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份。三福头一条,世间法啦!,孝亲尊师,慈心修十善业,是世间法不是佛法。这个第二福才叫佛法,佛法从那里学呢?从三归学起。那么我们今天问一问,我们有没有修觉、正、净?如果这三个字统统没有,那人家讲的就没错,台湾没有修行人,台湾没有佛法啦!真正修行人,念念当中就是修的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觉是指心,心地清净光明,觉而不迷;正是讲思想见解,思想见解正确,没有错误。第三讲清净,身心都清净,净而不染,不但心清净,身也清净。这佛法修的是这个,这个是三归,从这里学起。没有三自归,决定没有五戒,五戒十善是建立在三归的基础上。一些学佛的同修,专门见别人过失,这个心怎么能清净?思想见解怎么不邪?既染又邪,那当然是迷惑颠倒,他学什么佛?他修什么行呢?他修的是迷、邪、染哪!已经迷、邪、染得够深,还唯恐不够,天天加速度地的修迷、修邪、修染,他修这个。这是我们真正要觉悟,不能不觉悟。佛法在中国十个宗派,无量法门修什么?都是修的觉、正、净,都修这个。觉、正、净圆满就成佛了,你只要真正在修,那你就真正的佛弟子,的确是认真在修学,天天有进步,这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凡事搞迷、邪、染,自称佛弟子,这个罪过就更重,还冒充,冒充佛弟子,心口相违,心里面迷、邪、染,嘴巴里头还说觉、正、净,还搞这一套,自欺欺人,心与口不相应是自欺,还以佛法来欺骗一切众生。真正有智慧,真正明白人看得清楚。瞒不过他们,一般愚痴的众生可以欺骗他,明白人不能欺骗他。第三福是大乘人所修的,净宗是属于大乘,不但是大乘,古德都推崇这个法门乃是大乘当中的大乘,一乘当中的一乘,究竟圆满的法门,那当然要依第三福。第三福又是以第二福为基础,可见得没有前面的基础,这个第三福是决定得不到的。第三福里头第一句发菩提心,第二句是深信因果,这一句我也跟同修们讲得很多。实在说,今天我们世间人,一般人不说他,说我们学佛的人,学佛的人信不信因果呢?不信!口里面信,心里面却是不相信,为什么呢?心里面如果真正相信因果,他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一定很谨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然破戒,依然造一切罪业,他怎么会相信因果?他不相信!那就没法子说啦!第三福里面讲的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是成佛的因果,是说的这‘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说这个因果。这个许许多多的菩萨都不知道,这是指的本经,实在讲就是指我们这个法门。因此,此地讲饶益有情,真正做到饶益有情,就是把这个法门,这部经典,以善巧方便介绍给一切众生,劝导一切众生依教奉行,这个饶益有情,你就做到了一个满分,百分之百的做到了。其他法门介绍给一切有情,虽然饶益有情,并不圆满。为什么呢?他这一生当中,未必能修得成功,纵然修成功啦!一生当中没有办法成佛,没有办法不退,没有办法成佛,唯独这个法门,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当中就办完了。所以这个才是名符其实的饶益有情,我们对这个因果深信不疑。那么忆佛念佛才真正做到了不间断、不夹杂。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无论与什么人相处,善人也好,恶人也好,这一念求生的愿望决定不间断,心里面这一句佛号,念念相续,决定不受影响。口里面可以不念,我心里头在念。有一些遇到逆缘,你念佛号他诽谤你,他听了不顺眼,我心里念口里不念,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这个法门殊胜之处,读诵大乘,实实在在的讲,那个大乘就是指的本经—大乘无量寿经,就是指这个。这一部经如古德所说,‘如来正说,称性极谈’,善导大师讲的两句话非常正确。善导是阿弥陀佛化身来的,善导大师的话就是阿弥陀佛所说的。他跟我们讲,‘如来所以兴出世’,这是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以佛的身分出现在世间。为什么呢?‘唯说弥陀本愿海’,这是这么一桩事情,就是要把无量寿经念佛往生不退的法门,介绍给一切众生,为大家宣说这个法门,他出现在世间就为这么一桩事情。那既然如此,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四十九年,天天讲无量寿经就好了,何必讲其他一切经典呢?讲得那么多呢?这个真是佛的慈悲之处。这个法门他不欢喜,他不愿意接受,他欢喜另一个法门,佛遇到这样的众生,那只好因机说法,虽然说无量寿法门,佛的真实义还是从一切法门那个地方,慢慢地把他诱导这个法门来。所以净宗这个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古人常说:‘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这个就是佛的善巧方便,诱导你入这个法门。那么,可见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是如来正说,我们果然明白了,果然觉悟了,那这个读诵大乘,我们就晓得的指此经,这个一点都不假。末后教给我们说,劝进行者。行者不是指普通人,是指一切学佛的人,所有学佛的人,我们都要拿这个法门来劝他,他能听很好,他也能接受了,那恭喜他,他一生成就。他不能接受也没有关系,是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个弥陀的种子在他阿赖耶识里头种下去了,这都是真实的利益。观经三福,佛说这是三种净业正因,经上讲得很明白,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一句非常重要,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他们修学从那里学起呢?从这个三福学起,那么我们这个有没有做到呢?这没有做到,那叫什么修行呢?这不叫修行啊!一定要把它真正做到,真正做到,我们把这个善根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自己有福不要自己一个人享,法界众生同享,我们这样的心量,跟佛的心量就相应了。回向真正的作用,是拓开心量,恢复本心,本心心量之大,没有边际的,现在我们心量太小啦!用这个方法来恢复。三福与此地所说的,旨趣相同。底下一句是:

