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文义都不深,中、下根性的人都能够体会,这是它的好处啊!可以依照经典教训来修行,阿弥陀经文字少,每一句里面都含无量义,我们怎么能体会得到?虽然祖师大德有详细的注解,注得很深。所以要解,你看圆瑛法师还依讲义,宝静法师有亲闻记来解释,解释得还是很深,读他那个讲义,那就不如直接读无量寿经了。所以佛在本经上,将来法灭尽之号,这个经还留在世间一百年,有道理啊!如果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得懂的,不需要什么讲解的,也能够体会,念了也能欢喜,怎么能留到法灭尽最后一百年?那就不可能,现在这个世界人口越来越多,人口不会减少的,是越来越多,地球就这么大,又不能把它放大,科技是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紧张,时间越来越不够用,古圣先贤这些经典,谁有时间去读呢?这是说实在话啦!没有时间去念,没有时间念怎么办呢?就要找最简单、最实用、最精彩的部份,他就取这个。所以我们在美国这个小道场的构想,就是为将来同修能得佛法真实利益着想,我们去做这个工作。我的目标希望把大藏经浓缩成像我们现在这个本子,一百本浓缩成一本,整个佛法就在这一本里,不能改经文的文字,只在里头采取那些经句,这个句子我们一看马上就用得上,理论的部份,艰难的部份,深涩的部份,或者是要去查字典的部份,统统不要,谁有时间去查字典?所以我在那边要找一批人,给我看书,每一天看一本,或者看半本,把里头的句子抄几句下来,在一部大藏经里面,将来抄得变成一本。抄下来之后,再分门别类,关于修养的、关于事业的、关于幸福的,把它分类,分成几十类,就像格言联壁一样,句子愈短愈好,不取长文,专门取简单的句子,要取的是我们自己都能看得懂的,看不懂的我们不要,我们想我们看不懂,别人也看不懂。所以看不懂的不要,我要想查字典,那很麻烦,别人也不会查字典,凡是要查字典的,一概不要,统统舍弃,这样才行啊!我们中国典籍非常丰富,像四库全书,二十五史,四库全书没有收的,那个典籍还非常非常的丰富,我们也用这个方法,撷取精华,我们来编这个东西,希望把整个中国连同佛法,将来编成十本,像我们的十册,这是中国传统学术的精华,十本就圆满了。里面佛学或者是一本或是两本,顶多两本,这样将来流通就方便了,我们今天送人一套大藏经,说老实话,成本很高啊!送去他也不能看,只好摆在书架上,装装样子,不能看哪!我们这样浓缩成十本的时候,他真有用处,绝大多数的人,他展开能看得懂,真正能得利益。我们这一个构想,是希望十年当中完成。

  昨天简居士,我讲完经之后,到我房间来谈到十二点钟,问我,我教学生修行哪!因为他跟我这么多年了,好像我对于戒律很不重视,修行要从戒律做起,我没有讲过什么戒律,他说:师父,你叫人怎么修行?我说:我教人念书给我找句子,一天看一本大藏经,他点头,哦!这样子他自然没有妄想了,一天就看那么一部经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妄想?他还要读经,还要念佛。所以我告诉他,我这个方法很特别,很殊胜,佛门里常讲,有道共戒,有定共戒,我现在是书共戒,叫你念书就没有办法打妄想,你每天给我抄几句,这个抄的时候,真的有成就感哪!叫他做这个工作,他又给我讲,程度抄得不对,我说:我不要程度高的,程度高的抄出来,我们程度低的看不懂啊!我就要程度低的,初中学生来给我抄。那么换一句话说,初中以上的程度都能看得懂,我的目标就是如此,要大众化,我不要什么很高的学问的人来读这个书,我就要普通一般程度的,最好小学毕业就能看得懂,这个才能真正利益众生。希望将来这些东西,流传到全世界,翻成各种不同的文字,跟全世界的人建立一个共识,见和同解,天下就太平了。所以我们今天做这个工作,什么工作?世界大同的工作。所以美国的小道场,小道场做很有意义的事情。那么这个讲到根性,很难,要能够做到中、下根性都能得利益,在佛法里面只有这一门;三根普被啊!利钝全收,除这一门之外,那必须要契机契理,要讲求这个,如果不能契机,这一生当中决定得不到利益,只可以说阿赖耶里面种一个金刚种子而已。如果能接受这个法门,那可以说这一生当中,必定得最殊胜的利益,往生不退成佛啊!

