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捕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京城捕王-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了。”

  老太爷对审问的时候有人干扰十分反感,所以他审理重要案件,都是关起门来干的。

  嫌犯被带来以后,预审员按照老太爷的授意步步为营,很快把对方逼得额头见汗,不一会儿,就有交代了三四起撬锁盗窃案的案情。

  令其感到意外的是,预审员似乎对这些案子没什么兴趣,竟然连笔录都不记!而旁边的老太爷只是半眯眼睛着看他,不问,也不表态。

  这位的汗,就越来越多了。

  等到这位的汗把背后都溻透了,老太爷冲着他微微一笑,开口问了一个问题。

  京城捕王之十四 悲摧的黑社会老大(2012…01…27 19:40:10)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赵老太爷问的是:“你知道我们盯你多少天了?”

  对方瞠目以对,良久,向侦察员要烟。赵老太爷让给他。吸了一口以后,这位犹豫着问老太爷:“能不能告诉我,我偷的到底是谁啊?”

  老太爷不动声色:“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我真不知道,下了手才觉得不对劲儿。”

  “真的?那好,咱们做个约定,你说你的案情,说完了我告诉你偷的是谁,反正人家也没要求严办你。”赵老说的都是实话,他也不知道被盗的是谁,人家怎么可能要求严办这位呢?但如果案情出来,还怕找不到丢东西的是谁?这个承诺不是不能办到的。

  对方又叹了一口气,说:“成,那我说吧。那天我到西直门……”

  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的简单,其实提审时,这种压力下主动交待案情的事情是经常有的,甚至,有时候还是大案。著名的邹竞蒙凶杀案,便是如此。

  邹竞蒙,原名邹家骝,是三联书店的创始人,著名爱国者邹韬奋之子,全国政协常委,当时担任国家气象局名誉局长。1999年2月22日遇害于北京当代商城停车场,死时身中七刀血流满地,可说惨不忍睹。此案曾经震惊全国,时人颇有认为其中有某些黑幕的。

  侦破后看来,这起案件的背景其实颇为简单,就是一起单纯的抢劫未遂杀人案,杀人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下惊天大案。不过,当时北京刚刚连破数起买凶杀人大案(其中之一就是赵老太爷侦破的三春国际贸易集团董事长谋杀案),加上邹竞蒙案现场有些容易引起误解的细节,所以警方的侦破方向一度也曾走向“谋杀”,绕了弯路。

  这一走弯路,加上上峰三令五申,限期破案,给北京警方造成了极大压力,虽然全力侦办,但仍然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戏剧性的是,为了侦办此案,公安机关在进出北京的要道设卡盘查。案发第二天,设在南四环的某检查站忽遭一辆奥迪小轿车闯关。早有准备的警方人员当即乘警车追赶,对方竟朝后方开枪射击。

  警方随即还击,双方在京郊公路上演出了一场如同警匪片般的枪战。由于此案惊天,警方出动的都是最精锐的骄兵悍将,这场枪战中位置不利的警方连连击中对方车辆,最终一名神枪手将其司机击伤,迫使这辆奥迪车如醉汉般冲出路基,撞树熄火。

  冲上前去的警方发现,除了战粟不止的司机马仔以外,奥迪车的后座上还仰卧一具持枪尸体,额头上的一个弹孔正在流出鲜血和脑浆,刚才正是此人率先开枪抵抗,在对射中被警方击中毙命。

  敢在北京和警察枪战拒捕,电影以外这种镜头还是十分罕见的。这亡命之徒就是二二二案的杀人凶手?带着极大的期待警方人员呼叫后方支援梯队前来确认。

  结果十分出人意料。此人和二二二案毫无关系,却是东北某市的黑社会一号人物,日前在该市的扫黑行动中漏网,逃到北京潜伏。二二二案案发后,由于案犯当时在现场曾威胁保安不准靠近,露出东北口音,故此警方加强对东北进京人员的审查。这位老大见此情况不明所以,但害怕被查出只好仓皇出逃。遇到警车拦检时,他以为事情败露而拔枪拘捕,终于被当场击毙,到死不知道人家不是为了查他来的。

  真是个悲摧的黑社会老大啊。

  此人也是公安部的通缉要犯,追击的警察为此糊里糊涂地立了功。以后同事买奖券总是让立功的那个神枪手代买,因为“这小子运气太好”。

  由此也可看出当时破案的压力有多大,而警方又处于怎样漫无头绪的状态 – 这种双方全无社会关系交集的突发性犯罪,要找到线索实在不容易。

  结果,案件却在完全不经意间被破。

  那起源于这期间一次普通的日常例行行动,当时警方抓获数名违法人员带回审查,却压根没想到自己办的案子与邹竞蒙案有何关系。

  只有一个姓梁的预审员比较细心,发现有一个嫌疑人大龙“滚大板”(按指纹)的时候,双手僵硬到无论如何也按不下去。尹宏志警官在《警察手记》中曾经写道,案犯的身体僵硬程度通常与其案情的重大与否成正比。这个道理梁提如何不明白,于是,推测此人可能负案在身。这样,其他人都是审审就过,只有大龙被留下来– 梁提想闲着也是闲着,跟他磨磨牙,也没准抠出个什么大点儿的案子来。

