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制不了妄念,那个没有用处,念的再多也没有用,就是古人所讲的喊破喉咙也枉然,功夫得力了,就是这个佛号能够把妄念打掉,所以心清净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智慧,辩才,所以学佛一定是先断烦恼,断烦恼是定,再学法门,我们在一生当中每一位同修,我都常常听到,都来讲真心话,什么真心话,唉呀!罪业太重,这真心话是真的重,罪业很重,我们这一生有没有力量消除,都没有把握,那晓得这个事实真相,这个念佛就要认真,念佛消罪业,消业除障,念佛你就要认真去念,要好好的去念,至于学法门就不必着急,我在这一生当中,我这个念佛的功夫成就了,利益得到了,得到就烦恼轻,智慧长,可以学一点法门。如果妄想执着还是伏不住,我就干脆死了学法门的心,不学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我这一生当中,只要这一句佛号,把烦恼伏住就好,这叫真智慧呀!决定往生没有障碍呀,妄想执着不断,你念一辈子佛,怕的是临命终时,这个妄念又现前了,往生就没有把握了,那就非常非常的可惜,不如把这个学法门的念头打断,我到极乐世界再学,这是好主意啊!再看底下一愿,善谈诸法秘要,这一愿是总说,秘是深秘,凡夫二乘,权教,不容易体会的,要是扼要,是精要,那么诸位想想,诸法秘要是什么呢?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不容易啊!难信之法,难信之法你能够说得叫人相信,这叫善谈诸法秘要,这个不是别的,这一句阿弥陀佛秘中之秘,禅中之禅,真中之真,圆中之圆,这都是隋唐时候,古大德所说的,这话千真万确的事实,说经行道,说经是言教,行道是身教,生到那里,自己做不是光说,真的依教奉行,把经里面所讲的统统做到,语如钟声,这个是形容,这一句里面含的意思非常之深,钟的声音能够听得很远,能够警愓人心,所以佛门的暮鼓晨钟,能够提起人的警觉,这个还是接着前面这一句来的;也就是说无论你是说法,无论你是念佛,一一声中皆有无量的妙义,就像那个钟声远闻,听到声音的人,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这个唐朝,寒山寺的这一首诗看起来很容易懂,真正的意思,懂的人不多,所以中国诗词,它里面含蓄,含蓄的很深,实在讲呢,它这个里面是无量义,欢喜的人读了,他是一种喜悦的感受,在那个有忧虑,有烦恼的人听到的时侯,触起他的愁肠,个人感受都不一样。所以你问他,有没有意思,它真的是无有意思,它有无量义,每一个人看了,每个人的感受都不相同,就像清晨听这个钟声一样,一切众生每一个人听到的感受都不一样,那么这个地方是以这个来形容,经与佛号含无量义,能够普遍觉悟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那么以上这个三愿,也圆满成就了,所以阿弥陀佛就示现成佛了,这个三愿是总说下面呢, 这个愿文是别说,别说就是细说,我们看底下一章。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行普贤道。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那么这一章里头有两愿,前面是一生补处愿,后面是教化随意愿,这个两愿非常重要,你看,紧接着前面所讲的,光明慧辩,善谈法要,所有众生,这是说所有众生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菩萨,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菩萨,而且统统是普贤菩萨,初信位的普贤菩萨,二信位的普贤菩萨,一直到等觉普贤菩萨。所以那个世界是普贤菩萨的法界,平等法界,所以他们个个都是圆解圆修,一地一切地,初信位就是等觉,彻后,等觉就是初信,彻前,彻前彻后这才平等,否则的话,怎么平等得起来,因此身阶不退啊!顿超阶次,菩萨阶位有没有,有!虽有它是圆融的,华严上讲,行布不碍圆融,圆融不碍行布,行布是次第,从初信到等觉五十一个位次,像楼梯一样,阶梯,它确实有,虽有它是圆融的,好像坐电梯一样一下子上来,一步也没有踏,那个阶梯一步也没有踏,他就上来了,有没有经过呢,经过,统统经过,一级也没有漏掉,西方极乐世界修行就像坐电梯啊!其它世界修行要爬楼梯啊!所以这是我们要好好的去想一想,因此它能够顿超圆证,这个地方就是圆证,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个究竟必至,这四个字非常重要,我常常跟同修们说,我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很多人问我,你怎么说的这么肯定,你有什么把握,我说我已经拿到保证书了,阿弥陀佛保证书发给我了,我当然肯定,保证书在那里,就是究竟必至啊!这是给你保证啊!