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草清- 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旁边吴敬梓却悠悠道:“阿鲁达穆啊,那也是个人物。龙骑军的陈将军说起过,一年前,阿鲁达穆率军突袭补给车队,不是骁骑营及时赶到,那支车队就要被阿鲁达穆全吃了。当然,那一战,骁骑营以四百对两千,结果是阿鲁达穆带着几十骑落荒而逃,此时阿鲁达穆的表现很正常……”
是很正常,那一战估计败得很惨,让阿鲁达穆对这支白翼铁骑畏惧到了骨髓里。
双方相距还有两三里,蒙古人就有上千骑落荒而逃,剩下不到四千骑更乱了阵脚。一些放慢了速度,一些却还埋头在冲,这股侧击大军踩踏出的尘云拉得更显宽广。
连策棱都举起了望远镜,想要将双方接战的细节看清楚,他心中依旧还揣着绝大的疑问,汉人怎么可能训出比蒙古人还精锐的骑兵?这样的骑兵到底又藏着什么秘密,以至于蒙古铁骑在他们面前都不堪一击,甚至素来都以勇悍闻名的土尔扈特人都望风而逃?
可惜,策棱他们是在西面,双方骑兵交战是在东面,之间隔着的战场正是刚才蒙古万骑冲击的混沌尘暴之域。当双方距离不到两里时,身影也尽数被那混沌烟云遮蔽。
策棱失望地叹气,正要放下望远镜,可镜筒里的景象却猛然拽住了他的视线,让他伸着脖子,恨不得两眼陷到镜筒里。
混沌消散了,戈壁上一直刮着西北风,此时已将浓浓尘雾吹淡。原本万马奔腾之地,正渐渐显露出来。
在这一刻,不仅是策棱等人呼吸艰涩,后方巴勒扎布以及汗王和各部扎萨克们更是血液凝固。
马匹、人体,一片片铺开,延展三四里,一直抵达远处那道红线战阵前,正面更宽达四五里。本只点缀着稀疏草木的戈壁,此刻却斑驳杂陈,更有一股暗红的血色浸在眼中,给眼前的景象铺上一层厚厚的色晕。
如果说这景象只是一副图画,也许还没那么惊心动魄,可这绝不是毫无生气的画面。
战马在低低哀鸣着,艰难地仰着脖子翘着蹄,人体在缓缓蠕动,朝天伸手,祈求着长生天的护佑。还有众多安然无恙的人马,他们正背对着敌军,仓皇地奔逃而回。
这仓皇仅仅只显露在他们的呼喊上,溃退者被倒仆的人马阻住,他们的速度慢得像是被死神的无形绳索拖住,不断还有零星的枪炮声在追赶他们,让他们有如在跟死神拔河,那喊声传到后方,连切尔雷赫都在不停吞着唾沫,而巴勒达尔更是两眼发直,嘴里就嘀咕着“怎么可能,这不是真的……”
混沌之域的谜底终于揭开,而景象之残酷。不管是蒙古人还是俄罗斯人,这辈子都是第一次亲眼目睹。
当大多数人的心神被正面战场的惨状牵走时,远处那股红白血云已全速急进,平举的长矛连成一线。就像是横刀的锋面,直直切上了侧击的蒙古骑兵。
如果将时间拆分成以秒计算的无数小段,那么每一秒里,都有十多二十多蒙古骑兵落到了这抹锋面上,而组成锋面之刃的是足足上百英华骑兵。尽管蒙古骑兵总数超过四千,而英华骑兵不过八百人,但在这种方式的对决下,却软弱得如刀俎下的肉馅。
骁骑营中。上到龙骑军副统制陈松跃,下到每一个士官,注意力都没在肉馅上,而是在自己所组成的刀锋上。
一身红衣。背后白翼已拉得直直的小策凌轻转缰绳,坐骑轻盈地在疾驰中让开一步,闪过迎头撞来,已经失去了主人的战马。离战友近到仅仅只有一个马身,可两骑丝毫未乱。他高声招呼着自己的部下:“注意左右!你不是你,加上左右的战友,你才是你!”
