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大唐碎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 大唐碎片-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搅吮逃袷掷铩1逃窨戳耍罂蘖艘怀。耸煸谧约旱娜棺由贤毒陨绷恕N涑兴迷诰侠唐鸨逃竦氖恚⑾至苏馐资朗乔侵吹模背〈蠓⒗做K道次涑兴谜庑∽右舱婀蝗钡碌模懒巳思业男陌耍隼凑獬〔揖纾杂辛夹牡娜似癫辉缇托闹杏欣ⅲ康涑兴萌淳尤换挂ǜ慈思摇<堑迷纯吹缡泳纭逗炻ッ巍罚稚庀氡迫⒃а觳怀桑陀檬执纷抛雷雍拷校骸拔乙ǔ穑 比萌丝戳擞挚善趾眯Γ膊恢浪ǖ檬悄敲抛映稹6涑兴谜庳艘怖础氨ǔ稹绷耍芸焖椭甘箍崂艚侵掠λ溃⒚鹱濉N涑兴闷淙耍歉黾任蕹堋⒂挚裢募一铮鹂凑庳硕杂谇侵庋竞嵝缀荩杂谖湓蛱斓哪谐柩骋寮岸胖玻垂凸芬谎嘏芄グ徒幔雷鸥B碜沟牛锶菔轮M保庳嘶共恢旄叩睾瘢谷幌氲薄疤印保扇思偻小懊褚狻鄙媳砬肭蠓馑印N湓蛱煲蛭说胰式芄赜凇澳缸忧住被故恰肮弥肚住钡睦砺酆笊钜晕唬偌由隙盘舜蟪技畹囊饧彩浅至⒗钕晕拥闹髡牛峁湓蛱觳坏挥蟹馑樱瓜魅チ怂种械娜Γ涑兴眯男叵琳谷换钌仄懒恕P液谜庋蝗徽饧一锶绻绷嘶实郏隙ㄊ歉龌杈颖┚煜卤亟舐摇!  
  对于《绿珠篇》此诗来说,乔知之写这样一首诗给碧玉,一方面借绿珠的故事抒发自己的郁闷之情,但味其诗意,也似乎有让碧玉以绿珠为榜样,为他效忠而死的意思。诗中说:“百年离恨在高楼,一代容颜为君尽”,意思是人家绿珠为了主人殉节,碧玉你会怎么做呢?虽然不能说是用此诗逼死碧玉,但乔知之身上还是有大男子主义的,他还是视碧玉为他的私有财产。此诗并不写对碧玉的思念之情,而是以绿珠的口气来讲主人的恩德(明珠十斛买娉婷),复事他人的难堪(好将歌舞借人看),以死相报的决绝(一代容颜为君尽),不免有些不够深情。同样在唐代,元和年间的穷秀才崔郊,爱上了姑母家的婢女。他姑母家也富裕,后来将此婢女卖给了显贵于頔,因为此女端丽善歌,于老头花了四十多万钱。崔郊知道后,写了这样一首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有小人嫉妒崔郊,就把此诗传给于頔,于頔见诗马上找人将崔郊唤来,崔郊吓得双腿发软,以为要大祸临头。哪知于頔夸他诗好,又命他将此婢女领回去,婢女所用的首饰衣服一并相赠。崔郊喜出望外。说来人家于頔的道德品质和武承嗣真是有霄壤云泥之别,因此,此故事也是以喜剧为结局。   
  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愿天多生善人,愿人多做善事,人间就会少很多这样凄惨悲凉的故事。   
  ①金谷:石崇家中的花园,名金谷园。 
  ②自许:自己称许自己。如陆游诗:塞上长城空自许。 
  ③绿珠:晋代石崇的侍妾。后来被权臣孙秀看中,但石崇不给。孙遂假传皇帝诏令逮捕石崇,抄没家产,绿珠跳楼自杀,石崇亦被处死。    
155:31:05 2007。5百年离恨在高楼——强权暴掠下的悲剧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长长久久乐升平——上官婉儿的“好日子”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川。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   
  此篇作者《全唐诗》中题作上官昭容,即我们熟知的上官婉儿。《全唐诗》中看来对上官婉儿还挺尊重的,说来也奇怪,对于李世民、李治这些当帝王的却直呼其名,但对于上官婉儿和徐惠却称为上官昭容和徐贤妃。要说是为了避免直接呼女子本名不敬不雅吧(《全唐诗》为清代彭定求等所编,那时候的人思想就很僵化和保守了),但对长孙皇后却毫不客气地呼为“长孙氏”,对杨贵妃也直接名为杨玉环。   
  说来这上官婉儿,也是一个奇女子。婉儿是上官仪的孙女,据说她出生前,她的母亲郑氏梦见一个神人给她一杆非常大的秤,并说“持此秤量天下”。婉儿妈妈心想肯定这次要生个男孩儿了。但等婉儿出世后,却发现是个女孩。古时重男轻女,婉儿妈妈不禁好生失望,抱着襁褓中的婉儿刮她的鼻子说:“称量天下的就你这个小丫头片子?”襁褓中的小婉儿居然咿咿呀呀仿佛回答:是。(《刘宾客佳话录》)但早年的婉儿却过得并不安稳,因为她爷爷上官仪被高宗叫到宫中起草废掉武后的诏书(上官仪本来也是反对武后的),结果被武后所杀。婉儿和她母亲郑氏也没入宫中,罚干粗活。   
