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农场主-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办完手续。江逸晨与来顺儿将快艇后甲板上的调料卸下,然后到外面租了辆小面包车,将货物装上后,向城区驶去。
  来顺儿先在城里待上几天。等快艇修好后再返回云沙岛。
  时间进入十二月初。粼江的又一个冬季来临了。气温骤降,白天平均十摄氏度左右,夜里则只有两、三度了。
  街道上的树木。叶子脱落了一半多,显得稀稀拉拉的,萧瑟的气氛油然而生。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位于西水井街道十五号的鼎香园新店,装修改造工作大体上已经完工,只剩下寥寥几名工人在做最后的收尾。
  厨房、操作间中,橱柜灶台、燃气灶、消毒柜、食品保鲜柜、冰箱、货架等等设备都已到货安装完毕;建筑外立面经过了修整和清洁,面貌焕然一新,屋顶上正在安装订制的广告灯箱与装饰灯具。
  二层大厅中央,各种新购买的餐桌椅以及碗碟等堆积如山,但包装仍未打开,等待室内工程的结束。
  三层在不久前刚刚清理出来,随着家具物品的就位,各个功能房间已经提前投入使用。
  门牌号从北向南被定为三零一至三零七,分别为江逸晨的办公室、苏佳晓宿舍、吴大娘宿舍、财务室、经理室、库房、水房带卫生间。
  吴大娘和苏晓佳已经搬过来住下。同时老店二楼小库房中的铁皮柜搬进了新店三层库房,那件大砗磲工艺品搬进了江逸晨的办公室。
  这样,鼎香园老店二楼就腾出了两间屋子,经过修整清洁后,被开辟成新的营业场地,营业额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而江逸晨和丁雨晴也有了各自固定的办公室,这样就不用在出租房里办公了。
  新店后院靠南面,一栋两层高的蓝白色活动房正在安装,这里将做为员工小食堂、休息室、更衣室以及库房等用途。
  活动房的好处就是安装方便快捷,搬家的时候也可以拆散运走。
  这段时间里,鼎香园的各位管理人员很辛苦,经常两边来回跑,基本上没有休息日。江逸晨打算等稍晚些时候给大家发一笔特别奖金,以示慰问。
  总之,筹备工作日趋完善,大家都期待着新店开张的那一天。
  江逸晨见手中的事情都安排的得差不多了,于是抽出空闲,准备再去一趟云沙岛。
  本想将鹅崽威威一同带上,放到岛上去养。但却遭到了丁雨晴的反对,她说威威还小,换地方肯定水土不服,会生病的。请求再养上一段时间,稍微长大点儿再说吧。
  江逸晨也只好随她,但提出一个要求,不得将威威带到办公室去。否则,饭馆里人多嘴杂,过不了多久,也许就会有个“鹅总监”之类的雅号戴在她的头上,而且众口铄金,摘都摘不掉。
  晴晴对别的不在乎,但新添一个如此不雅的绰号,实在不是什么美事儿。于是只好答应下来。
  鹅崽威威在特制小馒头,也就是晴晴所说的鹅粮喂养之下,生长发育迅速,体重比之当初几乎翻了一番。
  因见这种吃食的确不错,于是江逸晨专门让鼎香园的厨房制作了一批。当然,全部按照要求,用空间冰混合水和面,添加各种配料,发酵后上屉蒸熟。
  这批特制小馒头被他收入寒冰空间中保存备用。
  说到寒冰空间,前些日子还有个新的发现。
  以前他根据常识,将需要长期储存的食物放在一号和二号冰洞中冷藏,然后需要食用的时候再转移到空间通道中解冻。
  而一些不宜冷冻的食品,比如水果、葱姜调料之类,则存放在空间通道中。但一直只是做为便捷的运输工具使用,存放周转的时间都不长。
  在一次在偶然间发现,一只从筐中滚落的苹果,遗忘在通道角落中许多日子,并没有出现任何**的现象。(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快艇修复、特制馒头的魅力

  那只苹果的怪异现象,当时令他颇为吃惊,仔细回想收入苹果的时间,竟然已经长达一个来月。难道这条常温通道是无菌空间,任何食品置于其中不会腐烂变质?为了确认这件事情,还专门用豆浆、稀粥之类容易变质的东西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前面的推断正确无误,空间中确实具备这项功能。
  至于原因,江逸晨并不想去深究,寒冰空间给他带了的惊喜已经足够多,完全不能用任何科学依据来解释。如妄然去做什么分析探究,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江逸晨让来顺儿找财务拿钱,然后与店里的伙计一同在城里采购了一批补给物资,还有慰问品。
