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骁将- 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幼ぴ诠曜鹊乃牵源俗魑蓟じǔな犯┲嗡
而像今日刘宪这番作为,直接圈出一大片地盘,宛若是新立一国的,却是一个没有。与之前的大汉诸位西域都护、西域长史相比,刘备军下属的这位,在权柄上无疑是要高出很多。
这不仅因为刘宪要给他留下三千精骑和两千精锐步军做后盾,如此一支力量,上任的西域长史单单凭此就足以在西域立足。更因为交河流域是西域有名的膏腴之地,粮仓之所在,这位西域长史可是完全能够对刘宪划出的这片自留地施行管理权,更有收录税赋和对下属百姓居民的征调权,如果理解不差的话,这位西域长史到任之后还可以看情况自行决定是否组建起一支规模在三千人左右的“土著军团”,以来加强西域长史府对西域各国的威慑、掌控力度。
调和各国矛盾,维持丝绸之路的畅通;搜集粮草,全力支援雍州战局;明面上的两个任务,以及背地里担负的监视、威慑长离、湟中两地羌族,如此三大任务就是李恢这位即将到任的西域长史所要承担的全部。
说不上万分艰难,却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的。西域各国数十年的征战厮杀下来,各国中的积怨错综复杂,想要用平和的手段维持大局,保证丝路通畅,没有些必要的政治手腕是万万不行的。
而搜集粮草,支援雍州战局,却也与头一个目标——维护西域和平,息息相关。不将西域各国给捋顺了,谁会卖给你粮食?他们各国有粮食还要留着养军队看家呢?
所以说,李恢明面上的这两个目的是互相通联的,能否做好做漂亮,就要看他的权术手腕如何了。
只要摸准脉门,手腕耍的漂亮,最多也就半年时间,西域长时间战乱所以留下的问题就足以清理个大概,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恩怨,但明面上却足以保证丝路商道的通畅。做到这一点,李恢的任务全算是完成一大半了。
至于如何让西域各国之间完全消除恩怨,那就不是李恢该操心的了,西域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要是相互之间真正的消除了恩怨,那坐不住的就该是李恢自己了。
最后一点,看着长离、湟中。这一块刘宪想到了,刘备、诸葛亮等人未必也看不到,在报往长安的信报中,他微微点了一下,那边自然是闻弦歌而知雅意。本来以为在西域留兵五千太多了些的,这时候反倒认为少了点了。
最近一年来,湟中、长离的羌人表现很好,不但与刘备集团的联系在逐步加深,还顺带为凉州西部的防御工作做了一把贡献,替刘备军挡住了湟中以南部分羌族部落的北侵。
但什么事都要未雨绸缪,随着马腾、韩遂的隐退,汉人对于湟中、长离两地羌族的影响无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虽然有马超的威名震慑,可单单靠武力压服,与马腾、韩遂几十年接下的情分恩义相比,还是要差上一大截的。
况且,羌人实力并非只在湟中、长离,两地以南的广大区域中,也就是后事的青海一带,还有大小无数的羌人部落在游牧生存。瞄不准什么时候遭了灾,受了害,就会一窝蜂的向着凉州跑去,那时候湟中、长离不跟着添乱就已经是好的了,或许还可以从中说合一二,可要指望着他们出力拦截,那是绝对不现实的。
这种情况下,在西域驻留一支兵马就是十分有必要的了。而且只要李恢能够掌控住西域全局,那么在最坏情况发生时无论刘备军主力能否及时回转,李恢都可以诏令西域各国,以手中兵力为主导组成一支实力出众的西域联军,转战湟中乃至长离。
对于湟中、长离的羌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即便他们部落中许多子弟都还在刘备军中服役。
西域长史不是一个轻松消遣的差事,尤其是这还是正儿八经的第一任,要开一个好头。刘备集团中虽人才济济,分分散到雍凉、荆襄两大战场后,还要照顾川蜀地方,能够拿得出手的真就是不多。固然刘备身边有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等大贤云集,可这些人都不适合去西域,那样的话不说是大材小用,那也是本末颠置,毕竟雍州前线差事关乎天下大局之所在。
只有李恢,张松、阎圃分理西川、汉中,再除去前线军事以及刘备自身小班底的需要,便只剩下他这一个人选了。
