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志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凌云志异-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题,一来是为了孙女,二来就是不想让皇帝的一时气性让朝局再次变动。
  “朕有那么多儿子,却没有一个能够省心的。本指望无痕能少些私心,结果到头来他还是步上了几个哥哥的老路子,难道他就那么想要证明自己么?”皇帝最心痛的就是苦心栽培了近三年的儿子居然能作出这种事情,“朕已经把你的两个女儿全都许配了他,如此殊遇哪个皇子有过?”
  “皇上,请听微臣一言。”海观羽见皇帝竟一心将此事归在了风无痕身上,不得不开口道,“微臣知道皇上此时痛心万分,但还请皇上明察,七殿下若真是敢如此行事,就绝不至于如此慌张地把微臣请到府上。福建之地本就是大乱初定,那两名刺客又都是狡猾绝顶的人,微臣决计不信七殿下在短时间内能收揽到如此人物。况且刺客直接候在了福建边界的古楼县,显然对姚慕同的行程廖若指掌,七殿下的势力最多只有一省之地,何来如此准确的消息?”
  皇帝只是一时气急,海观羽的话又犀利万分,凭着他对这位朝中元老一向的认识,也渐渐冷静了下来。再想到西北发生的变故,自忖察下有方的皇帝也无法断定事情的真相,他真的被这连续发生的一切迷惑了。“海爱卿,你起来吧,这些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你的身子骨儿也不好,犯不着为朕的那些逆子顶缸,这金砖地上凉着呢。若是别人看到了,说不定还以为朕如同那些戏折子中的昏君般折辱大臣。”皇帝的声音低沉而缓慢,听在海观羽心中却是一种难言的悸动。
  “微臣叩谢皇上恩典。”海观羽这才艰难地想站起身来,却不防跪的时间长了,腿竟有几分麻木,挣扎了半天也没成功。正当他尴尬地满脸通红时,眼前出现了一只手。“皇上!”海观羽惊呼道,“微臣失仪了。”他有些畏缩地扶了一把这位至尊的手,方才勉强立定。
  “海爱卿,你一大把年纪,犯得着为了年轻人的事巴巴地来求朕么?”皇帝的脸上写满了疑惑,“你是三朝元老,平素又不和那些皇子兜搭,为什么偏偏看上了无痕?就不怕招朕的忌讳?”
  “回皇上,七殿下曾经对老臣说过,身为皇子,不是只有坐上皇位的才是胜利者,因此老臣觉得他很有见地。”海观羽肃然道,“老臣之所以受了他的请托,只是心存疑窦,恐怕有奸人妄图动摇朝廷,绝无他想。至于七殿下,若是皇上要塞众臣之口,那五殿下那边又该如何处置?皇后新近失势,群臣是否会认为皇上是趁势赶尽杀绝?老臣认为其中疑点甚多,似乎是有一个很高明的人在布局。”
  皇帝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对于风无痕的这种论调他已不是第一次听到了。之所以在诸皇子中选择了他来亲自调教,就是为了将来的立储做准备。如今的这位勤郡王,倘若自己将来选择储君,还非得找一个能镇得住他的人才行,否则就得用那个法子……皇帝想起明方真人含糊其词的样子,眼中异芒连闪,显然是有所打算。
  “海爱卿,朕都知道了,你既然事先和朕通了气,待到奏折来时,朕也不至于自乱阵脚。没想到朕堂堂一国之君,对于这些大事倒是最后知道的一个,那帮密探实在是越来越不象话了。”皇帝用一副若无其事的口吻说道。
  海观羽心中一颤,他知道又有人要倒霉了,不过眼下还是明哲保身要紧,皇帝既然已经下了逐客令,他也就顺势告辞离开。皇帝目视着这位三朝元老的背影,脸上现出落寞之色,不是他不信海观羽的话,而是眼下的情势让他无法相信。比起一向还算安分的风无痕来,远在西本的风无昭就要可虑得多。毕竟那里驻扎着十余万大军,水泼不进是绝不可能的,倘若真出什么乱子,一切就真的糟了。风无昭若是连亲舅舅都下得了手,又怎么会把自己这个父皇放在眼中。
  “你是说贺莫斐在回京途中遭人暗算?”风无昭狠狠地又问了一遍,“阿其,你敢担保不是你们打劫时伤害了他。”(文′心′手′打′组′手′打′整′理)
  跪在地上的霍叔其连磕三个响头,“殿下明鉴,那些押送的官兵全部死了,奴才那几个人根本不敢,也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来。”
  “完了!”风无昭一拍额头,“这下就是父皇不疑心有他,那些朝臣们也会落井下石,真真好计策啊,本王这黑锅是背定了!”他的脸色霎时变得阴沉无比,“阿其,若是现在发动,西北大营能否顺利拿过来?”