  因为要先处理别人的事情,提审大龙晚了一会儿,直到天黑才轮到他。

  结果,还没等问呢,这位往下一坐就要上厕所。

  “有门。”梁提心说,让人带他去

  回来,坐下,又是还没来得及问呢,这位开口了:“你们是要问我二十二号那个案子吧。”

  梁提说,“你等等,我出去一下,回来说。”

  “我他X的做梦也没有想到是这个案子啊!再在那儿坐着我非得喊出来不可!”梁提走出审问室,在楼道里点烟,两回烧了自己的手指头,就是点不着  说起自己当时的“没出息”,梁提还有些不好意思。就是点不着  说起自己当时的“没出息”,梁提还有些不好意思。

  二十分钟以后,张良基局长带着一帮人,风驰电掣又跟打狼似的来了。。。。。。大龙,就是对邹竞蒙实施抢劫的三名案犯之一,按照他的供述,另外两名直接杀人者迅即被捕。 这起如许大案,就这样轻松告破,令人不可思议,但又合情合理。有些大案只是情节严重,但往往案情很简单,其中并没有多少玄妙。如防盗门大盗这样情节又严重,犯罪手段又极有特色的案子,会让办案警察一辈子不能忘记。

  赵老太爷攻破马小六被盗案,也不过是针对嫌疑人特点施加压力而已。他注意到这个案犯思想负担很重,疑神疑鬼,属于那种瞻前顾后的性子,于是决定“诈”他一下,先让预审员将其逼到崩溃边缘,然后自己骤加一击,果然一举告破。这就像太极拳一样,是让对手用自己的力压垮了自己。 这名案犯供认曾经在一个月前盗窃西直门附近一户人家,收获极丰,打的包袱很沉,差点儿走不动道。 然而,回来一看偷到的东西,这个思虑甚多的贼却有点儿害怕了,他说 – 这一定不是个普通人家。 '待续'

  京城捕王之十五 主动出击 (2012…01…28 02:33: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话说这位被赵老太爷审问的贼属于有传授的,他这一派讲究的是手疾眼快,速战速决。因此进了屋就是找现金,电器,细软,一通的划拉,觉得是好东西就包了走,当时绝不细看,作案回来才会仔细查点收获。

  赵老太爷能描述京城各路飞贼的行事套路,说得惟妙惟肖,因为他手里有本自己总结的《贼经》,每个看过的公安人员无不拍案叫绝。为这个,他要求退休的时候王军局长专门把部下八大军头叫来,说我可把老太爷那退休报告扣住了,你们赶紧去找他,把贼经抠出来,不传授好了咱可不能让他脱警服!

  老太爷倒是不藏私,就这样内部讲了几个月,还写了材料。据说,老太爷说到这个贼的门派时,有位军头不禁失笑,问起来,说哎呀呀,要这样不看就偷的贼跑到我们那儿去,可是找死啊 – 这位的辖区里好几个大院都是搞重化工的。

  想象一个贼拿包袱皮包两瓶王水越墙…… 这一派贼的祖师爷的确有点儿缺心眼儿啊

  言归正传,这一次作案之后,回到家中,看着包里数出仨半导体,贼虽然有点儿惊讶,但还是挺高兴,觉得今儿这次出手值了。及至检查从一个抽屉里整个扣下来的一堆杂货,看见十七八个有机玻璃的钥匙坠子,这贼心里呱唧往下一沉,暗道不好,没准儿偷了不该偷的人物了。

  您说不就这点儿东西嘛,何至把贼吓着?

  要照今天,这贼都眼界高了,偷出五千万来都不觉得新鲜,架不住七十年代谁家有一照相机一手表就够娶媳妇,贼也眼皮子浅啊。

  那也不至于几个有机玻璃的钥匙坠子就这么吓人吧。

  问题是,这贼也算知识渊博,他知道这种钥匙坠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都是中国民航的乘机纪念品。

  在七十年代前期,连坐火车订个软卧都得要查你级别够不够的,飞机可不是一般人能坐得了的。要是有一个两个纪念品,说不定这人是个劳模,偶尔得到特批坐了飞机,但十七八个……

