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兵道-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爱国是槐荫的吧?”
“是啊!”四班长莫名其妙地看着杜怀诚:“连长,你想起什么了?”
杜怀诚说:“你没发现梁伟军与张爱国之间有点不对劲吗?”
“没有啊!”
杜怀诚说:“不对,我觉得有点问题。咱军部在槐荫张爱国是从槐荫入伍的。槐荫是个小地方,他们两个入伍前说不定认识,即使不认识也应该有点老乡观念,应该比一般士兵之间要亲近得多,可我发现他们之间冷冰冰的。”
四班长说:“连长这么一说,我还真觉得有些问题。梁伟军年龄小活泼好动,喜欢去各班串门,但从没来过四班。”
“这件事,只限你我知道,去吧。”杜怀诚把四班长打发走,站在操场上吸了支烟,转身向团部走去。
杜怀诚在团部门口碰到了魏峰,敬礼打招呼后直接问:“参谋长,你认识梁伟军?”
“认识,这小子又捣蛋了?”
杜怀诚说:“没有,没有!我感觉梁伟军和槐荫入伍的新战士张爱国之间有些不对劲,你在军部大院待过,所以来问问情况。”
魏峰笑起来:“不是冤家不聚头,这两个小子又碰到一起了。”
“他们认识?”
“认识,因为某种原因还打了一架。”魏峰指指头顶说:“梁伟军这儿有一块疤,张爱国他们砍的。”
杜怀诚倒吸一口凉气:“流氓斗殴!”
魏峰瞪了杜怀诚一眼说:“别乱下定义,什么流氓,你小时候没打过架!”
“打过,可从没动过刀。”
魏峰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孩子本质是好的,文革武斗的时侯动枪动炮,把孩子们也带坏了。这样吧,你回去后找他们谈谈,多加引导。不管入伍前是个什么样子是谁的孩子,我们都要一视同仁把他们塑造成合格的战士。”
“好吧!”杜怀诚走了两步,又转身回来说:“是不是把他们其中一个调出去,我担心他们天天在一起斗,早晚会斗出事儿。”
“斗好啊,不斗则修,不斗行吗?”魏峰笑笑,扭头走了。杜怀诚愣了半天才想明白魏峰话中含义,感叹说:“这参谋长干的,真有点屈才!”
杜怀诚回到“钢六连”,把梁伟军、张爱国叫到连部,当着苏明和四班长的面说:“不管你们入伍前有什么过节现在是战友,部队的纪律你们清楚我不多说,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明白吗?”
“明白!”
“明白就好,如果让我发现你们打架,或者在训练中耍手段玩阴谋相互报复,有什么样的后果你们清楚吗?”
“清楚!”梁伟军分辩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没说你是故意的,去吧!”杜怀诚等两人离开连部,转身对苏明、四班长交待说:“这俩小子入伍前打过一架,你们给我把住了,把他们之间的斜劲转到训练场上去,我感觉这俩小子是块好料。”
“这样做行吗?别比出问题来……”
杜怀诚用不容分辩的口气说:“魏峰参谋长觉得行,我觉得也行,你们更应该觉得行,就这么定了!”
4
空降兵部队有个“早餐会”的传统。每天早饭战士们在饭桌前坐好,各班分别会有一名战士站起来,大声说他认为值得说的事情,事情有大有小有批评有表扬。发言的大部分是新兵,老兵都是从这个时候过来的,轮也轮到新兵了。
星期天早上的“早餐会”让梁伟军闷闷不乐,同班的一名新兵无话可说,竟然指责他衣服上没有补丁还抹嘎喇油,没有一点艰苦朴素的精神。梁伟军想了半天才弄明白,新兵所说的嘎喇油是指装在蚌壳里的脸油。
新军装没破为什么要有补丁?抹点脸油又怎么了?梁伟军愤愤然,吃过早饭向苏明请了假,直奔小镇的裁缝店,请人在军装屁股、双膝、双肘上各补了大大的一块补丁。回到宿舍,梁伟军得意洋洋地在苏明面前晃来晃去。苏明赞赏说:“嗯,小梁就是聪明,这几块加强布搞的不错!”
