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小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世小民-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往前奔,人生啊,总纠结于过去只能让人懊悔,让人失去勇气和思考。”

“卸下包袱啊?”紫鹃轻轻叹了口气,凝视了孟有田半晌,微微一笑,说道:“有田哥,我替你高兴,家里也好,外面也罢,都扑腾得不错。你,也要回去吗?”

看似疑问,却有一丝期盼,孟有田点了点头,说道:“没人在外面折腾,牵绊着敌人,这里也不会安全。再说这里能有多少出产,以后来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没有外面的粮食物资供应,哪养得活大家。”

“也不知道这战乱要到何时?”紫鹃将手中的树枝一甩,扔进了溪水之中,起身拍了拍手,说道:“该死的rì本鬼子,把正常的生活全都打乱了。有田哥,替我多杀几个鬼子,算是为我爹娘报仇了。”

“你不说,我也没少杀。”孟有田淡淡一笑,说道:“这世道啊,要想活得有尊严、有zìyóu,要想亲人不受罪,就得拿起枪来拼命。嗯,是个男人就应该这样。”

紫鹃走到孟有田身旁,凝视着孟有田的脸,已经是完全成熟的男人的脸,几年的时光啊,孟有田变了很多。深沉、冷静,眼中是自信的目光,但看向自己的时候,却充满了温情。

回忆又浮现在脑海之中,在十里村两人的偷摸恋爱,在破窑里缠绵亲热,打土匪救自己,双亲亡故又是他安慰她、照顾她……凡此种种,激起了紫鹃心中的涟漪,她缓缓伸出了手,与孟有田的粗糙大手握在一起。

或许还可以重来吧,紫鹃也不确定,以后要如何生活呢,紫鹃也没想好。但当握住那温暖的大手,缓缓向村子里走去的时候,她的心开始变得宁静。向前走,往前看,这就是生活,预期的可能不会成真,设想的也不会一帆风顺,但你只能被时间推着向前,命运的力量在很多时候是难以抗拒的。

第一百五十六章无题

牵手只是一时的感动,或是表达情绪的一个方式,并不意味着一切烟消云散。对此,孟有田是有心理准备的,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他和紫鹃还是朋友,还是好朋友,就让时间去弥合两人之间的隔阂吧!至于能展到什么程度,谁也不能预料。

紫鹃回了土门村,和瞎老元住在了一起;孟有田也回了村,继续巩固这个阻敌的阵地。正如他所说,如果没有牵制和羁绊,山里的住处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在全村民兵中,孟有田挑出了五个shè击技术最好的,再加上小嫚,组成了三个狙击小组。相对于地雷的不确定杀伤,狙击是更有把握,更有威慑力的战术。为了保证实战的最佳效果,孟有田亲自带着这六个人在村子附近进行了勘测侦察,对之前粗略选定的每一个狙击阵地都进行评估,和适应xìng的训练。

“距离二百二十米,居高临下,shè界开阔。”孟有田站在一处狙击阵地上,指着下面的大路进行着评价和解说,“疑,这里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狙击阵地,但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它太理想了,不光你觉得这是好地方,敌人也同样会认为是一个好地方。二百多米啊,处于敌人大量步枪的shè程内,而撤退路线——”孟有田回头指了指,那里有一段暴露的区域,谁都明白了孟有田的意思。

“要是让我选的话,我会选那里。”孟有田四下看了看。指定了一处并不显眼的地方,“只shè一枪,马上撤退,如果做到这一点的话,还算可以。而且要注意时间,看到了吗,现在太阳正斜shè过来,很晃眼睛呢!”

对于狙击手来说,怎样在一个充满敌人的地方安排狙击手执行任务而又不被现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问题,这并不是没有可能。但需要相应的训练和准备。

当然,如果称这几个枪法不错的民兵为狙击手还有些过誉,他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勉强算是神枪手。可在当时的条件下,他们也只能在孟有田的强化训练下承担起过自己能力的任务。根据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狙击过后他们往往要处于敌人的回击火力shè程之内,但这可以依托特殊的地形、地物如野外地道、青纱帐等)来削减威胁。

而现在最有效的方式便是实地模拟训练,在狙击阵位上观察距离、调整位置、掌握太阳在空中的移动、寻找最佳的潜伏和狙击时间、熟悉撤退的路线和方法……这些都相当重要,细节决定成败,特别是残酷的战斗中。一点点的疏略都可能悠关生死。

狙击虽然有效,但在现实的条件下。也面临着敌人的反击和追赶的威胁。这与二战中的他国狙击手是不同的,苏联一名女狙击手可以shè杀近三百名德军士兵,这并不是她一个人的功劳。在她的周围,有数的普通苏军战士、坦克、大炮稳定了战线,否则,她除了撤退就只有与敌同归于尽了。

