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思考: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 作者:何新-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土地改革后,我们必须把绝大部分土地分给农民,满足他们对土地的要求。只有在他们完全自愿的条件下,才把极少一部分土地建立国营农场。我们最后要实行土地国有,但是首先实行耕者有其田,然后经过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由人民公社的基本队有转变到基本社有,再由社有转变为国有。〃

  但实际上,这一政策是背离了农民阶层的既得利益,因此一直受到一部分富裕农民,中农和富裕中农的抵制。

  直到1980年邓小平进行农业改革,实行承包〃即土地租让制,还田于民〃,才真正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毛泽东对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供给制军事共产主义一直情有独钟。他说:

  〃在根据地的时候,我们实行供给制,人还健康些,还不为了追求待遇来吵架。解放后,实行工资制,评级了,反而问题发生得多,有些人常常为了解级别吵架,要做很多说服工作。

  我们的党是边疆打了二十多年仗的党,长期实行供给制。当然,当时根据地里,整个社会并不是实行供给制,实行供给制的人员是职业革命家、国家工作人员、部队指战员。实行供给制的人员,第二次国内战争多的时候有几十万人,少的时候也有几万,抗战时期从一百多万增加到几百万,一直到解放后初期,大体是过着平均主义的生活,工作都很努力,打仗都很勇敢,完全不是靠什么物质刺激,而是靠革命精神的鼓舞。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后期,打了败仗,在这以前打胜仗,在这以后还是打胜仗,都不是因为有没有物质刺激,而是因为政治路线、军事路线的错误或正确。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意义。〃

  8、张春桥与所谓〃限制资产阶级法权〃

  记者:毛泽东是否也在本质上反对私有制、货币和私有财产的存在。

  何新:是的。对于生活资料,即生活消费品,由于每个人都需要,无法实行共产。所以他没有办法。当时中国的分配方式是按级别分配,这种按级别分配当时被称作〃按劳分配〃。〃劳〃即贡献,对社会的贡献。但划分〃劳〃之多少的基础却是地位级别的高低。这种分配方式依据于一个假定:社会地位高,级别高,则对社会即贡献大、〃劳〃大,因此享受的消费分配品就多。因而工资高,货币多,有好房子,有汽车。

  这种分配方式的实质是按权力、按社会地位分配,权力与地位成正比。

  从经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分配方式并不是什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而是一种社会等级制的分配形式,在中国古代实行过〃以爵分等〃、〃按口授田〃,实质上是前资本主义非市场经济的较低级社会分配形态。

  这种分配形态导致革命成功后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不平等。在理论上,苏联托洛茨基的《被背叛的革命》、南斯拉夫德热拉斯的《新阶级》都曾指出这种新的不平等。

  从1958年以后,毛泽东也日益关注这个问题。在《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中,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既得利益集团〃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清样本),下册,第878页)(阶层)这个重要概念。他说: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这就是'既得利益集团'的问题。〃

  1965年,他又提出了〃官僚主义阶层〃的概念。1966年的文化革命中,他提出了〃走资派〃这个概念。1976年。他提出〃共产党内存在资产阶级〃。这几个概念是一脉相承的。

  毛泽东一直梦想尽早消灭商品交换和货币。在读斯大林的书时,他看到斯大林说: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目前在我国仍象大约30年前那样是必要的。他就问道:〃30年后还如列宁在时那样。什么时候,商品才可以消失呢?〃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中的社会不平等深为反感。他认为这种分配方式使人被区别为三六九等,不公平。他总是想废除掉,他希望找到一种更公平和平等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在这个问题上,他始终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他说: 

  〃我们的党是连续打了二十多年仗的党,长期实行供给制。当然,当时根据地里,整个社会并不是实行供给制,实行供给制的人员是职业革命家、国家工作人员、部队指战员。实行供给制的人员,第二次国内战争多的时候有几十万人,少的时候也有几万,抗战时期从一百多万增加到几百万,一直到解放后初期,大体是过着平均主义的生活,工作都很努力,打仗都很勇敢,完全不是靠什么物质刺激,而是靠革命精神的鼓舞。这些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有着很大的意义。〃

  记者:毛泽东为什么如此反对商品制度和这种等级分配方式?

