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求生记- 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老子是逃了一辈子的命,可在你们这些畜生的面前,老子不想当孬种!!”

刀过,血起,人不归……

陆仁看完了信,又仔细的问过这个仅存的信使事情前后经过,努力的克制住自己想要流下的泪,把杨威用命送回来地这封信小心的收好。顿了顿。陆仁吩咐陆信道:“马上写信给夷泉荀公,追封杨都尉为疾行校尉,同时对死在这次任务中的每个人的家属加倍发下抚恤金。”

陆信领命去桌边写信,赵云沉声对陆仁道:“如此看来,袁尚当时应该是诈死的了?”

陆仁点点头:“袁尚兵败于易京时。是主臣数人一同引火自焚。曹操虽然于当处寻得尸身,但都早已焦烂不可辩。若是袁尚找几个年齿与身形相当的人代替一下。诂计也没谁看得出来。而后北疆一直宁静无事,换作是谁都会放松警惕,认为袁氏皆已尽除……谁会料想到袁尚根本就没死,而是躲去了极北之地休养生息?”

赵云也默然点头。

陆仁又想了很久,忽然一拍脑门道:“是我失查了……不不不,曹操自己也失查了!早年袁尚占据北平的时候,我曾收到消息说袁尚在极北之地的大兴安岭一带有在兴建一座新城,只是袁尚在易京兵败身死,我竟然没有去留心过这座新城的动向!”

赵云道:“所谓树倒猢狲散,袁尚主臣既然在那时诈死,全以胡虏为主的新城又只建了一半,群龙无首间一向以游牧为主地乌桓又怎能安心建城?兼之此城即在极北之地,消息往来不便,有何动向中原也自然会不得而知。曹操尚且不曾细查,又何况陆夷州远在南国夷泉?”

陆仁心算了一下道:“十多年啊……我有这十多年已经成为了雄霸一方的诸候,而袁尚有这十多年潜心休养,实力会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嗯!?”这一声嗯却是陆仁又想起了件事,就是在官渡之战后,陆仁一直觉得少了点什么事没发生,现在回想起来却是沮授没被曹操抓到处死。其实沮授早在易京之战时就露了面,可以看出是袁尚很早就想办法把田丰、沮授拉拢到了身边。袁尚的才干可能是不怎么样,但是田丰和沮授这两个人却是一流的谋士,曹操自己都曾经说过如果早得到沮授,天下不足虑的话。现在田、沮二人重归一处,无疑在表明战略与战术的能力可能不会比曹操差多少。而曹操到现在都可能不知道对方的主将与谋士是谁,一个不小心就肯定会吃大亏……说不定这也是田丰、沮授的一个策略,就是尽量不露面出来而引起曹操的注意,让曹操露出大意的破绽好一举攻破。春秋战国时,孙膑可就是用这种方法彻底地一战解决掉了宿敌庞涓。

一念至此陆仁当时就惊出一身冷汗,心说好险!要不是杨威拼了命的把这封重要情报给传回来,曹操多半要在田丰、沮授的手上吃大亏。曹操要是吃了大亏,北方很可能就会跟着倒霉。

不作多想,陆仁马上取过纸笔开始写信,要把胡虏背后的主谋者是谁告诉曹操。急信写完,陆仁让陆信与上找来最好的信使,一定要用最快地速度送到曹操地手上,不然只怕要出大事…信使派出,陆仁仰望天空,心道:“老曹啊老曹,千万千万不要太急于求成啊!现在你的对手可不是胡虏那么简单!希望这封信能及时送到,给你提个醒……”

只是真地能来得及吗?现在的曹操正在调度兵马,准备展开强大的攻势……

第十三回 接纳

建安二十三年夏四月,河北冀州,南皮。

曹操集结了十余万的军队,于开春时发兵,在二月中旬抵达南皮。至三月,曹操在河间、易京一带已经和胡虏交手十余次,互有胜败。打到现在的情况是胡虏被曹操挡住无法继续南下,曹操也被胡虏挡住不能北上,双方僵持在河间、易京。

三月末的时候,陆仁派出的使者赶到南皮,向曹操转达了陆仁愿意派兵参战的意思,而首批海运来的钱粮军需也在乐陵港靠岸卸船。对于陆仁的举动,曹操的幕僚们在接受与不接受之间争执得很激烈。反对的一方认为陆仁心怀不轨,所以千万不能让陆仁的兵马来到北方。换作曹操自己也颇有些犹豫不决,必竟自赤壁之战以后,陆仁就几乎处处在和曹操唱反调,而当中最大的一件事就莫过于把献帝给卷跑了,次一点的拐走二荀对曹操而言也是极大的损失。以至于曹操都认为陆仁也是想和他争天下。

钱粮军需什么的收下无所谓,可是曹操没有马上答复陆仁来使,而是让使者先在南皮呆上些时日,让曹操自己好好的再想想。这样一拖再拖还要和胡虏打仗,很快就拖到了建安二十三年的四月。

