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光大宋- 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句语出《发觉净心经》,答案丁谓自知。只是这时候丁谓不知不觉跟着梁丰跑偏得厉害,本来想用打机锋的方式和他含蓄地商量事情,哪知道这小子故意东拉西扯,搞得老丁本来想干啥都忘了,只顾着跟他比赛斗法。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梁丰下定了决心,随你来多少佛经,老子只是一部《道德经》和你整!
果然,丁谓终于抓狂受不了,怒道:“这里是佛门,你怎么总以道家相对?”
梁丰也烦躁道:“相公明明有事就说事,为什么偏偏要东拉西扯猜谜语?谁规定在庙里就要说胡话(佛话)?改天去道观小子陪相公念佛经!”
丁谓没想到这同学火力恁壮,居然敢跟自己对吼。一下子愣住,转念一想,是啊,老子有事说事,绕来绕去干甚?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钱惟演一直冷眼旁观,见梁丰老是不上道,心里发急,手里捏汗。刚才见二人吵起嘴来,吓了一跳。眼见丁谓笑得欢畅,才松了一口气。
丁谓大笑,梁丰只是微笑不语。
“呵呵,好、好,这一局,老夫又输了半子啊。”丁谓终于认栽,不过甚是畅快。
梁丰抱拳低头道:“相公明白四达,哪里输了?只不过身在局中,犹豫不决罢了。”
“嗯,你已知道了?”
“没有,是猜到的。”
“猜到什么?”
“猜到相公有为难事,又不好向别人启齿,只好寻了小子来发泄一下烦闷。至于是什么事,小子不知道。”
真奇了怪了,绕来绕去,还是不能明说。为什么不能明说,数不出口哇!
丁谓感觉到自己和雷允恭被人阴了,阴得厉害。事情要从勘定赵恒墓地说起。
按老赵家第一代皇帝赵匡胤时立下的规矩,赵家祖坟位置基本定在河南府永安县(现在的河南巩义县)境内。赵恒是赵家第三代死于任上的皇帝,之前已经大致找好了地方,就是永安县蔡庄的卧龙岗上,卧龙岗,光听这名字就来神,这可是龙睡觉的地啊,不埋皇上都可惜了。
选址工作一律由司天监的同志完成。具体负责这项任务的就是司天监提点邢中和。他是司天监第一把手,理所当然对山陵选址要亲力亲为,亲自查勘。
就在几天前,雷允恭作为山陵副使去视察工作,邢中和亲自陪同雷公公满山转悠,并指给雷公公看了选好的墓穴。皇帝的墓穴当然不能称为墓穴,得叫皇堂,按规定必须下深八十一尺,必须高出地面三十九尺(这规定也不知道谁捣鼓出来,不知道计算的公式和依据是啥,反正得这么干),折算下来,皇帝的尸首要埋在地下大约十几米深左右。
雷允恭可不懂这个,也没必要懂,他的责任无非就是审核预算,组织施工,定期旁站监理,确保安全生产百日无事故等等。至于跳大神看风水这些事都交给邢中和他们来干。
若是按这个分工,基本就不会出什么事了。可是偏偏这一天,也不知邢中和这厮抽了什么风,给雷公公指出皇堂所在的时候,鬼使神差又加了一句:“其实啊,先帝爷的皇堂选址这里不是最好的,最好的还在上面呐。”说完手一抬,遥指卧龙岭更高的地方,大约有两百米远处。老雷挺奇怪:“那儿有什么好的?”
“公公你是不知道啊,那地方宜子益孙,旺得很。很有些像汝州秦王坟。”邢中和悉心解释道。
“那为什么不选哪儿?既然这么好的话。”雷允恭更奇怪了,官家一直以来都是生得多死得多,养活大的只有当今官家一个。对于皇家来说,继承人是第一大事,人都没有,那还叫家天下吗?雷允恭领着内侍省押班的头衔,第一大太监,当然要替主子操心这事儿。
“呵呵,这不是怕那底下有水有石头么?所以安全第一,还是选了这块地面。软和点、干燥、没石头。先帝爷睡下去,保准不被硌着泡着。”邢中和老实厚道地回答道。

第一百章 要帮奸臣斗忠臣

这时候就看出雷允恭的骄横来了,背着手站在山坡上,用马鞭一指那块高地,果断地说道:“既然那里好,先帝爷又没多余儿子,那就移上去得了。”
“呵呵,这个么,公公有所不知,这皇陵的事重大啊,任何程序都不能乱来,但凡行、走、覆、盖,每一步都有规程,都有讲究,可马虎不得。动不动就要个把来月的,这改址啊起码也要仔细掐算掐算,到时候恐怕就耽误七个月的大葬之期,担不了这责任。”
“没事,帝穴立即朝上面移,咱家这就去面奏太后,你们抓紧施工,别耽误工期就行。”雷允恭说完大袖一挥快步下山,翻身上马扬鞭而去。邢中和追在他马屁股后面高声叫道:“公公、公公留步,这事太大,还是等您老奏报回来再说好不好?”
