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大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阳光大宋-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没见识的话让李迪、晏殊他们听了苦笑不已,心说没文化就是可怕啊,他们不知道这名次排列,必须是定完以后才能揭开糊名的。一旦糊名揭开,任何人没有权利改动,谁能如此无聊跟个小孩子过不去?还是官家的好朋友。
流言且不管它,反正梁丰是非常开心,又弄了个第二,也就很不错了。他记得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江河湖泊浪滔滔,谁比我的武功高?谁最难受谁知道,天下第二也挺好!”人呐,就要想得开些,什么都要争第一,到何时是个头哇?金榜题名已经跑不了,再图那个虚名又有什么用?
于是拉了韩琦、张挥等人庆贺。张挥邓圣两人的名次要靠后些,但好歹也算中了,张挥八十五名,邓圣一百二十,要按这座次排定,张挥弄个进士出身没问题了,邓圣同进士也跑不了了。也都还比较满意,符合自己的水平。
只有韩琦比较郁闷,他考试前满拟自己中个前三是没问题的。因为他跟宋家兄弟,梁丰等几乎天天切磋,对彼此的文章水平都有深入的了解,自信不比他们差。这回才得了个第八,虽然也进前十,但恐怕前三甲已经无望了。熊孩子心气高些,觉得自己这么本事,考得不如人家,没什么心思庆贺。
梁丰知道他的心理,亲热地搂着他肩膀道:“怎么,考个第八还不满意呀?”
孩子厚道,闷声答道:“是,小弟临场发挥不佳,有些紧张,不理想。”
“咳,大不了重来呗,你才多大?老实说就算考中了状元,官家也不敢给你大官当,怕你睡觉尿炕丢脸哩!要不然,这科不干了,回家,下科再来,就比较有把握了。”
听梁丰笑他要尿炕,虽然子虚乌有,但还是小脸一红,又听他劝说自己下次重考,眼睛一亮,这倒是个好主意哈。
梁丰看到他忽明忽暗的脸色,其实心中叹气,同是十六岁的花季,这孩子在考场坐三天写了几千个字,就弄个全国第八名,今后高官厚禄推都推不掉。自己那个便宜弟弟,提着小脑袋在边关杀来杀去,才混了个提辖,还算是祖坟冒青烟了。人比人气死人,这理跟谁说去?
p

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生的悲愤

梁丰非常痛恨的殿试终于确定了时间,天圣二年二月十八日,据说大吉。不止他一人恨,包括小韩、老宋、老叶他们。因为要准备临门一脚,几个大有实力的苦逼们过了一个煎熬的新年。
其实梁丰不是痛恨殿试,而是痛恨那几个家伙没完没了地骚扰折磨他,要么讲书论道,要么名次竞猜,要么长吁短叹,要么神神叨叨,反正有关最后那一刻的所有苦恼,都来发泄到他身上。没办法,谁让他房子大名气大客人多呢,还跟官家交好,自然吸引大批游客参观。老宋哥俩天天都来,韩琦常驻,叶清臣隔三差五打扰一番,后来又加了个慕名拜访的郑戬,都不是好相与的。老宋哥俩甚至有些丧气地说,反正状元就是他梁丰了,自己们好歹能争个第二第三的名额。梁丰有些难为情,这时候真有些怕万一被钦点了头名,回头对不起这些哥们儿,今后还要共事的。
年都没过好,他和那些神们,怀着不一样的心情,盼着一样的殿试那天早点到来。
后来,终于通知了确切时间,梁公子才松了口气,早死早超生,暴风雨快猛烈些吧!
