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大民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之大民国-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是日本投降后,现在占领越南的是中**队,南方是塞北军控制下的南洋和塞北系驻印军,而北方则完全被李宗仁占领了。在见识了赵书礼强势抢夺了大片海外领土后,李宗仁也妆模作样、有样学样的赖在越南不走。
“不知道高将军是如何看待越南未来的?”
戴高乐这不经意的一问,倒是让高凤举深思了。
他本来就是个谨慎的人,尤其是又经历了赵书礼遇刺,宋远事件后,更加谨慎。
笑道:“我是军人,不谈政治。”
戴高乐笑道:“军事是政治的延伸,西方军事学中这句经典的名言,想必将军听过吧。”
高凤举笑道:“这只是理论上的,实际操作上,就是另外的事情了。军人还是纯粹一点的好。”
戴高乐道:“实际操作上关系也同样密切啊,就拿现在的越南来说吧,虽然日军投降了,可是殖民当局仍然在统治越南。如果有中国支持,那么自由法国就能取得对越南的统治权,那样的话,我们将有能力组建五十万新的军队,战胜德国的力量就多了一份。将军说,这难道跟军事没有关系吗?”
高凤举摇头道:“这些我可不懂啊,也做不了什么。”
戴高乐笑笑,不在讨论这个话题了。他当然知道高凤举还决定不了越南归属这样的问题,当时日本一投降,戴高乐立刻就以自由法国的名义,照会中国政府,要求自由法国接收越南。可是磋商并不顺利,中国人根本不把自由法国放在眼里。
他也识相的不再提了,要知道在西方,他为了法国的利益,可是能跟丘吉尔和罗斯福争吵的面红耳赤的。但是对中国,他知道不能这么干。他请教过中国问题的专家,知道中国人重感情,容易情绪化,权力又过于掌控于某些强人手中。君王一怒流血漂橹,君王一喜天降富贵。中国君王实乃是世界上最接近于神的人。他打算通过另一种方式搞中国外交,那就是感情接触。他要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个好印象,然后在谈实际利益的事情。
而且这次战争后,法国势必不能在保持他的国际地位,而中国的国际地位显然将抬升。他有必要,结好中国,力保自己。远交近攻的原则,放之四海而皆准。
   
四百三十五节 西贡共和国

 戴高乐很聪明,他继续小心的运作,在中**队还没有完全开到开罗的时候,他已经成功的跟塞北接上了头。
他的秘使秘密拜会了赵书礼,提出了越南问题。
他开宗明义的表示,如果塞北愿意支持把越南主权移交给自由法国,自由法国可以在越南领土问题上对中国做出一些让步。
基调定下了,就是用越南的领土,换取自由法国掌握越南。自由法国需要越南的资源,人力,中国则不太在意。剩下的就是,黑暗的利益交换了,赵书礼派人跟自由法国的全权代表激烈密谈了十天,火速达成了协议。
————————————
越南,西贡。
华人徐邦道站在原法国印度支那总督府二层自己办公室的窗口前,看着外面慢慢升起的一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旗子,心潮澎湃。
这面旗子是临时赶制的,正面是用五种文字写就的西贡共和国五个大字,这五种文字摸样类似,因为都是汉子,不过是不同的书体,有大篆、小篆、隶书、楷书、宋体。要不是实在找不到专家,徐邦道还想用上甲骨文和金文呢。旗子的背面,则画出了一条红色的巨龙。
什么最能代表中国,最能代表华人呢,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龙,其实对中国人来说,龙只是一个图腾,而且是一个正在死亡的图腾,在真正的华人心中。最骄傲的绝对是自己的文字。汉字,传承了几千年而不断绝,从象形文字一直走过来,已经成了世界上仅剩的象形文字了。所以徐邦道中意的亲自设计了这个最能代表华人的旗子。在他眼中那种青天白日简直狗屎都不如,他甚至总觉得,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旗子,无非是因为孙中山当年跟日本很有渊源,甚至他恶意的猜测,这完全是像日本人在谄媚,才选择了拿日本的太阳旗做蓝本设计的。日本人用太阳做旗子,完全合情合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太阳的子孙,太阳是他们的信仰,他的图腾。但是这不是中国人的图腾啊,纵观整个世界。每个国家的国旗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也渊源,所以青天白日代表不了中国,代表不了华人。
徐邦道是谁,他是西贡华人中的著名商人,又是华人建立的西贡政府的主席。
看着在人群涌动的广场上。那面自己亲自设计的旗子终于升了起来,徐邦道知道他的身份不一样了,他是一国首脑了,是西贡共和国的总统了。
站在他旁边的是过去这里的主人。越南总督让德句将军,另一个人则是自由法国的代表。
“恭喜您。总统先生!”
旗帜升起后,代表率先恭喜道。
“客气了!”
