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玄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正一玄门-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十章太岁是外星人

更新时间2008121715:23:10字数:

居然挖不动了,孙铮和朱章的两位师弟都是一愣,按道理他们是绕开了铁门三米多才挖的,而且先前河南文物局已经打通了一个小洞啊。这会儿肯定是有什么问题!孙铮三人只好从“地道战”的共荣任务里暂时解脱出来,出地道,找刘伯道他们商量。

三人出了地道,又进了墓道。这个墓道倒也宽阔,并排走四五个朱章一样的胖子完全没有问题,要不然第一次进墓道的兄弟们咋就没发现这儿还有个僵尸呢。刘伯道等八个没参与挖道的人此刻就坐在墓道了休息。刘伯道布了个小阵法,驱除阴气,还能防范一些小鬼。

孙铮出了地道和刘伯道一说,刘伯道便知道事情不太简单了,心想一般进墓的遇到了这事儿,都得算一算。于是和三人亲自进了地道,掐指一算,却什么也算不出来。原来刘伯道只是个茅山道士,对奇门八卦的研究并不算深入,稍微有点难处,就算不来了。

还好众人带了现代化的小型测控仪器进来,比对了半天,再一算,事情的大概就出来了。原来是孙铮三人挖地道,是从铁门的右边挖的,绕开铁门三米,挖到与铁门平行时,实际上能离铁门足足五米远。但不知怎么的,三人居然挖呀挖的就偏了,现在其实离铁门只有一米来远,碰上门框了,自然挖不动了。

孙铮也知道可能是有小鬼作怪,知道原因了也就好说了,三人这回是贴着门框往右挖,大约挖了不到两米,就到了门框的尽头,也就是说地道能基本挖通了。三人奋力挖了一个小时,中间王文、朱章等人来换过两次班,终于挖到了石灰层。这也就是说,墓室基本算是挖通了。

墓室的石灰层就是防腐层,一般是为了隔绝墓室外湿气,保持墓室干燥的。说是石灰层,也不一定就是纯石灰材料,有些穷人家可能是用草灰,不过那东西作用年份有限,不经使。大户人家尤其是王公贵族,多数是用石灰的混合物。至于用什么混合的、用量多少,都看各人而定。

石灰层也算是古代的科学精华,孙铮三人可不敢乱动,需要张平他们三个考古学家对付。鉴于地道不是很宽阔,就叫张平自己带了助手谢冰莹来处理,孙铮留在旁边照应。其余的人还在墓道里待着,等研究好了,就破开石灰层,一起进墓室。

张平也不是个普通的考古学家,一般干这行的,不光知识要好,还得多少懂些法术。但他的水平十分有限,又怕研究石灰层时,里面的鬼来勾他,所以又叫上了刘伯道护着。不算太宽的地道塞进四个人,多多少少有些拥挤。

张平对着石灰层一阵子研究,确定只是古代的一般常用的一种,又取了样保存。事情基本干完,四人就要先退出去,再组织队形,进入墓室。

正在这时,助手谢冰莹突然用手指着张平的脚下,眼睛瞪大着,吓的几乎说不出话来。孙铮刘伯道都是一惊,连忙向张平脚下看去,张平也是眼往下瞅,这一下,是惊了了个魂飞魄散。只见自己脚下不知何时踩住了一团蠕动的肉团,那个肉团似乎是一张人脸,地道里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相貌。张平哪里受过这等惊吓,眼一翻几乎就要晕过去。

孙铮也怕是鬼怪要把张平从脚到头吞吃下去,拔出身上的小刀就要过去就张平,正在此时,刘伯道喊了一句:“别惊!是太岁!”孙铮一愣,身子就停住了。那张平听说是“太岁”,也总算是缓过一口气儿来,没昏倒。

要是乡下小孩听到什么“太岁”,八成会认为是什么鬼物,要吓的啼哭。但孙铮他们听到关于“太岁”的报道已经不少了,知道那是一种肉芝,甚至连野兽都算不上,自然不会怕它。张平年纪也有近六十了,“太岁”这东西甚至都亲眼见过两次,本来是被谢冰莹弄得疑神疑鬼,被吓了一次。现在恢复过来,再看“太岁”,哪里还有什么可怕之处。

孙铮只是电视里见过“太岁”,还知道老辈相传“太岁头上不能动土”,但关于它的其他事情,却是一概不知。这时看这只“太岁”,像是一块乌贼肉一般,看大小大概有两斤重。其他的,灯光灰暗,看不出来。

只听刘伯道道:“这只太岁还埋在土里,孙铮你把它先挖出来,出去我们再说。”孙铮嗯了一声,也不知道它下面还埋了多大,只能从外边慢慢挖,不一刻,一个猪肚皮大小的“太岁”就给挖了出来。张平以前只看到过三五斤重的“太岁”,见这一只如此庞大,也不禁感叹。孙铮拿起它来掂了掂,怕不是有几十斤沉,于是四人连带一只“太岁”,出了地道。

