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武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幸福武侠-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在上一期报纸上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想人才不拘一格,培养人才的手段自然也要不拘一格,也要积极调研、大胆想象、多方论证,在这里我抛砖引玉,提出一些策略,以供大家参考。”

“易经中说天行健,地势坤。兵法又云,未料胜,先料败。我们大胆前进时,必须先安排好后路,因此科举不可废。”

“科举不可废”

司马光激动得手都微微颤了一下,司马光最怕就是秦仙傲乱来,秦仙傲乱来,似乎还没造成不可挽救的大错,可真的这样么司马光可不认为。

一开始是思想学问界变故,孔圣儒家已丢城丧土良多。

而后又是大宋江山变故,如今真正属于大宋的江山只有三成多。

这一次又推行言文一致,要给科举这种大事动刀子,司马光自然胆颤心惊,可这时看到秦仙傲一句科举不可废心情一下开朗很多,可依然忐忑,微吸一口气司马光往下看。

“科举不可废不是不废,而是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前不可废。”

司马光脸色微沉。

“既然不废科举又如何找到更好的方式无非积极调研、大胆想、小心求证,谨慎实施而已,经过调查,现在的教育育才选才机制不够合理,而其原因在于,其一、文字书写过于复杂,不利于书写”

“其二,古文读写费神费力”

“培养方式单调,人才结构单一”

“选才制度不够”

“因此种种,我才倡导言文一致,虽然经过多方论证推理,此方式是可行,正确,适合时代要求的,可是在这种事情上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司马光脸色沉凝。

“这秦仙傲看来是铁了心要用白话文替代古文,只是”司马光目光冰冷的看向下面。

“我拟立以下方案:一、以往的老教学方式依然任其存在,但是要需得对书塾先生收取一定的赋税,以减少这类教学的存在,二实行全民义务教育”

“全民义务教育”

司马光眉心一跳,连往下看。

“所谓义务教育,就是制定国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无论是谁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一种强迫教育制度。”

司马光脸色极度难看。未完待续。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九十三章官无能则国强

现代人都知道‘要想富,先修路,想发展,先读书。△↗,。’,全民义务教育在现代是被证明一个国家富强起来最有效的政策之一。

当然教育并不是越多越强越好,但是国家的发展,必须达到一个及格线。

比如说识字率六成以上,而后随着国家发展,教育投入也必须相应增加,否则就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往往受教育层次越高,国家普遍性的竞争力也越强,即便是拍屁股决定弄出来的一些非常生硬,甚至落后的教育方式教育,可只要是教育达到一定规模,总归是好的。

现代国家。

东方胜于非洲,亚裔在欧美普遍经济较好,犹太人普遍很厉害,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而古代。

宋朝为何是中国除去武功外,古代最厉害的,经济、科学最强盛的国家?为何马可。波罗,当时西方人人人向往东方古国,后人研究,这与大宋重视读书人,士子阶层地位极高不无大关系。

可是还是不够。

王安石变法失败,证明大宋读书人多,可是还远远不够,而且偏科严重,真正要用的人才没有,没用的人才倒是多得没地方放。

可这些现代人懂,秦朝懂,司马光不懂。

“我大宋虽然缺少人才,可是彼人才非此人才,让人读书就够?由国家强制要求所有人都要读书,这秦仙傲越来越不着调,大胆想象,好一个大胆想象……”司马光目光缓缓往下看。

“无疑,现阶段在我大宋范围内强行实施全民义务教育是有一点难度。”

司马光心中冷哼,才一点难度?

“虽然有难度,但是让所有大宋幼龄子民都能读书,是必须要实现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再结合现实。我意以为,可以一步步来。”

“我们可以先实行半全民义务教育,即保证一半儿童和少年能够识字,而后再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这个比例……”

“一半么?”