在抗战时期,论是国民党军队还是gcd军队在rì军优势火力的攻击下,战线很难稳定下来,尤其是在反扫荡时。少数狙击手的几枝步枪火力并非决定xìng的,而是消耗xìng和威慑xìng的。

而在战线不稳的情况下,特别是敌强我弱的状况下,更需要有灵活的战术挥狙击的威力。第一,要求狙击手比狙杀对象有更强的机动能力;第二,要求狙击手有涉险攻击的主动jīng神和更巧妙的策划。打了就跑,频繁机动。疑是最有效的战术决窍。

土门村的民兵实力不敢说最强,但在各村都抽调出jīng兵强将,组成基干民兵队的情况下,孟有田特意保留了枪法最好的人员。使得土门村可以在他带领下实施小规模的狙击战术。

没有专门的,进行特定任务的狙击手,只把他们当成是枪法很好的普通士兵,这疑是人才的浪费。不重视狙击这种作战形式,不重视低层士兵的价值,这也是很多军队常犯的错误。

训练一个民兵埋地雷,只需一天时间,要训练出一个神枪手,则要花费数十倍的工夫,还要消耗相当数量的子。而越是药匮乏,就更应该重视shè击技术的训练。不仅是这个区委任孟有田训练民兵,在各个根据地也都组建了教导队,进行专门训练神枪手的工作。

当然,训练虽然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距离,但经过训练的战士在实战中往往成长的很快。有统计资料显示,八路军、新四军毙伤一名rì军需要消耗子三十、手榴七颗,这个数字是很惊人的。而平均消耗两千子、炮十二、手榴三十枚才能毙伤一敌;苏军在卫国战争中需要零点八吨药毙伤一名德军;财大气粗的老美在太平洋战场上则需要三吨药毙伤一名rì军。

但孟有田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消耗药少,并不说明八路军、新四军盛产神枪手。这与八路军、新四军以近战居多的作战方式,以及装备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仗打多了,每支部队都有自己的神枪手,rì本军队有,中队也有。但由于兵员素质、训练状况、装备水平的差异,rì军里神枪手显然要更多一些。

神枪手敌我都有,但真正意义上的狙击手却凤毛麟脚,而象孟有田这样能够进行狙击手专业训练的更是没有。尽管按他的标准,这些人被称为狙击手还远不够格,但依靠他的言传身教,依靠熟悉地形地貌的特点,依然给了孟有田敢于采用狙击战术的信心。

“你们的狙击目标尽量选择伪军,要狙击鬼子也行,但要坚守一个原则。”孟有田郑重地向这些得之不易的好枪手jǐng告道:“那就是一枪之战,打完就撤,打完就藏,绝不要与鬼子纠缠对shè。”

对鬼子的shè击水平,孟有田从来不敢轻视。狙击鬼子的时候,他都要做好万全准备,或者是距离优势,或者是隐蔽有利,基本上未与鬼子对shè过。

“如果——”孟有田的脸突然黑了下来,凌厉的眼神从众人脸上扫过,“如果谁不能遵守我的要求,那就别怪我翻脸不认人,把枪缴上来,滚回家去。”

小嫚感觉到孟有田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下,似乎这话就是对她说的,不由得心中一凛,赶紧把不以为然的念头甩掉。缴枪,这正击中了小嫚的要害,她不由得咬住了嘴唇。

没错,孟有田就是在jǐng告她,平常和和气气的,又碍着两人的亲戚关系,难免给小嫚形成了比较随便的毛病。如果不是看中她的枪法,没法赶倔强的她进山,又有对阿秀的承诺,孟有田早就想将她赶出狙击队伍。这只是一次小jǐng告,等到没人的时候,他还要狠狠训她一顿,让这丫头知道厉害。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牵就她,纵容她,宠溺她,不是为她好,却是把她推向死亡。倚仗有杆好枪,倚仗与自己的关系,小嫚已经显露出了骄傲和散漫的苗头,必须提早预防。

……………

孟有田在加紧训练民兵,加紧准备迎战,而根据地紧张的空气却似乎松懈下来。rì军的频繁调动似乎只是假象,并没有真正进行扫荡的意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rì军在进行了一系列战术欺骗,并扫清了外围障碍之后,终于显露出了真正的目的,即“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向占据的中条山脉展开了猛攻。

以十万打十八万,考虑到rì军单位战力远,再加上优势火力,可以说rì军在此次作战中是“占据压倒优势”。而且战前rì军的准备认真充分,而则仓促应战。以至出现了远途来袭的rì军兵jīng粮足,而守在自己阵地上的被围后出现“断粮三rì”绝境的咄咄怪事!