墓道里得灯光充足,这一只“太岁”的全貌也看的清楚,只见他通体淡黄半透明,形态似乎是一块猪的里脊肉,扁扁的,触手微凉。“太岁”无目、无耳、无鼻、无嘴,说白了就是啥都没有,就是一块组织结构。

面对这么一块肉,众人满脑子都是问号。以前不是没有听过关于它的报道,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解放后,太岁都有人先后发现过。但它对于人们来说一直是个神秘的东西,即使是现代科学如此发达,也搞不清楚它到底是个什么生物,属哪一科那一种,甚至对于它究竟是不是生物,都难以下结论。

民间关于太岁最为流传的就是“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孙铮家乡还有个关于一个愣头青不顾老人言,得罪太岁,最后倒了霉的故事。这次孙铮他们挖地道,正是在这个“太岁”的头上动了土,而且是贴着它的头皮动的,但孙铮怎么看这块傻傻的肉团,都不像是个会报复的料儿。

朱晴是个胆大的女孩子,还不停的用手去捅“太岁”的身体,但太岁却是一动不动的,显得脾气是特别的好。但众人知道它那是没有神经系统,根本就没有感知的缘故。太岁具有肉类的特点,本来应该算是一种动物,但最原始的动物也是具有神经反射的,这太岁却没有,而且它也没有进食和排泄的地方,实在不能是一种动物。

也有人说它是植物,但植物一般都是要进行光合作用,太岁也都没有这些功能。说它是微生物,但它的结构和微生物也有很大的不同。最后生物学家们都晕了,给它冠之“肉芝”之名,并把它归到人类未解之谜里去了。

“那个,这东西会不会是外星人啊?”孙铮心里一动,语出惊人。

“哈”朱晴笑了一声,道:“你是呆子啊?外星人是这样傻傻的样子吗?那它怎么来到地球的呀?”众人听了也是呵呵一笑,不过孙铮却并没有理会,而是为自己突然冒出的想法思考着。在他看来,人类灵机一动时的想法,往往会是十分正确的。

目前对“太岁”的研究,只能知道它是一种能缓慢生长的东西,靠什么繁殖都不知道。所以科学家都不敢断定它是种生物,因为生物的本质是繁殖,而目前发现的太岁,都是天南地北不相干,说不上谁是谁的儿子。

太岁的这些特点使孙铮想到了一点,太岁会不会是外星人培育的一种食物呢?孙铮小时候曾经幻想家里的肉能永远吃不尽,吃完一块长一块,这不是和这种“太岁”的特点很相似吗?虽然孙铮长大后知道目前的科技还培育不出这种自己长的肉,但谁知道外星人能不能培育出呢?

假如是若干年前,科学不发达时,一群外星人来到地球,飞船坠落了,人都死光了。这种作为食物的太岁因为并不是生物,得以存在,并散落在各地,躲在地底默默的生长。后来被人发现,吃掉了一些。因为这是外星的先进食物,吃了的人身体健康,多活了些年,于是传下了“吃了太岁可以长生不老”的说法。

孙铮越想越有理,但因为有张平等外人在,他并没有和众人说。这时众人也早就不再研究这个太岁了,而是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办。显然,一只太岁并不能阻挡众人前进的脚步,但它的出现确实给这次发掘带来了一些变数。主要的就是,太岁头上不能动土的传言可不可信,如果可信的话,下面的行动会不会受到影响。

刘伯道虽然年老成精,太岁也见过,但和它对上,还是第一次,实在说不好。朱章他们虽然知道世界上有鬼怪,但不相信这个傻傻的肉团有什么神通,而孙铮更是把它定义到食物的范畴。众人一商议,决定还是继续前进,不过要小心些,免得阴沟里翻船,叫块皮肉给害了。

孙铮把这只太岁收拾了收拾,就装到了自己背包里面。这东西出去以后还是要给生物学家继续研究的,但孙铮自从有了那个想法后,就想自己先切下一块来,尝尝鲜。这些闲言不谈,一行十二个人当下钻了地道,准备进军墓室。

众人都戴好了防毒面具,朱章和两个师弟打头,一下子破开了墓穴的石灰层。只见一座比陆云那墓室大了三倍有余的墓室出现在三人面前。众人迅速进了墓室,打开灯具,瞬间就照的整个墓室跟人民大会堂似的——灯火辉煌。

这也是众人商量出来的一个招,你不是有鬼吗?咱就照的你无处遁形!这次是发掘,不是盗墓,光明正大的,也不怕被人发现。搞那么排场,仿佛是在告诉墓中的恶鬼,咱的背后是组织、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你算个什么!

