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莱坞制作- 第4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使用大量的长镜头组成,结尾的这段戏也不例外。
  摄影棚内靠左边的位置,一个巨大的水箱早就架设完毕,水箱的四周全是绿幕,里面的水模拟的如同真实的湖水一般,其中还生长着足够以假乱真的水草,至于其他的浮游动物之类的东西,就要依靠后期制作时添加了。
  此前已经拍摄了女主角乘坐神舟落水的镜头,剩余的长镜头将是斯嘉丽脱掉天空服,游回陆地上的场景。
  两名摄影助理已经穿戴好了潜水服,将在水下抓拍斯嘉丽的表演,杜克检查了剧组的准备,然后将斯嘉丽喊到了水箱边。
  这是水箱的正前方,周围除了摄影机位外,也全都架设了绿幕,杜克站在水边的空地上,指着湿润的泥土说道,“记得,上岸后一定要抓一把泥土!”
  “我知道!”斯嘉丽认真的点了点头。
  两人之前做过足够多的交流,这些戏份也不需要杜克再多说什么,不过他还是叮嘱了一句,“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憋不住气,就直接游上来。”
  斯嘉丽给了杜克一个放心的表情,“我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了。”
  叮嘱过斯嘉丽,杜克又向另一边看了看,三名救生员已经到位,如果水下的演员和摄影师有任何意外,他们第一时间就能下水施救。
  在安全措施上,杜克从来都不会马虎,何况其中还有斯嘉丽?约翰逊。
  “各部门准备!”
  走上高高的平台,杜克站在导演监视器后面,“最后一场戏,现在开始!”
  虽然杜克喊了开始,但拍摄没有马上进行,而要等斯嘉丽?约翰逊到位,她跳进水池当中,缓缓游到靠中间的位置,猛吸一口气沉入了水底,水箱并不深,很多效果都是依靠后期添加,十几秒的时间后斯嘉丽已经到位,她做了一个ok的手势,拍摄立即开始。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斯嘉丽并不能憋很长时间的气,原本杜克是想让潜水员携带潜水装置协助斯嘉丽拍摄,但看到她能在水下待接近一分钟的时候后,就放弃了这些繁琐的准备工作。
  水下的戏相对比较简单,斯嘉丽做出几个脱太空服的动作,然后摆脱所有的桎梏,向着上方游去,她穿过一丛水草,很快就接近了水面。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十几秒的时间,水下的拍摄使用的是高速慢镜,在斯嘉丽?约翰逊即将出水的瞬间,约翰?施瓦兹曼控制的主摄影机立即转了过去,清晰的捕捉下斯嘉丽的每一个动作。
  杜克始终紧盯导演监视器,斯嘉丽挣扎的爬上湖岸,已经无力站起,她只是用脸紧紧贴着岸上的泥土,感受着地球,感受着劫后余生,感受着自己的重生……
  她缓缓抓起一把泥土,眼睛紧紧盯着它,这无比熟悉的土地,此刻显得是那么的珍贵,好像只有从太空劫后余生的人才能明白,这看似寻常的泥土对她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斯嘉丽挣扎着站了起来,这一刻没有任何人或者力量能阻止她站起来,尽管站起的过程中不断摔倒,但她最后还是坚毅的站立在脚下的泥土上。
  吊臂伸过来的镜头首先给了她的脚和泥土一个特写,然后缓缓向上,最后停在了斯嘉丽的面孔旁,直到她缓缓迈动了脚步……
  “cut!”杜克的喊声响了起来,“这一条过了!”