时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因拒绝摩擦,受胡宗南等人排挤,不见谅于蒋介石,到chóngqìng述职后,被软禁在峨嵋山未归;战前按蒋介石要求,第一战区抽调号称“中条山铁柱子”的第四集团军进行,以致兵力不足;驻防纪律松驰,贩卖粮食、烟土,使rì本jiān细乘机混入,开战不久即瘫痪了很多中队的指挥系统;上层思想准备不足,下层部队没有任何应战准备,遭到突然进攻后进退失据,指挥混乱,部队互不协调……

中条山战役惨败的原因可以被后世史学家有条有理地列出很多,这很多的原因形成了巨大的合力,绝不是孟有田所想象的那样天真,弄出个坑道作战的想法便能改变的。

第一百五十七章压抑沉闷中的大爆发

血总是白流。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失败当然令人惋惜慨叹,但顽强不屈依然令人振奋。一九四一年上半年,在法西斯凶焰正炙的时候,只有东方的中国,西方的英国还在抵抗。尤其是中国,已经坚持了四年艰苦卓绝的dúlì抗战,付出巨大的牺牲,但向世界展现出了一个民族的骨气。

rì军在中条山战役中势如破竹,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将**在华北的最后一个根据地拔除。但就在战役后期,华北八路军突然在正太、同蒲、平汉、津浦等主要交通线发动了交通破击战,重点破坏了正太铁路。经过二十余天的战斗,出动兵力达到了四十二个团,使华北各交通线陷于瘫痪。

八路军选择此时发动大规模破袭战是极为聪明巧妙的,时间掌握得恰到好处。对于rì军在华北推行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rì益感到压力,破袭的计划早已有之,只是一直在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rì军的囚笼政策不断分割、压缩着抗rì根据地,限制着八路军的活动空间。但同时也因为分布点不断增加,使得rì军的力量rì益分散,而中条山作战又使rì军大部集中于此,这就为八路军集中优势力量展开大规模进攻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冀中根据地——华北粮仓、八路军的兵站,在rì军的不断重点进攻扫荡下,形势越来越不利,正在苦苦支持。

而中条山战役爆发后,在rì军的强大压力下。chóngqìng方面采取多种方式要求八路军出兵配合作战。战役之初,蒋介石要八路军出兵的真实意图是配合作战,以利zhōngyāng军守住中条山;在战役后期,zhōngyāng军已经开始转移、撤退,却仍然命令八路军出兵,则很可能是想借机消耗八路军实力或“从政治上打击中*共”。

中*共确实是出兵了。只是,基本上可以说,特意为配合中条山战役而出兵的力度不那么大,时间也有些迟,因此并没有达到明显牵制敌军的效果。国共合作抗rì。但凡事互信不足,则共事难成,双方都不可避免地过多考虑己方的因素,力争使本方利益最大化。

因此,中*共出兵配合作战并没有得到国民党方面的认可,加之战报迟缓,使得chóngqìng高层一度很“愤慨”并就此展开了一场舆论战。而此时,发动一场规模较大的作战行动不仅可以打破rì军囚笼,支援冀中作战。还可以澄清“十八集团军不配合对敌作战’的谣言,争得政治上的支持。正如毛zd的电文中所说:“华北作战应抓住要害。给敌严重打击,并将战报电文送zhōngyāng社发表,用以向海外广作宣传,同时发社论,以影响国内外……”

此次交通大破袭有军事、政治方面的多重考虑,可以说是抓住时机,一举数得。中*共宣传文稿是这样描述此次大破袭的:“……动员了我整个华北所有的力量,给rì寇以沉重地打击,它将给那些认为八路军‘游而不击’的人一个响亮的嘴巴。它将对全国的抗rì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而rì军方面对此次大破袭确实是措手不及的,高度分散部署的兵力,使他们四处闻jǐng,却捉襟见肘,难以应付。

以太原的rì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中将来说,当他通过参谋的空中侦察得知情况后,马上召开紧急幕僚会议。决定迅速派出增援部队。而此时,他作为一个军司令官,却感到自己非常可怜,因为军直属部队当时无可用之兵力。最后由司令部临时抽出包括卫生兵在内的共约四十人,组成混成小队前往增援。

还有rì军第四dúlì混成旅团旅团长片山,由于兵力不足,难以完成护卫正太路西段的任务,不得不将阳泉城内的rì侨集合起来。大部分rì侨是来发战争财的,有些人刚刚发了些财,准备返回rì本,一听到要被集合起来准备打仗,心想这回恐怕要“无言的凯旋”了。于是,他们拿出最好的衣服穿上,有的甚至写好了遗书,满脸的庄严肃穆,纷乱中透出“准备就难的景象”。

rì军从zhōngyāng统帅部到侵华rì军上上下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