梁伟军急赤白脸地说:“什么加强布,这是补丁,补丁!艰苦朴素的补丁!”
“好好的衣服,你打上补丁就艰苦朴素了?我看这就是加强布。”
梁伟军的诡计被识破,臊得掂着木枪冲出班去。
梁伟军在操场上和刺杀靶较劲的时候,张爱国徒步十公里到了师部医院。他的伤在脸部三角区,如果感染了比较麻烦,团卫生队的军医给开了证明,让他到医疗条件比较好师部医院详细检查。
张爱国的伤并无大碍,算上验血、换药前前后后也不过用了个把小时。出了医院,张爱国抹了把汗,掏出五分钱卖了支硬梆梆的冰棍,站在冰棍摊前慢慢吃着消暑。
“你还买吗?不买让开!”身后不客气的声音,让张爱国皱起眉头:“买,等我吃完了这根还买!”
“你这个人怎么这样!闪开!”来人不客气地推了他一把,张爱国正举着冰棍往嘴里送,一下捅在伤口上。
“你怎么回事!”张爱国呲牙咧嘴地回过头,惊诧地说:“王秀娟,怎么是你?”
张爱国脸上捂着块纱布,像是戴了半个口罩,王秀娟把保温筒抱在怀里端详一阵才认出来:“呀!你是张爱国!”
“没错,就是我。”张爱国正想把纱布扯下来,闻声停手说:“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你。”
“是啊,是啊!”王秀娟莫名其妙地脸红了,扭怩着问:“你脸上怎么搞的?”
“刺杀训练时受了点小伤,来师部医院检查一下,你分在师部医院了?”
王秀娟点点头:“嗯,我在外科……”
“我刚从外科出来,怎么没碰见你?”
“昨晚我值班,今天休息。”王秀娟有些遗撼地说:“本来是芳芳的班,不换班就好了。”
王秀娟意识到她说漏了嘴脸更红了,张爱国也尴尬地连连挠头。两人相对无言,傻傻地站着,卖冰棍的老大妈不高兴了:“你们买冰棍吗?不买让让!”
“呀,她们还等着吃冰棍呢!”王秀娟掏出一元钱连同保温筒一起递给老大妈:“20根!”
王秀娟邀请说:“到我们宿舍玩一会儿?”
“不啦,我在“钢六连”,你有时间去玩。”
“那好,再见!”王秀娟摆摆手,提着保温筒慢慢向医院走去。张爱国摘下帽子使劲挠挠头下定决心说:“王秀娟,等一下!”
王秀娟好像在等着这一声呼唤,应声回头问:“干嘛?”
张爱国被王秀娟水汪汪的眼神看得心发慌,结结巴巴地说:“郑、郑燕好像和你在一起吧,她、她在那个科?”
“不知道!”王秀娟突然沉下脸来转身走了几步,头也不回地说:“在妇产科。”
“谢谢!”张爱国玩味地看着王秀娟的背影,苦笑着摇摇头。
张爱国一路打听妇产科怎么走,引来一串惊诧的目光,张爱国眨眨眼解释,说我们连长家属生小孩,我受全连战友之托,来看望我们的小子弟兵。
到了妇产科,张爱国傻愣愣地闯了进去,一名小护士拦住他质问:“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张爱国说:“知道,这是妇产科。”
“知道你还闯,这是男人来得地方吗?出去,出去!”小护士白了张爱国一眼,不客气地把他赶了出来。
“同志,我找人,我找人!”
小护士瞪起眼睛质问:“你找谁?不会是你表妹吧?”
“我找郑燕。”
小护士继续盘问:“你们是什么关系?”
张爱国有些火了:“我们是纯洁的战友关系,你以为我们是什么关系!”
