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求生记-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恢廊蘸笈錾瞎赜穑岵换崴滴业涟媲秩ò。颗抖裕窃凇度10》里看见的……”

陆仁脑海中出现这样一幕——

关羽提着大关刀,向他怒吼:“陆仁小儿,竟敢侵犯我知识版权!如此可恶,该杀!”说着手起刀落……

冷汗!

——————

五天后的中午,陆仁在复核完最后一笔帐目后,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天,总算是算完了!”

想想荀彧其实也不容易,作为曹操后方的一号人物,要处理的各种事物之多可想而知,在计算方式相对落后的时代,手中没有相应的人材,荀彧连境内的帐目都得自己来算,这个曹操的“大管家”真不好当。不过嘛,这也给了陆仁一显才能的机会。

婉儿端着饭菜走进书房:“老公,你早上一起来就忙到现在,饭也顾不上吃。现在算完了,就好好的吃饭吧。”

“嗯,我这就吃。”

望着温柔可人的婉儿,陆仁心里充满温馨感:“有个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女孩子在身边真好!”

婉儿见陆仁看着自己发呆,俏脸一红:“快吃吧,要凉了。”

陆仁这才收回目光,向饭菜望去:“哎?鱼?哪里来的?”

婉儿道:“老公这几天挺辛苦的,身上的伤又没有完全好,也该吃些鱼肉补补身子。这鱼,是我今早出门换柴,见有人卖鱼,就换了一条回来。说起来,那卖鱼的听说是你,本来要三斗米的,只收了一斗五升,硬是不肯多要。”

陆仁奇道:“怎么会这样?”

婉儿笑道:“那人说,老公请主公派兵护粮,让他家那一片今年不会闹粮荒,救了他们那里,是个大好人。本来他是要白送,我想老公你会不高兴,就硬塞了米给他,他还是只收了一半就跑了。”

陆仁有些欣慰,他来到这个时代,总算做了一点好事。而百姓们也是纯朴善良的,你对他好,他就一样对你好。

又想了想,问道:“家中粮米够吗?”

婉儿道:“够的。家中只有我们两个,这十多天下来也只吃掉不到十斗,连上换菜与柴的,最多也就用掉二十斗。老公你每月俸禄是五十斗,算一下还有节余呢。过几日就是月初,你的俸禄又要发下来,你又升主薄加了俸禄,还担心家里会无米下炊吗?”

“那我就放心了。”

陆仁又看看婉儿身上朴素的衣着,有些寒酸,心中有点酸酸的。婉儿初到家时的那身丝绸锦衣因为街头那次,沾上很多血迹,后来被婉儿当作不祥之物给烧了。另外的一身婉儿又舍不得穿,平时穿的就是几件旧麻丝布制衣服。

想了想开口道:“婉儿,跟着我真的挺委屈你的……”

婉儿急道:“不,我不委屈!老公你是嫌弃我,不要我了吗?”

陆仁有些哭笑不得,婉儿太敏感了:“别胡思乱想,我怎么会嫌弃你?我宝贝你还来不及呢!你啊,听我说完好不好?我是想说这次领来俸禄,换上一匹好帛或绢,给你做身新衣服。”

婉儿呀道:“都很贵的!记得前几天我去换柴,见布料店里标着十斗一匹啊!老公你的俸禄……”

陆仁打断道:“不怕,我们只要不浪费,这些粟米还拿得出来。你一个年青漂亮的女孩子也该打扮打扮,只可惜我的俸禄不高,只能做到这些,所以觉得有点对不起你。”

“不,这已经足够了。谢谢老公!”

陆仁向婉儿伸出双手道:“怎么谢我啊?过来让我抱一下好不好?”

这只是陆仁的一句玩笑话,婉儿却红着脸投入他怀中,俏脸温柔的靠在他的肩膀上轻声道:“老公,你对婉儿真好!婉儿现在的日子虽有点清苦,但比以前不知开心多少倍。真希望这种平平淡淡,却又快快乐乐的日子就这么一直过下去……”

陆仁没想到婉儿真的会投入他怀中,一时间居然楞住。事实上婉儿虽然是他的侍女,他想怎么样都行,但陆仁没有那样做,这些时日也一直是和婉儿分房而居。出于一种对女性应有的尊重,陆仁更希望婉儿能够发自内心的承认他、接受他,而并不是因为身份的问题屈就他、服从他。也许,这是一直没谈过恋爱的陆仁在内心深处对恋爱的一种渴望吧?