  何新: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共产主义理想的信仰者。他认为,这种分配方式违背了他的政治理想,会导致社会的不平等,会导致〃既得利益集团〃、〃官僚主义阶层〃的出现。他认为,这种既得利益集团,实际上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新生的资产阶级势力。

  悲剧在于,毛泽东所信仰的共产主义,是空想性的共产主义,是苏联在1920年以前试图实践的那种战时共产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保留着19世纪乌托邦社会理想的许多空想色彩,在现实中是注定要失败的。

  从毛泽东的经济学读话录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思想中一直存在许多矛盾,令他感到困恼。例如,一方面他同意必须激励生产者,为国家生产出更多的经济实物,使国家富强。因此必须容忍人的自私心:

  〃公是对私来说的,私是对公来说的。不能有公无私,也不能有私无公。我们历来讲公私兼顾,早就说过没有什么大公无私。〃

  但另一方面他又说:

  〃把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关心'绝对化,一定要出毛病。'彻底实行按劳分配',就带来个人主义危险。〃

  如何能避免社会分配的不平等?如何协调管理阶层与劳动人民的关系?如何能让人民只公不私?从50年代直到他去世,困扰他的就是这种问题。这两大问题,即实物生产与平均分配的问题,可以说也是毛泽东《政治经济学读书笔记》的两大基本主题。

  在70年代,我曾反复研读毛泽东的这部书,思考他的理论。可以说,正是通过读这本书,我最初接触和领悟了经济学问题的意义。我那时已经初步意识到毛泽东〃有为〃的经济政治思想与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存在重大的矛盾。我努力思考这一矛盾为何发生。毛泽东的这本教科书笔记,与《资本论》,正是使我在经济学问题上得到启蒙的书。

  记者:那么您,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晚期理论和今天的现实呢?

  何新:我认为毛泽东的主要失误,可以说失误在分配决定论上。

  1958年,他发现并支持张春桥关于批判资产阶级法权的文章(这是张春桥政治发迹的起点)。

  张春桥这篇文章立论的着眼点,就是批评建国后干部(官员)薪金、待遇存在较大等级差别,所谓〃衣分五色,食分九等〃,导致物质分配上的不平等而与共产主义理念存在矛盾。

  对这种物质分配的不平等,张春桥认为乃是〃资产阶级法权〃在社会主义现实中的存留,应予消灭。观张春桥一生政治行迹,我认为此人是一个心胸狭隘而又攻于心计的小人。他对社会等级差异的这种不满,与其说是出大公于天下的共产主义理念,不如说是个人受压抑的偏狭的嫉妒之心。但毛泽东当时却深为赞赏此文,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从1958年以后,毛泽东一直主张取消或消灭〃资产阶级法权〃。

  记者:究竟什么是〃资产阶级法权〃?

  何新:即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律所有权,实际上就是财产的私有权。毛泽东主张对此加以限制。张春桥则主张根本取消。

  限制是对的,不限制就会导致尖锐的两极分化,会使社会陷入不稳定。但取消是不可能的。

  张春桥的观点,实际是一种分配决定论,认为物质分配形式决定所有制形式。这接近于拉萨尔和空想共产主义的观点,恰恰是马克思一直反对的观点。

  我在看四人帮被审判时注意到,张春桥始终一言不发。他是抱恨而死的。也许他至死还自认为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其实这是极其荒谬的!张春桥从来没有真正读懂马克思最重要的两部书《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资本论》。从来没有真正懂得马克思生产力决定论的历史观(所以他大批特批〃唯生产力论〃)。

  可悲的是,毛泽东似乎始终没有深入研究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后的那些著作。他更重视的是《国家与革命》等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和暴力革命的著作。他没有深入研究〃新经济政策〃以及列宁对左派共产主义的批评。正是在那些著作中列宁对十月革命采取的激进共产主义措施作了深刻的批评和反思。

  9、以〃四因论〃分析文革

  记者:您既然谈到了文革,我想能否请您离一下题,暂时不谈经济,请您谈谈您现在对文革的看法。

  何新:我认为文革有三方面的原因:意识形态原因、政治斗争原因和社会原因。

  在意识形态上,我认为文革是毛泽东的空想共产主义乌托邦理想在1958年失败之后的第二次大规模实验(〃五七〃道路、巴黎公社式民选政权即〃革命委员会〃、让城市青年下农村以消灭城乡差别等)。

