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农场主-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础6约赫獗撸捎谘б瞪形赐瓿桑琷īng力也实在有限。
  不能着急,还是慢慢考虑清楚再说吧。江逸晨晃晃脑袋,继续干手里的活儿。


第七十一章 回到鼎香园

  学校苗圃调料地中,江逸晨正在忙碌。
  除草完毕,他接着从土中掏出一部分姜块,敲掉泥巴,拿到自来水下冲洗。
  由于时间足够,现在收获的已经是老姜了。老姜相对于嫩姜来说,味道辛烈得多,更适合做为调料使用。
  地的边缘处还有少量小葱,当初把宿舍里的那盆葱苗搬过来后,马上进行了分开移栽。现在已经从根部繁殖出不少新的植株。
  不过小葱相比大葱来说,更适合做配菜而非调料,所以一直也没有用到麻辣烫店里去。
  江逸晨想了想,上前拔了几把小葱,准备带到店里自己人吃。
  干完地里的活儿,他把老姜和小葱放进袋子中,收拾妥当后便向苗圃大门方向走去。
  路过住所,廖老头儿正在刮鱼鳞准备做饭,邀他一块儿喝两盅。
  江逸晨婉言谢绝,说自己晚上已经和别人约好了,便告辞离开。
  他一路走出学校北门,前往合林路上的鼎香园。
  此时天sè渐暗,正赶上晚餐的时间。
  麻辣烫店热闹如常,门外摆上了五张餐桌,桌桌客满。四处弥漫着醉人的香气,顾客们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谈笑喧哗,还不时有人招手示意,或加菜或结账。
  从他们的吃相和熟门熟路的架势来看,恐怕早已经成为这里的忠实老客。
  靠西边的一桌年轻人吃得兴起,要了几瓶啤酒,开始吆五喝六划起拳来。引得旁人纷纷侧目,却不敢制止。
  江逸晨微微摇头,这种情况也不好多说什么。自己这儿不过是个街边小吃店,客源复杂,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可不像那些高级餐饮场所一样,能定出一堆规矩来让客人们遵守。
  而且严格来说,自己这边在人行道上摆桌子经营,其实也不符合规定。算了,只要不太过分,就睁只眼闭只眼吧。
  张凤兰双手端着四个大盘子,从店门口进进出出地给客人上菜,动作稳当熟练,看样子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工作技能大涨。
  江逸晨走过去,和店里三人依次打了招呼。
  吴大娘见他回来了,非常高兴。不过现在生意正忙,也没功夫多说两句。
  江逸晨先将手中装着小葱和老姜的袋子交给她,然后挽起袖子帮忙。
  有了他的加入,吴大娘等人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一直忙碌到晚上将近八点钟,麻辣烫店才打烊收摊。
  四人接着收拾,半个多小时后才坐下来一起吃晚饭。
  餐桌上,吴大娘告诉江逸晨,现在回头客越来越多,店里最近几天的营业额持续上升。
  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提升单人消费量,她们开始增加麻辣烫串的品种,这一招非常见效,丰富多样的涮烫食材和味道口感,让顾客们有了足够大的选择余地,百吃不腻。
  另外由于人手紧张,她听从了江逸晨的建议,现在基本上各种采购工作都打电话让人送货上门,成本因此增加了一些,但很值得。
  “麻辣烫是现涮现吃,材料最讲究个新鲜,这块儿可决不能含糊,要不然砸招牌就麻烦了。”江逸晨提醒道。
  他想起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一桩报道,说有个饭馆因食材过期变质,舍不得扔继续使用,导致顾客食物中毒,因而惹上了一身麻烦官司。
  要说店里只要把住进货关就足够了,因为生意好,各种材料消耗流转得快,在运转环节倒是不用担心。
  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食客往往不愿意去生意冷清的饭馆用餐,味道好坏先不说,周转不灵,谁知道你厨房里的材料存放了多长时间?
  “这个我老婆子当然知道,你放心,我干了这么多年,心里有数的。”吴大娘点头应承道。
  江逸晨接着说店里的人虽然少,但也最好定个规章制度,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内容倒是不用那么复杂,简单实用即可。
  比如从食材的进货验货到厨房处理、标准涮烫程序cāo作、卫生清扫等等,大家一起遵照执行。先适应一段时间,等将来人员增加后就比较容易管理了。
  这个要求不过分,吴大娘也痛快地答应下来。
  江逸晨又聊起媒体上一直抨击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像什么原料的农药残留超标,激素过量,瘦肉jīng、苏丹红之类违规添加剂等等,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有专家评论,空气污染、水污染、食品问题,是造成当前绝症患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吴大娘和张凤兰对此深有同感,都说现在的菜、肉、蛋确实没有早些年的有味道,店里的麻辣烫好吃,其实基本上就是靠特种调料在撑着。
  但这个话题聊归聊,实际上却根本没办法解决。因为这里涉及的层面可相当复杂,吴大娘三人又不是鉴定专家,也只能凭经验尽量把关。
  要说好东西也不是没有,比如大型超市中那些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的绿sè有机专柜,但那价格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尤其这种档次的小店,更不可能去采购那个级别的东西,也就是随大流而已。
  其实在当前这个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趋于崩坍的社会上,开馆子的只要不使用地沟油,那就已经算得上是道德模范,良心大大的好了。
  江逸晨叹口气,最后自嘲无奈地做出这个总结,吴大娘三人听了想笑,却又发现笑不出来。
  聊完沉重的话题,晚餐已经接近尾声,这时,江逸晨想起了存放在寒冰空间里的那包云沙岛的特产。
  “对了,我这次出门,去了趟海边,这不,还给晓佳妹子带了点小礼物。”他微笑着对苏晓佳说道。
  同时将右手伸到桌子底下,将空间中的一个塑料袋子取出来。
  苏晓佳正在回味他刚才说的食品安全问题,突闻此言,有点儿手足无措,脸蛋上也微微泛红。
  “咳,出门还带什么东西啊,怪累人的。其实丫头啥也不缺。”吴大娘眼角的鱼尾纹堆起,面带笑意地说道。
  “其实也没啥,都是我自己捡的。”江逸晨说着,右手将那包东西放到桌面上。
  三人定睛一瞧,原来是一包装着各式贝壳的塑料袋。