  摄影棚中响起一片轻松后的叹息声,虽然拍摄只有四十多天,但紧张和密集程度却是从来没有过的。(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七百七十章 3D总有一天会改变电影

  杜克用来拍摄《地心引力》的方法非常特殊,这也决定了它的后期制作会跟之前的电影很不一样,早在前期筹备的时候,他这个导演就意识到了这点。
  不说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首先面对的难题就是时间。
  影片想要赶在新年前做到点映,以获得报名参加奥斯卡角逐的资格,只有三个月的后期制作时间,对于这样一部影片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甚至约翰?施瓦兹曼和蒂姆?韦伯都劝过杜克,放弃这一届奥斯卡,等明年也不晚。
  但他们不知道杜克的心思,他之所以赶制这部影片,为的就是这一届奥斯卡,除非《黑天鹅》也挪到明年在北美公映,否则他不会改变计划。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黑天鹅》已经在威尼斯电影节举办过全球首映,也将在十月份正式登陆北美。
  拍摄结束后,杜克再次去了一趟工业光魔和乔治?卢卡斯的家,《地心引力》的制作成本也追加到了2亿3000万美元,影片有近三分之二的资金,都将投入到特效制作当中。
  这是一个商业社会,只要出得起价钱,就能争取到足够多的人手。
  工业光魔调动了几乎所有可以调动的人手参与到《地心引力》的后期制作当中,不仅仅是北美,工业光魔在伦敦、印度和新加坡等地的分公司也加入到了其中,他们调集到大量的人手和数码师,专门负责最为耗时耗力的镜头渲染工作。
  不过杜克很清楚,要让影片足够出色,特效制作是一方面,故事的讲述也是一方面。《地心引力》符合现实,却也没有死板的完全依据于现实。
  比如说,后期制作中,很多太空站和卫星的轨道的高度都被适当压缩了。
  由于影片将使用大量的长镜头组成,时间超过五分钟的镜头比比皆是,剪辑工作相对没有过往那么繁琐。杜克将初剪工作完全扔给了麦克?道森,他则在华纳制片厂的影片特效总部里,统筹进行将北美、南亚、欧洲和东南亚囊括在内的特效制作工作。
  特效制作早在影片尚未开拍前已经开始,拍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否则根本无法完成仅仅渲染就要耗费几个月时间的制作,而且杜克用重资集齐大量人手,许多镜头都可以同时进行处理。
  当然,后果就是那高昂的制作成本。
  但他现在有这样的本钱,只要制作成本不超过3亿美元 。相信华纳兄弟的审核委员会都不会怎么犹豫。
  整个后期制作中,重要的工作非常多,镜头渲染无疑是最繁琐的一项。
  按照杜克的要求,拍摄完毕和cg制作的镜头,需要增加渗透、闪耀和色差等众多的镜头效果。
  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工业光魔的特效组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打算使用最新开发的命名为‘阿诺德’渲染器的特效开发软件,这款软件功能强大。却没有在过往的任何影片中实际运用过。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又面对异常庞大的工作量。包括杜克在内,很多人还是有些担心的,幸运的是,阿诺德渲染器有着超强的记忆管理功能,让很多复杂的场面也能完成渲染。
  这是阿诺德渲染器擅长的东西,用许多复杂的几何来完成渲染。同时还能做很多光线追踪,由于渲染的工作时间很长,以及杜克施加的巨大压力,工业光魔的特效团队要一直确认做的是正确的,如果做出来的东西对于整部电影的质感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那无疑是在砸工业光魔的招牌。
  而且杜克还让他们用了很多实例化的手法,以增加画面的复杂性。
  “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么做有助于观众的感官体验。”
  杜克也对工业光魔在剧组的特效总监蒂姆?韦伯做了番解释,以便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因为你在太空拍摄的时候,不可能是用最好的摄影机在拍,也不可能换镜头,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所以说用那些特效镜头是为了展现在太空摄影的感觉。”
  根据杜克的了解,在太空拍摄是真的会有一些漏光的,由于太阳的遥远以及太空的乌黑一片,如果在阴影部分没有表现出地球反射过来的光的话,那么反差就会变得特别大,比任何在地球上看到的东西都要大。
  所以说,在电影里需要很多高对比度的画面。
  要怎么让观众信服在太空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性是比较让人伤脑筋的,一般用于太空电影中的桥段杜克都不能用,不管是用模拟还是用特效。比如大气中放电过程引起的脉冲电磁辐射——也就是天电,把远处的天电处理得闷闷的不那么有力量,是不符合电影观众期待的。
  还有爆炸,在宇宙中有爆炸的话,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到底那是什么样的。
  因此后期制作时,也不会完全按照宇航员提供的资料,有时候不得不破例,比如说宇航员从太空站出去往往要花50分钟的时间,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能照搬,到时观众们看得正高兴,影片就给他们这样一个东西,后果可想而知。
  当然,对于动作什么的,杜克还是会先做得和现实一样的,也会有些会破例,但是总会让这些动作看起来是有意义的。