“呵呵,发脾气啊!”小护士晃晃脑袋说:“郑燕就在我们科,但是我就不告诉你她去那儿了。”
“别,别,同志,班长!”张爱国一下软了:“班长,我和郑燕是同学,同一天入伍,我受伤来检查,听说她在这儿,所以才……”
张爱国一通语无伦次的解释把小护士逗笑了:“告诉你,以后见了老兵尊敬点,知道吗?”
“知道,知道!”张爱国陪着笑脸,看着比他矮一头的小护士心说,乌鸦头上插鸡毛,冒充那门子大头鹰。
“郑燕去炊事班了,穿过住院部到了第二排平房,你就看见了。”
“郑燕在炊事班?”
小护士教训说:“去帮厨懂不懂,新兵蛋子,你没帮过厨啊?”
张爱国笑着问:“班长,你是那年兵?”
“前年入伍的,怎么了?”
“我以为你当兵十几年了呢,刚才我还纳闷,怎么都这岁数了,还没穿上四个兜!”张爱国丢下气得连连跺脚的小护士扬长而去。
郑燕在洗衣房待足了一个月才被调去妇产科手术室。正式穿上白大褂上班的第一天,主任郑重其事地说,经过一个月的锻炼,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名正式的白衣战士了,要努力学习、掌握医疗技术,顽强、坚决的消灭病魔。要克服骄娇二气……
你扯这么远干什么,直接说我娇气不就完了。郑燕看着胖胖的主任一本正经口沫横飞,忍不住想笑连忙低下头,却看见主任赤脚穿了一双丑陋的男式皮凉鞋,使劲咬住嘴唇憋的双眼含泪才把涌到嘴边的笑声憋回去。主任以为郑燕被感动了,满意地点点头放过了她。
“八一”建军节,军民联欢。郑燕露了一手,一支新疆舞把全院的干部战士震的目瞪口呆。政委指着能把脚踢到后脑勺的郑燕说,专业水准,专业水准,年底师文艺汇演要把这个节目报上去。演出结束,有几个主任去后台笑咪咪地邀请郑燕,说燕子,到我科去吧,我们科能学技术。
郑燕看看故意板着脸不看她的主任,甩着一头小辫子,说不去,我们妇产科多好啊,是不是主任!主任板着脸,说首先你是一名白衣战士,其次才是一名文艺骨干。郑燕咯咯地笑,说主任您放心,在手术室我可不敢跳舞。主任忍不住笑起来。从那以后,郑燕明显感觉出主任对她有些偏爱,像集体出去看场电影之类的小活动,女兵们怂恿她去请假肯定会成功。
郑燕的日子过的轻松愉快,恢复了活泼的天性,像是一只小燕子在病房中唧唧喳喳飞来飞去,病人、医生都喜欢这个活泼的小姑娘。但郑燕也有烦心事儿,除了摸不到踪影的梁伟军让她心烦以外,还有帮厨让她心烦。郑燕在家时,虽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也没下过几次厨房,最拿手的一道菜是炒鸡蛋。郑燕问过同宿舍的战友,她们把这道菜称为“娃娃菜”。王秀娟更可气,说她五岁已经会做西红柿炒鸡蛋了,这道菜郑燕到现在也搞不清先放鸡蛋还是先放西红柿。郑燕去炊事班帮厨有固定课目,那就是烧火。每次郑燕都会被呛的“痛哭流涕”,把自己弄得像个非洲丫头。炊事班长还要批评,说燕子啊燕子,你跟我说说,你怎么搞出来的浓烟滚滚,可把我愁死了!
张爱国按照炊事班长的指点,顺着滚滚浓烟找到连声咳嗽的郑燕。郑燕泪眼婆娑模模糊糊的看到一双大脚,头也不抬地说:“班长别发愁,你先出去躲躲,马上就见火苗了。”
张爱国把塞满灶膛的劈柴清出一部分,抢过烧火棍挑起灶膛中剩下的柴草,鼓起腮帮子用力吹了口气,火苗“腾”一下跳起来,灶间内的浓烟很快散去。
“班长,你真厉害!” 郑燕擦去眼泪,惊诧地说:“张爱国?你被分到医院来了?”