  然而“精华欲掩料应难”,美貌聪明的婉儿在美女如云的宫里还是显得那样的出众,以致于武后都慢慢喜欢上她了。据说当年高宗李治和武后大宴群臣,赏双头牡丹,众人赋诗为乐,上官婉儿一联云:“势如连璧友,情若臭兰人”一时举座惊叹。于是,聪明的婉儿渐渐就成了武则天身边的贴身秘书,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权势日盛。本来就七窍玲珑的婉儿,在多年的宫庭斗争中更是练得浑身是刀,机敏无比。当然,在武则天的“天威”下,婉儿也是战战兢兢,时刻如履薄冰一般地警惕。婉儿虽然名为昭容,品级是九嫔中比较高的了,但武则天是女皇帝,这昭容当得有名无实。青春如花的岁月,却寂寞难耐。婉儿有次贪看了二张几眼,结果被武则天扔了一只玉簪刺破了额头,差点毁容。从此,婉儿眉间落下了个伤疤,聪明的婉儿就剪了个花瓣贴住。其实,这正像婉儿一生的写照,她的一生总是被伤害,但她却默默地忍受,用表面上的鲜艳明媚来掩盖内心的疮疤。   
  婉儿一生写下了很多应制诗,传说她才思敏捷,可以同时给二张、武三思他们当“枪手”,而且风格各异。武周时代的婉儿,在诗中也是小心翼翼地说些什么“睿词悬日月,长得仰昭回”、“太平词藻盛,长愿纪鸿休”这样谦恭礼敬的话。   
  我们要介绍的这一篇,却是到了景龙年间。这时候,武则天被迫退位后不久病死,中宗李显复辟。杀人如麻的武周时代终于结束了。婉儿大概也长吁了一口气,虽然武则天生前还是比较宠婉儿的,但武老太太杀人不眨眼,喜怒无常,仿佛《天龙八部》的天山童姥一般可怕,又有谁能不担心说不定哪一天这勾魂索就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老好人中宗李显却大不一样,中宗李显出名的老实疙瘩,简直就是泥塑面捏的一样,他老婆韦后当着他的面和武三思勾搭,他还装看不见,当真是“忍者神龟”级的人物。少说也有上百个心眼的婉儿,对付中宗这样的,简直就像喝白开水一样简单。于是,中宗很快就倒在婉儿的石榴裙下,为了“团结”中宗的皇后韦后,婉儿还把与自己私通的情人武三通(错了,是武三思^…^)让给了韦后。说来这武三思可能长得也不错,武家人虽然人品不行,但相貌还是可以的,像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就娶了中宗的宝贝女儿安乐公主,安乐公主不满意只有一个男人,她要加倍的宠爱,于是又泡上了武延秀,也是武家人(武承嗣之子)。婉儿靠着自己的八面玲珑,在中宗、韦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这些大唐帝国的最高层人物之间左右逢源,荣宠一时。此时的婉儿曾劝中宗大量设置昭文馆学士,广召当朝词学之臣,赐宴游乐,赋诗唱和。当时的婉儿仿佛是神话中的魁星一般,登上高高的彩楼,奉诏评诗,而那些学士名臣们都搜尽枯肠、绞尽脑汁,做出诗文来呈上去,忐忑不安地等待她的裁判。婉儿出生前称量天下的梦兆终于成了现实。   
  这三首《驾幸新丰温泉宫》上来就说“三冬季月景龙年”,三冬季月指腊月,景龙是中宗的年号,这时候婉儿人逢喜事精神爽,这诗也做得非常有气势。冰封大地,雪满郊原,按说景色是比较凄清的,但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气风发的婉儿眼中,却是“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马如龙般电掣而过,一片洁白的霜雪高原如堆琼砌玉。“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皇帝出行的队伍旗帜招展,万马奔腾,煞是壮观。“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这两联也颇为工整,又切合应制诗“颂圣”的要求,婉儿功夫之老到,于此可见一斑。收尾一联也不错,“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这句话恐怕也并非应景之语,婉儿刚从武则天时代的阴霾中等到了阳光,她当然想一直这样“灿烂”下去。   
  婉儿在景龙年间过得真的挺滋润的。婉儿的居所,也是穿池筑岩,穷极雕饰,俨然如“行宫”一般豪华。虽然婉儿将武三思这个老白脸让给了韦后,但随即玩上了小白脸崔湜。然而,宫庭的政治漩涡里时刻诡谲难测,早在景龙元年七月,中宗第三子李重俊就起兵杀掉了武三思和武崇训等,并直叩宫门,点名要上官婉儿的性命。多亏婉儿机灵无比,对中宗和韦后说:“如此看来,太子是先要我死,然后再依次弑杀皇后和陛下,要让我们同死于他的刀下。”引得中宗和韦后也竭力指挥兵马抵御,最后太子被杀,婉儿终于逃过一劫。   