司马光脸色微微好看一点。眉头依然紧皱,让一半孩子上学,在司马光看来完全就浪费,大大的浪费。

“我大宋为何会出现‘冗官、冗吏’?不就是因为太祖仁慈,写下‘与读书人共治天下’的祖训。让读书人地位太高,让读书人越来越多,太多了,考科举的人太多了,王介甫变法失败,是缺人才,可不是缺读书人,这秦仙傲居然……”

司马光摇了摇头,感觉自己越来越看不懂秦仙傲的想法了。

“无疑实行半全民义务教育,在资金。以及制度安排等很多方面是有困难,但是我相信这个困难是能够克服的……”

司马光快速浏览过这几段讲‘半全民义务教育’的部分,很快

“三、教育体制由四部分组成,即老式科举教学,白话文教学,三至五年白话文教学后转至科举教学,三至五年老式教学后转至白话文教学这四种方式。”

司马光眼睛微微一亮。

“原来如此,这秦仙傲打的是这个主意,一来想用白话文与古文来竞争,看谁好谁坏?二来。用这种方式培养‘不拘一格’的人才。”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这倒是个办法,可是……”

“白话文太直白。太简单,这样的方式怎么可能比得过古文教学?”司马光摇头叹气,以司马光的目光岂会看不出,所谓白话文教学,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就是让人能够识字,可是识字并不等于看得懂古文。识字并不表示能够作古诗,写词。

“古文教学才能选出最聪明的人才来,白话文怎么选?”司马光低叹着往下看,而后秦仙傲只是对这四种方式进行了简单的讲述,并没有讲到司马光关心的关键处,而后这篇文章暂时结束。

他这里虽然讲了四种教学方式,可是古文教学很好办,而白话文?

司马光眯着,这一篇文章并没有解决杨时之问,白话文如何教?才能教出真正的人才。

“嗯?”

司马光忽然目光一凝。

“人文教育概略”六个黑色大字跳入眼帘,这是上一篇结束后,秦仙傲写的第二篇文章。

“人文教育?”

司马光连看起来。

“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此即儒家六艺……”

“孔子开私学亦传授六艺,此所谓六艺者即《易》、《书》、《诗》、《礼》、《乐》、《春秋》……”

“这都是人文教育……”

……

这是一篇论叙教育本质的文章,秦仙傲在这篇文章中大肆怦击现有的以‘官本位’为主的科举教育制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人必须出外游学,以增长进这是很好的,可是这个游学如今却变了性质……”

“儒家学说说‘学而优则仕’,可是真正推动社会大进步,于天下苍生有大益者是仕么……”

“人人读书为当官,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错了,思想错了,价值观错了,这是要人命的……”

司马光脸色再次难看起来。

儒家极注重礼仪等级,将士放在首位,当官者最为高贵,可秦仙傲在这文章完全反了过来,认为就是这个思想束缚了人的发挥,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使无数精英的智力没用到正途上。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这世界就像一个水桶,决定他能装多少水的不是当官的那一块‘板子’够不够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板子……”

“因此,我等培养人才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人当官,而是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胡闹!这秦仙傲当真是……”司马光放下报,微微吸了一口气,文中怦击古文和科举教学,教出来的人只知道对诗做对。写漂亮文章,做官却极差劲,分析实质问题和解决国家社会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如同白痴一样。

“正是这样选出来的官员无能,王相公变法。才无人可用,好好的良法,被弄得乱七八糟,于社会有大害……”

“当然,大宋能够如此繁荣。没有垮掉,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虽然于具体事务上无能,可的的确确是亿万子民中选出来的精英,在智力上是有着极大的优势,正是靠着他们的智力才能支撑住这大宋,其二,治国很简单,官不扰民,则民间才智自然发挥,即有了这繁荣大宋……”

司马光猛的一拍桌子。脸色铁青。

官不扰民,则国自然强盛?

司马光手微微颤着,心里狂呼呐喊着,很想反驳,可这时脑海中突然冒出一个个资料。

“汉王刘邦之所以兴,在于约法三章,汉朝之所以兴,在于以黄老治国,之所以败,在于汉武帝好大喜功……”

“隋朝本是天下最富强者。贞观之治所谓的富强,比起隋朝富强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可怎么败的?无非就是杨广好大喜功。胡乱折腾,把天下给折腾掉了……”

“唐朝之所盛,有这贞观之治,无非是大战大乱之后,地广人稀,土地资源足够。所以与民生息,官不扰民自然强盛……”

“我这大宋,我为何反对王安石变法,无非他的变法扰了民,所以我反对,废除一切新法……”

……

一个个历史资料,一个个他司马光总结出来的治国之道浮现在脑海里。

官不扰民,与民休养生息,是国家富强之根本,可是任何事都有极限,这样任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也会受其害,这司马光也是知道,可是知道也没办法,所以反对王安石变法。

“好一个秦仙傲,居然把我大宋能够繁荣的功劳,都算在是我们做官的糊涂,科举考核出来的都是一帮糊涂官,就是因为不会当官,任由百姓发展,才有了繁华大宋?”