再后来,他才明白了大宋的以人为本,对文人的关怀良苦用心之处。都是读书人,许多难免心气高些,神经脆弱些,让他们在忐忑中把年过了,好歹也因节日的气氛冲淡一下紧张的空气。回头再考,哪怕成绩差点。也还不至于寻死觅活了无生趣,春光烂漫时节,想不开的人毕竟比冬天少得多。因此安排了这么个才送完花神,又迎来考神的时节。
话说到了这一天,参考的各位都算得上是准进士了,大宋官家啥都节约,就是对考生们不差钱。人人发了一身崭新的蓝衫、乌纱折角幞头、方心曲领、系皮带、朝靴样样齐备。这个蓝衫有讲究,一旦得中,譬如鲤鱼跃了龙门。于是便要换上紫色缎袍,将幞头双翅展开,意为改头换面的意思。
一千多年以后。中国许多地方依然保持一种风俗:给祖坟立碑,是要请风水先生来做法祈祷的。其中一个程序就是将黄色道符混着鸡毛,用鸡血蘸了贴在碑上,还念念有词“鸡血点碑头,子子孙孙中诸侯;鸡血点碑腰,脱了蓝衫换紫袍;鸡血点碑脚,子子孙孙入太学。”正是由此而来。
扯远了,赶快回来。
二月十八日,晨巳时,宋郊和梁丰分别带头。并肩走在皇城御道上,身后两列一大票参试的贡士,三四百人黑压压、蓝汪汪地庄严肃穆,老痰都不吐一口地默默走着,要不是人人脸上放光有种异样的兴奋。看上去倒像一群排列好要去送死的大黑猪们。
进了皇城,有鸿胪寺礼赞、大内黄门等指引,大家来到崇政殿,等候点名入座。
崇政殿正中黄澄澄的龙案下丹墀两旁,各有十张矮几锦垫,是专给前二十名准备的考桌。这象征一种殊荣,当然,在天子脚下考试,也带来一股山大的压力。
大殿两旁排庑,则是给那些普通贡士准备,各人桌前都贴了名字考号,大家依次坐下便是。
一会儿忽然鼓乐大动,奏的是古书上记载的《韶乐?九成》之礼,然后仪仗、翠盖、金乌等等排列进来,当中行来身穿章服、着通天冠的皇帝赵祯,百官伺候两厢,众举子垂首相迎。
赵祯上殿,一下子就瞅见站在右手第一号考桌的梁丰,眼睛一亮,带些婴儿肥的小圆脸就有了笑意。满考场也就是梁丰胆大,敢抬起头来望着小官家笑笑。一笑不打紧,合着小官家比他还紧张,第一次主持这么大而有意义的活动嘛。光顾和他打招呼了,脚下不留神,就踩了自己袍子,一个踉跄,辛亏两旁虚扶的黄门眼疾手快,本来没用力的双手猛地抓紧官家,才没让这小子甩了一跤,但也绊得赵祯冠上垂珠乱晃。赵祯马上红了小脸,不再看他,抿着嘴两眼直视前方,端端正正走上台阶。梁丰看得嘴都绷痛了,急忙低着头耸动肩膀。
这一幕除了梁丰跟少数几个黄门,其余都低头没看见,否则是要上史书的,那就丢人大发了。
皇帝端坐,殿前才抬了一张大大的黄案上来,文武百官并举子们在案前向赵祯三跪九叩行足大礼,这才由丁谓带队,王曾、吕夷简、李迪等将刚刚请来官家出的试题,经丁谓的手慎重将试题放在案上,又由晏殊和鞠咏,两个会试副主考接过,高举两个黄色锦缎密封大圆筒子,端庄缓步走出大殿,向在场所有人展示密封完好,方才接过鸿胪寺礼赞托盘递过的金质裁刀,细细裁开封皮,抽出一大沓白摺大卷来。
这时百官与众考生又齐向天子行礼,毕,听唱名上前领卷,还要朝殿上赵祯再鞠一躬,方才捧着卷子回到座位。全部搞完这堆程序,恰好是午时正,考试便开始了。
梁丰缓缓展开试卷,只见卷首朱笔工楷写着试题:制曰:朕自肇登大宝,嗣守祖宗丕业,任人图政,惟名为实。夫何与朕共理者,求其循理奉法、忧国如家者,嗟乎!巡行遗矣;教化宣矣;赈恤颁矣;戎兵诘矣;虑谳详矣;工费厘矣,求治弥劳,求效弥远,兹欲循名责实,黜无稽,旌有功,俾治理远驾汉宣,以溯唐虞之盛,何施而可?尔诸士方当始进,心志精白,俯仰世变,必有慨于中矣。宜各抒所怀备言之,朕将采而行焉!