锋面另一侧,青海罗卜藏察罕的儿子格日尔木满面涨红。喉咙里闷着如野兽般的呼噜,却始终没喊出口。他不敢喊,这有违龙骑军作战不得无故喧哗的条令。他们需要的是冷静,是缜密,不是狂莽血勇。
一个敌人正犹豫着是该调转马头,还是该挥刀抵抗正面如连环马一般逼来的数倍之敌,长矛擦过马脖子,狠狠贯入那人的胸腔。巨大的反震之力自枪杆传入手臂,格日尔木靠着已训练得成了直觉的反应,感觉出了这股反震之力难以消解,上好白蜡杆的柔韧度给了他足够时间撒手,瞬间那人那马就矮了下去。坐骑反应神速地一个腾跃,跨过倒仆的人马,继续守住了锋面的位置,就在这腾跃间,一股血水泼了他一脸。
“自找死路……”
腥热的感觉压下了格日尔木的呼噜,他拔出军刀,嘀咕着瞄向下一个目标,同时也感觉血液冷了下来,粉碎这种程度的抵抗还要大呼大叫,实在丢脸。
骁骑营如刀锋般深深切入蒙古骑兵之中,贯入了近一里,刃口依旧未损,敌军大恐。
正面战场的惨状加剧了恐慌,不过短短几分钟后,这股侧击的骑兵就以部族为单位,崩裂成十数块,朝着各个方向散裂而开。他们再没胆量跟这道刀锋正面相撞,那根本就是以卵击石。
“吴卫郎……”
正面战况已明,侧面敌军也已崩溃,不仅策棱,连多伦扎布都满面涨红,看向吴敬梓,请战之意不言而明。喀尔喀各部剩下六七千本部人马,肯定是要逃了,此时三音诺颜部若是过河侧击,定会收到奇功。
吴敬梓却摇头道:“不必了,既然一开始都没用你们,后面自然也不必你们出力。台吉别多心,大都督对你们三音诺颜部的期望可不在这一战上。至于剩下的敌军……”
父子俩还在担心此战不能尽歼敌军,日后还不知会有什么麻烦,吴敬梓展眉笑道:“以我所知的历史,以及多宝善人下的功夫,我相信,漠北已定!”
策棱和多伦扎布对视一眼,心绪也平定下来,不止是被吴敬梓的自信感染了,提到的“多宝善人”更让他们明白了许多。
从青海到甘肃,从内蒙到漠北,一个人的名字为各族所共知,同时也一同尊敬,那就是“罗善人”。他的绰号很多,什么“百宝善人”、“千宝商人”,而在漠北,蒙古各部都称他为“多宝善人”。
当然,谁都知道这位真名为罗堂远的“商人”,其实就是英华的谍探总头目,而活动的目的更是直截了当,但却无人敢为难他,甚至都乐于结交。价码谈不拢,或者另有顾虑,那是一回事,是人都要给自己一条后路,何况是一个部族,千万人的生死。
连巴勒达尔都曾跟罗堂远会谈过,策棱更是收过罗堂远的盟约书,但那时俄罗斯的力量看起来似乎更强大更直接,许下的前景也更现实。
听吴敬梓这么一说,策棱点头道:“没错,说不定喀尔喀三部都已经各有了心思。”
枪炮还在轰鸣,骑兵还在拼杀。但仗打到这里,其实已经结束了,战场已经转移到了人心上。
策棱的预测已早一步变成了现实,后方喀尔喀会盟大旄下。土谢图汗王敦丹多尔济和车臣汗王垂扎布的兵丁围住了巴勒达尔。
巴勒达尔怒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敦丹多尔济的语调深沉而悲哀:“我们败了,败得很惨,即便我们退回漠北,族人也已死伤惨重,再顶不缀人的逼压。”
垂扎布显得更为激动:“这都是你的错9有那个罗刹督军!他人呢?见机不妙,早就跑了吧!?”