司马光手颤抖着,正是因为部分事实如此,才更让人无法接受。

“当真是孺子黄口,一叶障目,而且你既知不扰民即可富,为何还要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折腾弄事?”司马光冷笑着往下看。

“之所以当官者必须读书,是因为天下口音不一致,因而必须以文字交流,而这能有多么了不起么……”

“我高祖秦仙遨游神仙国,神仙国高等学府的风气,从来没有是心心意意只在做官者,做官在他们眼中是失败的人才,只有在学术上做不出成果,才会进入官场……”

“神仙国里政治是很丑陋的,政客虽然拥有着很多的权力,可他们信用往往最低,甚至人民宁可相信一个戏子,也不相信政客……”

“官不扰民诚然为治国之本,可是长此以往,必然发展到极端,土地高度集中,富者愈富……”

“此一时,彼一时,若想跳出合久必分的老规律,要想让天下庶民……”

“不得不适时而改,要求有更好的人才来发展我们这个……”

……

这篇《人文教育概略》,一方面呼吁现实需要各种人才,算是对‘我劝天公重抖擞’一文的补充,另一方面注重的是怎么培养人才,尤其是白话文该如何教学,而这里才是司马光最想看的,可是这里只是讲了原理,也就大方向,具体实施方法却没有过多的介绍。

许久,司马光放下报,脸色即难看,眼睛又不时闪着光。

“竖子虽然很无礼的怦击科举和古文教学死板,可是他的人文教育若是放在白话文教学中……”看了文中的人文教育大体原则,司马光脑海中已经闪现了很多教学方案,这些方案虽然未必能培养出写诗词古文的高手,可是……

“科举人才真的单一了么?”

司马光目光落向书架,那里是一本本的《神仙国游记》,司马光何等敏锐,虽然这文中秦仙傲没明说,可是他还是看出来了。

“秦仙傲要培养的是像神仙国里那样,那搞什么科技,经商,种植,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人才。”

“可我大宋,真的缺少那样的人才么?”司马光摇头。

第五卷天龙寺第一百九十四章智起于民间

这一时刻程颐书房中走来走去,脸上时而兴奋,时而又摇了摇头。∷∷,

“义务教育,好一个全民义务教育,好一个秦仙傲呀,这种事居然也敢提出!”程颐很兴奋,与司马光、吕公著等人边从政,边著书,边教弟子不同,他程颐是教了一辈子书,以教育为终身事业的人,这样以教育为终身事业的人,自然希望读书人越多越好。

每每一人独自静思时,也曾想过,如果整个大宋子民都能够上学。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全民教育,人人都知书达礼,有教养,那天下就是真正的太平,真正夜不拾遗,人人敬老爱幼,什么是大同,这就是孔夫子眼中的大同。”

程颐眼里闪着光,极度兴奋。

“这秦仙傲虽然是个魔头,可是魔头也有魔头的好,可惜,他还是不够……”

程颐哀叹着摇了摇头。

“可惜司马君实、吕晦叔他们是不赞同的,因为……”

程颐自然知道要实现全民义务教育,甚至秦仙傲所说的半全民义务教育是多么不可能,一是穷人们自己不会出钱让自己子女上学,可是政府付费,又负担不起,而且就算负担得起,穷人们也未必愿意让子女上学,因为不上学就可以多一个劳动力,既然如此,为什么让他们上?

“想法是好,可是就像他24字诀说的一样,大胆想象出来的东西,若着不了地,还是无用的,他这想法是着不了地呀。”程颐摇了摇头,眼中神色黯然下去,“秦仙傲《神仙国游记》中人人能受教育,连女子都个个博学多才,这终归是梦,不可能实现的梦呀!”

吕公著淡淡看着自家的两个杰出儿子。

“秦仙傲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吕希纯笑说道,“人人知书达礼。和爱友善,这是孔子的大同世界呀,他秦仙傲应该是上一次倒皇运动尝到了甜头,因此变得目高一切。好大喜功,这一次搞什么白话文,原来真实目的,就是要把孔夫子没法实现的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