题目意思很明白:咱刚当了皇帝不久,也曾四处巡视,搞宣讲团、搞慈善活动,加强国防,依法治国,大力推行基础建设。就是图个咱大宋长治久安,希望达到人人做实事,查虚浮无功之辈,奖励扎实工作的人,追求做一个像汉宣帝那样的明君雄主,把国家治理得像上古唐虞那样的盛世。我还该做哪些事?你们都是国家选出来的优良品种,个个都德才兼备,胸怀大志,今天就放大胆子,把你们心中的国家规划好好跟我说说,有好主意,我一定采纳并推行!
题目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就是空了些,没有实指什么,随便发挥议论。其实这就是大宋气派,就是大宋对读书人的包容,随便你说什么,咱都听着!
殿外面的人梁丰看不见,不知道啥模样,反正殿上几乎有大半都是最近经常在他家串门的,一个个风度翩翩,古井不波地看完试题,凝神思考,显得胸有成竹。
梁丰晃了一眼,特别注意到韩琦小朋友像个少先队员参加党代会一样稚嫩地坐在桌前,居然很沉得住气,看来上次会试过后痛定思痛,加强了修炼功夫啊。赶忙也集中精神思考起来。
想了小半天,梁丰终于基本有了个头绪,便扯过早就预备在桌上的稿纸,一边注水磨墨,一边蘸笔打起草稿来。因为这殿试是一篇过,也是一天过,容不得像会试一样玩个两三天的,要比好,更要比快,字还不能错,所以得抓紧时间。他写几句,想几句,再想几句,再写几句,慢慢地就沉浸在考题里,渐渐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不知不觉,稿子基本成了个大概,这时候方松了口气,正在认真阅读,忽然一只胖胖的小手伸过来,拿起墨锭,居然在给他研磨。梁丰一看那袖子,不用抬头就知道是赵祯了。本来大殿里就是一片寂静,此时骤然空气有些紧张,满屋子地考生都不约而同抬起头,合不拢嘴地看着这一幕:官家替梁丰磨墨!
梁丰也吃惊地抬头看着他。赵祯却促狭地朝他挤了挤眼,梁丰居然老脸一红,瞪了他一眼,歪歪嘴示意你快回座位去!赵祯嘟嘟嘴,鼓起腮帮子摇头,又朝身边黄门递个眼色,指指龙案上,又指指梁丰的砚台。本来那些宦官们没料到赵祯居然跑下座位,都紧张得满头大汗。看了赵祯的动作,个个脑子进水,不知道他要干啥。
只有李石彬老辣,马上会意,赶忙去端了御用砚台过来。赵祯很欣慰地笑笑点头。李石彬马上把砚台放在梁丰桌上,顺手换了他那个又放回龙案。梁丰叹了口气,心道:“小子你这也太露骨了吧?这不是把老子放火上烤么?这殿上其他十九个,下来不吃了我才怪,你这打击也太狠了!”
没办法,只好将就用着赵祯的砚台写字了。
满堂的羡慕嫉妒恨只能装作看不见。
赵祯打的好算盘,故意表现对梁丰的恩宠,让其他举子们在措手不及的慌乱之下发挥失常,这头名还不是梁家哥哥稳拿?别人写的不好,就他写的好,阅卷官们好意思再故意打压么?他还会挑时候,等梁丰草稿打完再弄这个,免得扰了他的心神。
果然,韩琦同学的草稿一不小心写错了好几个字,宋郊宋祁叶清臣郑戬张先等人都下笔颤抖不已,人人脸上满满写着“悲愤”二字!
p

第一百四十六章 状元难定啊

坑爹的一天终于过去,赵小六才知道这监考不是那么好玩的。溜溜陪着干坐了一天啊,又不像平时那样可以说话,可以走动,除了午时三刻赐膳的时候抽空出去溜达了一回,其余时间就这么耗在崇政殿里。
皇帝也挺悲催的!