论才智马良也能胜任,但他缺乏治理地方的经验,而李恢调回成都前久在南中,于庲降都督一职上表现出众。调任蜀郡太守之后,政绩同样突出,是以这西域长史之职就最终花落李恢家了。
四百零五章曹刘比拼
建安二十三年,冬。、
萧瑟的塞北草原之上,一支数目庞大的骑兵部队正在稳步的向西离去,远远地张目望去,尽是灰色与火红的胶着……
部队的正中央,一群群披挂精良的亲卫环护四周,正中心处,刘宪、马超、马岱、傅彤等,这些在刚刚结束的五原大战中的弄潮儿,此刻却都是满脸的风霜。
算上在前军和后卫压阵的阎行、庞德诸将,刘备军此次出征的骑将阵营,配置实属豪华。
然而豪华不等于胜利,七天前九原城(五原郡治所)下一战,最终落走的正是步骑大军名将云集的十万刘备大军。
自从两年前刘宪平定西域之后,刘备集团就有越来越多的精力和实力投放进了这场纠缠不休的雍州之战上。
谋臣武将,群星云集,在诸葛亮、庞统等人的筹划调遣下,刘备军连续在长安——潼关、武关一线,河东一线,以及并州一线,与曹军展开多次会战。虽然没有取得什么显著效果,可声势却是越长越高。
每一次会战都是血与火的碰撞,刘备军这里固然是精兵猛将云集,曹军那里也是名将荟萃,不逊丝毫声色。
双方将士的大量死伤,以及掩盖在血光之下的巨额钱粮的消耗,让每一个明眼之人都看的触目心惊。与官渡之战后,曹袁两家的多年拼杀不同,此刻刘备军、曹军在雍州战线上三年来的反复绞杀才是真正的血肉磨盘,才是当今天下真正顶尖的两股力量的最激烈碰撞。
官渡败后,袁绍胆气已丧,空坐河北富庶之地却也回天乏术,而在他逝去后,袁氏家族的内部分裂也加速了曹操平定河北的进度。故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后与河北集团搏杀多年始才一统北方,乃是因为他自身力量的薄弱而非河北袁氏兄弟能战善战,那些个拼杀又岂能与这三年来雍州一线的反复绞杀相提并论?
对战的双方都有天下顶尖的谋臣智士,都有决胜沙场纵横驰骋的盖世名将,麾下带领的也全是两家最能拿的出手的善战奋勇之士……
如此猛烈长久的拼杀碰撞,自乱世以来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刘宪、张飞、黄忠、魏延、马超、陈到、关平、阎行、庞德、王平、马忠、张嶷、张翼等等……
为了能够在雍州战场上获胜,刘备确实是投入了川蜀军团全部的力量,能够叫上名号的将领,除了老将军严颜需要坐镇川中外,其余诸将悉数被刘备调到了军前效力。
按照战势,现在的刘备军是,以张飞为主将领军长安,照看长安——潼关、武关一线;以黄忠为主将领军左冯翊,照看河东一线;魏延为主将领军朔方,照看并州一线;之后以刘宪督领大部骑军,马超、庞德、阎行诸骑将悉数配与他帐下,征伐于塞北之地。
对应着刘备军的态势,曹军的配置同样将星璀璨。
曹仁、文聘、李通诸将引军荆北、南阳,与关羽为首的刘备军荆州军团隔江相望,曹洪坐镇南阳,和上庸的李严、刘封部相持不下,比起战事不休的雍州战场,这两年来荆襄战局是减缓了颇多。
李典守御武关,徐晃引军潼关,有此两关在手,河洛一带的曹军就可高枕无忧,长安张飞本部的威胁被消弱到了最低点;
夏侯惇据河东,乐进领兵西河、上郡,张辽更是统引着张燕、张绣等将,指引着麾下的无数铁骑,坐镇云中,在塞北大地上与刘宪殊死搏杀了两年有余。
再加上夏侯渊、于禁和曹真、曹休、夏侯霸等一群后起小辈,时不时的引军在前线秀上一把,曹操同样对于雍州战局倾注了满腔的热血。
在淮南,孙曹两家的媾和让曹操瞬间压力大减,不但可以尽快的抽调回主战兵力,同时还可以把之前一直部署在那里的张辽、李典、乐进等将调回。至于徐州,那里有臧霸、孙礼、孙观、吴敦等,还有一支三万人的骑兵,足以应对孙吴的突然发难,对于江东兵马的陆战实力,曹操真就是没太看在眼中。
作为并州狼骑出身的将领,追随吕布多年的张辽对骑兵的指挥绝对是天下顶尖一流的,为了遏制刘备军在塞北大草原上的逐步东扩,曹操赋予了张辽辖制中西部鲜卑、南匈奴五部以及幽州乌丸等所有曹氏集团附庸外族兵马的权力,同样也调拨给了他整整三万精骑,连同鄢陵侯曹彰、乌丸校尉阎柔、虎牙将军鲜于辅、丞相参军田豫等人的残部或是本部,两年前与刘宪初次对决时,张辽麾下单是曹军铁骑就生生超过了五万人骑。
刘宪手下的军力同样不能小瞧,之前的刘备军骑军没什么气候,可随着西凉军的归顺,一夜之间刘备军陆军的两条腿一般齐了。再加上被召集来的鲜卑附庸骑兵……
双方十多万人马,真正的十多万骑军在广袤的塞北草原上展开了一场接着一场的殊死搏杀。
刘宪有马超、庞德、阎行等人做帮手不假,张辽也有张燕
、张绣做臂膀,当年的西凉铁骑威名远胜于马韩的西凉军(张绣),而纵横河北十数年的张燕对骑兵的指挥能力同样有不俗的造诣,再加上王凌、阎柔、田豫、轲比能、步度根等人,张辽所部比之刘宪有过之而无不及。