你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你决定证得一生补处,一生补处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菩萨,跟他们平等你一定可以证得,一生当中证得,这就是一生补处愿,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佛的,这是当生成佛的法门,直捷稳当啊!怎么能够怀疑呢?下面经文是第三十六愿,教化随意啊!‘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 我们晓得每一个人,我们的意愿都不相同,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容易相处,虽然同在一个道场,还勾心斗角,还要在打架,还要在争吵,是意见不相同啊!所有菩萨,菩萨的意愿也不相同,有的菩萨是我赶快成佛,成了佛再度众生,有的菩萨说,唉呀!众生太苦了,我先度众生,我慢慢再成佛吧,这就很不相同的,前面一愿就是我先赶快成佛,再度众生,这一愿呢?就是我先要度众生,以后慢慢再成佛,像地藏菩萨一样,地藏菩萨所代表的就是先度众生,再成佛道,都好,不能说那个好,那个不好,统统都好,可是诸位要知道,如果没有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要发愿,我先度众生,再成佛,恐怕是众生度你啊,你永远成不了佛啊!那个问题严重啊!所以一定要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个面,说明我要先去度众生,然后再成佛道,阿弥陀佛给你点点头,就不要紧了,这一愿就圆满了,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快,成佛太快了,‘除其本愿。为众生故。被弘誓铠。’这是比喻,弘誓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就像铠甲一样,像我们现在打仗,装甲部队冲锋陷阵,这个铠甲就是现在的装甲了,可以冲锋陷阵不畏敌人的炮火,取这个意思,就是说他很勇敢的,可以到六道,可以到三途,去度众生,所谓是净若秽土普利众有情,教化一切有情,这就是教化随意,一切有情,上面是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都是这一句包括之中,所谓是九界有情,现在这个问题来了,假如是我们去了,我们有这个心,急着要度众生的心,所以见阿弥陀佛打了个转就回来,我们的见思烦恼没断,没有断,现在居然就回来了,从极乐世界回来了,这也是倒驾慈航,不能说不是倒驾慈航。因为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愿文,并没有说,你到我世界要经过多少时间才可以出去,没有这个说法,没这个说法,跟阿弥陀佛打个招呼马上就走也行啊!也不违背经文啊,那么我们可以说,度这些凡夫可以啊!那度阿罗汉怎么办,阿罗汉,辟支佛这些大菩萨们,你怎么度法,实在给诸位说能啊!你有本事啊!为什么呢?前面讲善谈诸法秘要啊!何况后面经文明白的给我们开导的,许许多多的菩萨想听这个法门没有机会,听不到啊,我们的烦恼虽然没断,比不上阿罗汉,可是我会念佛,阿罗汉还不知道念佛法门啊!你劝他念佛这就度他,十方世界有许多等觉菩萨还没有遇到这个法门,所以还不能圆成佛道,你能把这个法门介绍给他,推荐给他你就度了他了,所以讲其它的法门你讲不过他们啊!讲这个法门他讲不过你啊!所以这就是教化一切有情,这一切是九界众生,包括菩萨在内,真有这个本事,为什么呢?到那个时候你把这个法门介绍给菩萨,大菩萨,你心里一点怀疑没有,为什么呢?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过,回来的,这个一点都不假,这还能假得了吗?那些大菩萨没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过,我已经去过再回来的,决定不假。所以打个转,就有本事度九法界,一切有情众生,你们想想度众生,这样的能力,其他菩萨比不上啊!这也是极乐世界第一殊胜之处,不能为比的。那么下面有三个字,这是极乐菩萨倒驾慈航度众生的目标,最浅的目标是信,皆发信心,实在讲菩萨有能力教九界一切有情, 对这个法门产生信心,当然第一个是众生根熟,第二个是弥陀威神加持,我们才有能力叫他听了之后生起信心,绝对不是自己有能力,即使听法信了的这个人,也是他自己的善根成熟,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的威神加持他,他相信了。由此可知这个里头是无量因缘,无量功德不可思议啊,不是很单纯的事情,所以功德无不圆满,那么更进一步呢?那就是修菩提行了,不但是信,真正发心,真正一心称念,求生净土,这个就是修菩提行,正像我们这个经上所说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前面皆发信心,可以说跟西方极乐世界结了善缘,金刚种子,种在他阿赖耶识里面永远不坏,可是这第二个借这一步功夫,修菩提行他就决定往生,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啊!