  一般老贼是不会作了案还回头的,但这个贼属于心里搁不下事儿的主儿,终于忍不住回去看看。这一看正看见堪称豪华阵容的警方队伍在那里勘察现场,此人当时就心动过速了。从那儿以后,他老觉得有人在跟着自己,但又总找不出来。要不是迫于生计再次作案被抓,这贼早晚给自己弄出心理疾患来。

  前两天刚看完李娜对小克的澳网大战,面对脚踝负伤的小克李娜却没能过关,通观整个比赛,李娜的技术不是问题,但关键时刻却几次失误,最终败下阵来。输在心理上,这贼的失败,性质和李娜是一样的。

  尽管贼做了交代,但老太爷等人并不敢迷信口供。这是有教训的。老太爷早年曾碰上一个贼,每审到晚上十一点半,必给你讲一个蛮大的案子,说得头头是道,时间地点人物俱全,情节紧张,扣人心弦。兴高采烈的警察一通狂记后放其回号。第二天一核对完全没有这回事儿。问他怎么回事儿,这小子讪笑:“叔,我不就是想早点儿睡觉吗?”后来警察也知道了,每到太累了想提神就审一下这小子,让他来讲故事。结果,甚至有警察明知道他有这个毛病,第二天还是忍不住去核对,又惹一肚皮气。“他说得太像真的了,比福尔摩斯探案集还精彩。”赵老评价。

  有趣的是此人还有一笔的好字,文章写得言简意赅,人非常聪明。后来才知道这孩子他爸爸是美术出版社的编审(此人名字我采访到了,公布出来估计能吓人一跳,但此老的各种报道中从未提到过他家这件遗憾的事请,出于对去世了的老人家的尊重,为尊者讳),延安鲁艺出身的红色艺术家,因为他的日本女弟子迷上了老师,为他生下这个儿子,从小家教不错。然而文革起后,这家父母被送往下放到向阳湖干校,两个女儿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还在初一的儿子无法同行,也无人照顾,饥寒交迫中沦落为窃贼。老太爷虽然气他糊弄警察,却明显带着对这孩子的同情,对他的屡教不改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情。

  所以,迷信口供闹不好会被犯人牵着走。这一回,老太爷也是立即带人按照案犯交代的门牌号去核对,登门一问才知道被盗的是那位首都工人民兵总指挥马小六的家。

  因为事实确凿,这一案件后来的确被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了。事后有人赞叹老太爷这次积了功德,如果不是他审出了小偷,这件案子说不定就成了政治报复事件,不知道又要有几多冤案,几多“反革命集团”被炮制出来。

  其实,这与老太爷主动出击的工作习惯有关,否则这小偷不过因为一起二十五块钱的窃案进来的,审完了也就完了,怎么会揪出新的案件来呢?

  在“防盗门大盗”失踪的情况下,老太爷也决定主动出击,想了想他决定主动让“沙皮狗”联系李勇那伙儿人。他要“沙皮狗”利用公用电话而不是自己的手机给李勇等人打电话。

  这一次,果然接了。

  但是结果很令人失望,李勇接了电话,“沙皮狗”问:“兄弟,你在哪儿呢,还用不用我了?”李勇漫不经

  心地回答道:“我们已经回东北了,等回到北京再说吧。”

  从时间上看,李勇等人此时有可能在东北销赃,这要抓人可就费劲了。

  “沙皮狗”放下电话,刑警队的侦察员们对这个案子吵成一团,各有各的道理,但他们总的看法是恐怕已经不太好抓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但老太爷显然不这样认为,被敌人从手心里跑掉,老太爷很不甘心。想来想去,忽然心生一计,让把“沙皮狗”押下去,把“王经理”叫回来。

  老太爷让王经理给那伙人打一个电话,但不是给他们的头儿李勇,而是给那个八面玲珑的文丽。

  女人,有女人的弱点。

  '待续'

  京城捕王之十六 女性心理研究 (2012…01…28 23:59:51)

  标签: 杂谈 分类: 梦里关山 (纪实,传奇)

  赵老太爷令王经理给文丽打电话,对方果然接了。按照老太爷的吩咐,王老板懒洋洋地问道:“丽丽啊,今儿在哪儿呐?”

  开着免提的电话传出对面的声音。文丽好像兴致蛮高的,拉长了声儿答道:“我们在千村百货呐……”

  王老板哆哩哆嗦地看了老太爷一眼,眼神惊疑不定,嘴里却依然慢条斯理地问:“小勇呐?跟你在一块儿吗?哥想你了。”

  最后一句是王经理自己加的,声情并茂。“京油子,卫嘴子”,看来这首都人民里面,有拿奥斯卡潜质的大有人在嘛。

  文丽似乎犹豫了一会儿,才回答道:“他们啊,奔火车站了,说是要坐火车走,回东北。”

  王老板还要再问,电话已经挂断了。

  再打,就没有人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