  霍叔其心中一震,偷眼看了看主子的脸色,那露出疯狂的眸子告诉他,接二连三的打击已经让这位天潢贵胄完全失去了理智。按照常理,没有皇后和母家势力作后盾的风无昭,只是一只失去爪子的老虎,唯一能做的便是吼上几声来作垂死挣扎,谁会像主子那样孤注一掷,丧心病狂地妄图夺取西北大军?看来这位殿下真的疯了,他心底下了结论。不过,在脸面上,他只得恭谨地应道:“奴才有七成把握可保殿下拿下西北大营,只要雄兵在手,殿下的安全便可无虞。倘若皇上问起罪来,心中也得有几分顾忌。”
  风无昭哪知道心腹竟存了这等心思,脸上大为缓和,暗自庆幸行前没有嫌弃这西北苦寒之地,否则就算自己砸下了大把银两,也未必能收到什么效用。毕竟西北的亡命之徒可比不得中原的那些豪客,区区几十两纹银已能让他们卖命效死,枉论自己一出手就是几百两?“父皇,你如此步步紧逼,就休怪我这个作儿子的为求自保而不择手段了!”他望着东南狠狠地吐出一句话。
  “娘娘,您醒了?”皇后贺氏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张陌生的面庞,不由惊呼了一声。“雾衣,雾衣!”她连声叫道,然而,应声而入的宫女太监全是些不认识的人,唯有医正沈如海还算是熟识。“沈如海,本宫问你,这是怎么回事?本宫身边的人怎么都撤换了,只不过是一夜的功夫,是谁如此大胆?”
  沈如海心中吃惊不已,皇后病重的这些天里,除了中间醒过那么几次,此次算是神志最为清醒的,然而,看她的样子,似乎根本就记不起之前发生的一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试探地问道:“皇后娘娘,您是否感到凤体好些了?”
  “本宫根本没病!”皇后冷冷答道,“沈如海,你还没有回答本宫的问话,坤宁宫原来的那帮下人到哪去了?雾衣到哪去了?总不成一夜之间,这皇宫就变天了吧!”
  倘若换了从前,沈如海一定会立刻战战兢兢地叩头请罪,可是现在面对一个失宠的皇后,他却坦然得多。“皇后娘娘,您已经病了几个月了。现在凤体初愈,万不可大动干戈,这帮人是皇上派来坤宁宫的新人,您将就着使唤也就罢了。微臣另有要事,这就告辞了。”不需切脉,沈如海就能发现皇后贺氏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尽管心中惊讶,但还是想尽快禀报皇帝,以免闹出什么事来,因此又行一礼后便匆匆离开。
  皇后贺氏几时受过这样的气,一愣之下竟忘了呵斥,眼睁睁地看沈如海出了自己的寝殿。“这是怎么回事?谁来告诉本宫?”皇后突然大发脾气,挣扎着便要起身,旁边的一众宫女连忙冲了过去扶着,几个小太监赶紧伺候这位国母着衣。皇后一把推开了身边的人,随意着了一件外袍便往外间冲去,直至她看到守在坤宁宫外的那些禁军,方才停住了脚步。原来,那不是梦境,她喃喃自语道,脚步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老天爷,你为什么不让我死!”她突然仰天喊道,凄厉的声音顿时响彻了整个后宫。


无痕篇 第四卷 乱局 第一章 大婚
  尽管风无痕的大婚之期临近,但对于当事人自己以及皇帝而言,心中都是沉甸甸的。几天前那两个消息正式传出的时候,朝廷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弹劾郭汉谨和卢思芒这两个留守官员的奏折几乎是堆了几尺厚,甚至有不少官员的矛头直指风无痕,只差没说是这位勤郡王指使了这次刺杀。
  唯一值得庆幸的就是宋峻闲孤身在京述职,因此才逃脱了一劫。皇帝在召见了他之后,深感这位有些书呆子气的前任巡抚还算可靠,安抚了一番之后就立刻让他离京赴任,顺便全权彻查此事,同时发文锁拿福建布政使郭汉谨和按察使卢思芒进京。这两个人也不知是触了什么霉头,几乎什么倒霉事全给撞上了。惹得宋峻闲出宫时抹了一把冷汗,若是他也留在福建,恐怕此次锁拿进京的人还要多一个,看来自己的福缘还不是普通的深厚呢。
  由于早得了风无痕的关照,因此宋峻闲并未在京城多加逗留,领了旨意后就和皇帝任命的另一个钦使径直赶回了福建,他已经可以想象那边乱成一锅粥的情形。好在越家和罗家那边都能倚靠一下,安郡王又曾经让他熟悉过闽东大营的各级将领。否则他这个总督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顶不上用场。连同巡抚,多灾多难的福建一下子又多出了三个缺,风无痕把话和他说得很明白,这位皇子如今已是无能为力,到时就看自己能否降住那三个新人了。