(汗!写完这一段瓶子突然觉得不像是在写YY三国,到更像是在写言情小说!什么时候瓶子去写一篇试试)

轻轻的抱住婉儿,陆仁在想:“是啊,平淡而快乐的日子能就这么过下去多好?不过这乱世不会给我这种机会吧,我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第十三回 换粮大计

荀彧府中,陆仁悠哉悠哉的坐在那里喝茶,顺便让自己的肩膀舒缓一下。

三座“小山”最后精简下来的总帐,也足有近二十卷。按每卷竹简三近来算,全部加起来都有近六十斤。陆仁背着大包袱来到荀府的时候肩膀发麻不说,还差点被门人当成行脚商给赶出去。

揉揉还在发酸的肩膀,心中暗想:“东汉不是已经有纸了吗?为什么还在用这既笨重,记录量又少的竹简?该不会是因为战乱的关系破坏了手工业的发展吧?想想可能是。造纸的话需要专门的作坊和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再就是一定要有安定的生产环境才能有足够的人力。可现在看情况,好多人连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心思去搞这些?看来如何解决吃的问题才是眼下的头等大事,只有等大家都有饭吃,日子过得安定了才能去发展这些。还是先放放吧。”

又在那里乱想了一阵,荀彧终于回来了。二人一见面,荀彧就拱手道:“真是失礼啊!今天一早我就出城巡视,却没想到义浩会来。义浩此来,可是有什么事要我帮你?”

陆仁摇头道:“不是。前几天荀公要我清算的帐目已经全部算完,总算不负荀公的五日之期。现在特地送来给荀公过目。”

“算完了!?这么快!”

陆仁奇道:“荀公不是让我在五日之内尽快算完的吗?”

荀彧道:“那不过是我的一句戏言!本来按我的诂计,至少要八日,这还是对义浩的诂计。若按以往,没有十日以上是算不完的。义浩这几日辛苦了!”

“靠!”陆仁心里暗骂:“你到是早说啊!搞得我这几天跟玩命一样,天一黑还只能对着小油灯,眼镜都差点熬成近视……唉,好想念那明亮的日光灯啊!还有网吧、可乐,夏天里穿着凉爽衣服的MM们……”

荀彧没理会正在那里YY的陆仁,从案上取出一卷竹简摊开,然后做了一件令陆仁目瞪口呆的事——从宽大的衣袖中取出一个长约一尺、宽约半尺的算盘,伏在案上噼里啪啦的一通算。看那熟练程度可不比陆仁差。

没多久,荀彧便卷好竹简点头道:“准确无误!义浩办事真是让人放心啊。”

陆仁指着算盘,说话都有些结巴:“荀、荀公,你、你是什么时候会用这东西的?”

荀彧摇摇算盘,抖平算珠后笑道:“那日无意中见义浩使用,我颇为好奇,便让工匠多做了一个给我。一试之下发觉极为好用,且远比竹筹方便快捷,这几日我巡城时帮我省下不少时间。我已经吩咐下去,各营军需官每人都要配上一个并学会使用,将来也能为他们省下不少事——此物即是义浩所做,就取名‘陆氏筹’或‘义浩筹’吧。”

“我呸!义浩筹?我还‘义浩愁’那!愁你个大头鬼啊!就叫算盘行了!”

当然这只是陆仁心里在想,可没敢说出来。没来由的又想起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陆仁额头冒出几滴冷汗道:“荀公,此物并非陆仁所创,而是我少时流浪曾见人用过。这此实在是帐目太多,不得已才盗来用用。依我看,还是叫算盘或珠筹吧。”

荀彧道:“义浩到挺诚恳的嘛!其实不管叫什么,好用是肯定的。罢了,不谈这些没什么意义的话。义浩,你想出来那个让主公借资购粮的法子,真是让我佩服啊。像我们本身有禄米,平时还真用不到这些珠宝玉器,放在那里也就是个摆设。现在暂借于主公购粮,也算物有所用,日后主公偿还,细算一下还有钱赚……只是义浩,将来主公偿还的时候该怎么还?我的意思是说,如何折算?”

陆仁当时也只是提了个议,居体该如何还真没想过。现在荀彧提出来,他还真有些头痛。想了好久,才理出一点头绪:“这个嘛……按说折算成钱本来是最方便的,可是现在的大汉钱币实在是没什么意义……还是折算成黄金、白银吧,要不干脆折算成帛!以帛为单位来计算比较好些,金、银价值太高,不太好算。”

荀彧道:“以帛来计?”

“嗯。现在我军境内一匹帛值十斗粟,其他地方不知道如何,但我想亦不会相差太大。我们可以找一个对珠宝玉器深有研究的人,专门来对大家借给主公的珠宝玉器来诂价。比如说一块玉,他定价为十匹帛,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借据上写十匹帛,到时主公偿还依据可以还帛,或是按市价还粟米。”

荀彧闻言又是噼里啪啦的一通算,嘴里还在念念有词:“假设借帛十匹,借出两月,那么还时按二十利一就是还二十一匹,若再折算成粟米就是二百一十斗……粮广之处一匹帛往往能换到十二至十五斗粟米,这么算下来……嗯,还不错,主公完全承受得起,搞不好还有赚,对大家来说也比较公平。”

陆仁额间再冒冷汗:“这荀彧还真是够精明的,他不去当商人是不是太可惜了?”

荀彧抬头道:“义浩,你这一招真的太厉害了!主公只是拉下几分面子,却能赚到不少粮米。只要不出大的意外,主公今年的粮草定然不成问题!”