  这天早晨,租了辆小面包车,两人装上货物一起前往龙湾村金昌俱乐部码头。
  现在岛上与城里店铺之间的物资交流频率增加,总是这么租车确实不大方便。等鼎香园新店开张后,也该适时考虑添置一辆运货的车辆了。
  工作人员将他们带到快艇的泊位,对修复后的蓝箭630进行验收。
  快艇已经修好,更换防撞护舷材,更换窗玻璃,船身重新喷漆。出事儿时残破不堪的外表,再次面目一新,恢复了昔日的神采。
  归根结底,造成快艇损伤的原因,除了台风,还有就是缺少一个正式的码头,让它得不到完善有效的保护。
  不过码头的问题目前尚无法解决。但总结经验教训,做一些补救措施还是必要的。
  江逸晨从网上查到了一个土法子。那就是用几个废旧轮胎,固定到泊位礁石侧壁上,这样可以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
  这次随车带去的货物中,就有五个旧轮胎。
  刷卡支付了维修费用,两人一起将各种货物搬上快艇的后甲板。
  随后来顺儿启动马达,快艇向南部海面驶去。
  “行,你现在的技术不错了啊。”江逸晨坐在副座上,瞧着来顺儿娴熟的操作,不由称赞了一句。
  “呵呵,其实这东西也没啥难的。我瞅着比村里的拖拉机还要容易。”来顺儿靠着椅背。面色轻松自如。其实这驾驶技术跟很多东西一样,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这场台风,真是辛苦你们了。”江逸晨侧头看着微波荡漾的海面,一派祥和的气氛。真是很难想象它发怒翻脸时。惊涛骇浪的模样。
  “没啥。那会儿我们几个都躲在洞里面玩牌。洞子结实着呢,啥事儿也没有。”来顺儿回应。
  两人聊着天,没多会儿功夫船头前方就出现了半月峭壁。
  其实也就仅仅过去个把月。但此刻江逸晨内心的感受竟然像离开了很长时间一样。
  快艇绕过半月峭壁,行驶到东面的天然小码头,速度减慢。
  江逸晨打开舱门走出去,带着咸湿气息的海风迎面扑来,他深深呼吸了几口,感觉真不错。
  哇哇,啪。忽然,船左舷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叫声,随即就是一片浪花飞起。
  江逸晨反应甚快,一个闪身,避了开去。浪花溅到了甲板和驾驶舱玻璃上。
  “乐球,又调皮了。”
  他再次走到护栏处,往下方一瞧,果然,乐球那个熟悉的大脑袋露出水面,大嘴向上张着,露出两排洁白细密的牙齿,正在向他打招呼。
  许久未见,江逸晨也不打算责备它的淘气行为,于是单膝跪地,伸长手臂抚摸它光溜溜的脑袋和吻突。
  乐球也亲热地在他的手上蹭来蹭去,又将头上仰,让江逸晨摸它的下巴。
  “我一听就知道是谁了,别的鱼可没本事把船上搞得到处是海水。”来顺儿这会儿已经将船停下,走出舱门,来到江逸晨身边观看海豚。
  “前些天那么大的台风,这家伙儿倒是一点儿事儿也没有啊?”看了一阵,来顺儿提出疑问,他对于前些日子的那场风灾可是心有余悸。
  “你可别小看海洋生物,个个都有一套保命的本事,要不然咋混?其实对于海豚来说很简单,再大的风暴,往海底一钻,啥事儿也没有。最多就是找机会上来透几口气。”江逸晨解释道。
  这时,他想起了空间中还有给乐球带来的特别礼物。于是站起身,心念一动,两个小号馒头就出现在手中。
  “晨子哥,海豚都是吃鱼的,馒头哪儿能糊弄过去啊?回头我给整几条大个儿的偏口。”来顺儿看着江逸晨手中的货色,以为他没有做准备。
  “呵呵,天天吃鱼,海豚也有吃腻的时候,我给它换个口味而已。乐球,接着。”江逸晨大声吆喝了一句,同时将两个馒头向高处抛出。
  乐球也不含糊,立即垂直窜出水面,腾空而起。在来顺儿的高声喝彩中准确无误地将两个馒头纳入口中。
  随后侧翻入水,潜入深处不见了。
  “嗯,咋不见了?晨子哥,你瞧,乐球肯定不满意你的见面礼呗。”来顺儿说着,手扶栏杆将上身探出,低头察看乐球的踪迹。
  谁知话音刚落,只听刷的一声,乐球突然再次飙出,几乎擦着来顺儿的头皮飞过。将后者吓了一跳。
  江逸晨把来顺儿往侧后方一拉,避开了溅起的海水。
  只见乐球兴奋异常,脑袋顶上的气孔不住噗噗往外喷发着水汽,然后哇哇哇地连续尖叫。
  最后玩起了最拿手的特技,大半个身体直立于水面,倒退着行走,两只胸鳍还啪啪啪地不断拍打。
  “嗬,好家伙,乐球咋跟吃了兴奋剂一样啊?”来顺儿吃惊地说道。他还从来没见过乐球这幅模样。
  江逸晨笑而不语,看来这特种馒头可远比以前喂的淡水鱼更受欢迎,海豚也是美食家啊。于是又拿出两个扔给乐球,乐球高兴地照单全收。
  “晨子哥,这是啥高级馒头啊,咋做的?”来顺儿看明白了,对馒头的魅力大感好奇。
