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农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农场主-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鸡舍也必须严密牢靠,不能让外敌入侵。
  来顺儿去林子里砍了一些粗树枝以及荆条,削去枝叶,按照钢卷尺量出的尺寸,用手锯锯成不同长度的龙骨。
  第二步将龙骨用钉子和铁丝组装成两部分的骨架,一部分作为顶棚,另一部分作为围栏。
  两人一起先把顶棚骨架支起来,用铁签子固定到山壁上。顶棚覆盖一层竹席和一层塑料布,用于遮雨。
  然后再把围栏骨架立起,高度大约一米四左右,两侧立柱同样与山壁连接固定。
  围栏内侧贴上竹席子进行密封,北侧用螺钉上两块合页,做了一个活动门,这样人就可以进出喂食或者清扫粪便。
  靠里的位置铺上一些干草,供小鸡仔们歇息。
  折腾了三个多钟头,一个简易的鸡舍宣告完工,用喷壶将消毒液喷洒到地面、墙面上进行消毒。
  江逸晨随后提来竹筐,把小家伙们逐只抓出,通通搬进新家。
  各sè鸡崽子初到陌生的地方,有些不适应,睁着小眼睛,怯怯地打量着四周。
  不过所谓鸡多力量大,一百多个兄弟伙,让它们的胆子也渐渐大起来,没一会儿功夫就恢复常态,叽叽叽叽地叫着,互相拍着翅膀追逐嬉戏,或者满地找食儿。
  “晨子哥,养鸡其实挺麻烦的,要是闹起鸡瘟来,一死一大片,还有禽流感啥的。我瞧着那些村里的养鸡户,隔一段时间又是消毒,又是打这针那针的,花样儿多得很。”来顺儿瞧着鸡舍里活泼可爱的鸡崽子们,有些担忧。
  “没事儿,咱们的这些鸡崽子喂特制营养水,身体壮实着呢。再说来之前也打过疫苗了。”江逸晨安慰道。
  其实根据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实验,他感觉空间冰水对于植物和动物都具备很强的滋养作用,比如特种调料作物,自开始种植至今,从来没有生过病。
  当然,前段时间菜地闹虫子,只是因为青菜味道好,吸引了外敌入侵而已,菜苗本身还是很健康的。
  作用于动物身上,次数虽然不多,但这次采购的蛏子苗、刺参苗、对虾苗以及鸡崽子,几天的功夫以来,死亡率极低,而且健康状态也非常好。
  其实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如果够强大,完全可以抵抗很多病毒。再说,小岛与外界隔离,陆地上的鸡瘟、禽流感之类,还不至于漂流过海传过来吧。
  所以这些令一般养鸡专业户非常头疼的事情,他并不是很担心。当然,也要看今后的实际情况。
  又将几个食碗和水碗在鸡舍里分散摆开,食碗中放入小米,水碗中倒上特制混合水,小鸡仔们纷纷涌上来,争抢食物与饮水。
  这里已经安顿好,暂时不用管了。来顺儿带着江逸晨到地里转转。
  调料地如学校苗圃中的一样,满目葱郁,生机盎然。而菜地则相较逊sè,不少菜叶上被啃咬的痕迹还历历在目。毕竟前些rì子闹虫灾,损失还是不小的,目前尚在恢复之中。
  菜地一侧,黄瓜、西葫芦的藤蔓已经长出一米多,还专门为此搭了支架。
  “对了,晨子哥,差点儿忘了告诉你,那边的花椒树和大料树都开始结果子了。”来顺儿将手指向调料地的东边。
  江逸晨顺势一望,果不其然,一排十二花椒树和大料树,都已经长到了两米多高。
  花椒树枝头叶片间,显露出一簇簇的红sè小圆果子,密密麻麻地拥在一起,sè泽鲜艳,如同红宝石般,惹人喜爱。
  而大料树则要低调得多,绿sè八角形的果实,需要仔细观察才能看到,不过数量也不少。
  这还真是一番惊喜,种下这十二棵树已经好几个月了,连什么时候开的花都不知晓。
  江逸晨走近一棵花椒树,这才看清楚,小圆果子比一般的绿豆稍大,表面坑坑洼洼的,很多小突起。
  说实话,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花椒的原果状态,再过些rì子,这些红sè的小果子就会变成棕褐sè,果皮开裂,那就是常见的调料用花椒了。
  须臾,鼻端飘来一阵阵清香,气味儿纯正,令人神清气爽。就凭这个感觉,最终收获的花椒应该是上好的品质。
  迄今为止,他拥有的自产特种调料已经达到了七种,而且都是在中餐食物中被广泛使用的类别,虽然在庞大的调料家族中所占比例并不多,但也足够用了,暂时不想再添加新的品种。除非以后想搞西餐时再说。
  其实在中端餐饮市场,消费者基本上只是图个口味儿,好吃就行,对食物原材料的质地要求并不高。
  比如口福多千层饼,当前市场火热,消费者如云。但里面除了特种葱姜之外,其他的面粉、肉馅、白菜、油等等都是普通的正品货sè,毫无特殊之处。鼎香园麻辣烫也是如此。由于市场定位关系,做到这一步就可以了。