“没有,我在“钢六连”。”张爱国指指脸上的纱布说:“训练受了点伤,来检查碰上王秀娟才知道你在这儿。”
“唔!”郑燕见灶膛中的劈柴已经燃烧起来,一时半会不用再管,走出灶间坐在门边的条石上乘凉。张爱国跟了过去,见郑燕没有请他坐的意思,有些手足无措。郑燕同班的两名女兵躲在操作间探头探脑,郑燕招招手,她们落落大方地跑过来,说来看我们燕子,带什么好吃的了,拿出来共产。
“我来看病,才知道郑燕在这里……”张爱国指着灶间外的一堆木柴说:“我帮郑燕劈好这堆柴算是补偿吧!”
三名女兵挤坐在条石上看张爱国劈柴,一名鼻翼上满是雀斑的女兵小声说:“这个兵傻乎乎的。”
郑燕说:“他可不傻,没当兵前是拐子,打架凶着呢!”
“不像!”另一名胖乎乎的小女兵说:“我看他像只温顺的小猫。”
“提着马刀砍人,那有这样的小猫,只能算是猫科动物……”郑燕突然发现“雀斑”正眼含笑意地望着她,不由问:“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我在想,凶猛的猫科动物为什么会像小猫一样温顺……”
“死丫头,我拧烂你的嘴!”
小胖子连忙抱住郑燕:“别,别,等吃了午饭再拧烂她的嘴,今天中午有炖肉……”
张爱国支着耳朵把她们的谈话听了个一字不漏,心里甜丝丝的全身充满了力量,斧子轮的呼呼响。
“雀斑”看看张爱国又向郑燕挤挤眼,郑燕羞的跑进灶间再也不肯出来。张爱国一口气干了一个多小时,把一堆烂木头变成劈柴,整整齐齐的堆在墙角。眼看就要开饭了,郑燕担心被更多的女兵取笑,催促张爱国赶紧离开。
小雀斑、小胖子陪着郑燕把张爱国送到医院门口,小雀斑开玩笑说:“常来劈柴啊!”
“一定,一定!”张爱国兴奋地连声答应。小胖子嘴一撇说了句粗话:“这家伙的脑袋,他妈的有问题。”
第04章
珍宝岛战役后,沈阳军区根据部队大量非战斗减员的情况,提出进行冬季野营拉练的建议,得到了总部的肯定。毛主席批示:这个提法好,冬季要野营拉练,部队要学会游泳。于是,全军部队在冬季走出营区战风斗雪,夏季则把江河湖海当成了主战场。
梁伟军的游泳技术不错,“钢六连”十公里武装泅渡,他一鸣惊人在全连排名第七,算是狠狠地露了一把脸。十公里武装泅渡是累死人的活儿,体力再好没有坚强的意志也坚持不下来,老兵们私下说,没看出来,高干子弟原来也不孬啊!
夺得好成绩,梁伟军当时累得要死要活没顾上高兴,事后也没怎么高兴。他总觉得游泳不算真正的军事技术,他被心中的将军梦鼓舞着铆足劲儿狠练“五大技术”。
大比武的日子一天天逼近,“钢六连”的气氛也紧张起来。这不仅关系到集体荣誉还影响到连队主官的发展。战士们相互之间也较上了劲儿,那时候职业排名第一的是军人,不管农村兵还是城镇兵都想留在部队,大比武给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战士们不用干部督导自发加班加点的训练,杜怀诚最常干的事情,就是在午夜时分站在操场上吼:都他娘给我死觉去,不要命了!指导员的工作更简单,每天泡在炊事班与司务长、炊事班长研究怎样利用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