三月的时候,曹操命令张燕自晋阳出兵,自己则在南皮固守静观。不止是观胡虏,曹操也要观察刘备与孙权这两方面的动静。举大军而北上,曹魏的精锐十之六七都集中到了北方,而后方地长安与长江沿岸一带曹操十分担心。万一后方出了点什么事。曹操就得分兵抗衡。要是三方齐进。能不能顶得住曹操自己心里也没有底。

一连数日,主战场上没有什么动静,曹操在营寨地大帐中孤身独坐。没有像往日一样焚香抚琴、看书品茶,此刻的曹操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手中是往日曹彰爱用的那柄宝剑。许久许久。曹操忽然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曹操地孩子不少,可是争霸多年,死去的也不少。最早时本来有望继承衣钵的曹昂,之后聪明才智令曹操在为欣慰的曹冲……还有近日死于疆场的曹彰。曹操也是人,也是一个爱护孩子们的父亲。在争霸天下的冷酷地背后,曹操也是个多愁善感地诗人,现在他的身边没有旁人。不用刻意的去维持自己的威严。曹操凝视着这柄剑,想念起自己先后故去的孩子们,悄然泪下。

桌几上摊摆着陆仁请荀写给曹操的信。这么多年了,曹操能不认得荀的笔迹?曹操一生爱才如命,而郭嘉的病逝与二荀的先后离去,对曹操而言都是天大地打击。现在曹操的身边虽然还有程昱、贾诩,可是曹操总感觉这与这两个谋士只能为主臣,不能成为朋友。相比之下,行事放荡不羁的郭嘉能让曹操感到轻松自在;二荀能让曹操从心底敬重……还有一个陆仁。曹操到现在也说不清对陆仁是什么感觉,只是依稀记得陆仁当初在曹操身边的时候,陆仁如果及时的说出什么话,曹操如果肯听从就不会吃大亏,而陆仁那个老是犯些错地毛病。若是曹操能够完全容忍下来。反到会令人觉得陆仁就像是一个要时时刻刻多关照地晚辈一般……

一念至此,曹操望定桌几上的信。轻叹道:“若孤昔日能视陆仁为子,今日又当如何?那么孤会有这么多地大失吗?”

独坐半日,曹操心头气闷,缓步出帐透透气,许褚也赶紧跟上。走了几步,曹操忽然扭头向许褚问道:“仲康,你腰间的配剑乃是昔日陆仁尚在许都为尚书仆射时,陆仁亲送的吧?”

许褚憨憨的点点头。

曹操再问道:“仲康,你认为陆仁此人如何?”

许褚的大脑袋乱摇一气:“我说不清。不过俺觉得陆仁这个人其实挺不错的,信得过。”

曹操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背起手一边走一边想心事。聪明的人往往多疑,而曹操更是毕生没能改掉多疑的毛病。再着,曹操自己也知道问许褚等于白问,一些事还是要靠自己去想。而现在的曹操,仍在为接不接受陆仁的北上援军大费脑筋。现在的情况,自己的兵力十分吃紧,当然希望能有援军来帮一把,可是对陆仁,曹操放不下心来。

在营中盘旋了一阵,忽有合肥信使赶到。曹操唤过细问,信使详禀道:“春正月,孙权于长江沿岸集结兵马,意欲攻伐江北。只是不知何故,孙权将兵马另调于他处。后合肥守将张辽差人过江刺探,却是陆仁于泉州、福州一带集结重兵,成欲攻取东吴之势,吴主孙权被迫将大军还保吴境。”

曹操闻言心头忽然闪过一丝明悟,追问道:“那陆仁与孙权之间可有交战?”

“未曾!据闻陆仁遣使入吴,以汉室江山与天下大义为重,劝阻孙权不可于魏公北击胡虏时出兵攻伐江北。”

曹操默然点头道:“孙权迫于陆仁兵威,孤江北一线无忧矣!陆仁……孤这次欠你一个人情,日后必当还之。来人,速发信使至合肥,着张文远领军两万,赶来南皮助战!”

片刻之后,程昱赶到曹操的身边惊问道:“魏公,方闻魏公差人调张文远领军两万来此,如此则江北空虚,若孙权趁虚而入岂不危矣?”

曹操摇头道:“仲德勿忧,江北无忧矣。”

听过信使的禀报之后,程昱却着实有些放不下心来。说起来,程昱当年对陆仁并不感冒,而且还设计让陆仁背过黑锅。或许是人心底的偏见,反正程昱对陆仁实在是不看好,所以现在对曹操再三的苦谏不停。谏来谏去地曹操有些不耐烦了。可是又不好喝退程昱。程昱性子刚烈。一但和曹操扛上,曹操都会有些招架不住,只好故做沉吟地坐在那里,等程昱说累了自己走。

口舌之争中一下子就过去了半个多时辰,而曹操被程昱说多了。心念难免也有些动摇。就在这时,夏候渊差来的信使又赶到了。曹操与程昱同时大惊,曹魏的长安与长江沿岸这两处后方里,真正最担心的就是长安一线。长江那边,孙权吃个败仗可能就会退回去,可长安那边的刘备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事不成不罢休。夏候渊现在送来急信。难道说长安势危?

