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农场主-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见她cāo起擀面杖,快速将面饼擀开,手法利索,面片薄厚均匀,质地细腻。一瞧就是行家里手。
  江逸晨见状不由叫了一声好。
  “这没啥,居家过rì子的,这些个面食儿谁都会做几样。”张凤兰被夸得有点儿不好意思。
  随后,她拿出一小盆馅料,这是白天已经拌好的。
  “什么馅儿的啊?”江逸晨问。
  “猪肉、大葱、白菜。还加了点儿姜末、香油、胡椒粉、料酒。你闻闻。”张凤兰将馅料盆递到小江老板的面前。
  江逸晨吸了几口气,馅料的气味儿还挺不错,如果在接触到特种调料之前,这肯定会让他馋虫直冒。
  “张姐,这里面没有放咱们的特种调料吗?”他继续问。
  “呦,那些特别调料可是咱们店吃饭的家伙,金贵着呢。自己人随便吃点儿哪能放那个?大娘也不同意啊。”张凤兰不以为然地说道,同时把馅料盆放到案板上。
  “今天我做主,大伙儿都吃顿好的。”江逸晨直觉感到这种千层饼很有搞头儿,正好借机试试。
  他随后和吴大娘说了一声,吴大娘自然应允。
  江逸晨剥了一段大葱和一小块姜,让张凤兰剁碎了掺到原先的馅料中。
  新馅料拌好,张凤兰用勺子将馅料舀出来,在圆面片上均匀地抹了一层。然后拿起菜刀,将面片带馅一起,切了个“井”字,最中间的“口”不切断。
  接着将切开的面片从上到下依次卷起,直到剩下一个圆坨。
  再用擀面杖将圆坨擀扁,千层饼就算完活儿了。
  橱柜台面另一边搁着一台电饼铛,接上电源,在里面倒了一点儿豆油。
  等豆油加热后,随即将准备好的千层饼坯子放到电饼铛中,合上盖子。
  “呵呵,原来千层饼就是这么做的啊,有意思。”江逸晨看着有趣,拿过另外一个小面团,也学着张姐的样子将它擀开。
  他练习、表演魔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双手自然是灵活无比,很快就学了个似模似样。连张凤兰都不由感到惊讶。
  江逸晨说这东西经放,多做一点儿,店里的人想吃的时候加热一下就行了,省事儿。另外,张姐也可以带点儿回家给孩子老公尝尝。
  二人一边干活儿一边聊天,不知不觉间,第一个饼子烙熟出锅了。
  饼子表面黄澄澄的,泛着油光。随之面香扑鼻而来。
  有很多营养学专家,在各种媒体上连篇累牍的宣传食用油经高温加热后,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尤其是高温油炸食品,更是坏处多多,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
  尽管如此,可是却应者寥寥,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究其原因,国人有着传统的饮食习惯,这种习惯根深蒂固,岂是那么容易发生转变的。
  就拿油煎面食来说,那个香气就令人无法抗拒,美食当前,谁还管你专家说了些什么。
  这个时候,吴大娘和苏晓佳已经收拾完前厅,来到厨房洗手,准备吃晚餐。
  张凤兰拿起另外一把专切熟食的菜刀,将盘中饼子切成四块。
  顿时,馥郁的馅香像流水般溢出,那是一种肉香和葱香混合的气味,浓厚却不浊,令人身心愉悦。
  “好香啊,这大葱和姜就是厉害。”吴大娘由衷赞叹道。
  她做饮食买卖已经好些年了,头一回见到这种神奇的调料,无论什么吃食儿,只要加上一点儿,马上化平常为神奇,焕然一新。麻辣烫如此,肉饼也是如此。
  苏晓佳抽动了两下鼻子,同样深受吸引。她将干净的碗筷放到餐桌面上,依次摆好。
  江逸晨也不客气,伸手拿起一块就往嘴里塞。
  一口咬下,表面微脆的面皮随之瓦解,面香、油香、肉馅的醇香、大葱、姜的清香,依次表露无遗。在这里面,大葱犹如领军者,在它的引导下,各种材料的味道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鲜美厚实的新滋味,而且富含独特的层次感和韵律感。
  不过,馅料中占比最多的大白菜,此时反而成了味道舞台上的陪衬,就像领舞者身后的伴舞群一般。
  “嗯,好吃,真棒。”江逸晨赞了一句,又大嚼了几口,将手中的饼子消灭。
  “呵呵,端上桌子吃吧。”张凤兰连忙张罗道。
  千层葱香肉饼一张张从电饼铛里面新鲜出炉,放入瓷盘子中送上餐桌。
  再蘸上一点儿米醋,消除油腻感,味道就更美了。
  四人一边吃,一边谈笑,其乐融融。
  席间,江逸晨想起了前几天答应苏晓佳的事情,便跟吴大娘说,自己回头儿就到网上商城订购一台电脑,安放在柜台里,白天用来记账管理,晚上晓佳妹子可以上网学习查看美术方面的资料,至于费用就算在店里购置设备的开支。