“不必了,你们马上办。”雷允恭头也不回,远远甩下一句话来。邢中和忙向身边陪同人员说道:“听见没有?赶快施工。”
雷允恭快马加鞭下了山道,又赶紧换车加紧时间,到了晚上才赶回宫里,疾步进入奏报太后刘娥。才要歇息,一听他的话,很不痛快道:“这么大的事,你怎么就敢擅自做主?和正使商量过没有?”
“呃,还没来得及跟他通气。”
“你去跟他好生商量一下,回来再说。”
雷允恭答应了,心想反正这是好事,回头给他说一声不就得了?栽刺的事他多,这栽花的事他没理由不干吧?
第二天一早,雷允恭揪着丁谓,就把事情对他说了一遍。还添油加醋言道:“此事关乎咱大宋朝龙运昌盛与否,我已经仔细问了邢中和,那厮说是大旺之地,发子孙的。咱们就别犹豫了,赶快点头,叫他们抓紧时间赶工要紧。”丁谓虽然被他忽然说得有些懵,但还是迅速调整状态,本想先去看看再说,又见他一脸的热切。心道这厮刚掌了内宫大权,若要自己去看,未免有些驳他的面子,不如就给他长一回脸算逑。于是就嗯嗯啊啊支吾着答应了。雷允恭一听大喜,急忙又去面奏刘娥道正使已经同意,可以开工了。
雷允恭离去后,丁谓隐隐觉得事情有些不妙,为啥这么大的事,早先司天监不说,这都过去两个多月了,完全有时间奏报的,干嘛非要等到雷允恭去监工才说?而且说得时间那么紧迫,不是还有三个多月嘛?晚个十天八天的也不耽误事儿啊,何必催着赶工。嗯,不对头,估计有猫腻。
丁谓的直觉加分析,认为很不妥当,又不好马上反悔,就派人悄悄代表自己去山陵暗暗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山陵改址重新开工,挖到快要丈许,已经发现石块了。丁谓马上感到犹如雷轰一般,差点崩溃。这时候才发现人缘差的坏处来,找不到人帮忙出主意啊。这种事又不敢说,一说,盖子都捂不住,立即现形。情急之下,只好找到亲家钱惟演,和他密谈,看看两个臭皮匠能不能顶个诸葛亮。
钱惟演能有什么办法?只不过是记得梁丰的六顶思考帽,也不愿意他丁谓倒台。自然而然,条件反射似的想起梁丰来,马上出主意说不如约那小子来谈谈。一是他没什么立场,不属于任何派系,嘴巴也可靠,计算没什么办法,也不会害了你丁相公;二是这小子有时候挺神的,好像有些事看得挺准,要不把他叫来死马当活马医?实在不行再承认错误得了。
丁谓一听,也只好暂时如此,撞大运呗,于是就把梁丰约来。
事情缘由全是由钱惟演代说的,老丁坐在旁边不说话。故事讲完了,钱惟演道:“玉田你宅心仁厚,多有计策,能替丁相解此一厄否?”
这时候梁丰也不能不佩服丁谓量大,明明是自己火烧脚背的事,他一点焦急像也没有,就那么静静地坐着。梁丰自己却是震惊不以:“为何提前了两个月?自己记得明明是六月的事啊。雷允恭死罪,铁板钉钉的事,跑不掉了。你丁老鬼也发配崖州,再无翻身之日。”但他左思右想,事情发作得太突然,现在丁谓做着宰相,其实也不算太坏,起码国家正常运转,没什么大问题。要是他倒了,以目前的形势,多半又要把寇准那尊菩萨请回来当政。
寇准当政倒也不错,关键是他来了,赵德明那泼皮无赖怎么办?不就又缓过气来了么?目前整个朝廷敢跟党项仗腰子的,也就是寇准、王德用寥寥数人,寇准一留下,国策准变。那么自己的心血就要白费,以后不是说完全没机会,只是最佳时机错过,再找办法可就费劲大了。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帮丁谓过这一关再说。但他确实也没什么把握,这么大的罪,想要脱身,自己一个局外人,如何主导得了历史走向?
闷了好半天,梁丰开口问道:“出水了没有?”
“似乎还没有,现下都山陵都小心翼翼,没敢大动。”丁谓答道。
“哦”,梁丰松了口气,还不算太坏。
“小子有一个主意,管用不管用就不知道了,丁相可愿听?”
“嗯,玉田就请直说,老夫洗耳恭听,若能过此一关,定承你的大人情。”丁谓诚恳说道。
梁丰于是便如此如此说了一番,丁谓听罢,面色阴晴不定,犹豫不决。钱惟演也紧缩眉头,不敢说话。
好半天丁谓下了决心,说道:“好,便依玉田之策,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但愿能过此一关。”
三人不再多话,梁丰告辞而去。
梁丰回到家里,有些后悔给丁谓出主意,心想要是给那人知道,自己会是什么结果?但方才自己的考虑可以算是很周全了,即便事情过去,那人估计也不知道是自己捣的鬼。
他知道这一箭双雕之计实在高明,不过现实情况已经大为不同,最明显的就是寇准还朝了。那人本不是一心揽权有多大野心,只是见不得所谓奸臣罢了。本来已经对丁谓没有了多大反感,只是恰好赵恒死去,天送这么大一个机会到面前,换了自己,也断无放生的道理呀!
