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武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武侠- 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此老夫推断出秦仙傲不仅是词宗,不仅是小说家,不仅是能写出《工具论》、《几何原本》,抛出那三道极难的悬赏题,他真正最厉害的,深藏不露的是另一样本事那就是伦理学。”

王剑平嘴都微微张开了,他本以为司马光总要怦击秦仙傲几句,没想到这一次说了老半天,最后还是回到了吹捧秦仙傲,而且比上面捧得更有内涵。

“秦公子是伦理学真正的大宗师!”

“得出这个结论让老夫惊呆了。”

“大家可能会觉得老夫矫情,莫非就准你司马光能做伦理学大宗师,秦公子就不行?哈哈,其实老夫之所以惊讶是因为秦公子在其他,就比如说老夫所不擅长的‘贱学’,在词、小说、历史等等皆建树不凡,再加上他的年龄,居然还能在伦理学上也有如此造诣。”

“这时老夫又想到了秦公子与天竹、小婉合编的《论语正义》,这才恍然明了,秦公子能写出《论语正义》这样的书,伦理学上的造诣岂会浅得了?”

“可是秦公子明明在伦理学上有极深的造诣,却藏着揶着不露出来,故而老夫才想到逼,逼他不得不拿出《伦理学原理》。”

看到这里,王剑平无语。

你司马光真的是因这个原因才逼秦仙傲的?这么说来,你还是好心,是为秦仙傲扬名,这才做了恶人?天下人都冤枉了你?

微微揉了下太阳穴,王剑平继续往下看。

“当然除了刚说的那个理由外,老夫也有很多私心,其一,老夫见猎心喜,神仙国中的伦理体系无疑是一套与我们现有的伦理体系完全不同的,这么一套体系是好是坏,来龙去脉又是如何,会有哪些缺点优点?”

“秦仙傲他心中的伦理体系又是怎么回事?他在伦理学上是不是有老夫可以借鉴,学习的?”

“老夫向来不认为自己是智慧通达之士,况且三人行,必有我师,秦公子在伦理学上偶露峥嵘,便让老夫心中痒痒,恨不能让他把全部存货掏出,有这私心在,岂会不去逼他?”

“其二老夫失算了。”

“其实老夫也罢,孙固、韩绛也罢,他们并非完全认定《工具论》无法治伦理学,而是认为时间跨度比较大,既然我们是这样想的,而秦公子偏生是个多面手,什么事情都想去插一手,一份报纸,他不仅任主编,更自己就在上面占了三个栏目。”

“老夫既然想看他的伦理学著作,倘若不管不顾,任他这样东放一箭,西开一炮,得等到猴年马月?”

“老夫不认为他能短时间拿出,可是老夫年事已高,等不了那么久,故而才要逼,只有逼得他全副心思放在这上面,才可能短时间内抛出这《伦理学原理》。”

“只是老夫失算了,老夫本以为就算逼他,他真要拿出,没有十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够的,但实质上,大家也看到了。”

王剑平再次愕然。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七十九章曹溪一句亡

十年?

这本《伦理学原理》至少要十年才能写成么?王剑平有一种感觉,司马光拍秦仙傲马屁已经拍到不要脸了。

“老夫认为要十年,他秦公子给了才多久?看到这本《伦理学原理》真的出世,老夫当时是很生气,甚至有些失落的。”

“俗语慢工出细活。”

“秦公子即便再有才华,几个月之内便拿出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做到的事,可能么?恐怕大家也不会相信。”

“因而我很失望,觉得这书可能看头不多了。”

“可是他再一次给了老夫惊喜。”

“先不说先前我所期望的全部没有落空,我重点想要说的是这本书在伦理学整体上的开创性。”

“所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盘古开天,鸿蒙初判,有阴阳二气化生万物,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沉为地,有阴阳才有万物生机,所以我们做学问的经常说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即这个道理,而在学问上,我们也一直在寻求各种阴阳。”

“伊川先生说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者,必有两仪、四象,最重阴阳。佛家修佛有两个很有名的方式,一为悟,或者说是顿悟,一为修持,讲究念佛号,读经文,修戒律,此即佛家之阴阳。道家追寻阴阳更不用说,我司马光做为一个儒者,也一直在追寻着其中的阴阳。”

“也曾一次次以为找到了,当然那些找到的未必是错的,只是阴阳也有大小,高低,内外之别。”

“而这一次看到了这本书。”

“九九成真。这本书共分八十一章,每一章少则万字,多则十数万。这很恐怖,你要知道他这本书只是单讲一个伦理道德。并无其他,而孔夫子的书包罗万象,可加起来才多少字?《论语》博大精深,可不是是一万五千九百字,不如他整本书的一章。”

“光从字数来讲,太不合常理了。”

“因此我很怀疑,怀疑其中的水份,可一读才发现。错了,我想错了。”

“这本不仅没有掺水,反而含金量出奇的高。这本书虽然是用通俗语言写就,可是字字珠玑,极富内涵,而且越往后越深奥,一次次将问题的研究推向更深区域,让人读来每每有新惊喜,新惊艳,新感动。这太疯狂!”