  还有一项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影片的成败,那就是3d。
  由于《阿凡达》引发的热潮,现如今,很多好莱坞公司都准备将旗下的经典电影转成3d再重新发行上映,以便冷饭热炒,大赚一笔。
  毫无疑问,杜克走在了整个好莱坞的前面,早在年初的时候,《魔戒》三部曲的3d版本就借助《阿凡达》的热潮,从全球收获了3亿多美元的票房。
  而对于《地心引力》而言,杜克决定把它拍成一部3d电影更多是为了它的故事服务,里面的场景,大多是漂浮在外太空之中,用3d的话肯定效果斐然。
  在很早之前,杜克就确认《地心引力》会是一部cg和实景拍摄相结合的电影,但是在开始拍摄之前,他一直没有决定到底是要用3d直接拍还是后期转换为3d。
  杜克和约翰?施瓦兹曼试过用3d拍,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在狭窄的灯箱里放好笨重的3d拍摄装备,很是麻烦。
  所以,在当时杜克去了工业光魔然后把3d转换结果带回来之后,剧组发现,太空这个特定的环境以及剧组特殊的拍摄方法,实拍转换之后的画面和直接用3d拍摄并无区别,而且实际拍起来效率高太多了。
  于是,杜克毫不犹豫的抛弃了3d实拍的打算。
  但《地心引力》绝对不会是一部假3d影片,它的拍摄和制作方法都极其特别,与传统的转制3d截然不同。
  传统转制3d的做法是在后期制作的时候把电影转换成3d,《地心引力》则不同。
  早在前期制作中,工业光魔转换3d的工作就开始了,杜克的3d总监克里斯?帕克斯一直在与工业光魔的相关的队一起工作,他详细的向他们解释了杜克的理念,都是精心思考过的。
  比如,广袤宇宙的空旷和狭窄得几乎能使人感到幽闭恐惧的太空舱之间的巨大对比。
  从一开始,这个团队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们必须确保,转换得来的3d画面能够和cgi做出来的3d画面无缝对接。
  实景拍摄之后要转成3d,cgi做出来的也是3d,两个都是3d,但是一个是转换的,一个是特效做出来的。
  还有一点,在做这些的时候,他们还无法确保这会是杜克最终会要的画面,这个团队要尽力保持转换过程的弹性和创造力。
  不止这样,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地心引力》还不是一部已经完成了的电影,他们和剧组一起跟着拍摄进度工作,这个团队不是在后期才开始转换,他们一直和杜克的剧组保持相同的进度。
  整个后期制作都是紧密相连的,是一个标准的团队行为,杜克只是其中的总指挥,很多镜头都是在洛杉矶和旧金山拿出处理方案,传送到印度和新加坡,在那里做最为繁琐的转描工作,然后传送到伦敦进行处理,最后转回洛杉矶,由杜克和视效总监蒂姆?韦伯做审核。
  杜克要保证所有的画面都和环境是相符合的,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把环境再弄得更漂亮些,当然这需要整个后期制作团队同心协力来完成。
  在最后的剪辑上,技术上的严苛就是把画面做到无缝对接的地步,让观众看不到剪辑点到底在哪,杜克更多时候是从3d的角度来考虑该在哪里剪辑,整个剪辑小组都是在为3d做同样的事——找到那个微妙的剪辑点,让画面看起来像是没有剪辑过的。
  毋庸置疑,《地心引力》是工业光魔迄今为止完成最为复杂、细节最多的作品。
  镜头的长度,转换时候对于细节表现的高要求,杜克都做到了现今条件下的极致,甚至不少看过他已经完成的片段的人,认为3d总有一天会改变电影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感恩节,在感恩节来临之前,杜克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准备参加《哈利波特》系列终章的首映式。(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七百七十一章 质的改变

  从2000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历经十年的放映,挥着魔法棒的小巫师即将在大银幕上走到终点,哈利波特也将迎来与伏地魔的最后决战。
  感恩前的一个周末,伦敦的特拉法加广场被超大的led屏幕和巨幅海报装点成魔法主场,《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这场盛况空前的首映典礼吸引了全球超过三万名的粉丝手捧原著、牌匾集体“朝圣”。
  由于此次首映活动必须凭借专门的粉丝手带才能进入主会场,不少哈迷都是连夜等候排队换取手带。
  首映式开始后,几乎全部的主创都踏上了首映式的红毯。
  丹尼尔?雷德克里夫携鲁伯特?格林、拉尔夫?费因斯等男星以西装造型帅气亮相,艾玛?沃森一袭无袖薄纱礼服十分惊艳,登上红毯时还向哈粉大方献上飞吻。
  乔安娜?罗琳则身着绿色裹胸礼服亮相,饰演反角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的海伦娜?邦汉?卡特依旧个性十足,不仅手包上有一颗大红心,头顶粉色大花的造型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在首映礼上,当然少不了很多宣传秀。
  艾玛?沃特森直赞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哈利?波特非你莫属”,后者则表示,今晚故事并没有结束,哈利?波特将会贯穿自己一生,三位主演更是动情的紧紧相拥落下热泪。
  而最初开启这一段十年之久的魔法之旅的乔安娜?罗琳,早已被华纳兄弟和哈利波特工作室包装成为了一个媒体达人,对于全球哈迷不变的守候,她口中除了感谢就是感谢,说得几位主演似乎也十分伤感,艾玛?沃特森挽着两名同伴的胳膊一起哭……
  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