  但计划中将来想要进军的高端餐饮市场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在那个消费层次中,大多是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食客,像什么老板、明星、官员、美食家等等,这些人接触高级食物的机会多多,舌头也往往养得很叼,想仅仅凭借特种调料获得他们的青睐,几乎不大可能。
  所谓透过事物表面看本质,高级别的食客完全能够透过调料包装的外皮品析出食材的原味,天然绿sè、健康美味,那才是他们最为注重的食材标准。
  所以江逸晨当前试验xìng搞的海产品养殖,目的就是于此。
  他在花椒树和大料树间溜达了一阵,提醒来顺儿注意观察,时候到了就抓紧采收,不要造成浪费。
  来顺儿答应了一声,瞧瞧没别的事情,就回到洞口外将大水缸又洗刷了一遍,然后挑着水桶去葫芦洼打水。
  缸子的容量不小,来顺儿来回挑了五挑水才把它灌了大半。没有盖子,又找了块硬纸板先凑合一下,还有铝制大水瓢往上一搁,齐活儿了。


第一百四十二章胡老板售货亭的现状

    清晨,宏光大街中部四号棚亭中,胡老板不时将侧门打开,探出脑袋往北边张望,面带焦急之sè。 。。
  “我说,强子这小子咋越来越不靠谱啊?这都几点了,还没把货送来。”他有些沉不住气了。
  “哼,没准儿昨晚打麻将过了头,早上起不来了呗。”胡妻也不满地说道。
  “那倒不至于吧,强子的麻将瘾没那么大。还有,每天就早上跑这一趟,我可没亏待他。比他挣别的外快可强多了。”胡老板摇摇头。
  “老板,咋搞的,今天还卖不卖饼子了?往常不都是这个点儿吗?”外面等待的顾客开始烦躁起来。
  “你们做生意的也太没谱儿啊,旁边那家也没上货呢。”还有人提示五号亭子那边也一样。
  “各位,对不住啊,今天可能是路上堵车。再稍等一会儿啊。”胡老板说着,向五号亭子那边望了一眼。
  果不其然,那边和自己这里一样,窗口前也凑了一堆人,同样没有开卖。
  既然如此,那说明不是因为强子的缘故。难道,张凤兰那儿出什么问题了?要是这样,那就更麻烦。
  胡老板越想越担心。这货源对于他的小店来说,可是极为重要的一条财路啊,每天七十五张千层饼,个把小时就能卖光,直接利润高达六百元。与之相比,其他的那些货sè实在如同鸡肋一般,要不是因为千层饼不够卖的,他都不想再进配送中心的东西。
  至于原先的煎饼果子,也早就停了。
  “来了,来了。”胡妻打开店门张望,看到了从北边支路上骑着三轮车匆匆而来的强子。
  胡老板松了口气,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强子将三轮车骑到店门前停住,然后下车将后面竹簸箩抬起,往店里面搬。
  “你这孩子,耽误这么久,瞧把你叔给急的。”胡妻上前帮忙,同时不满地数落。
  “叔,这事儿可不赖我。”强子张口辩解。并拿过挂钩上的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水。
  “好了,好了,先洗洗手,给你婶儿帮忙,赶紧把饼子给切了。”胡老板赶紧吩咐道。
  这时,他看到隔壁孙老板的男人也送货过来了。
  切饼子,分袋装好,胡妻和强子在案板旁一通儿忙活。
  胡老板抽空大致过了一下数,顿时眉心拧成一个“川”字。
  “强子,咋不够数啊?”他质问道。
  “叔,今天就进了五十张。多一张也没有。嗨,一下子讲不清,叔,你先卖饼子,一会儿我再跟你细说。”强子一边用菜刀切饼子,一边回应。
  “老板,快点儿行不行,我们上班都要迟到了。”
  随着千层饼被一分为四,浓郁醇厚的香味儿顺着窗口溢出,外面等待的顾客更加不耐烦了。
  胡老板听说进货量大减,心里顿时一惊,正待问个清楚。但见外面顾客鼓噪,只得暂且压下,手脚麻利地开始售货。
  区区五十张、两百份的千层饼,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即宣告售罄。当然,其中部分顾客一人要买上好几份儿,准备带给同事和朋友,这也是时间缩短的原因之一。
  “
  各位,对不住,饼子已经卖光了。要不,您来点儿花卷和豆沙包,也挺不错的。”
  胡老板向踏空的顾客表达了歉意,并向他们推销其他货品。
  “切,就进这么点货,还做啥买卖啊?糊弄人不是。花卷和豆包,你们自个儿留着慢慢吃吧。”顾客们不忿地嚷嚷了几句,随后散开。
  胡老板摇摇头,还是把袋装的花卷、豆包放到柜台上醒目的位置。
  “哎,对了,强子,这饼子是咋回事儿?你搞啥招惹人家了?”这时,他突然想起还没有问清楚事情呢。
  “叔,你想哪儿去了,我都这么大人了还能不知轻重吗?鼎香园张凤兰那儿,最近忙得很,千层饼这块儿人手不足,只能减量,连他们自家的店门口都不卖了。”强子回应道。
  “忙啥呢,不会是不想做这买卖了吧?”胡老板闻言更是惊疑。
  “叔,你咋越想越离谱呢?”
