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骁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骁将-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是,孙权前些日子的举动触怒了刘备,他不想自己出力气给孙权解围。那两家在合肥在碰一阵才是好呢,最好是打他个两败俱伤。
而第三是对于西凉这个小盟友而言,虽然他们就算全拿了雍州也不过如此,成不了威胁。可长安在他们手中,这是与当年的隆中对相抵触的。
“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诸葛亮所言,那是句句都挂在他的心头啊!
刘备能想到的,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自然也能想到。
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西凉集团占据长安,那也等于是把自己放在了益州大门前做盾牌,尽可能的来吸引曹操的攻击力。
如此,西凉集团难免要与曹操来几场大战、血战,双方死伤惨重,则躲在后面养精蓄锐的益州刘备军就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相信这种情况西凉集团也肯定想过,毕竟谁也不是傻瓜,他们或许已经找到避免两败俱伤这一局面的方法;但或许什么也没有,虽然风险很大,但为了能出口恶气,对某些人来说似乎也值得。
那么,面对这一切,出不出兵——对刘备集团来说,就成了一场赌博。
二百零七章 出师北伐
刘备集团下赌的本钱就是——屯驻阆中的张飞部五万精兵。、
出兵,能赢得江东孙氏和西凉马韩的友谊,至少是表面上的。以及梦寐以求的陇西三郡,甚至是直通长安的关隘要道——陈仓。亦或许还有更多……但坏处是,若出师不利,不但兵马损失会很大,且有很大可能影响到南征战事。
而不出兵,得罪西凉马韩是一定的,双方友好度肯定要有所降温。和江东,用荆州出兵代替,应该能够继续维持住两方的密切联系,但这样无疑会更得罪西凉集团。
诸葛亮天生谨慎,认为以川中之钱粮根本无力支撑两线开战,是以不赞成出兵,庞统附和与他。
但法正、黄权、张松却赞成出兵,他们认为南蛮根本不足畏惧,短短时日内既可平定。君不见平蛮战至今日才两月时间,就已收复了越嶲、牂牁、建宁三郡失土,更是深入了蛮域,可见大功告成之日为期不远。
那么如此一来,川中刘备集团就没有所谓的两线作战了,而一战将起一战要末。
并且众所周知,南征大军一路横扫,斩将破敌的同时也缴获到了叛军的大批粮秣,使得原本为他们预备下的大批粮草根本就无需再运。如此去转运汉中,用于北方战事,岂不正好?有这批粮秣在,半年之内北上军团可保粮草无忧也。
而半年之后,大军当已经占据了武都、陇西二郡,届时还打与不打,看粮草多寡再做定夺岂不是也如意?
曹操命下的凉州刺史韦康虽也堪一时之杰,可其部下兵将尚不足八万,并要散布于陇西、武都、天水、安定、北地五郡之地,大战起时这如何周转的来。
若自家与西凉马韩联手,南北夹攻,那有何须半年之久?无论是法正、黄权还是诸葛亮、庞统看来,要荡平韦康久,只需有一军挡住西援的长安夏侯渊部,三个月内足以。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三派两帮争来吵去,刘备头都要炸了。
现在好了,刘宪的奏表到了,奏请诸葛亮代己为帅,继续领大军南征。
刘备、诸葛亮等人虽然心中暗嘲刘宪阴沟翻船,却也知道,事情该是告一段落了。
当天以及第二日,刘备座前如何激烈的争论且不言,反正第三日一清早,前军师将军诸葛亮就领了刘备命出了成都城,南下接任平蛮大军帅位去了。
这一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快的传遍了整个西川,与之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上将军刘宪阴沟翻船了,现在正躺在榻上做活死人!
大人物的逊事无论在什么年月那都是最好的八卦,自然赢得了众人的关注。而且当然了,对这一消息表现出极大兴趣的都是些下层官吏和平民百姓,对于上层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刘备的态度。
如此之快,反战派头号人物就被遣去了南蛮,这代表了什么?
是表示刘备极为关心平蛮事宜,还是他打算……
要知道诸葛亮向来是荆州派的旗帜,庞统虽然昔日与他并列齐驱,现下却已经坐实了自己的二号身份,影响力、号召力都是比不上前者的。
成都驿馆。
“二公子,二公子。”马家一名随从满脸喜色的进了马休的卧室。“许文休(许靖)许长史前来拜见。”
“许靖”,马休剑眉一扬,颇为惊讶的念出了来着姓名,“他来做甚?”一脸的疑惑,马休可是知道的,这许靖虽坐的是益州长史的要职,却是不理事物空挂个名号的,老头年过六旬,已经是在家养老了。今日怎么蹬上门来了?