把轲比能、步度根算上,并不是言过其实。拓跋部落被灭之后,东中部鲜卑与西部鲜卑虽然直通道路刘备军隔断,可暗地里打探个消息,互通个有无却还是做得到的。
刘备军对于西部鲜卑的高压统治,落在志向远大的轲比能眼中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而虽然倾向于曹魏,可自负血脉高贵的步度根同样也不能接受这种“屈辱的苟活”,加之战事发展到了并州,已经是接近于中部鲜卑的地盘,是以面对刘备军骑兵的东张,二人是出了死力来帮助曹军。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塞北曹军都占据着战略上的主动。
即便是到今天,刘宪也不过是借着魏延攻取朔方郡之力,才勉强在大局上扳回势态。
朔方郡地处阴山以南,河套西北部,又兼大河穿流其中,地力极佳。只要防御得当,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几乎不可能越境南下,之前鲜卑屡次南侵,也多是走云中、雁门而入并州的。
可再好的地利也架不住刘备军有船,魏延领着三万步军从灵州渡河,沿河套东西,由南向北的插入了朔方境内,一举拔掉了临戎城,然后以此为据点逐步侵蚀了整个朔方郡。并且攻占了上郡北部(长城以北)地区以及护匈奴中郎将的领地。
伴随着长安——潼关、武关一线以及河东一线,两处战场的先后进入僵持之中,刘备军的攻击重点就又一次转到了并州。
之前再长安战局陷入僵持局面后,刘备军的用兵重点就已经转到了并州,可没料到曹操的反应会如此的快,随着张辽的到任,刘备军骑军的东扩势头顿时就被打住了。
眼看着张辽所部非是一时半会儿就可以消灭的,甚至还有反攻倒算的苗头,刘备就只能把伸出去的拳头再度收回,他的脑子很清醒,心里也明白,不先将并州一带的曹军骑军彻底打垮,自己就是往那里投入再多的步军兵力,于大局而言也是无济于事,撑死了不过是另起一炉灶。
并州有的是险要之地,刘备军若是单凭步军进攻,所需兵力必然不小,粮草消耗同样巨大,且在进攻中刘备军兵马还需要时刻提防着来自背后的大群敌军骑兵的偷袭,包括对己方粮道的偷袭、截杀,打这样的战争注定是要杯具的。
随后不久,也就是春夏相交时节,曹操的反击到来了。刘备军步军主力云集长安,两军在潼关到长安城的沿途中连场血战,最后在长安城下对垒相持了两月之多。曹操这才无奈撤去。
长安和河东的战场上,如果说长安——潼关一线,曹军的攻势占了大多半的话,那么在河东战场上,刘备军就处于绝对的主动地位了。
有了苏飞所部水军的协助,黄忠屡屡遣兵骚扰夏侯惇,虽然多是小打小闹,可也不乏猛烈进攻,这两年中单是风陵渡和板蒲两地,易手于两军之间就不下六七次之多。
长安、河东间,两军几次会战之后,皆是伤了不少元气。尤其是刘备军,刘备军兵力到底是逊色于曹军,达到这个份上实在是无力再在长安——潼关这一正面战场上组织大规模会战了。
这个所谓“大规模会战”就是指——假如战事起后,曹军屯驻以许洛一带的中军不前来增援,刘备军的兵力就能够一举打破潼关,且扫荡洛阳。
潼关守将是徐晃,这家伙运气好,当年渭南血战最后关头钻进了山岭里,死活是逃出了一条命来。此人尤为善守,顾儿被曹操排在了这里。
与曹军的连场血战之前,刘备军确实是有那个实力在攻拔潼关之后扫荡洛阳,原因不是别的,还是因为苏飞的这一支水军。有了这支水军在,潼关的防御指数瞬间就下降了三成。只要曹军大部队不到,刘备军就完全可以走水路运输兵马,来前后夹击潼关。虽然这一段水路并不怎么好走,可到底还是能够通行的。
与刘备军差不多,曹军在一场场的血战中同样损失惨重,现在的曹军主力即使能够出现在长安城下,那也不可能有强攻下长安城的可能性了。
所以,曹操也打算偃旗息鼓,在实力没有恢复到一定程度之前,他是不打算再出兵长安了。
长安——潼关,这一正面战场的熄火,却进一步刺激了河东与并州,刘备军从长安战线抽调的兵马过半数都补充到了河东和并州战场上了,只有小部调入后方安休。
老黄忠在得到兵马补充之后,雄心大发,上了一道奏表给刘备,于是乎一个相当庞大的作战计划在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的推演下就新鲜出炉了。以黄忠部为基准,在与刘宪、魏延统一约定了时间后,三部兵马同时发难。
刘宪牵制住张辽,魏延部全力南下,与乐进做一次正面对决,而老黄忠的对手自然也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