  强子埋怨了一句,然后赶紧将张凤兰已经租了新院子,准备扩大生产的事情告诉叔叔。并说明对方几个人最近都在那儿忙着收拾整理,暂时没有更多时间来制作饼子。
  原来如此,胡老板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原先没有这项业务也就罢了,自从尝到了甜头,要是突然失去了那还真是难受。
  “老头子,这下可好了,等他们忙完了,咱们不就可以多进货了吗?”胡妻顿时兴奋起来。
  “嗯,但愿是这么回事儿。强子,你可得跟那边搞好关系,叔亏待不了你。”胡老板点点头,又交代侄子。
  “叔,你放心,没问题,我长得这么帅,现在跟那边的小顾混得挺熟的,有啥动静直接问她就成。”强子立即承诺道。
  “呵呵,你个臭小子。”
  胡老板笑骂了一声,又扭头又瞅了瞅隔壁五号亭子,心想如果以后货源供应能上来,午餐也可以开卖千层饼那就更好了。
  而且,兴许两家也就不会再闹矛盾了。要说那孙老板,真是个不好惹的娘们儿,上回强子不过多弄了几张饼,就惹得她跑来堵在窗口前叫骂,就这副臭脾气,谁娶了她真是够倒霉的。
  想到这里,他不由对孙老板的老公产生了一丝怜悯。
  江逸晨在岛上呆了两天,收了一批调料,又将葫芦洼旁边的石坑重新蓄水加冰,随后准备离岛返回龙湾村。
  离开的那天早上,却意外地发现一只暗绿sè的大海龟趴在碎石滩上,走过去要一瞧,竟然是团团。
  江逸晨惊喜万分,已经有好些rì子没有瞧见它了。
  团团记xìng甚好,还记得这位救治它的年轻人,于是不逃不避,伸出脑袋与他打招呼。
  江逸晨叫来顺儿和喜子过来与团团见面,叮嘱他们平时注意观察团团的动静,还弄了些吃的喂它。
  不过由于时间安排关系,他没有做过多停留,在与团团告别后,驾驶小舢板返回龙湾村。
  刚刚划出离岛几百米远,突然听到船左舷偏后传来哗的一声。
  他扭头一看,不出所料,乐球出现了,正将大圆脑袋高高昂起。与往rì不同的是,它的嘴上衔着一块黄褐sè的东西。


第一百四十三章去快艇俱乐部咨询

    江逸晨离岛之时,遇上了海豚过来送行。 。。
  “乐球,送我来了。我还以为你溜到那儿玩去了呢。”江逸晨说着,停下手中的船桨。
  今天的乐球与往rì不同,只是把脑袋上下摆动,却没有叫唤。
  它将身体往上窜,下巴搁到船帮上,嘴上衔着的东西引起了江逸晨的注意。
  “捡着啥玩意儿了?来,让我瞅瞅。”他顿时来了好奇心,伸手去取。
  乐球乖巧地松口。
  江逸晨看清了手中的东西,原来是一只大蚌,长度有将近二十公分的样子,黄褐sè的表面带着些许黑sè放shè状条纹,形状左右不对称,是歪的。两片壳紧紧密闭。
  这是什么贝类?以前没见过,外表瞧上去也不怎么好看哪,没啥收藏价值。
  不过这么大的个头儿,估计里面的肉应该不少,配上蔬菜可以炒一盘。
  不管怎么样,还是得谢谢乐球。
  “好啦,我拿回去炒着吃。谢谢你了。”他拍拍乐球的圆脑袋,随后将大蚌收入空间通道处一只水桶中。
  乐球见他收下了自己的礼物,快活地唧哇叫了几声。然后陪着他往大陆返。
  江逸晨这次没有叫乐球帮着拉船,只是让它游在舢板左侧,一路聊聊天。
  两个多小时后,前方看到了龙湾村,他对乐球安抚了一番,与它告别。接着独自抵达海钓码头,上岸办理租船结账手续。
  走出海钓码头,他想起上次过来的时候,码头老板告诉他,村子南边新建了一家快艇俱乐部,现在没啥急事,倒是正好可以去瞧瞧。
  想到这里,他顺着村里的主干道往南走,一路上还不时看到快艇俱乐部的广告牌与路标,十几分钟后,他来到了一栋两层的坡顶小楼前,只见入口处挂着一块蓝底白sè的牌子,上面写着“金昌快艇游艇俱乐部”,屋顶还有大型的广告布,广告词是“加盟金昌俱乐部,圆你的蓝sè海洋之梦”。
  建筑前方是一片不小的停车场,上面泊着各式各样的小汽车,有些档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