巴勒达尔高声道:“你们想做什么,我很清楚,可就算你们把我绑给汉人。也阻止不了汉人侵吞漠北!”
敦丹多尔济摇头:“那都是以后的事,之前我们真是蠢啊,多宝善人给我们发过盟约,我们居然还嫌苛刻。再有你这样的人勾结罗刹人,我们才猪油蒙了心,想要打痛汉人,让他们不敢再伸手漠北……”
垂扎布道:“我们车臣本来跟这事就关系不大,是你跟那个罗刹人威胁说要驱策哥萨克人从东面入漠北。我才跟着来的。现在看起来,你跟罗刹人想的就是让我们一族损了元气!”
巴勒达尔却低低笑了:“这一战让你们变了心思,让你们觉得汉人很强,所以要让我来替整个喀尔喀蒙古背罪。换得你们两部的安宁?”
他咬牙道:“那是……做梦!”
脸上浮起狰狞,巴勒达尔咆哮道:“我早给留守居延堡外的部下留了密令。到时间就把两位汗王,还有其他部族的家眷全都抓为人质!此战不管胜败。喀尔喀蒙古三部都要合一,都要一张嘴巴说话!你们想要家人安全,想要继续当汗王,就别动鬼心思!”
此时巴勒达尔的大批部下也涌了过来,三部分成两方,虎视眈眈地对峙着。可就在前方远处,枪炮和厮杀声还响个不停。
听巴勒达尔道出底牌和真正用心,敦丹多尔济也笑了:“就知道你这家伙是个疯子,敢杀了你父亲,就敢说出三部合一的疯话。你要部下拿我们的家人,又怎么知道,我们两部,也早有准备,要拿住你们部族的人?”
垂扎布也点点头:“不管胜败,你巴勒达尔杀父夺位,就是罪人,喀尔喀蒙古绝不容你!”
巴勒达尔脸色变了又变,最后恨声道:“你们会后悔的!你们才是喀尔喀蒙古,甚至整个蒙古的罪人!”
兵丁们护着三人退开,接着刀枪交鸣声响起,土谢图汗部与车臣汗部骤然倒戈,巴勒达尔所领的扎萨克图汗部仓皇而退。
退了不过十来里路,巴勒达尔正要整理人马,想趁另两部跟汉人还未澄清关系,局势仍纷乱之际,聚兵杀回居延堡,护住自己的族人,乃至夺了另两族的部众。此战他们南下,只来了两万五千精锐,还有六七万人老弱围住居延堡,如果夺得这些部众,未来还大有希望。
“我是汗王!你们为什么不听从我的命令!?切尔雷赫督军是回俄罗斯去搬救兵的:人算什么,俄罗斯大军一到,百万汉人也要灰飞烟灭,你们要对我,对督军有信心!”
不少部下却反对就这么北退,这么作就意味着彻底跟喀尔喀另两部决裂,要同时与汉人和喀尔喀诸部为敌,光靠自己可撑不住,而那个俄罗斯督军,更不可能依靠他。
巴勒达尔恼怒地呼喝着,还在为切尔雷赫遮掩,心中却对此人也无比愤恨,早知此战是如此结局,为什么不早点提醒他?看来那个罗刹人也是包藏祸心,可恶!
“你不是汗王!”
“汗王被你杀了,你是罪人!”
“为汗王报仇!”
却没想到,部下们却爆发了,或者说是他们意识到这才是正确的出路。
几十名亲信根本阻挡不住数百人的围攻,片刻之间,巴勒达尔就孤身一人,置于愤怒的人潮中。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族人,为了我们扎萨克图汗部——!”
巴勒达尔浑身是血,挥刀悲怆地喊着。
“那就死吧!”
“为了我们一族,去死!”