大殿里的考生们更悲催,直接被打击成那样!
出来的时候,宋祁和郑戬顾不得紧张到虚脱的身体,皮笑肉不笑地朝梁丰拱手道贺。那脸色,酸得要拧出水来。宋祁的哥哥和另外一些人,好歹还顾下风度,没做这么恶心梁丰的动作。不过大家自动和他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也够这厮郁闷半天了。
有时候,过分的爱就像一件湿透了的羊皮袄,穿在谁身上都不舒服。这话不但适用于母子、夫妻、基友,也适用于赵祯和梁丰这种因身份特殊而带了许多神秘色彩的朋友!
三关已过,再刻苦的读书人这时候也放松了。大家纷纷作鸟兽散,各自寻欢作乐而去。梁丰本来就被暂时疏远,这时候便得其所哉,一个人跑到缀锦楼拉着雪里梅撒欢。小雪同学心疼情郎最近都没好生痛快过,便任他予取予求,百般奉承,孰料这厮发泄太过,最后被他折腾得差点要立遗嘱:“郎君金榜提名日,勿忘烧纸告小梅!”。
天圣二年进士科最后的阅卷工作紧张地开展着。按文字描述的规定,最后的试卷是要统统经过圣裁排定座次的。但实际上,依然是阅卷官先把关,把前十名挑出来呈上御览,最后状元榜眼等都在这十名里面产生。当然,还是要弥封糊名誊抄对读等等,为了防止考官放水做人情。十名产生,才撕了封条露出姓名来,供最高领导挑选人才。
而最后的阅卷工作阵容尤其庞大,自中书门下平章事起。所有参知政事、礼部尚书侍郎、谏台诸御史大夫都要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评定。
前三名的排列争执最为激烈,因为这是倒数第二道程序,一般考官们定的前三名,最少有一个能进入御定的前三,好歹要给宰相们些面子不是?
“嗯,下官认为这篇不错,措辞典雅。言事恳切,可以排第一了。”李迪捋着花白胡子点头道。大家忙听他的下文:“各位请听,‘古所为象浑穹式坤厚懿,网醴化,曼羡延洪者,道有由也。钦惟皇帝陛下,德光谟烈,撰体清宁,本持盈保泰之心。成惋大丰登之象。固已经学光昌,礼教咸被,人才蔼吉。乐利无疆矣。’诸大人以为如何?”
晏殊听了,也顾不得是领导定的调子,忙道:“诚哉纯意,此卷果然中正醇和,不过嘛,官家甫登大宝,说什么德光谟烈,撰体清宁,是否过誉了?而且此为《周制》之陈弹。虽难为了他能写出这般锦绣文章,究竟言之有物还差了些,下官以为传胪可矣,头名么,还是这篇好些。”说完就赶忙念起自己相中的卷子来:“经典之文。损益之道,莫备于礼,而因详及古之典礼之书,此诚一道同风之本也??????或垂一代之制,或合数代之文。皆有可采也。圣朝典章大备,再假时日,开馆纂修,溥睢麟之雅化,开黼黻之光华,岂不懿欤?”念完,得意洋洋地环顾四周,仿佛是他作的文章一般。
王曾听了,摇摇头笑道:“同叔此卷,妙则妙矣,奈何要进三甲,选的是宰相之才,寻章摘句,馆阁可矣,中个进士出身是绝无问题,但还需经邦济世啊。喏,在下选这篇,诸位看看。”说完又推荐了一篇出来。
就这么读着,念着,大家争执、商量,最后公推出了一篇各方面都非常认可的文章出来:“臣谨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