“快,快与我更衣。”许靖虽然不理世事,可他的身份还是摆在那呢,名满天下不说,也与东州派的剑锋人物法正交好,与本土派的张松、黄权更是友善。马休所图事大,岂敢妄自尊大。
唤来小厮更衣,马休快步迎去了驿馆大门。
“先生,许靖如何来了?”东吴使团的宿卫头领不解的问向张温,许靖,养老之人啊!
半掩身形与一草木后,张温望着马休身影,沉思少许脸上露出了一丝了然,“且回去备茶,静候贵客上门。”
就像马休所道的一般,许靖人虽老,身份却依旧贵重,更值得关注的是他与东州派、益州派的良好关系。
反战派的锋头人物诸葛亮离去,剩下虽还有庞统、刘巴等人支撑,比起主战派的法正、黄权、张松等却是要逊色了些。
而且诸葛亮如此快的离去,似乎也说明了点什么。那刘宪不过是“病去如抽丝”,又不是大限已到,有必要这么急匆匆的赶去么?
所以,眼前的一幕综合诸葛亮的离去,张温有七成把握,刘备准备出兵了!
然对江东来说,西北战起虽然意义重大,却是“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甚至绝情的说,两者完全不相干。毕竟,盟友的盟友,可不一定是盟友。
这些天,张温与马休是抬头不见低头见,也算是混了个脸熟。马休若能从许靖这里得到确切消息,那么过来支应一声也是应该。
说到底,西凉马韩能得到“这样好”的一个机会,根本原因还在江东拖住了半数曹军。
此刻,距离张温下榻房舍不远的地方,马休正一脸郑重的向许靖保证道:“请贵上放心,三个月的粮草,我西凉必足数送到。”说话中,马休脸上已经一直不知激动和兴奋了。
苦盼了这么长的时间,终于得到了刘备肯定答复——出精兵五万北伐,以张飞为主将,庞统为军师,汉中魏延副之,出祁山袭杀武都、陇西、天水三郡,即韦康南线。
主攻对象历城守敌,敌抚彝将军姜叙,麾下兵马两万余。
刘备出兵的唯一附加条件就是——开战一个月后,西凉军补充三个月粮草于刘备军。
这有何难,多寡不过是**万担粮草,这点东西西凉再是贫乏却也拿得出来。要知道自从李傕、郭汜灭亡后,西凉已经安定了十多个年头,尤其是靠西的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即便是马韩上一次的大败,丢掉了半个凉州,却也没影响到他们多少。
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换来的就是今日西凉的兵多粮足。
送走了许靖,马休略作整理,姿态轻松的拐向了另一侧的张温处……
二百零八章 火药变烟花
“漂亮,好漂亮啊!”望着在庭院边蹦蹦跳跳,看烟花看的兴奋不已的孩子们,刘宪心中涌起了一股深深地无力感。、“妈的,就这威力,连***炮竹响就都没有。”
演义世界的定律着实太强大了些,竟然连火药都给抹成了烟花礼炮。
早在刚刚穿越来的时候,刘宪就想到了热兵器,搞火药。可惜,冀州的硝石少之又少,《神农本草经》中,它可是被列为上品第六位。价格可不是一般的高,更多的时候是有价无市。
那时候刘宪好不容易搞到了一斤,又弄来了被列为中品第三位妙药的硫磺,合上木炭,原想着火药明大功告成,却意外的看到了一眼烟花。
闷炮一般的声响,火花四溅,片刻燃烧殆尽,只留下一个烂成三四瓣里面又被熏得黑黑的一个烂瓦罐。
穿越第七天,火药明告一段落。再次涌起这个想法是在他有了钱后,一次性大批购进了“三十斤”的硝石,几番试验后刘宪得出的一个让他崩溃的结论,那就是——黑火药在这个世界彻底沦落成了烟花!
硝石75%,硫磺15%,木炭1o%,如此完美比例配出的东东,一斤的量竟只能炸来一个一寸厚的瓦罐。事实摆在眼前,他还能说什么呢?
所以在淮南,有了如此好的条件,面对寿春这块硬骨头,刘宪几次引兵城下却始终没去想那变成礼花的黑火药。
不过现在他想到了,闲在家中养伤,极度无聊之下,刘宪根据自己的这次被阴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连想:若是在山谷中遇敌时,手中有上那么一支穿云箭(谁不知道这东东,请举手!),那么的点燃了一放,岂不就万事大吉了!