徐邦道淡淡的说道。一切来得太容易了。
“亚洲的未来在哪里?民族自决吗。”
徐邦道近乎喃喃自语道。
但是他的话被两个人听见了。
让德句笑道:“民族自决或许吧。但是民族自决却未必是本民族说了算了,至少越南民族的自决他们说了不算。”
让德句是越南总督,也是维希法国的将军,但是自由法国一到这里,联系上他后,中国人也表示支持自由法国后,他识相的立刻向戴高乐效忠了。他手里有一万五千名士兵,其中一万两千人都是法籍军人,这在自由法国看来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用这一万五千人,军官当将军,士兵当军官,自由法国有信心组织五十万黄种人军队。
而为了得到这些,法国做出的牺牲是,允许西贡华人政府**建国。西贡共和国领土为西贡河以南直到海的法属越南领土,而自由法国得到了大部分越南,还有柬埔寨和老挝的控制权。
当然法国的让步还不止这些,要知道塞北军的控制力还到不了这里,越南的占领军是桂系的李宗仁部队。为了让李宗仁让步,自由法国割让了红河以北的领土给桂系,其实也是给中国了。当然塞北也给了桂系一些承诺,比如缔结一些密约保证桂系的政治地位等等。
桂系此时的势力膨胀的相当厉害,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两百万人。他们吞并了陈济棠的粤系,占领了广东、福建两省,又渡海控制了富饶的台湾,加上桂系的广西,他们现在有四省地盘,还有拥有石碌铁矿的海南岛。在境外,桂系部队还抢先占领了法属殖民地,在这里接受了日军投降后,缴获了大量的日本武器。占领法属殖民地,尤其是占领越南后,还缴获了几年间日本人在这里的搜刮,没收了维希法国殖民政府的大量资产,接着又干起了日本和维希法国的勾当,在越南继续搜刮一气。利用越南的财富,支持自己组建了两百万军队。
但是桂系的政治地位却不稳固,北方紧邻的就是庞大的中央军,随时有覆亡的危险。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蒋价石还能隐忍,一旦战争节后,如果蒋价石动手,显然他是第一个。所以他必须缔结政治上的盟友,而能跟中央抗衡的只有北方的赵书礼。
所以他接受了赵书礼的斡旋,将占领的法属殖民地尽数交接给了法国殖民政府,而法国殖民政府随即向世界宣布,向自由法国效忠。紧接着西贡共和国宣布**,自由法国宣布承认。中国政府当即回应,承认自由法国为法国唯一合法政府,断绝和维希政权的一切官方往来。当然中央政府的回应,也是赵书礼运作的,现在这点能量他还是有的,蒋价石这点面子还是会给他的。
自由法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中国人得到了实在的利益,英美不太愿意看到中国的扩张,可是这属于法国和中国之间的事物,他们又不太好干涉。而且还得顾全大局,美国随后还继续支持自由法国组建殖民地部队。越南人这几年过的很不好,日本人占领这里后,对越南的搜刮主要是大米和矿产,日本人滥发纸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还强令越南人更改作业习惯,最后导致了这样一个耕作条件优越的国家饿死了两百多万人。
自由法国重新控制这里的权力后,开始依照他们在非洲组建殖民地军队的经验,忽悠越南老百姓参军,当然也在用经济诱惑。比如高额的军饷,优厚的待遇什么的,他们预期的五十万部队很容易的完成了。在跟美军商议后,美国人答应援助军火物资后,自由法国打算再次征募五十万军队。
与此同时,中国一百万部队终于全数登陆埃及,联军总兵力达到了五百万人。其中三百万为美军,艾森豪威尔毫无争议的争到了联军统帅的地位,而蒙哥马利和高凤举都为副司令。登陆意大利的战斗,随时都可能展开。



四百三十六节 北非攻略
意大利军队是一只很讲究的部队,据说他们的物资供应中必须有红茶,而且供应优先度还很高。真的难以想象,意大利军人是如何一边喝着红茶,一边在沙漠中跟英国人戮战的。这样的部队,其战斗力可想而知,但是在德军的带领下,加上其庞大的数量,还是很可怕的。
现在虽然蒙哥马利已经将意大利军队打退了,但是并没有完全的解放非洲,甚至非洲大部分地区还在德意军队掌控下,只是埃及暂时远离了威胁。说埃及远离了威胁也不全对,没了意大利人的威胁,还有德国。
