军事情报范畴,喜怒哀乐形于色则一览无余,一览无余的军官当然不是好军官。

为什么要少说话呢?

韩副主任的观点是,看一个人说话多少,就能看出他的涵养深邃与否。话多话少,是一个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一个铁的法则是,官当得越大,话就越少。在解放军军官的行列里,说话最多的就是排长。每升一级,他就要减去一部分话,减去越多,他进步的幅度就越大。当然赌气或者因为别的原因不爱说话那是另外一回事。军委主席就很少说话,他要是把话说多了,部队就要忙死。

韩副主任说的这话,你敢说没有道理?

韩陌阡的思想光芒无时无刻不在笼罩着七中队灵魂的旷野。

七中队的学员们越来越买他的账了,并且这种买帐不再是那种表面的和被动的,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已经开始崇拜韩陌阡了。崇拜自然有崇拜的道理。他能把滑铁卢会战的全过程滔滔不绝娓娓道来,他能把古今中外那么多名将名战如数家珍,你能吗?你不能,你除了炮上功夫,甚至连《登坛必究》、《六韬》和《太白阴经》都说不完整,那你当然得听他的了。

尤其让学员们服气的是,自从韩陌阡来了之后,政治课再也没有过去那么枯燥了。不说是学富五车吧,但韩陌阡传递给学员的,知识新鲜,表述生动,而且深入浅出。韩陌阡从来不讲课本上的那些东西,说那些东西死记硬背就行了,他的主要精力放在灌输一个主题上,那就是对于军官这种特殊职业(用韩陌阡的话说是特殊的文化群体)的反复剖析。韩陌阡在课堂上引经据典,比较了世界各国军官成长途径和历史上出现过的优秀的或糟糕的范例,就军官自身的文化积淀,接受教育的层次,军官的智商,军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军官的敏感性,军官的灵活性,军官的坚定性,军官的献身精神,军官对于士兵的魅力,军官的意志和勇气,等等十几个方面进行了独到的探讨。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时间长了大家就对韩副主任加深了了解。这个人清心寡欲,不抽烟少喝酒,不贪财不好色,半句脏话不说,除了开展经常性的批人活动,偶尔打打乒乓球下下围棋象棋,别的没什么嗜好,连扑克都不打。

韩陌阡认为,下围棋象棋是文明的游戏,打扑克是粗俗的游戏,士兵们节假日休息可以打打扑克痛快一阵子,但是军官还是下象棋与身份匹配。机关那些单身干部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聚在一起大呼小叫地拱猪捉鳖,统统被韩副主任斥之为不学无术低级趣味,他向来是不屑与之同流合污的。训练他跟你一起晒太阳挨雨淋,生活他跟你一起吃糙米饭啃军用馒头。我军的一个中级干部,手中握有相当实权的政治工作者,能够做到这样,还要怎么样呢?除了思想工作行政管理抓得严了甚至于苛刻了一点,就个人品质而言,你几乎从他身上找不到什么瑕庇,那你就不能不佩服他了。

韩陌阡在给七中队讲课的时候,曾经警告过这些有幸搭上末班车的老兵们,在现代化的今天,军官生长于院校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这是符合军队发展规律的。现在提倡学历,干部制度一刀切,一下子把那么多在部队兢兢业业的老兵骨干都排斥在外,从表面上看,这好像不太公平。甚至让人心寒。但换一个角度,又不尽其然。我们不妨作个比较,暂且把从地方考入军事院校毕业即为军官的这一部分称之为学院派,把在部队土生土长先士兵后干部的这一部分称之为营院派。在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漫长历程中,我们的中高级指挥员却依然是营院派,还是土八路领导新八路。而另外一个事实是,什么东西都是运动的,凡是运动的都是有惯性的,包括情感和习惯。好就好在我们的干部换血是从基础做起,现在从院校出来的干部大都是连排级干部,十年之后就是营团级干部,二十年三十年呢,未来的军队必然是学院派的领导营院派的。你们大家是土八路的底子,等待你们的是学院派的圈子,不站在更高的角度提高自己,你们就是当了军官,也仍然很快就会相形见绌的。

七中队学员的神经立马又被上了一圈紧箍咒。

韩陌阡说,全世界真正强大的军队军官的主要来源都是院校。这是科学的。我们已经土八路了几十年,几十年带兵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路拳脚都有,很不规范。军官的职业素质训练和知识结构远远落后于时代,不能再落后下去了。过去的战争是常规作战,个顶个,人对人,打游击捉麻雀,咱们土八路大显神通,但是以后不行了,就连现在,我放肆地说,也不行。现在和以后的战争是高科技战争。同志们应该注意到,现在世界军事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传感技术、隐身技术、光电技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