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捕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城捕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么,这东西是怎样使用的呢?比划了几下不得要领,警察们懒得再动脑筋,干脆弄一个防盗门来,再拉过一个平时负责破门的嫌疑人,让他当场表演。但见此人并不藏私,大胆献艺,他把那个铁蜘蛛的爪子张开,抓住防盗门上锁芯突出的部分,然后把摇把插入铁蜘蛛侧面的一个圆孔,一摇之下,铁蜘蛛的八根爪子骤然收紧,依仗其硬度高,竟深深地刺入了锁芯之内,与之形成一体;而后他把金属管中最细的一根与铁蜘蛛的尾部拧在一起,再依次把不同粗细的金属管套在后面,转眼间就用这些金属管形成了一根一米多长的套管。把那个撑脚细的一端卡在套管上,粗的一端顶在防盗门上。此时,他用力一扳套管,整个锁芯便被从防盗门中扯了出来!

  防盗门整体的材质通常硬度较高,只有锁芯是制式的,而且设计防盗门时会考虑有人砸锁,撬锁,但没人想到仅仅凸出门面一两毫米的锁芯竟可以被拉住向外扯。防盗门的锁不怕砸,不怕撬,也不怕敲,却怕拉,成为李勇设计这种工具时攻击的弱点。那“铁蜘珠”的材料很特别,是李勇通过在兵工厂工作的朋友,用反坦克武器用钨合金制成的,硬度之高可以穿透坦克的装甲,所以,用其“咬”锁芯如同老虎咬骨头,可以深深嵌入。而或许因为李勇曾经在自来水公司工作后,他设计制造的套管结合紧密,浑如一体。当破门者猛扳套管时,由于杠杆作用锁芯与防盗门内部连接的部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顿时断裂,这样锁芯便被破坏而从防盗门里抽出了。整个过程不过一分钟。

  在李勇等人的住处搜到一堆被破坏的锁芯,个个上面都有八个钻得深深的窟窿。

  这件奇特的工具,如今应该依然被我国警察博物馆收藏着。而以后防盗门的设计,也因此得到改进。一个人促进了一个行业的改进,李勇先生应该说没有什么遗憾了。

  由此,可以看出李勇集团的特别之处和犯罪向高科技发展的趋势。以警方的破案记录来看,我国传统的犯罪学专家们对作案工具的改进不够重视,而更重视技巧的运用一把洛阳铲用了上千年式样不带变样的,便是实证。这样的结果是我国的贼十分重视“手艺”,一度个个都有可以代替刘谦上台表演的技术水平。不信?早年北京曾有过“佛爷大会”,也就是行窃的专业人士举办的聚会。进门的时候除了得说明是哪位老大请来的客人,还得当场露一手验明正身 – 看门的小弟会拿出一张大团结,装进一个牛皮纸信封里,朝信封上吐口唾沫,然后朝瓷砖墙上一贴。您要想进门,就得众目睽睽之下从信封里把这钱夹出来。假如过程中钱还没出来,信封先掉下来了,您老别管多高的辈分,赶紧转身白白吧,这说明您已经不适合干这一行了。

  这算不算某种上岗资质认证?

  反正,中国的贼中,有一身惊人艺业,能飞檐走壁的高手永远受人景仰,比如燕子李三的传奇,便是如此。

  说来有趣,各地方的贼有各地方的特色,我国的贼讲究手艺,而日本的贼则讲究仪式感。二战前夕,在日本曾经出过一个有名的大盗,经常在东京等地入室抢劫,来去如风。此人有个古怪的外号,叫做“说教强盗”。原因是这位强盗入室以后,首先要把主人全家绑缚起来,然后花上几十分钟对他们进行防盗防火教育。直到举一反三,推心置腹,让主人折服,认识到自己疏忽大意的问题,才满意而去。

  能产生这样古怪的贼,大约也只有日本这个古怪的国家了。

  对了,言归正传,那个盼盼防盗门为何无法攻破呢?说来也简单,只因为盼盼防盗门设计的时候,锁芯并不凸出于防盗门的表面,李勇的“铁蜘蛛”本事再大,没有那一点点凸出之处也无法抓住锁芯,自然无能为力。这一点点区别,成就了盼盼防盗门的一世英名。

  防盗门大盗落网,七十多起大案同时告破,让整个北京警方松了一口气。只有那位钟国友先生在听取警方公告的时候死活想弄明白李勇跟他有何冤仇,干嘛要给他来个“鸡犬不留”?我那些鱼又是怎么死的?