  吴大娘对此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话说店里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每天手工记账确实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有电脑那可就方便多了,自己虽然不会用,但让孙女学学不就得了。
  苏晓佳听了兴奋地连连点头,她对电脑可是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美术方面的书籍,书店里面贵得要死,让她望而却步,电脑图片可就完全不一样了,称得上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另外,听说电脑连上网络之后,那就是一个全新的大千世界,很令人向往。
  直到最后,个个都吃多了,苏晓佳用右手抚着肚子,胃里胀得一阵阵难受。毕竟这是实打实的面饼,可比不得麻辣烫那些易消化的东西。
  她感到自己很失态,羞愧之下,脸sè也变得通红。
  江逸晨察觉到这一点,为了不使她更难堪,他主动说自己撑得难受死了,得赶紧出门散步消消食去。说完便起身,穿上防寒外衣离开了铺子。
  千层饼对于张凤兰来讲,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吃食儿,隔段时间就要做一回。但今天这么美味儿的饼子还是有生以来头一次尝到,她惦记着孩子和老公,此时正琢磨着如何跟吴大娘说说,让自己多带几块回家。


第八十一章 开发千层饼项目

    江逸晨出了鼎香园,慢慢走在街道上,寒风扑面而来。令他的脑子感到格外清醒。
  此时他想起了前些rì子学校食堂寡淡无味的馅饼,以及舍友们抱怨的神sè。对比今晚葱香千层肉饼的美味儿,仿佛天差地别,这里面应该大有可为。
  其实像学校食堂那种水平的馅饼,在街上、车站等地都经常有贩卖的,也不乏有匆匆赶路,只管填肚皮的行人光顾。
  这千层饼好吃的原因,特种大葱和生姜固然起了主要作用,但张凤兰的手艺在其中也功不可没,面发的好,每层面皮的薄厚均匀,馅料咸淡适宜,看来她在这方面还是挺有专长的。
  那么,如果把葱香千层肉饼当做新产品推出呢?好像是个蛮不错的主意。
  鼎香园麻辣烫店生意很好,这毋庸置疑。但是麻辣烫这种食品虽然受欢迎,却有一个无法避免的局限,那就是必须现场消费,占用营业场地。而不能像包子、馅饼、汉堡之类面食那样方便顾客带走。
  有些顾客用餐比较慢,再加上喝点儿酒谈天什么的,一张桌子占上一两个钟头根本不新鲜,后面来的客人干着急也没用。但是顾客就是上帝,店里的工作人员也不好多说什么,所以有时候翻台率是很低的。
  如果在店面那儿开一个外卖窗口,专门出售这种千层肉饼,大幅增加了销售额,顾客购买后带走吃,这样又不会与麻辣烫抢占营业地方,还消化掉手里库存的调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至于人员,干脆把张凤兰调出来,专门做千层饼,人尽其才嘛,比打杂更能体现她的价值。然后让吴大娘再找个杂工补缺就行了。
  另外,虽然现在处于冬季,地里的调料处于半休眠的状态,什么时候能够有新的收获尚不得而知。但这是自家的买卖,千层饼的产量也可以随时调整,而且馅料当中,也可以像今天这样,在普通的葱姜中加入一部分特种葱姜,就足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量其实是很省的。
  退一步说,即便某些时候调料实在供应不上的话,暂停一段时间也没啥大不了的。
  至于馅料品种,因为产品定位于中档,就今天晚上的猪肉白菜馅即可,毕竟成本相对较低,售价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江逸晨将这件事情前前后后考虑了一番,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不妥。于是他拿定主意,从口袋中掏出手机,给吴大娘拨了个电话,说张凤兰另有安排,让她再去招聘个工人上班。
  吴大娘并没有多问什么,便答应下来。毕竟麻辣烫店有今天的局面,大头都是靠小江的策划和调料供应,她深知这一点,所以在经营事宜方面,她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江逸晨收起手机,又迎风深吸了一口气。
  为了早rì实现自己的云沙岛开发计划,看来原始积累的步子还是应该加快一些。
  吴大娘开始四处打听找人,不过这事情很快就被张凤兰的老公给解决了。他介绍了一位老乡,原先也在饭馆打工,现在那家饭馆倒闭,正好在出租屋内赋闲。
  这是一位三十来岁的男子,名叫褚连贵,粗眉方脸,面皮黑红,身体结实健壮。认识他的都反映,这位属闷嘴葫芦的,沉默寡言,但力气大,干活儿也从不偷jiān耍滑。