  而为这一代价高昂的政治实验拓开道路的,则是高层的政治斗争。毛泽东以激烈无情的政治斗争清除了党内阻挠他实施其空想主义的主要政治对手刘少奇和其他权力障碍。因此他才可以在一种空前的规模和范围(涉及近十亿人口),将空想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构想(见之于1966年的5·16通知及5月7日致林彪信)付诸全面实践和实验。 

  但是问题在于,为什么当时全中国10亿人民都能被动员起来,全民一起参与这一斗争和这种实验?除毛泽东如神一样的权威魅力之外,空想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更重要的一点是,这种空想共产主义,是针对着在革命后中国社会中正在萌生、当时尚未充分展开的社会矛盾,即由于社会中的等级差异、分配差异引发的官僚主义与普通民众的矛盾。

  而文化革命之所以必然失败,是由于它违背了经济规律,导致国民经济全面瘫痪,民生贫困和人民的总体性失望。为什么最终会发生这种失败和失望?因为文革的手段,文革所构拟的社会新制度,是一种空想性的、内容贫乏而抑制活力的制度。既不能消除社会中的不平等,也不能解决发展经济的任务。 

  事实上,文革派曾经同时承诺了两大目标:〃(1)缩小和消灭三大差别,(2)文革将大大解放生产力。〃但搞了多年之后,老干部被打倒了,造反派(王洪文一类)上台了。但造反派并没有消除社会不平等,相反倒成为资产阶级法权的新的拥有者。而他们恰恰又是比劳苦功高的老干部更不具备资格的这种不平等权利的继承者。造反派成为文革所产生的一个新的〃既得利益集团〃,文革的结局似乎只是帮助了造反派夺取权力。文革并没有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没有使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由于经济停滞和人口增加,城乡人民在70年代的生活水平已大大低于50年代。因此人民普遍认为自己受到了文革派的愚弄和欺骗。人民从支持它转而反对它了。这就是导致文革失败的必然原因。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完整的运动过程可以分析为四种原因:动力因、形式因、素材因、终极目的因。我们可以应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对文革作一下分析。

  概括言之,(1)政治(夺取权力)斗争是毛泽东发动文革的致动因。(2)空想共产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为这一运动赋予外表和造型的形式因。(3)人民群众与党政官员的矛盾(所谓〃大官、小官、工农兵的矛盾〃)则是引发这场大运动的社会燃料,是素材因。(4)社会进步的目的因应当是国家的强盛与民生的改善。这是任何激发人民活力、取得人民支持,使社会存在与运动的总目的因,而文革即失败于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因上。

  记者:您的分析虽简略,但很新颖。可是我仍然有问题。很多人认为,文革的主要目标就是夺权(夺刘邓的权)。

  何新:政治斗争,以及由于这种斗争导致的中央权力的转移,无疑是文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事实上毛泽东在〃5·16通知〃以及〃一月革命〃前后的讲话中曾多次明确指出这一点。他始终认为围绕权力、政权的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但是,政治斗争并不是这场运动的唯一原因。否则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毛泽东搞文化革命的主要对手是刘少奇。在中共〃九大〃已打倒刘后,为什么他还不终止这一运动呢?

  尽管夺权是文革的重要政治内容,但是它绝非唯一的原因,它只是这一运动的致动因。实际上,毛泽东考虑以文革运动的形式加以解决的并不仅是一个或一群政治异见者,而是谋图对〃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作进一步的全面改革。然而,1966…1976年的十年间,这种新制度被置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张春桥理论)为代表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和斯大林模式(暴力的全面专政)相结合的意识形态基础上。其结果是导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倒退。 

  历史证明,夺权的目的比较容易就办到了,制度改造,以及更为重要的,通过制度改造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即〃文化大革命〃)这一总目标,却没有通过文化革命而得到实现。

  毛泽东于1971年林彪事件后日益深刻地意识到这种失败。这也正是导致毛泽东晚年在精神上深陷痛苦的根源所在。因此,对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