  然而,善水者溺于水。一生在刀尖上舞蹈的婉儿,最后终于被卷入了宫庭争斗的漩涡。短短几年后(710年),李隆基发动政变,杀死了韦后、安乐公主,婉儿假托有中宗的遗诏,想靠自己的聪明再逃过一劫,然而,她失败了。李隆基无情的刀剑砍了下去,一代才女红颜,就此香消玉殒。而这时候曲意奉承,在床上和婉儿缠绵相偎过的崔湜,却躲得远远的,居然不敢给婉儿料理后事。还是张说仗义,给婉儿收尸厚葬,并整理了她的文集,为之作序说:“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对上官婉儿的才华做了由衷地赞美。   
  上官婉儿,在她逝去近百年后,中唐诗人吕温还不无感慨地写下了《上官昭容书楼歌》一诗,在诗中,在后世文人的印象中,婉儿依然是那样的华贵高雅,气质如仙:   
  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歌阑舞罢闲无事,纵恣优游弄文字。玉楼宝架中天居,缄奇秘异万卷馀。 
  水精编帙绿钿轴,云母捣纸黄金书。风吹花露清旭时,绮窗高挂红绡帷。 
  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吟披啸卷终无已,皎皎渊机破研理。 
  词萦彩翰紫鸾回,思耿寥天碧云起。碧云起,心悠哉,境深转苦坐自摧。 
  金梯珠履声一断,瑶阶日夜生青苔。青苔秘空关,曾比群玉山。 
  神仙杳何许,遗逸满人间。君不见洛阳南市卖书肆,有人买得研神记。 
  纸上香多蠹不成,昭容题处犹分明,令人惆怅难为情。    
165:31:05 2007。5长长久久乐升平——上官婉儿的“好日子”           
大唐碎片作者:江湖夜雨         
枕席临窗晓,帷屏向月空——卖身男人崔湜的诗作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帷屏向月空。年年后庭树,荣落在深宫。   
  《婕妤怨》   
  《婕妤怨》这个题材,是从汉代才女班婕妤因不会取媚于汉成帝而受冷落的故事而来的。从汉代以后,历代文人题咏不绝。旧时文人常以夫妇喻君臣,而德操高洁、才情灵秀的班婕妤因不会“狐媚惑主”沦落在寂寞的冷宫,无疑让后人更为同情。像三国时的陆机、南北朝时的梁元帝等都写过这方面的诗。但此诗的意味,恐怕和以上文人的泛泛而咏不尽相同,此诗为上官婉儿宠爱的男人崔湜所写。崔湜写此诗时,肯定也会想到同样身处宫中的上官婉儿吧,或者此诗干脆就是特意因为上官婉儿所写的。   
  上官婉儿在宫中的职位是昭容,虽然比婕妤的品级还要高些,不过这宫中的寂寞是并无二致的。武则天时代的婉儿固然寂寞难耐,就算是到了中宗时代,中宗将后宫中的嫔妃包括婉儿这个昭容照单全收,后宫美女如云,中宗这时候也到了“五十松下”的时期了,哪里应付得过来。好在中宗是个大好人,对于韦后、婉儿等人,都不怎么管,婉儿也乐得在外面寻快活。   
  以婉儿的眼光,找的男人肯定也不差。崔湜,出身名门贵族,是赫赫有名的博陵崔氏一族。他的弟弟崔液、崔涤都非常有文才,因此他们家开宴会时常自比东晋的王、谢二族。崔湜长得非常帅,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随后分配的工作为编辑《三教珠英》这本书。这本书集儒道释三教典籍于一处,类似于后世的《永乐大典》之类的书,该书的主编为张昌宗和张易之这俩男宠。因为武则天见他兄弟二人虽然是“男妃子”的角色,但却也不便正式将他们册封为“淑妃”、“德妃”什么的,这哥俩无职无功,大臣都瞧不起他们,于是下诏让他们主持修撰这个浩大的文化工程。和现在的做法一样,主编往往都是挂个名儿,真正干活的却是缩在后面的那些小编们。不过这些“小编”们可并非平庸之辈,全是大唐的学术精英,像李峤、宋之问、沈佺期、张说等人都在这个工作中付出过劳动。江湖夜雨猜想似乎二张也去“视察”过工作,和崔湜他们有过交往,不然崔湜怎么把他们床上哄女人高兴的本事学得这样精通?   
  崔湜这人,简直就是只男狐狸精,挺会勾搭人的。《旧唐书》载:“时昭容上官氏屡出外宅,湜托附之。由是中宗遇湜甚厚,俄拜吏部侍郎,寻转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到了中宗统治的时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