王剑平微微点头。“想不到司马光也有这感觉。”他王剑平读《伦理学原理》也是一次次感到惊艳和惊喜。

“可能大家会说,照你这么说来,这本书不是比孔夫子都要高明?”

“这里老夫也强调一下。佛家禅宗非常强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见佛’,为何不立文字?这里面道道很多,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不能尽言’,无论有多么巧妙的文笔,即便如秦仙傲般妙笔,将思想置于纸上。也是会走样的,而且这种走样不是一点点。而是越深奥的道理走样就越多。”

“所以‘三藏十二部,曹溪一句亡’。”

“三千部经书。六祖惠能一句话就能说清,但是他说的是他的,不是你的。”

“就像秦仙傲这本《伦理学原理》,宏篇巨著,我也可以以一词而代之,即‘为己利他’,可是大家听了这话,真懂了么?”

王剑平眉微微一蹙。

“为己利他?”

“真是这样么?难道整本书就这一个意思?”王剑平摇了摇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理解司马光的话。只见报上司马光说道:

“经诵三千部,尚且说不明白。”

“然而圣贤是大慈悲者,他传道,是要让苍生早脱苦难,总恨不得一句话说完,弟子立马便能明了,转身就能用上,挽救苍生于水火。”

“因此圣贤传道,讲究‘以心传心’,即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方式一下打到弟子心里去,一下子激发他,这是无奈的法子。”

“因着这种传道方式,才会有我儒家的各种经典。”

王剑平微微一颤,眼里闪过明悟:“原来如此,原来我儒家的学说是这么回事,难怪读来每一句意蕴无穷,回味无穷,每每思索都似有触动。”

“果然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王剑平感慨连往下看。

“儒家的经典,是用来给人悟道用的,读他的书,弟子悟性很重要,悟性高者,往往一句话便能悟,而后一通百通。‘莫道登科易,有人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故而我们看到读书人有些读了一辈子书,依然难得精义,有人不过稚子幼龄,却能高中状元,其中道理便在如此。”

“秦仙傲悟了,所以他年不过二十,却胜却无数苦读诗文百年者。”

“我儒家经典是用来给人顿悟的,我一直以为此方式是最好的,也是最恰当的,因而并没有想过其他,比如说,一些因运道不在,而无法领略书中微言大义,无法顿悟者该如何力求上进?是不是永远这么读下去,以求有顿悟的一天。”

“我是这么想的。”

“秦公子也看到了这一点,可他的方式与我不同,他认为可以另谋他路,所以他写了一本书《工具论》。”

“这部《工具论》对做学问的各种方式做了硬性规定,其主旨在于让人做学问脚踏实地,一个一个脚印,夯实基础,然后方能继续。”

“此书一出,天下皆惊,我司马光亦然。”

“此方法无疑对于力求上进,偏生顿悟无门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可于天生便有灵气,悟颖非凡之辈来说却是灾难,因为他将人的思维给束缚了,局限了,让人用死方法去思索,治学。”

“死办法,真说起来并非秦公子原创,上古时期百姓治学求生,即是用此方法,可因为他的效率低下,阻碍天生聪疑之辈上进,故而被淘汰了,然而秦公子却拿出来,我司马光岂能不反对?韩绛、孙固岂能不反对?”