第三个层次最高了,行普贤道,这还得了吗?普贤道是什么?十大愿王啊!念佛人能用十大愿王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他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上上品往生,十大愿王要去研究华严经,要听听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才知道这个十大愿王怎么个修法,所以极乐菩萨倒驾慈航教化一切有情,三个目标,第一个是信,第二个是行,第三个是那最殊胜的,行普贤道啊!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这是阿弥陀佛愿力加持,那我们现在要问假如他发愿,我们要到地狱里头去度众生,永离恶趣,那这个地狱我还要不要去呢,去啊!还是一样去,去怎么样呢?去没有恶受啊!这就是永离,在地狱没有苦受,在饿鬼在畜生都没有苦受,这就是永离,这个离是真的,是真离,否则的话三恶道不就没有菩萨了,三恶道一样有佛菩萨,凡夫在里面有苦受,佛菩萨在里面没有苦受,诸佛菩萨在人间,没有人间这些苦受,你们凡夫在这个人道里面,人里头很苦啊!尤其是现在做人相当苦,菩萨在人道教化众生他不苦,这叫永离,是这个意思。所以诸位千万不要错会了意思,唉呀!这三恶道里头决定没有佛菩萨,为什么呢?他们都不去的,永离啊!你这是依文解义,三世佛都喊冤枉的,你把他的意思错会了,所以恶道里面的佛菩萨很多,那么他们在里面示现,或者是示现说法,示现说法的无论是什么身份,出家法师的身份或者是在家居士的身份,甚至于外道的身份,应以什么身份说法他就示现什么身份,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或要听法,这是什么,做影响众,菩萨示现说法要没有人听不能度化众生,这众生看那个,这个人说法听的人很多,他就来听,如果听的人聊聊无几啊!他从那里经过,大概没什么,你看没人听啊!所以有许多菩萨要示现做影响众,就是来捧场的,一个示现说法的,还有示现来捧场的,这个叫影响众。所以我们听众当中也有许多是菩萨再来的,来捧场的啊!这个确实是有,或现神足,神足在必要的时候,通常这个是很少示现神通的,非必要的时候决定不行,现神通在经上对那些人,在古时候都是对国王大臣的,这一些菩萨对他们现神通,对普通人不行,为什么呢?他们一现神通他们相信了,那一个命令一个政策就叫一个国家统统都来学佛了,提倡佛教他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影响力的人决定不用这个方法,所以这个方法是很特殊的状况才用,如果这个佛菩萨对我们凡夫都示现神通了,这个决定不是正法,那就是太不平常,随意修习啊!无论示现修学什么样的法门,他的目的统统是为了接引众生,无不圆满众生接受佛菩萨的教导,都能用真诚之心,信乐求生,发心念佛,这个才是真正圆满,即使用其它的法门,这个佛门常讲啊!先以利欲勾,后令入佛智,先用其它的方法来诱导你,到最后把这个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介绍给你,让你专修专学,往生不退成佛,这才是真正圆满,好!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四十八卷(二次宣讲) B2…5…48

  请掀开经本第廿八面第一行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需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 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章包括了四十八愿里面的第三十七,三十八两愿,三十七愿是衣食自至愿,特别是在我们娑婆世界,无论是古今中外,我们都感觉到生活相当的辛苦,衣食不容易呀,在佛法里面也常说法轮未转食轮先,换句话说如果生活不安定,对于修行就会有很大的障碍,凡夫毕竟是凡夫,说明天没得吃了;要是说这个情绪心理毫不受影响;那可以说是相当有功夫的人,普通的人决定做不到,佛陀在世的时候生活方式是乞食,那么当时在家的信徒,社会大众对于出家修行人都非常尊敬,知道供养,虽然如此,还或许有托不到饭的,托钵托空钵回来的,往往有之,这个是从前的生活方式,那么佛教传到中国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跟印度不相同,中国人把这个乞食看得很低很贱,尤其是中国的帝王派遣特使到印度,到西域,去礼请法师到中国来弘法,怎么能够叫这些法师去到外面托钵乞食呢!这在中国习惯上决定是行不通的,那有帝王的老师上街上去要饭,这个皇帝不被人骂死啊!所以到中国来之后,这一种制度,等于就废除了,法师们接受国家的供养,当时帝王大臣们供养,以后佛教可以说正式传入了中国,而且在中国发扬光大,多数的道场都是国家建立的,也有一部份是大富长者们,他们奉献的,所以寺院都有产业,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