  第五,是‘解智力’。是知一切众生种种知解的能力,知道一切众生种种的欲望,种种嗜好,各各不相同啊!佛有这个能力。所以他说法怎么不契机呢?所说的都是你心里喜欢的,都是你心里想要的,你还没有说出来,佛已经给你讲出来了,他有这个能力嘛!所以这也不是普通人能够有,通常我们一般法师大德讲经,有很多听众说,唉呀!真的是我所想要的,这个法师好像有神通,他怎么知道啦!其实不是的,不是法师有这个能力,但是又似乎很像有这个能力,他能力那里来的呢?诸位要知道,只要你坐在这个讲台上,三宝加持,那个讲经法师下台之后,你问他讲什么?他不知道啊!你要记录下来给他看,吭!我讲过这些话?我会讲得这么好?自己都不相信,你们看看谛闲老法师讲的那个圆觉经亲闻记,是江味农居士记录的,他老人家讲圆觉经,他自己写了一个讲义,那个讲义是他自己写的,亲闻记是居士听经的时候作的笔记,每一天晚上记好之后送给老法师看,老法师看到吃惊,我讲过这些话?这是我讲的?他自己都不相信,当然不是江味农居士造谣的,三宝威神加持,往往使你超出你自己预备的以外。所以这样一来,变得也有少分契机了,这个是不管是出家、在家,只要发心讲经,坐上这个讲台,就有佛菩萨威神加持,如果没有威神加持,说老实话,讲的人也不会讲,听的人也听不懂,你们能听懂,也是佛菩萨加持,否则的话,这样的经典,这个经典看起来很浅显,很容易懂,里面的义理也很深哪!每一句经文都可以作一个题目,写一篇大文章啊!所以,说、听都要靠三宝加持,三宝,诸佛如来有这个能力。

  第六叫‘界智力’。这个界呢?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境界都不相同,佛法里面虽然讲共业别业,别业是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的,共业是与大家相同的,相同的还是个别的;譬如我们讲的灯光,我们这个讲堂有几十支灯光,放出来的光明,光光互照是共业,虽然是共业呢?还是个别的,你熄掉一支灯,绝对不会干扰别的灯,这个道理诸位要细细去体会。体会到事实真相,你从今以后,待人处事接物,你的观念自然不一样了,才晓得整个宇宙原来就是一个自己,我与大家的共业正如同在梦中作梦啊!梦到许许多多的人物,我这个梦醒了,那些人也统统没有了,现实的人生跟梦境没有两样,我们眼睛闭了,这世界在那里啊!世界就没有了,我们睁开眼睛有墙壁,有障碍,闭了眼睛全都没有了,就是到另一度的空间去了,就不是这个三度空间了,就超越了。我跟谁共业?由此可知,共业还是个别的,不过这个业是与别人的时候,有不相同的,这个叫共。所以佛给我们制定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别人,为什么不戒别人呢?没有别人哪!那有别人呢?只有自己啊!没有别人哪!小乘戒独善其身,没有人看到地方,我应该怎么做法?大乘戒律入众,跟别人相处,我应该要怎么做?没有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没有这个要求的。要求别人怎么做,这不是佛法,这一点,诸位要记住,这是佛法跟世间法不相同的一个所在,佛法是求自己不求别人,我求我不杀生、不偷盗,我没有要求别人不杀生、不偷盗,没有要求别人,每一个人都接受佛的教育,每一个人个个自己能遵守戒律,这天下就太平了。所以他只见自己的过失,不见别人过失,只律己而不律人。所以这个修行方法,功效非常显著,因戒得定,假如我的戒律持的很好,我看这个人也犯戒,那个人要破戒,看到心里头很不平,生气!诸位想想,你怎么会得定?你永远不能得定嘛!你的心清净不下来嘛!不看别人,只看自己,心就定下来了,定才能开智慧啊!所以为什么不说别人过失?说别人过失,你永远不能得定,你这损失太大了,你念佛的时候,你看别人过失,你决定不会得一心不乱,不但一心不乱得不到,在下一点的,标准再放低一点,功夫成片就得不到,功夫成片得不到,换句话说,往生没指望了,这个损失就太大太大了。所以六祖给我们讲的那个话,那真正是宝贵的教训哪!决定不能忘记啊!‘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六祖跟神惠小师的对话,六祖自己说:‘我亦见亦不见’,我见的是什么?见自己过,我不见的是什么?不见别人过,这叫亦见亦不见。因为他拿柺杖打那个神惠嘛!问神惠:‘你痛不痛’?他很顽皮,他说:‘我亦痛亦不痛’,他模仿祖师的话,因为祖师说他亦见亦不见嘛!他就说:我亦痛亦不痛。那祖师就说:我见是见自己过,我不见是不见别人过。然后祖师告诉他:你要是痛,痛你是凡夫;不痛你是木头,你是石头。所以像这种教训,既简单又扼要,确实给我们很大的受用。你看我们将来累积佛法精华,这些句子我们都采取,那一部坛经那么多,我们没有时间念,我们只念几句,里面重要的几句,我们得到了,一生受用不尽哪!所以在大藏经里面抄这些,可能一部经只抄两句三句,但是那一部经你都要去看一遍哪!所以印光大师过去在普陀山藏经楼,他管藏经楼,他在藏经楼住三十年,换一句话说,三十年在看经啊!这个基础太深厚了。所以你看那文钞,给人家写的那个书信的文字,篇篇都是称性而言,引经据典,博学多闻,藏经楼上念了三十年嘛!普陀山藏经楼,现在没有我们达拉斯那个小图书馆里面的藏书丰富,我们比它藏经楼丰富太多倍了,我们现在有不同版本的藏经有九部,有九种,希望你们同修,有个真正有发心想去做这个工作的,真发心,我们欢迎,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一桩工作,也是需要时间,至少是十年到二十年,我们来完成这个工作。