“正因如此,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而这一次秦公子抛出《伦理学原理》,这是一部以《工具论》方式治出来的伦理学著作,我司马光读了后惊讶的发现,他居然还能不断给我惊喜,和一次次的灵感触发,我居然在伦理学上还能够有更多的上进空间。”

“这很让我惊讶,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了一点,用笨方法,死方法治学未必不可取,更明白为何佛家讲顿悟,能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却还要戒律、法度、修行方式,禅宗说‘不立文字’,他的文字偏偏是佛家流派中最多的。”

“顿悟,与渐悟。”

“活方法学习,与下死功夫学习,一阴一阳,孤阴不长,孤阳不生,就如人的两条腿,缺了哪一条都有问题。”

“我们先前的治学,太过偏重于顿悟,偏重于聪明人,却少于关怀那些因运道,或者各种外面因素而一生也无法顿悟的人。”

“我们先前治学,功利心过重,总想走捷径,想一语而让弟子明白。”

“秦公子却让我醒悟过来,无论多么悟性非凡的人,顿悟毕竟是可遇而不可求,毕竟人一生能有几次顿顿便是极为好运了,大多数时期聪明人也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去研究,去思索。”

“无疑。”

“秦公子以《工具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一条脚踏实地的治学道路,他虽然是用来帮助那些较‘笨’的人的治学工具,然而于聪明人是否真的有阻碍,百害而无一利?大家应该明白了,而《伦理学原理》这本洋洋巨著为何如此多文字,为何读来如此复杂玄奥?其原因我想不用多说。”

王剑平再次点头:“原来如此,一是用来给人‘悟’道的,一是用来教人的。”

他继续看:

“这么说司马先生是很推崇《伦理学原理》和《工具论》?”这是阿朱的询问,而后

“这两部书是开宗立派的经典,这是可以肯定的,但要在儒家传统经典和他的书之间做一个选择的话,我恰恰反对这两部书,依然格外看重儒家经典学说。”

“大家一定很疑惑,你不是说秦公子的书与儒家经典为一阴一阳,是平等的,怎么现在又?我要说的是,虽然两者看似平等,实质上差别大着呢,甚至秦公子所倡导方式远远不能与先贤的方式相提并论。”

“你看了《伦理学原理》就会明白一点,他讲了这么多,最后还是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让问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让你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这就像你跳进沼泽,越是挣扎,看似有效,其实陷得反而越深。”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是很容易的,因为只要你勤奋就够了,真正做学问却是很难的,必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秦公子的方式,是取巧,逆水行舟既然前进不了,不如潇洒一笑,干脆转过身,往后划棠,这样确实每划一棠都能看到船在飞行,都有成就,似乎只要我们这样一棠棠划下去,终究有划到彼岸的那一天。”

“可是这种飞行是南辕北辄似的行走,你越用功,真实是离成功越远,永远也到达不了真正的彼岸。”

“我之所以认可秦公子,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与儒家经典学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让顿悟者更明白自己的处境,而不是提倡他们往后去划船。”

王剑平眼睛瞪大。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八十章反击

司马光先前将秦仙傲高高捧起,说得如何强大无匹,举世无双,感情这个强大,这个举世无双是错得举世无双,它的价值就是用来衬托儒家学说高大的小丑,他越强大,就越丑陋,便越能衬托出儒家的正确和光辉无比。

王剑平嘴张着,眼里都是感叹。

什么是大宗师,什么是真正的厉害人物,这就是能执掌一党,当上一国之相的大人物,同样是反击,人家的反击就是那么让人拍案叫好。

“阴阳阴阳,何谓真正的阴阳?就像黑夜与白天,没有夜晚的黑暗,就衬托不出白天的光明,没有饿过肚子的人,往往难以体会温饱的幸福,学问之道亦是如此。”

“圣贤之道,我们一直以来都强调了正确,却忽略了错误其实也是有价值的,秦公子用《工具论》,用《伦理学原理》提醒了我们……”

……

司马光的这篇采访稿在天下引起了广泛的轰动影响。

要知道世人多愚昧,而北宋虽然是封建社会中经济非常发达的朝代,可是普遍人们的生活还是很困苦艰难的,大多数就算有心想要去钻研伦理学,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真正对伦理学用心到骨子里去的又有几个?

司马光的名声是数十年积累起来的,瘦死的骆驼比马肥,再加上司马光是有名的君子,除了六岁那一次外,平生向不说谎,向来不做亏心事,道德上是完美无暇的。

道德上完美无暇。

学问上天下属一属二。

名气上亦是少有人能比肩。

再加上学问之事,很多人自己心里完全没底,司马光一出手,这评价就等于是权威。众人一听便有一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整个大宋无数城池,无数书院。普通百姓、士子阶层都争论起这篇采访稿的观点起来,而这大体分为两派。一是以普通百姓占大多数的挺秦派,这一派论人数那是绝对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毕竟普通百姓们最信的是神仙国,尽管司马光不认为神仙国存在,可是老百姓有自己的坚信,对司马光虽然也很佩服,可是更知道司马光不是神,也未必比秦仙傲聪明。

而这一次《伦理学原理》虽然司马光总是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