第七十二章 漂亮贝壳、粗劣的馅饼

  江逸晨把装着贝壳的塑料袋搁到桌面上。
  苏晓佳眼睛一亮,伸手将袋子打开,一堆各式各样、五颜六sè的贝壳显露出来。
  “呦,这么多贝壳啊,真漂亮。”吴大娘年轻的时候也喜欢这东西,此时见了,倍感亲切。
  这些海扇蛤和海螺、宝螺之类的贝壳,虽然都不是什么名贵的货sè,但胜在形状完整无缺,品相sè泽上佳,如果加工一下拿到旅游纪念品商店去,兴许还能卖上一个不错的价格。
  要知道现在由于人类的疯狂攫取,大自然能给予的好东西越来越少,许多在过去根本不稀罕的物件现在都变得金贵起来。
  苏晓佳将贝壳一件件在桌面上摆开,嘴角微微上弯,眼中满是喜sè。尤其是那只褐sè斑点的宝螺,更令她爱不释手。
  她小时候经常去海边捡拾这些东西,但现在不行了,随着旅游业的发达,海滩上稍微顺点儿眼的贝壳都让游人捡光,就只剩下残破不堪的。
  旅游商店里倒是有很多好看的,但她可没有闲钱去买。
  “这些物件儿现在可少见了,小江,你是从哪儿捡来的?可不容易吧。”吴大娘说着,她的目光随着孙女的双手在移动。
  “那地方离这儿挺远的,不过没什么人,这些玩意儿还算好找。”江逸晨目前暂时还不方便把云沙岛的事情告知。
  “那倒也是,要有人的话早就给弄光了。让我也瞧瞧,还真好看哪。”张凤兰把脑袋凑过来,也拿起几件贝壳左看右看。
  苏晓佳放下宝螺,又将一只白sè的大海螺敞口的部位贴到耳边,聚jīng会神地听着什么,还冲苏大娘打了个手势。
  “丫头的意思是说,这样可以听到大海的声音,呵呵,她从小就信这个。”吴大娘笑呵呵地解释。
  听到这个说法,张凤兰也拿起另外一只海螺,学着苏晓佳的姿势放到耳边,脸上满是好奇的神sè。
  “哎,别说,好像还真是有海cháo的声音啊。”张凤兰惊喜地说道。已经是孩子妈的她,此时也不禁童心大起。
  苏晓佳摆弄了一会儿,抬头望向江逸晨。
  目光中似乎在询问,这些都是给她的吗?
  “喜欢吗?都是送给你的。”江逸晨微笑着确认。
  苏晓佳将左手拇指食指捏成小圈,放到下巴前方,这是手语中“喜欢”的意思。
  然后又将右手的拇指伸出,对着江逸晨弯曲几下,向他表示感谢。
  “呵呵,别客气,喜欢的话,以后有机会我再去弄点儿。”江逸晨看明白了,点头示意道。
  晚上回到宿舍,江逸晨上网查询了海龟相关的资料,根据各种特征的对照,才发现团团属于绿海龟的品种,当然,这绿海龟并不特指它的外壳,而是以它身上的脂肪通常是绿sè而得名。
  绿海龟和海豚一样,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并且属于濒危物种。
  不过由于它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甲壳可以做为装饰品和入药,所以在利益驱使下,渔民的偷猎行为也是时有发生,屡禁不止。
  另外绿海龟的智商应该没有海豚聪明,下次再过去的时候,不一定还能记得自己了。其实话说回来,别说下次,现在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呢。还是顺其自然吧。江逸晨暗暗思衬。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班的新课程开始了,二零六宿舍的兄弟们又回到了往常的学习生活中。
  进入十二月份,天气渐渐冷了起来,两场寒雨之后,街上的人们都不情愿地换上了冬装。
  yīn冷的寒风开始肆虐,校园里的树木瑟瑟发抖着,枯黄的叶子纷纷凋落,在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
  学校苗圃的廖老头儿及时提醒江逸晨,最近气候变化加剧,可能有霜冻危害。
  江逸晨得知后不敢大意,虽然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了解到地里调料作物的抗冻xìng很强,但也不敢冒这个风险。
  为此,他特地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将苗圃菜地进行了全面覆盖保温处理。所用薄膜、稻草、竹竿等物品,自然也近水楼台,沾沾廖老头儿库房的光了。
  至于盛煌那边,由于上次去云沙岛期间耽误了两场演出,为此还引起了一些客人的不满,要知道现在的他已经成为盛煌最受欢迎的艺人。陈主管挺着急,回来后让他连续加演了三个晚上,这才了事。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表演,江逸晨也增长了很多经验,准备的节目花样翻新,每次演出内容都不一样。这也保证了不会令观众造成审美疲劳。
  这天中午下课回来,江逸晨和四位舍友一起,去食堂打了饭拿回房间用餐。
  今天吃的是馅饼,猪肉白菜馅儿的。表面看着油汪汪的还行,其实里面就是以白菜加了点儿大葱为主,至于肉,仅仅一点儿肥膘沫而已。
  “靠,这食堂现在越来越黑了,我吃了半天也没见着肉,直接叫白菜帮子饼不就得了。这不是挂羊头卖狗肉吗。”肚子圆不满地嚷嚷道。
  “你想得倒美,还狗肉呢,多少钱一斤你知道不?现在的农产品里面就属大白菜最便宜,不用这个用什么。你以为学生食堂是做慈善工作的。”齐泽辉不以为然地说道。
  “凑合吃吧,好东西都放到小炒部去了,食堂的大爷们就指望着那块儿发奖金呢。对了,你报个扶贫计划,让你老爹多批点儿资金,顿顿去那儿吃不就得了。”马得韬倒是对食堂师傅们表示理解,还提出解决方案。
  “你以为我不想啊,还不是我老爹受了他那烂朋友的蛊惑,非要让我过过苦rì子,头两年我就舒坦多了。靠,那姓冯的真不是个好东西,害我遭罪。”肚子圆骂了一句,蹙着眉头啃食馅饼。
  “唉,也是,早两年你小子过得是真爽,出手跟败家子儿没啥两样。呵呵,要说哥儿几个那会儿也没少沾光。”马得韬开始缅怀逝去的美好时光。
  肚子圆瞪起小眼睛,怒视面前这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大块头。
  方旭倒是没吭声,慢条斯理地一边用餐一边琢磨着事情。
  “嗬,这块儿可真够劲儿,硬得快赶上鞋底子,真是考验我的大槽牙啊。我瞧着,咱们应该找学生会的反映反映去,没肉就算了,这面皮你也发好一点儿啊。”齐泽辉嚼着馅饼,终于也忍耐不住了。
  江逸晨也没有参与他们的话题,他啃上几口馅饼,确实很糟糕。但脑海中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