陆仁道:“话虽如此,但还有些地方要注意。首先是定价,派出的官吏、商人,可以给他们一个明确的价位,比如说一块玉至少换多少帛,再折算成相应的粮食,再分类记录。再打个比方,假设荀公你给我价值三十匹帛的宝物,那么我就应该至少换回三百斗米。除去路上应有的消耗……就按三成算吧,那么我带回境内,最起码应该是二百一十斗。可以按此定下任务,若超出这个任务指标,每十升分一升出来作为奖赏(就是提成,呵呵),不足者按缺数补……不过我想有这么个奖励,各路人马应该会拼命多换粮草才是。”

荀彧沉吟道:“若是这些人见财起意怎么办?或是暗中贪默呢?”

陆仁大感头痛,这确实是个大问题:“要不,我们选派人的时候,要其有一定的抵押如何?至少要有家人为质……至于贪默,我想也不那么容易吧?必竟我们要的是粮食,多少车粮食运回来,他往哪里藏?其实我是在想,只要他能换回相应的粮食,让他贪一点也不要紧……”

荀彧皱着眉,仔细想了许久,无奈的道:“也只能如此。罢了,就像义浩说的,只要能换回我们必要的粮食,让他们贪默一点也无妨,权当是给他一路的辛苦钱吧。”

陆仁道:“荀公,这诂价之人可得选好。一则为人公正,二则要有能服众的名望……”

荀彧歪着脑袋想了一会,笑道:“我怎么把他给忘了!他来当这个诂价人最合适不过!”

陆仁奇道:“是谁啊?”

荀彧道:“孝廉卫弘啊!主公起义兵时他举家相助,因此在军中极有名望,本身又是富豪之家,对珠宝玉器之类的颇有研究。反正他也在家里闲着,请他来当这个诂价人最合适。”

陆仁心中一动,道:“荀公,我看不妨现在下个明文政令,规定市场上粟、帛之间的兑换比值,以防有人趁机哄抬物价而令主公及百姓受损,依我看就定在十斗一匹,如何?”

荀道道:“不错,如此一来境内货物流通稳定,对官家民家来说亦可有例可徇。”

——————

之后几日,陆仁帮着荀彧派人、记录、清算,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全部搞定,陆仁刚想回家歇歇,士卒来报:“二位大人,前往徐州刘晔大人归来,并带回来徐州使节。”

荀彧苦笑着摇摇头道:“好不容易处理完,还想歇歇的,看来又没指望了。义浩,现在天色尚早,你也别急着回去,再帮我处理一下。”

陆仁也无可奈何,谁让他是主薄来着?

不久,刘晔带着一个身材稍胖的人来到衙中:“荀公,义浩,我回来了。”

荀彧自然少不了几句官面上的话,然后问道:“子阳,此次徐州换粮结果如何?”

刘晔道:“幸不辱命!三百匹战马,换回粮草九百石,刘徐州还额外赠送一百石,共计一千石,路上口粮用去三十石。现有九百七十石,已交付大仓。另外徐州有使节至——这位是徐州来使,糜竺糜子仲,现任徐州别驾”

两方见礼,陆仁有点奇怪。刘备自得徐州后,外交方面的事一般都是交给孙乾的,糜竺虽说有些政治才干,但刘备只是待其甚厚,并未有什么实权给他,诂计是因为糜夫人的缘避亲。怎么这回不是孙乾,反到是他来了?该不会……陆仁忽然心有所悟。

糜竺坐下后,也不罗嗦,直接就开口道:“糜竺此来,除为我主刘备答谢曹公表荐州牧,还有些个人私事,万望勿怪!”

荀彧道:“糜别驾有话但说无妨。”

糜竺道:“竺在徐州,听闻曹公欲广购粮草,可有此事?”

荀彧道:“不错。兖州一境今年蝗灾,粮食定然欠收,主公担心粮草不济,却又不愿强征百姓粮米,故此屈尊向我等借资,四方购置粮草。”

糜竺道:“竺不才,在徐州有些田产,粮米颇有盈余,愿卖于曹公。只是不知曹公是以钱购,还是以物换?”

荀彧与陆仁对望一眼,心中同道:“不会吧?这公快就有生意上门?”

“这钱……”荀彧说出一半,转而目视陆仁,示意要陆仁来说。这个不是他擅长的。

陆仁会意,向糜竺道:“若不介意,还是由我来说吧。”

糜竺道:“愿闻其详!”

陆仁道:“糜别驾,主公无甚余钱,所以是用珠宝玉器来折算的。为求公正,亦请了卫孝廉专门为各类宝物诂价……糜别驾此来,难道说想换些珠宝玉器回去把玩?”

糜竺道:“不错!糜某平时里喜欢收集一些珠宝玉器!今闻得曹公割爱换粮,特向我主刘备讨来这出使一职,也算是以公为私了。”说完糜竺双眼放光,就如同一大堆的宝贝在他面前一般。

陆仁愕然暗想:“不是吧?糜竺就这德性?书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