墓室虽然大,但也并没有别的东西。正中放着一个灵柩,灵柩里估计是棺材。灵柩背面头上有一眼井,是镇压气运的,井口是块巴掌大的古玉。这些都是汉代道士的道道,现在不流行了,但刘伯道还是知道一些,按着法子破解就好。

事情办的虽然比较顺利,但众人也并没有掉以轻心。刘伯道和三个徒弟把整个墓室里都贴上符咒,又扛着拔毒葫芦围着棺材做了一圈法,可怜那墓中厉鬼,没等到正式交手,就给众人占了各种先天后天优势,又加上强力法宝,几下便被干掉了。实在是比窦娥还要怨。

众人打开灵柩,撬开棺材,里面的尸体早就干扁成了竹竿,想打人也得考虑下自己的骨头会不会弄断。灵异类的东西叫刘伯道他们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张平三个考古家干的事儿了,用了两个来小时,抢救出八九件文物,据估计都是国家一级文物。算算时间,外面还不到天黑。众人收拾好出来,下次有人进墓,就是整理墓穴,干收尾工作了。

国家文物局的领导就在墓穴外面扎了帐篷等着,众人出来时已经是傍晚了。领导们说了几句场面话,表扬了一下众人,就决定先回去庆功。另外的两拨人马自然有别的领导等着,不用他们管。要上车走时,却突然发现,那个助手谢冰莹不见了!

谢冰莹是和朱晴一块儿出来的,问朱晴,却是不知所以,连谢冰莹究竟出没出来,都不得而知了。

第二十一章永生

更新时间2008121720:44:48字数:

谢冰莹不见了,而且是自从众人出了墓穴,就失去了踪迹。国家文物局的领导顿时慌了神,连忙派人下古墓去寻找,生怕谢冰莹被鬼魂留在了墓穴里。下去的人不一会儿就上来了,墓穴里面空无一人,看来谢冰莹是在上来之后才失踪的。

孙铮心里一动,忙道:“大家快看看,那几件文物还在不在?”这批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价值绝对不菲,谢冰莹很有可能是盗取了其中一两件,畏罪而逃。众人经他这么一提醒,都去检查文物,那些文物都是送上来之后就被专业人士保存好的,这一检查,却是一件也不少,直接排除了谢冰莹盗宝而逃的推论。

“这女娃子是什么人?”刘伯道问道。先前众人只知道她是个专业的考古助手,至于她的来历,根本无从得知。这时文物局的一个领导道:“这谢冰莹是北京方面举荐来的,大胆心细,很适合做助手工作,上一次她也是发掘人员之一,是个很有能力的女孩子。基本可以排除她盗宝潜逃的可能。”

“北京?”孙铮却是陷入了思考。北京虽然是国家首都,但并不是就汇集了所有行业的精英,至少这次考古,除了文物局的一些领导,北京的人并不多。孙铮知道的就只有谢冰莹一个,而且听她的口音,并不是正宗的北京人,估计是别处生人,在北京工作的。为什么北京只来她一个人,而却只是做助手呢?孙铮有些不解。

丢了一个助手,只能调人来满山的寻找。孙铮这些人还是要进城庆功的。因为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所以庆功宴也没怎么吃,匆匆完事儿。孙铮回到自己的住处,却突然想起了包里还有一只太岁。因为这东西虽罕见,但也不算珍贵,况且是要给生物所的东西,所以之前大家并没有在意它。

现在孙铮想了起来这个“外星食物”,就要拿出来看一看,没想到打开背包一看,却发现背包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那块肉团的影子。联想到谢冰莹的失踪,孙铮顿时觉得事情远不是那么简单。连忙来到刘伯道的房间,请这位老前辈出出主意。

孙铮敲门进来,朱章师兄弟和朱晴也正好在老爷子这儿。孙铮将情况一说,众人都觉得有些蹊跷。要按玄幻一点儿的说法是:众人在太岁面前动土,惹了神明,因为谢冰莹是第一眼看到太岁的人,就给太岁抓走了。实际一点的说法是:谢冰莹趁乱偷了孙铮背包里的太岁,然后逃了。总之这两个人(物)同时失踪,绝对不是巧合。

第一种说法显然是无稽之谈,因为太岁是孙铮三人挖出来的,和谢冰莹的关系很小,要说惹怒它,孙铮把它拽到外面,又塞到包里,显然更能惹怒它。但为什么孙铮他们就没事儿呢?第二种说法倒说的通,但谢冰莹为什么会偷一个太岁呢?难道是为了吃它的肉长生不老?解放后全国关于太岁的报道不下七八起,也不见谁白日飞升了啊。

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儿一定得上报给领导。朱章带着孙铮到领导房间里一说,领导也不知道该怎么判断了,只能找了考古队里几个道术高的人,小范围的开了个会。会中不过是讨论了一下孙铮几人的两个猜想的可能性而已,刘伯道、朱章、孙铮都出席了。

将事情一说,众人都是晕晕乎乎的。要说太岁是神,不过是民间的说法,道门数百个宗派分支,没一个承认的。这次来的几个宗派代表,也都表示对太岁这个东西不是那么了解。那么关于太岁,只有按照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