第七十三章 晴晴来临

  江逸晨啃着粗劣的馅饼,忽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现在大葱和姜的产量有些富余,要不,也整点儿馅饼子之类的面食,猪肉、白菜、大葱、姜,混合一下,用后两者提味儿,这可是上好的馅料。按照以往的经验,做出来的应该不会差。
  不过鼎香园地方狭小,厨房面积也不宽裕,如果在那儿弄这东西,会不会跟麻辣烫有所冲突呢?直觉上在那里贩卖似乎并不是最合适的形式。
  那么,还有什么更理想的方式呢?
  这时,房间门突然被推开,隔壁的小毛子将脑袋探进来,打断了江逸晨的思索。
  “晨子,你还吃啥哪,楼下有个美女找你,赶紧的。”他大声嚷嚷道,语气中饱含兴奋。
  出乎他的意料,宿舍里的几个人对他并不理睬,照旧吃喝。
  “不识好歹,你们以为我骗人玩儿哪?是真的,今天又不是愚人节。”小毛子不忿地说道,屋里这几位明显是把他的话当成恶作剧了。
  “得了吧,你说咱们学校这么多女生,哪个是美女?这一手太老套了。”齐泽辉不屑地说道。
  “呵呵,不会是董胖妞找来了吧?”肚子圆眯着眼笑道。
  “拉倒吧,就算董胖妞来了也只会找韬子。”齐泽辉反驳道。
  “切,好心当成驴肝肺,真是一帮白痴。等美女走了自个儿后悔去吧。”小毛子骂了一句,将脑袋缩回门带上。    就当江逸晨摇摇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