部下呼喊着,挥刀砍下,片刻间,巴勒达尔就被剁成了肉酱。(未完待续。。)





第十五卷 第七百九十二章 残酷的胜利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104 18:38:58 本章字数:4874

对喀尔喀蒙古人来说,战斗已经结束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如人生一般漫长。
而对英华官兵来说,这一场前戏足有两年多,期待已久的决战,却太过虎头蛇尾,是男人都明白这滋味,很不好受。
即便骁骑营正势如破竹地卷向敌军后方本阵,战场前方的血腥场面也清晰无误地展现着自己的力量,可所谓的蒙古铁骑,能冲到阵前,逼得步兵刺刀相对的勇士却为数寥寥,原本早在阵线中布置好的铁丝网也没发挥作用,不少经历过十五年前长沙大战的军官都在怀疑,这些蒙古人根本就不是骑兵,不过是拿着武器的牧马人。
十五年前,满清马队还能冲出铁丝网阵,成建制地逼到步兵阵线上,而最后的决战里,龙骑军的前身游弈军更是靠着自己的牺牲,才阻滞了上万马队的冲击,给步兵争取到了足够的变阵时间。
可现在么,他们对抗的上万蒙古铁骑,更像是上万头牛羊。
“火炮、开花弹,能在一里外杀伤人马的步枪,更宽的正面,更密集的火力,更精确地射击。就算是五百年前的蒙古人,在这种力量前也是灰飞烟灭的下场。五年前,北京城外的六里桥之战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可惜能看懂,能接受这一点的蒙古人并不多。”
彭世涵淡淡说着,再看看部下们一脸欲求不满的郁闷,心中又道。自己人里,明白这一点的也不多。
“将军。自此一战,我们羽林总算是坐稳了红衣第一军的位置!”
“军中老有人说羽林军徒负虚名。从此之后。再没人多嘴了……”
“我们死伤估计不超过百人。这简直就是一场演习啊!”
“差距太大了,完完全全就是单方面的屠戮!两边死伤数字报上去,总帅部和枢密院的文人们会不会一个个掉了下巴?”
军署幕僚们兴奋起来了,他们不握枪炮,不太能体会到前线官兵的郁闷。就只觉得这是一吃煌的胜利。
“此情此景,并非我辈武人之愿哪……更可惜的是,我羽林军的无功之名也要废掉了。”
彭世涵矜持地稳着自己的形象,后半句话里的自嘲之味无比浓烈。羽林军在英华军界素有“善战者无赫赫之功”的“美誉”,靠着官兵精锐。装备精良,补给充足。又是各种新技术新战法的试验地,从湖南到四川,再出陕西入甘肃,都是马到功成,没什么像样的大战。
当吴崖带着鹰扬军以及诸国附从军在缅甸血战,贾昊带着湖广新编诸军横扫长江两岸时,羽林军却在关中种田。说到羽林军的威名,也就只有早年广西的梧州大战堪称硬战,长沙决战的数千里大回转也更多被当作笑话。
久而久之,羽林军都开始把那句话当作自己的标签,甚至还破罐子破摔地引以为荣。现在轻松击溃上万蒙古铁骑的正面冲击,对方连冲到步兵战线上的机会都没有,如此显赫的战功,自然要改写羽林军的形象。
与此同时,彭世涵这个在军中资历仅次于三中将的少将,在少将里的排名里,肯定也要向前冲几位,逼近因前几年南北大战而名声大噪的韩再兴、何孟风、岳超龙、谢定北和贝铭基这些人。
“骁骑营不过八百人,不能让他们独力去逼压敌军本阵,传令,追击!”
丢开心中的杂念,彭世涵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战场上,战斗是结束了,可还要花力气才能夺到最佳的战果。
号声嘹亮,数里宽的红墙分解重聚,化为数十道火红长矛,向北方急速推进。
“统制,羽林军太过份了!咱们不仅被丢在侧翼,此时还不让追击,只让遮护后方和侧翼!”
“遮护个鬼啊,这时候还能有蒙古人杀出来,我就把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