呵呵,没想到自己要帮奸臣斗忠臣,真是稀奇古怪。
也许,有朝一日他明白自己的苦心,会谅解自己罢。
梁丰一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好觉!
第二天早朝,众大臣鱼贯入宫列班,王曾率先出列奏道:“昔光武中兴,所赖君臣皆振奋也。今主上虽甫临大位,宜依东汉故事,为朝事定制,改五日一御。可坐承明殿,官家右,太后左而坐之,设垂帘听政,方有新君气象,也不使臣下进退失据、早晚无措也!”
按剧本,应该丁谓反对,改为初一十五上朝,其余时间大事再召相关大臣,小事就由雷允恭上奏便可。然后王曾再反对,然后丁谓再坚持,然后丁谓胜利。
可惜一变百变,今天丁谓似乎完全赞成了王曾的意思,并无坚持。大臣们齐声符合,水到渠成地订下制度,从初一开始,赵祯和刘娥五日一上朝,听取百官奏事。其余时间各自办公,有事开会。
雷允恭站在旁边挺郁闷,自己早就知道王曾的主意,也曾和丁谓商量过此事,都达成协议的,今儿怎么会不言语了?但自己现在是站班黄门,哪里有说话的份。只好生生憋在肚子里,待会再说。
顺顺利利差不多要散会时,殿外黄门匆匆跑进大殿,跪下奏道:“启奏官家、太后,司天监邢中和遣人急报,先帝山陵黄堂渗出水来,并有碎石!邢中和马上就到!”
刘娥、赵祯一听,豁地站立起来。
满朝文武面面相觑,人人震惊,鸦雀无声。

第一百零一章 挖出水来啦

初初的震惊过去,刘娥渐渐清醒过来,缓缓转头看着雷允恭,冷声道:“你怎么说?”
雷允恭早就吓得在那里浑身筛糠似的颤抖不停,刘娥轻轻一问,仿佛在他耳边打了一个霹雳一般,扑通趴在地下,以头叩地,说不出话来。
朝班里有一个人也出列,双膝跪倒,默然不语,正是丁谓。
这时钱惟演自右列出来,躬身奏道:“启奏官家、太后,臣以为兹事重大,丁谓、雷允恭身为山陵正副使,难辞其咎,然真相未明,为防他二人串通一气,该当分别察问。臣请先行拘押雷允恭,不使其等同处一地。才方便察问。”
刘娥听了,毫不犹豫道:“准奏,殿前侍卫何在?”殿外侍卫齐声答应。刘娥道:“拿下了。”顿时进来四个侍卫,把那个方才上朝时还目中无人,面露骄色的雷允恭像拖死狗一样拉出殿外。
一旁薛映也出来说道:“亦当拿下丁谓察问明白。”刘娥正要发号施令,就听丁谓说道:“臣已知罪,只是臣还想等邢中和进殿来问个明白,再无怨言。”刘娥此时已经恼怒到了极点:“哼,便依了你,今日当着满朝文武问个明白。”
群臣无语,就这么干等了好半天,殿下黄门才扶着一个衣衫破烂,蓬头垢面的人匆匆进来。
那人一进殿中,便即伏在地下,口称万岁。正是司天监提点邢中和。群臣见他这副模样,大感惊讶,而赵祯则有些慌乱地看着发生的一切,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
“抬起头来。”刘娥道。
邢中和稍微抬头,一个脑袋这时候已经鼻青脸肿不成样子。
“如何这般模样?”刘娥问道。邢中和只是痛哭不已,说不出话。
“问你的话,怎么不答?”刘娥怒道。转头又叫另一个殿前押班张景宗道:“你问他!”
张景宗下了丹墀,走到邢中和面前道:“奉太后口谕,有话问司天监提点邢中和,你要据实回答。”邢忠平才收了悲声,磕头称是。
“邢中和,你如何身上带伤?”
“回禀太后,臣是被人打的。”这时候邢中和慢慢缓过气来,老实回答问题。
“何人打你?为什么打你?”
“是丁相公家人打我,为山陵皇堂渗水之事。”
“嗡”地一声,满朝文武交头接耳,惊讶中纷纷议论。
“肃静!”张景宗环顾四周一眼叫道,待声音平息,又继续问他皇堂渗水为什么被打。邢中和却吞吞吐吐说不出话。张景宗转身弯腰向刘娥奏道:“奴婢问话,他只是不说,是否把丁相家人拿来问个明白?”
刘娥想了想道:“传旨,把打伤邢中和的丁谓家人拿来,在殿外问话,张景宗问话,冯拯、王曾、薛映、陈执中旁观。”这几人领命下殿,就等着把打人的凶手抓来问个明白。
丁谓的家人本来就没跑,等着被提到殿外,一共五个人,统统跪下。为首的叫丁顺,是丁谓府上的壮仆管事,平日就负责家里壮丁的管理,另外一个重要人物叫顾明全,是西门外有名的风水先生,平日专门给人择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