  结果提审时屡次问起,李勇都懵懵懂懂,怎么也不记得自己有过这么一个仇人。最后,终于有个小喽啰想起来了 – 啊,是有这么一位,家里翻不出什么正经东西来。一气之下我就在他家鱼缸里撒了一把洗衣粉。

  得知结果的钟先生哭笑不得。

  大案告破,同行的取经,媒体的采访,让刑警队很是热闹了一番。然而,老太爷却没有什么心情来享受这份成就感。

  另一个案子也同时刚刚告破,两名残忍的凶手落入法网,但这件案子让老太爷心情很不好,连侦破了防盗门大案的喜悦,都无法令其感染。

  事实上,正是后面这件案子中老太爷的话,让我动了写《京城捕王》的念头。

  '待续'

  京城捕王之二十一 十四大案 (2012…02…02 21:16:56)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想把赵老太爷的经历写出来,是一个已经琢磨了很长时间的事情。最早有这个念头,应该是在采访公安部汪旱英警官的时候。

  汪旱英警官的样子与一般人理解的警察颇为迥异。此人有一张三分像刘德华的面孔,鼻梁英挺,面色白皙,身材瘦劲,看上去竟有几分儒雅,宛然是一个办公室白领。后来一打听,汪警官还真是一个办公室白领,从进警局就是坐办公室,已经坐了三十多年,除了实习,从未担任过一线职务。实际上,汪警官做白领的时间比大多数公司里那些系领带的家伙都要长。

  然而他的工作很是有趣,人家是审犯人,汪警官审警察,被审的还很高兴 – 汪警官三十几年的工作竟然一直是审核各路捕头的报告,为其确认报功细节。这个类似锦医卫南镇抚司指挥佥事的职位使汪警官满肚子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件,而且很熟悉其间细节 –哪个大大咧咧的警察在报功的时候也会把报告写得严谨如八股文。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使老萨千方百计通过朋友和他拉上了关系,这样一个关于京城各种奇案的聚宝盆简直千载难逢。

  然而接触起来发现这位汪警官之圆滑赶得上四川军阀邓锡侯了–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邓锡侯有个外号叫“水晶猴子”,汪警官也是这般让你如沐春风而又滴水不漏,可以和你大谈三个钟头话题不带重样,就是最后记不起来他到底说了什么。

  和崔铁鹰这等刚烈的一线老大交往要简单得多,你只要豁得出去,三大碗烧酒碗对碗地下去,人家会定你是条汉子,把你当兄弟看待。但跟汪警官这样的做法根本没用,三大碗下去你天旋地转了,人汪警官还是笑容可掬,温文尔雅,还是跟外交部发言人似的。

  你拿他根本没辙啊。

  没办法,人家搞了多年宣传工作,很知道千言不如一默的道理,否则汪警官根本不能在这个位置上一干这么多年。

  只有谈到“赵长印”这个名字的时候,汪警官仿佛微微一愕,道:“赵老太爷啊……”然后便打开了话匣子,一个一个案子说来如数家珍。事实上当我后来采访赵老太爷的时候,老太爷很惊讶老萨哪儿了解来的这么多细节,他不知道汪警官已经提前做了剧透。

  起初不理解汪警官怎么忽然从锯了嘴的葫芦变成高压水龙头,等看到他的眼神,顿时有了三分理解。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还带着……三分崇拜。对,我猜如果坐办公室那么多年的汪警官心中有个崇拜对象的话,闹不好就是赵老太爷。感觉上,在北京警界,赵老太爷的赫赫威名,仿佛就是一面旗帜。

  汪警官不看材料,仅仅因为萨提了老太爷的名字,就竹筒倒豆子一般讲了十四个经典大案,都是“赵老太爷”率领所部侦破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的案子。说来个个不是惊心动魄,就是险象环生。大多数案子在全体或者部分北京市民的记忆中,都有着或深或浅的印象。

  这十四个经典大案在我的笔记中是如是记录的(不按时间顺序,而按照汪警官讲述的顺序)。

  第一案,西直门枪战案;这起案件中黑社会团伙创造了此后电视剧中“左手大哥大,右手五连发”的标准黑帮形象。赵老太爷亲手抓捕了其首犯,反侦察经验极为丰富的北京黑社会巨头陆世宏。

  第二案,号称新燕子李三的“大宅门飞贼”案,该案中北京东西城区数十家包括开国元勋在内的宅邸被盗。此案的破获和追赃都很不容易。

  第三案,劫杀数十名出租司机的首都悍匪杨银龙犯罪团伙案,这伙持枪悍匪在遭到警方伏击的时候竟然仍能破围而出。

  第四案,石景山十五名假联防连环入室抢劫案

  第五案,吕家村巨额伪币工厂案

  第六案,106路电车“菜刀队”扒窃抢劫团伙案

  第七案,“双桥西柳性奴别墅”虐害幼女姐妹案

  第八案,“防盗门大盗”入室盗窃团伙案

  第九案,侦破北京市第一起大哥大盗号案,此案与“防盗门大盗”案共称为北京九十年代高科技犯罪的两大案件

  第十案,护城河角门浮尸案,在公安系统内部又被称作“检察官杀人团伙案”。

  第十一案,总经理雇凶杀人案,被杀的是董事长

  第十二案,方庄入室绑架案,著名记者的丈夫被绑,新闻界几乎炸营

  第十三案,良乡色诱钓鱼诈骗团伙案

  第十四案,金螃蟹枪案……

  每一个案件,后来都和老太爷一一核对,发现汪警官的记忆力十分惊人,记不得的内容也就罢了,只要是记得的,都能得到证实。后来才知道这是他的职业特点决定的 – 人说立功报奖的案件送到汪警官手里,他总要问两三遍,如果前后有什么细节不相符合,准会被汪爷给核出来,那简直是电脑啊。