急命信使入帐。还没等信使施礼曹操就急问道:“长安是否有变?”

信使道:“二月中,长安以北突现五万胡虏,攻克安定为依之后便急攻长安……”

话未说完曹操就蹦了起来,上前一把抓住信使地衣领怒道:“你说什么?是胡虏攻取长安,不是刘备!?”

“是、是胡虏!是鲜卑与匈奴的五万联

“那长安现在如何!?”

“魏、魏公勿忧,长、长安无恙!”

一句“长安无恙”让曹操长长的松下口气,这才松开手细问道:“到底如何,与孤细细禀来!若有何差误,孤先斩了你!”

信使被吓得不清。赶紧细细的整理好思路,把胡虏突然攻城、荀陆二氏子弟如何赶到助战,之后魏延突然从子午谷出现攻击胡虏,双方击败胡虏之后,刘备又赶到长安却不攻城。最后马超攻还安定。刘备写信给曹操要求开放关口的事一一细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信使把刘备的信取出来交给曹操过目。另外还有一封是夏候渊与钟繇联名写下的。

曹操接过信。脸上阴晴不定。说实话,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太让人无法接受了。未及开封看信,曹操想起他事,再问道:“荀陆两氏子弟受荀文若之命,数月前就从颖川出发赶赴长安?一到长安就为长安赶制守城战具?文若既已弃孤而去,却又为何要如此这般?”

这信使哪里懂?自然是大摇其头。不过摇了几下信使忽然想起什么,再次禀报道:“刘备于汉中整备军兵时,钟大理曾派出细作去汉中刺探消息。后细作回报,夷州牧陆仁于春二月曾亲抵汉中,于殿堂之上喝骂圣上与刘备,后为刘备软禁。数日之后陆仁寻机逃出汉中,至今下落不明……”当然不明,这个时候地陆仁刚刚见完马云缘,在江州一带刚刚登上船准备回夷泉。

曹操愕然道:“陆仁亲赴汉中,还在殿堂之上喝骂圣上与刘备?他好大地胆子啊……嗯?”这时的曹操突然回想起了当初陆仁仍在曹操手下时的几次不要命一般的喝骂。而陆仁最后的一次喝骂曹操,却是为了官渡之战后的几万降俘。隐约间,曹操似乎明白了一些陆仁的想法。

“你退下歇息吧。”

信使退下,曹操仍旧没有撕封看信。现在的曹操已经猜到刘备不但不攻取长安,反而和长安联手一同歼灭五万胡虏的事,肯定与陆仁有关。就像一开始收到地情报那样,陆仁有办法阻止孙权进攻江北,就同样会有办法阻止刘备进攻长安。

寻思许久,曹操向程昱正色道:“仲德,陆仁赤子之诚,汝尚多疑乎?彼引领重兵制肋孙权,又不避艰险亲赴汉中劝阻刘备,险为刘备所杀,换来的是孤长安与江北两处后方无忧,能够全力北击胡虏。如此精诚之人,何疑之有!?”

程昱思索了一会儿刚想开口,曹操大手一摆道:“不需多言,孤意已决!若长安与江北有失,是为天丧孤也,孤亦无言!汝且退下,孤要静思。”

绝世枭雄的霸气突然显现,程昱也再不好说什么,只能退出帐去。曹操这时才缓缓的撕开信封,检看信件。先是夏候渊与钟繇的,信中再次详细地叙说了长安当时地战况,而钟繇最后的建议是可以相信陆仁与荀,但是刘备最好还是别信。

曹操点头不语,又撕开刘备地信来细看。那些言辞华丽的话不去多话,简单些的意思就是:曹操你信不过我刘备,也在我的意料之中。不过现在是汉室江山之乱,而我刘备与你曹操都是汉室臣子,又并称为天下英雄,国难之时,我能放下彼此间的仇敌之心,不愧对于英雄之名。你曹操要是不放心我刘备,反而有失英雄应有的气度。如果你自认为英雄,那就放下对我的成见,我们彼此之间暂时停战,联手击灭胡虏之后再各打各的。信义为重,也希望你不要玩什么花招。

曹操看过之后,细想了很久忽然仰天大笑道:“好你个刘玄德,今日里竟然拿信来激孤!孤又岂会怕你?也罢,孤早时就曾说过你刘玄德与孤是天下间的英雄,同是英雄就当真刀真枪,决胜负于沙场!若以奸计毁坏英雄,为世人所不齿也!你要来同赴国难,孤让你来便是!”

大笑过后,曹操猛然下令道:“来人,速差快马,传令长安、潼关等尚路关口,放刘备的十万大军入境赶赴北疆!另再着人去南皮告知夷泉使者,孤许陆仁派出援军至此!”

诂计过一会儿曹操又要去面对手下幕僚们的苦劝。不过不在其位、不是英雄的人很难领会得到。曹操与刘备同是天下英雄,虽然敌对,但同样的也惺惺相惜。很多的事,旁人理解不了,只有同是英雄的人才能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第十四回 南北之况

建安二十三年五月底、六月初,也就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