  他的老婆孩子都在乡下,自己独自一人在外面打工。
  据说他立了个志向,一定要在粼江城里面买套房子,把老婆孩子从乡下接出来,做体体面面的城里人。为达到此目标,他一直省吃俭用地攒钱。
  不过近年来城里房价飞涨,想实现这个愿望的难度似乎也相当大。
  江逸晨和吴大娘对褚连贵进行了面试,觉得他人还不错,另外,除去不定时出现的江逸晨之外,麻辣烫店固定的员工只有三位女士,这多多少少欠缺一点儿安全感,万一哪天摸进来一个贼什么的,还真不好对付。
  看来进一位男xìng职员还是很有必要的。
  两人商议一下,同意了褚连贵的就职,与张凤兰一样,试用期一个月,试用工资一千八百元,管两餐,试用期过后提到两千伍佰元,奖金、过节费之类另计。
  于是,麻辣烫店就多了一名新职员。
  张凤兰被抽调出来,基本不再参与麻辣烫的活计,专门负责千层饼的制作。
  新口味的葱香千层肉饼一经推出,凭借馥郁的浓香,外脆里嫩,细腻多层的口感,立即受到了顾客们的热烈欢迎。人就是这般,从来不会嫌美食的多样化。
  鉴于店铺大门的两侧都是落地玻璃,实在不方便开设外卖窗口。张凤兰只好因陋就简,在店外摆上一张临时台子,上面搁一个大簸箩,里面装着千层饼,然后覆盖一层厚棉被保温。
  千层饼按份售卖,由整张饼子切成四块,每份巴掌般大小,装入订做的纸袋中,方便顾客们携带食用,售价五元。至于成本,粗算了一下,每份儿大约两元左右的样子。
  虽然价格并不便宜,但消费者依然趋之若鹜。当然,这里面很多都是吃麻辣烫的老顾客。
  千层饼的数量也极其有限,基本上就是中午、晚上各一簸箩,共计两百份左右。卖完即止,想吃的还得赶早。
  江逸晨对此也有自己的考虑,千层饼可以算做中式快餐,如果受消费者欢迎的话前景会非常广阔,甚至将来单独把它拉出来,注册一个快餐品牌也无不可。但自己在毕业前jīng力实在有限,目前只能先试试水、积累一些经验而已。
  此外,尽管当前还没有固定牌子,但也要开始建立起良好的信用和口碑。千层饼虽然主要依靠特种调料提味儿,但他对其本身的食材还是有严格要求的。面粉、食用油要用正规品牌货,里面的肉馅也要采购手续齐全,新鲜的排酸冷鲜肉,决不允许像那些无德商贩那样,用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坑顾客。
  当然,正规品牌货也不见得都完全可靠,但那就不是在自己能控制的范围之中了。做到用心无愧即可。


第八十二章 教苏晓佳学电脑

    不知不觉间,元旦即将来临了,一场中雪过后,粼江市大街小巷的树木都披上了美丽的银装,为这个新年增添了几分喜气。
  鼎香园麻辣烫店开业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扣除各种房租、税费、工资等等之后,净利润达到了六万多元。
  江逸晨做主,店里进行了第一次分红,他与吴大娘每人分了两万五千元,其他的留做流动资金。
  吴大娘乐得合不拢嘴,她辛苦大半辈子,几时拿到过这么多票子。激动之余,她带着苏晓佳抽空去了趟小商品市场,给孙女置了两身新衣裳和其他一些零零碎碎的个人用品。另外,在后者的要求下,还到工艺用品商店购买了几样新的贝壳打磨、抛光小型工具。
  至于张凤兰,鉴于她的表现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已经提前予以转正,新年还发了她一千二佰元的过节费。
  褚连贵因为刚刚上班没几天,自然不好与张凤兰一样对待,只意思了三百元的过节费。
  中午一点半钟,铺子关门休息,店员们伸伸胳膊,舒展一下有些僵硬的身躯,然后开始准备午餐。
  餐后,江逸晨与苏晓佳一起坐在柜台内,面对新买的电脑。
  江逸晨按下开关,随着嗡嗡的风扇声,windows的图标显示在液晶屏上。
  “这个cāo作系统叫做winxp,虽然老了一点,但很好用,比新出的温七、温八都使着舒服。”他指着屏幕讲解道。
  苏晓佳点点头,翻开一个小本子,拿起笔认真地做记录。
  吴大娘瞧着他俩坐在一起,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不由发出会心的微笑。但转念间又蹙起眉,轻叹一口气,微微摇了摇头。
  “这叫资源管理器,所有的文件夹和文件都可以从这里面找到。。。浏览器,嗯,就是专门用来上网浏览的。。。门户网站。。。哦,这个弹出来的是垃圾广告,很下流的,关掉就是了。”江逸晨自然没有理会吴大娘在想些什么,他用平和的声音继续讲解。
  苏晓佳专注地看着液晶屏幕,一双水灵的眼睛睁得很大,对于她来说,面前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世界,充满了未知和奇妙。
  江逸晨讲解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