  那么第七叫‘至处智力’。至处是到达,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修学什么法门?你会到达什么样一个成就,佛知道,世出世间,法门无量啊!佛统统晓得;换一句话说,佛知道你修学的结果,知道你到达的境界,譬如说,修十善,四无量心,佛在经上说,这个人必定升天,他来生到天道;修四谛法,他会证阿罗汉果;修十二因缘,他会得缘觉道;修六度万行,他会成菩萨;念佛,他将来会作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知道。可是这些话说的一点都没错,怕的是什么?怕的是大家听错了,听错了,你照这个去做,结果得不到,譬如我们念佛,在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念佛念了一辈子,成不了佛,西方极乐世界去不了,那是不是佛说的这个话有问题了呢?说错了?诸位要晓得,佛没有说错,是我们错会了意思,念佛怎么个念法?不晓得,那怎么能得到这个殊胜的果报呢?念佛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佛把方法要教给我们啦!什么叫菩提心呢?菩提翻成中国意思是觉,菩提心就是真正觉悟的心,不迷了,觉悟了,这个事情就不是容易的事情啊!怎样才是真正觉悟呢?真正理解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六道可畏啊!这很恐怖啊!他有这样一个决心;我一心一意要离开六道轮回,这个人觉悟了,好像你被人家关在监牢狱里,只有一个念头,我想什么方法逃出去?这个念头就觉悟了,而不是甘心情愿坐在里头啊!真正有意思有心要出离三界,要超越轮回,这个是觉悟。但是这个觉悟呢?才觉悟了一半,我想离开,能离得开吗?有把握离开吗?再能相信念佛成佛,那你这个觉悟就圆满了,原来我知道这一句佛号,能够叫我永脱轮回,那他这一句佛号,一天到晚绝对不中断,这个才叫是命根子啊!这是一生当中最大的一桩事情啊!什么事情都可以放下!这一桩事情他不会放下的,这一句佛号死心塌地去念去,这个才叫真正发菩提心,真正觉悟了。那么真正觉悟的人念这个佛号,自自然然他会不间断、不怀疑、不夹杂,这三个条件一定具足,为什么呢?因为他觉悟了,我们今天为什么夹杂?为什么间断?为什么怀疑?迷啊!心是迷的,对世间法迷,对佛法也迷。所以这决心下不下去,没有果断的能力,这是我们念佛,纵然很勤快,为什么没有感应?不能往生,道理就在此地。那么这个是至处智力。我们读佛经,佛在经上讲的很多,自己虽然没有这个能力,如果真正深信佛语,知道佛决定不欺骗我们,佛给我们讲的修因证果,我们也能够理解几分。

  第八是‘宿命智力’。正如同本经所说的,不要说佛了,四十八愿以及经文里面,世尊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的天人,就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些人,即使是下下品往生的,他们六根的能力,几乎都跟佛差不多了;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宿命的能力当然也是究竟圆满,对于法界每一个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乃至于无量劫前,他的因缘果报没有一样不晓得。你无量劫来在这个六道里轮回,你每一次舍生受生,叫什么名字,生活状况,寿命长短,富贵穷通,他都知道、都清楚啊!这个能力叫宿命智力啊!所以实实在在讲,我们是很糊涂啊!自己不知道以为别人也不知道啊!同修们现在念无量寿经的很多,你们念了这个经,心里面害怕不害怕呢?那个心里不害怕啦!念这个经没觉悟啊!觉悟的人怎么会不害怕啦!西方极乐世界人的数量,不晓得有多少?经上数不清的,不是算数譬喻所能知之啊!那么多的人,他们那个眼睛看到我们,他们耳朵听到我们,我们在说悄悄话,他都听得清楚,这怎么得了啊!我们有什么事情可以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