那还用搞得如此狼狈?把小命都差点丢掉。
心中有了念想,刘宪当即就令府中亲卫,尽最大努力去收集硝石,甚至还派人去些老房子墙根处去挨个剐土硝。他却是以为西川和那冀州一个样子,硝石都是少得可怜。
然而刘宪所不知道的是,早在八百年前就有,范子计然曰:消石出陇道”,以及“石硫黄出汉中”之说。
近朝近代,《史记&;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183;扁鹊公列传》、汉&;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183;刘向《列仙传》、《三十六水法》、《淮南子&;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183;天文训》,或多或少都有提及汉中、陇西一带出硝石。而《周易参同契》中更是直白的说道:“挺除武都,八石弃捐。”
这硝石在中原一带或许存量不多,可在西川却是举目可见。而眼前睁睁可见的活例便是张家的天师道。
那张道陵在蜀地炼丹数十年,五斗米教更是雄踞汉中二十余年,他们以道统维系,日常所用硝石自然不是小量。
不费太多功夫就搜罗到了百十斤硝石,倒是让刘宪吃了一惊,而随后惑与刘宪收购硝石以为他有心向道的张鲁本人的大驾光临,更是搞得他颇是狼狈。
这张鲁自从投降以来,就一直小心谨慎,不涉及政事。而在女儿嫁给赵云之后,他心中更是骤然一安,越的向起道来,近年来长居道服,自号“天师”,是一心展自家的五斗米教。
刘备乐的张鲁不理政事,任其展那改良后的五斗米教,也不过问。(之前是政教合一,现在缺了半边天,自然要改良了)
好言好语总算是把张鲁劝退,刘宪看着张鲁死活留下来的几盒让他试一试的灵丹妙药,心中既是好笑又是无语。
“倒还是有些分量。”这张鲁练出的灵丹妙药,成色果然不同凡响,看起来个个都泛着金属光泽,瞧得刘宪小心肝怦怦直跳。这玩意,里面十分之一怕都是些铅泵。
自然是敬谢不敏,却也不敢毁了去,否则被下人传了出去,不是平白得罪了张家么。
束之高阁,这就是这几盒神丹妙药的最后下场。
虽然对这些金属含量严重标的丹药不感兴趣,可对张鲁带来的上品硝石、硫磺刘宪却是打心眼里喜欢。
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当年少年的遐想,如今至少也有了实现的资本了。
而就刘宪所知,那些烟花之所以五颜六色,缤纷灿烂,原因就在于里面含的金属粉末,似乎还有什么光剂、色剂,反正是记不清了。
铁粉、铜粉,最常见的两种金属,尽可能的压成粉末,合着火药混在一起,这就成了。反正刘宪就这么大的本事,若是不成的话他也别的没法子。
很出乎刘宪的预料,演义世界的第一颗烟花,随后就在成都刘府的后庭院中冉冉升空。一次功成,顺利的令人咋舌。
“看来自己能坐上一行之祖师了。”望着腾空而起的第一颗烟花,刘宪自嘲的说道,“黑火药这东东果是变质喽……。”
简单之极的色彩,与后世五彩斑斓的颜色相比,差的不以道记。可整个上将军府,上上下下除了他之外,却无一不是兴奋。
望着高兴雀跃的几个孩子,刘宪摆了摆手,剩下的配成的火药全部装填,一次性放个够。
至于明个,送张单子给州牧府就是了。
好歹这烟花也算是自千里眼之后,自己的又一力作,虽然两者在军事上的作用天差地别,可能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也是为人子根本了。
妻妾左右在伴,儿女膝下承欢,如此轻松地日子刘宪感觉自己似乎又回到了数月前,南征大军未之时,那一年多的时间就是这般的如意!
悠闲地日子过的就是快,转眼间半个月就没了。
“老爷,廉哥儿回来了。”门外一小厮叫道。
这日,成都太阳正烈,刘宪软体虫一般舒服的躺在放着冰块的内间,头都不想朝外看一眼。可听到这一句,却立刻变了声调,“快让他进来。”
“上将军”,刘廉依旧保持着军中的称呼,“小的踏遍阴平,确是找到了一处神仙福地,当地番人唤作羊峒,是以又称羊峒番,其内,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
ps:谁猜得出羊峒番是哪里?有本事别求百度大神。
另外声明,汉代奴仆对主家的称呼肯定不会是老爷,但是我查不出,只能拿这个来一用了。
二百零九章 羊峒
“海狭长数里,水光浮翠,倒映林岚……”刘廉回报的极为详尽。。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刘宪脸上露出了微笑,他现在几乎就能肯定,这羊峒番便是自己欲寻之地——九寨沟。
在前世时候,刘宪对九寨沟就是大名久仰,可惜从没去游过一次。如今到了这个演义世界,也算是赶巧得了如此长的空闲时间,不去瞧一瞧让就让他心里痒痒。
虽然此刻他依旧不能下地行走,但躺在软榻上看风景却也是够力气的,反正身边有的是仆人、亲随,一路上抬着就是了。
只是他仅知道九寨沟的大致方向,成都正方偏西一点点,在四川境内,靠近岷山,距离甘肃很近。
望着益州地域图估摸了半天,刘宪最终确定的方向为——阴平、汶山一带,即广汉郡西北部。
很惊诧,竟然如此贴近阴平小道!!!
在方位确定的第二日,刘宪就把刘廉等百十名亲卫派了出去,着力与此两地查访。
咱前一世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