德军在攻入苏联南部后,已经靠近了中东地区,他们又从高加索和巴尔干半岛两个方向威逼土耳其。本来土耳其是中立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再也无法独善其身了。德国人显然是不讲理的,当初荷兰、比利时不都是中立的吗,还不是被他们闪击了。土耳其如果不从显然也将面临这种结局,他们妥协了,允许德军从他们领土上经过。
这就跟泰国一样,泰国当时被rì军入侵后,妥协了,答应跟rì本结成同盟,rì本投降后,盟国同意他们撤销当初对盟军的宣战。土耳其显然也是这种情况,或许他们也认为自诩为正义的盟国肯定比法西斯德国更讲理,能理解他们的被迫和无奈,战后不会跟他们计较的。更何况土耳其也看不到,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德国人横扫整个欧洲,只有苏联人还在山区苟延残喘,土耳其凭什么抵挡德军。而盟军却也已经打败了rì本,可以调集全部力量对付德意两国了。欧洲对抗整个世界,结局胜负真的不好说。
土耳其倒向了德军一边后,德国人迅速的进兵到了叙利亚巴勒斯坦等地,已经到了耶路撒冷外围。要不是英德双方都顾及到这个基督圣地的话,恐怕战斗早都在耶路撒冷爆发了。
现在埃及就面临的这样的局面,东边有德军的威胁,北方还有德意联军盘踞在利比亚到摩洛哥一带。盟军第一步作战计划,就是针对目前的局面。要优先解除埃及的安全后,在行反击。
艾森豪威尔主持作战会议,要求所有部队协同,英第十八集团军。从西奈半岛出击,往东攻击盘踞在中东的德**队,而美国和中国部队,则往北进入利比亚,联合驱逐这里的德意联军主力后。中**队进入阿尔及利亚往摩洛哥方向进发,而美军则负责进攻突尼斯。
如果放在没有任何间隙的两只军队上,这个计划就没什么可争议的,可偏偏美英中三只军队互不信任。美英算是铁哥们了吧。可是在协同中,同样都出问题。美军没有大规模登陆非洲前。派遣一些部队支援英国作战,并将其中一些部队划归英军指挥。可是这些部队。竟然最后自行离开英军,寻找自己的主力去了。原因是美国大兵觉得英国人不信任他们,给他们分配的任务往往都是无足轻重的,不是英国人照顾美国人,而是不相信美军的战斗力。
英国人看不上美军的战斗力,而中国人则看不上英国人的战斗力,并且经过缅甸时候的事情,还不信任英国人的人品。英国人对美国人有一种感情,认为美国大兵娇生惯养,没经过战争的洗礼,他们对上美国人有种自己更坚强更成熟的优越感,而对上中国人则有着自己是上等人的优越感,说他们看不上美军的战斗力的话,那么就是看不上中国的人种了。
同样中国人对美英也不信任,不信任英国人的人品,对美国人也是如此,尽管美英间尚有嫌隙,但是中国人却把两国看成亲兄弟。那么不相信英俊的感情也就落到了美国人头上,所以对这个作战计划十分的抵触。
摩洛哥位于大西洋沿岸,跟西班牙仅仅隔了一道直布罗陀海峡,地理位置重要。而突尼斯呢,靠近地中海,对面就是意大利。摩洛哥如果占领,美国可以从大西洋直接登陆,战略意义重大。而突尼斯呢,因为地理位置,这里的比塞大港可是德意军队的后勤中转站和补给要地。
公正点来说,艾森豪威尔分配的美军和中**队的作战任务都十分重要,可是高凤举却激烈的反对这个作战计划。原因很简单,高凤举想立功,也想在这场旷世战争中,名传千古永垂不朽,所以他心中十分渴望让自己的部队第一时间登陆欧陆。这个情绪英美两国都不会理解,试想一下一个上百年被欧洲人侵略欺辱的国家,现在却有一只部队登陆了欧洲,而且是打过去的,而且是作为拯救者打进去的,欧洲人还得热情迎接。这他妈太有成就感了,当初蒋价石的远征军出国,都是群情激奋,各界评价十分正面,认为是自汉唐以来中**人杨威于外遇的首次。那时候高凤举作为一个将领,都十分项目杜聿明,可想而知现在有个机会放在他的眼前,他岂能错失。
所以现在在高凤举看来,艾森豪威尔分配给他的任务,就是明显存在恶意。在他看来,美国人之所以进攻突尼斯,显然不是纯粹的想要尽快切断德意军队的补给,而是想占领这里有,为登陆意大利取得先机。
英国人倒是无所谓,德意非洲军队才是主力,有三四十万德军,加上将近四百万意大利军队,这是他们吃不下的。于是争论的焦点就在美军和中**队两只军队之间展开,准确的说是高凤举和艾森豪威尔两人之间展开。
高凤举很生气认为这对中**队不公平,艾森豪威尔开始倒是没反应过来。艾森豪威尔的想法其实并没有偏袒谁的意思,他是一个真正的军人,但是军人往往有种条件反shè般的感情,总认为自己的军队,自己熟悉的军队最为有战斗力,而忽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