  我估计,要不是时间有限,汪警官还能把这个清单列下去。

  当时就想,如果把这十几个案子都写出来,哪怕只是流水账般记下来,只怕都是一本书的量了。但是因为手头的事情甚多,也就是想一想而已,至少当时还没有什么机会采访这位北京警界的传奇人物。

  说完了十四个案子,汪警官眼神闪烁,似乎还有什么话要说。

  “您,还有什么赵老太爷的案子要补充吗?”我问。

  “那不是。”汪警官欲言又止,想了想还是说了,“我怕误导您,以为老太爷就是一破案机器。其实……其实我们佩服老太爷,主要不在这儿,咱北京能破案的多了去了。赵老太爷让人敬佩,主要是人品。”

  “人品?”老萨有点儿没明白,想难道老太爷破案靠RP爆发吗?

  “应该说是那种作为警务人员的荣誉感,或者说从事公安工作的责任感…。。你得问跟过老爷子的兄弟,好多都变得跟他亲儿子似的……这个,这个,他N的还真不好一句话说清楚……”感觉到老萨惊奇的目光,汪警官似乎忽然醒悟自己爆了粗口,只轻轻把肩一端,又亮给我们一个文质彬彬的儒警形象。

  难道是我听错了?老萨一边琢磨着一边起身离席去方便,留下汪警官和陪我来的尹警官两个。

  等我回来,顿时明白刚才自己肯定没有听错。

  只见汪警官身子往前欠着,抡着胳膊岔着腿,口沫横飞两眼精光四射,正讲得兴奋:“我甩起铐子,照着小丫的脑门抡圆了就一下,我说靠你X的,老实着给我一个个的下来,谁乱动老子抽死他……。”

  这还是刚才那位满口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汪警官吗?怎么一转眼就变样了?汪老哥这是怎么了?

  '待续'

  捕王外二篇 防盗门大盗案中被遗忘的两件“操蛋”事儿 BY北京老引 (2012…02…03 23:09:22)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北京老引,也就是尹警官是老萨的朋友,就是在他的介绍之下,老萨才得以与赵老太爷相识。在采访老太爷的过程中,老引一直在旁保驾护航,并且不断把各种提审的技巧用到老太爷身上。有时候老太爷疑惑地看过来,那眼神分明是:“我怎么觉着自己好像坐的地方儿不对啊?”

  在老萨写赵老太爷侦破“防盗门大盗”一案的过程中,经常要跟老引核对当时的情形,也得了老哥不少鼓励。然而写完后,老引却觉得意犹未尽,还有些未尽之事值得一提,于是写成下面文章,刚刚写完,便被老萨缴来,当作正文的外篇处理了,谅老引也不会见怪。

  请看北京老引所写的这篇  《防盗门大盗案中被遗忘的两件“操蛋”事儿》

  “防盗门大盗”盗窃案萨爷基本写完了。在前期采访中俺有幸相随,全篇看完感觉萨爷似乎遗忘掉两个比较有意思的情节,听俺一一道来。

  一、把贼吓一跳的被害人。

  话说一天众贼人像往日一样大白天驾车“出窃”'萨注:他们称为上班',来到一家防盗门前,还是由女贼'萨注:就是那位轻车熟路的文丽'先上前敲门。无应答。剪断电话线,快速打开防盗门进屋。'萨注:一切都按照标准的程序进行'一看,里面的卧室门还撞上了。一般人家走后都是敞开室内各个屋门,这家有点儿怪?!由于是木门;一贼人上前一脚把门“咣当”踹开,这一踹,众贼人全部惊呆了。原来卧室床上赤条条,光溜溜躺着两位中年男女。'萨评:老太爷回忆当时大盗们对着如此情景,第一个反应竟然是目瞪口呆。也是,这光天化日的,在古代那叫“白昼宣淫“,是犯刑律的事情啊 …… 然而,不管怎样,程序出BUG,执行不下去了,怎么办?'

  还是人家李勇镇静,上前把刀一比,别动,翻过身来。一对男女乖乖翻过身来,被他们绑上。众贼人洗劫一番悄悄撤出(话说您要问这贼人不讲道义啊,为啥没侮辱内女滴呢?俺觉得有三:一是贼是奔财务来滴﹔二是来行动要快捷﹔三是大概不太对贼的胃口吧。)'萨注:也没准儿还有道德方面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