  瑜贵妃这几天也在忙着和自己的兄长商议,好不容易一个儿子有了出头的迹象,她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让别人糟蹋了。福建那边的缺既然空了出来,就一定得找可靠的人顶上,如果再出现一个姚慕同,那就什么都完了。无痕既然曾经表明过无意皇位,那么风无惜就多了一个最好的臂助,毕竟无惜年纪还小,这也是他在立储之争中的最大劣势。由于瑜贵妃现在是暂摄六宫之事,因此她身边的小太监是成天往宫外跑,忙了个不亦乐乎,皇帝也只装没看见,他的精力早被蠢蠢欲动的风无昭吸引了去。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一次迎娶三女在皇族中也是极为罕见,但在京城还是没有翻起太多风浪。达官显贵们只是对海观羽一次将两个孙女同时许配一人的做法有些不解,在他们看来,这位三朝元老大可将其中一人许配京城中其他的青年才俊,如此才可牢牢巩固海家的势力。鉴于目前的形势,他们可不认为风无痕是最好的选择。
  三顶大红花轿在勤郡王府邸前轻轻落下,就在一众人殷羡的目光中,三位衣着华贵的新娘依次下轿,在喜娘的搀扶下进了大门。根据皇帝的旨意,册海从芮长女海若欣为勤郡王正妃,主理家事;册海从芮次女海若兰为侧妃,赐号兰妃;册越千繁之女越起烟为侧妃,赐号闽妃。作为新郎官的风无痕满面笑意地迎接着宾客,丝毫看不见一点心烦的影子,倒让几个有心人颇为失望。
  由于诸皇子大多离京在外,因此前来贺喜的皇族并不多,刚刚回京的安郡王风无方却早早赶来了这里,也让宾客们议论纷纷。谁都知道风无痕在福建的剿倭是得了这位王爷的鼎力相助,如今又毫不避嫌地前来贺喜,敢情两人的关系并不一般。
  风无痕趁人不注意,一把将堂兄拽到了一边,苦笑不已地问道:“方哥,你来就来了,这么显眼作什么?我如今是避都来不及,让那些如狼似虎的人揣摩你我的关系,岂不是给自己添麻烦?”
  风无方大力拍了几下堂弟的肩膀,“无痕,进退之方你还是没有完全明白,一味退缩只会让那些人认为你好欺。你无方哥在闽东虽然韬光养晦,但在京城里好歹也是个郡王。谁要是敢胡乱惹我,我打上门去,皇上反倒会认为这是真性情。我知道你为了那些事烦心,今天可是你的大好日子,可不要耽误了那三位娇妻哦!”他边说边瞟了那边厢过来的三位新人一眼,似乎垂涎不已。
  风无痕起先还听得心中感动,结果到了末里,这位堂兄还是打趣了自己一把。不过人家也说得没错,大喜的日子自己仍在想那些事情未免太过煞风景。唉,若不是那件事,父皇今日铁定会来,不过,母妃几日前就托人带了话,这位权倾六宫的瑜贵妃娘娘会亲临自己的大婚,不过届时众多男宾都必须另辟一厅,只有一等一的贵妇能被容许在内厅一同祝贺。
  皇子纳妃本就是极其繁琐的事情,更何况风无痕此次迎娶三女,正当一干礼部的官员和内务府的人忙得不可开交时,门外突然跌跌撞撞地冲进来一个小厮,上气不接下气地报道:“宫里传话,皇上和瑜贵妃娘娘一齐乘鸾驾往勤郡王府来了!”
  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来的宾客个个都庆幸自己识相,至于有些交情广的则是赶紧打发自家下人去请那些托词未来的官员。风无痕看在眼里,心中却在冷笑人心的势利,不过仍然满面堆笑应付着一下子变得热情的人们。
  终于,发出的请柬中,近九成的宾客都赶在了皇帝之前抵达,尽管几百顶官轿数目庞大,但为了皇帝的鸾驾,众人硬是清理出一条清清爽爽的巷子来,早早地候在了外面。随着净街的禁卫一批批地来到,人们总算远远地瞧见了皇帝和瑜贵妃的车驾。眼尖的人甚至看到了盛装的瑜贵妃坐在了鸾驾中皇后的位子上,顿时又引起了一番议论声。
  人群中的喧哗很快嘎然而止,鸾驾一停,风无痕和众宾客便纷纷跪地请安,黑压压的一片人头煞是齐整。皇帝和瑜贵妃笑吟吟地走下来,满意地看着大片红色的勤郡王府,皇帝方才开口道:“今儿个是无痕大喜的日子,诸位也不必多礼了,都平身吧。”
  “谢皇上恩典!”众人参差不齐地叩拜道,这才脸色各异地起身,不过碍着皇帝在场,气氛颇有些凝固。
  “今日不用守着那些君臣际野,大家不妨随意,就当朕只是个普通长辈好了!”皇帝似乎看出了众人的顾虑,不免又补充了一句。“爱妃,朕在这儿他们也不自在,不如去看看新娘子如何?”皇帝又转向瑜贵妃问道,“你就和朕一起去吧。朕担心那些女娃子脸嫩,惊着就不好了。”
  “皇上既然有命,臣妾怎敢不从。”瑜贵妃嫣然一笑,朝儿子使了个眼色,便和皇帝一起向内院走去。风无痕心知是母亲设法拉了父皇来,但苦于规矩所限,只得自己招呼着众多的宾客,脑中却思量着如何与皇帝单独见上一面。闭门思过的那一个月,他足不出户,压根没法面圣,之后母妃又托人捎信让他暂缓进宫,今次的见面是他回京两个月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