  “呵呵,当然有高级配方,回头教你做。好了,喜子他们过来了,咱们该进港了。”江逸晨微笑着说道,然后向岸上的人影挥手示意。
  来顺儿应了一声,连忙钻进驾驶舱,螺旋桨推进器启动,快艇缓缓向泊位驶去。
  “晨子哥!”“晨子哥!”等待在岸上的喜子和石锁儿兴奋地高声叫道,同时伸长竹篙帮助快艇停靠。
  随后搭上跳板,两人先后跑上了船,一左一右地拉住了江逸晨的双臂。
  三人此时见面,竟然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咋样儿,都还好吧?”江逸晨望着面前的两位小伙子,不由心潮起伏。
  “晨子哥,要说这场台风可真够劲儿,掀起的浪头差点儿把岛给淹没了,就那半月峭壁的顶子,就剩下一个山尖儿。幸亏石锁儿做的大门挺严实,水进不来。其实就算进来了俺也不憷,大不了下海抓鱼去。”喜子夸张地嚷道。
  石锁儿觉得喜子有点儿胡咧咧,但一时间不知道说啥才好。
  “去,别瞎扯淡,忘了那会儿你小子到处胡乱求神拜佛的。还下海抓鱼呢,就你那样儿的喂鱼还差不多。”来顺儿走上前,制止喜子吹牛。
  “在海上做事情,总得经历一回。好了,大伙儿都知道台风是咋回事儿,往后也没啥可怕的了。”江逸晨拍了拍两位的肩膀,然后走向后甲板,招呼大家搬东西。
  乐球没有吃过瘾,尾随而来。
  江逸晨又给它喂了几个特制馒头,并告诉它好东西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否则会产生审美疲劳。同时伸手指向东部海面,让它先去玩儿,自己得空儿才能陪它。
  乐球似懂非懂地上下晃了晃吻突,唧唧叫了两声,然后转身没入水中溜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灾后重访云沙岛

    大伙儿跑了两趟,除了那五个旧轮胎之外,将全部货物搬进了岩洞基地。随后进行清点登记。
  这次带来的不仅有补给食品、慰问品和燃料,还有一批农用膜、小型冬季取暖设备以及一套电钻。
  这是一把博世多功能电钻,同时具备手枪钻和冲击钻的功能,通过更换不同的配套钻头,可以在木材、石头、陶瓷以及金属上面打眼钻孔。
  “这把钻也是二百二十伏的,可以用蓄电箱进行供电。耗电量不小,使的时候注意着点儿。喏,你瞧瞧合用不?”江逸晨介绍道,同时将盒子递给石锁儿。
  “挺好,这下干活儿就省事儿多了。”石锁儿欣喜地回应道。他对这些电动工具并不陌生,只是原先没有想到在这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的海上孤岛,也能使用现代化工具。
  与多功能电钻配套,还买了几盒子自攻螺丝和膨胀螺栓等零件。
  石锁儿借机提出,以后最好能购买一台小型多功能木工机床,集锯刨铣于一体,也是二百二十伏电压驱动的,那个效率可就厉害了。至于价格,估计几千块吧。
  江逸晨点头同意了,让石锁儿写出品牌和型号,回头儿安排伙计去采购。
  随后交代任务,这套电钻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在天然小码头侧壁装上五只旧轮胎,做为防撞缓冲带,以避免恶劣的天气对快艇造成再次伤害。
  歇息了一会儿喝口水,江逸晨让来顺儿带自己去岛上视察,喜子和石锁儿则留在驻地做午饭。
  巡视的第一站是蔬菜地和调料地。两人沿着篱笆墙边的田埂漫步。
  蔬菜地的耕作打理已经有了不短的时间,从小规模的自给自足模式,到了近期的批量开发生产。整体面貌已经起了巨大的变化。
  尽管已至初冬季节,但在海洋xìng气候与营养水的双重作用下,举目望去,地里仍然一片chūn意盎然。风灾过去不久,作物的生长已然恢复。但如果仔细看。还能从植株低位部分破损的老叶子中瞧出端倪。
  东边远点儿的坡地块大多是低矮的作物,比如小白菜、卷心菜、西红柿、莴笋、油麦菜、柿子椒等,由于坡地是依据地势而开,并不是那种标准的方块形,连带着地里作物的排列分布也并不十分整齐。但正是因为如此,却多了几份自然原生态的意味。
  地里的菜苗壮实挺拔、长势旺盛。目光所及,尽是各种深浅不同的绿sè,与点缀其间的点点红,搭配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朴素画卷。四处散发出润润的清香,沁人心脾。
  而西边地块,基本上安排了豇豆、苦瓜、丝瓜、西葫芦之类藤架作物。
  因蔬菜瓜果不比调料。保鲜周期实在有限。所以当初来顺儿听从江逸晨的授意,在菜地扩张的时候,不同位置作物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