  “忆念西方阿弥陀佛。及彼国土。”
  这是忆佛、念佛,我们要学,要真正做到,有情众生都有思想,有思想所以叫做有情,有情识,现在的话就是有思想,凡是动物统统都有思想。假如不想佛不念佛,可以说所有一切思想都不是纯正的,尤其是六道众生,地藏经上讲得很明显,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换句话说,你起心动念,你造的是什么业呢?三涂罪业,你造的是这个。换句话说,起心动念都会落在贪、嗔、痴、慢上,不是好念头,这是我们常常要反省,常常要检点,这个叫真正修行。所以我劝同修,这个早晚课诵念无量寿经,为什么呢?照佛门一般课诵本,那是古大德所编的,那个时代的人得利益,现在我们念他那个东西不得利益,念是白念;我劝同修们,早课念四十八愿,念本经的第六章,念四十八愿,念了之后好好想一想,我的心、我的愿,跟阿弥陀佛一样不一样?跟他去比一比嘛!每一天比一次,比久了慢慢就接近,这叫得利益。这早课得利益,与弥陀同心同愿,晚课我劝同修们念三十三章到三十七章,念这个五章,这个五章佛把我们一些过失,一些病根,统统都说出来,念了之后,反省反省我有没有犯这些过失?如果有犯这些过失,赶紧把它改过来,希望与阿弥陀佛同业同行,业是事业,行是行为。我们的思想、见解、言语、造作,能跟阿弥陀佛相同相应,这个叫修行,这个叫忆念阿弥陀佛。这个忆念阿弥陀佛不是叫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没有用!口里念着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心里还在想坏点子,那个不叫念佛,念佛是要把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统统念掉,这个是真正念佛。无量寿经上所讲一切众生的过失,一切众生的毛病,我们用念佛这个方法,统统把它断除掉了,这叫念佛。经上所讲的佛菩萨无量的功德,我们用念佛的方法,那些功德全是自性的功德,我们自性功德逐渐逐渐都恢复了,这个叫忆念西方阿弥陀佛,这个佛是这个念法的啊!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才晓得念佛人多,可惜念得不相应,这个就是李老师说的,一万个念佛人,难得三个五个往生。为什么这么少呢?就是大多数念佛的人不相应,只是把这一句名号当作歌来唱,什么意思呢?不知道!不晓得!不像那个会念的人,会念的人念阿弥陀佛,逐渐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这个叫会念。怎样把自己变成阿弥陀佛呢?就是这一本无量寿经统统做到,自己就变成阿弥陀佛,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样的人哪有不往生的呢?因此,我们念头起来的时候,想西方极乐世界,想阿弥陀佛,不要想别的,想别的统统造六道轮回业。你想一些好事,将来生三善道,你想一些恶事,你将来堕三恶道。换句话说,你决定出不了六道轮回,假如我们是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晓得这个心想可怕,我们念头一转,起心动念都想阿弥陀佛,都想阿弥陀经,这个地方‘及彼国土’,国土就是无量寿经上所讲的,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我们想这个,不可以胡思乱想,依照佛所说的去想,这个就是对的,如果与经上所讲的不相应的,那就是胡思乱想。那么这一段是补充前一章,上辈往生所修学的重要的条件。佛不能细说,只说几个重要的纲领,补充前面的因行,我们把它归纳起来,这一段里头给我们讲了六桩事情。第一桩,直截了当的叫我们要受持本经,受持无量寿经,因为经上讲得很清楚,闻此经典,此就是指无量寿经,就指这本经,受持本经。第二呢,劝我们求生净土,这个就是发愿往生。第三桩,叫我们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在此地简单说,就是要提高高度的警觉心,我们这一生才有出离三界往生净土的希望,要有高度的警觉心,就是这个世间不可以留恋,不可以贪恋。这个世间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不能够贪着。要提高这样一个警觉心,这个叫菩提心。因为这个世间一切所有都不是真实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当放下。身体还没有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记住一个原则,随缘不攀缘,学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记住佛在经上给我们的教训,要善护三业,善是以善巧方便护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不要犯过失,不要再造业。第四是教我们严持戒律。第五是教给我们饶益有情。第六是教我们忆佛念佛,给我们讲了六桩事情,这个六桩事情非常重要。底下经文就是讲果报,果报我们略略的提提就行了,前面讲很清楚。

  “是人命终。如佛色相种种庄严。”

  这个人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他,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色相庄严跟阿弥陀佛完全一样。“生宝刹中。”

  这个宝刹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速得闻法。永不退转。”

  讲这个往生的果报,前一段讲得详细,讲修行的业因是这一章讲得详细,所以这个两章要合起来看。我们再看底下一段,是中辈往生的补充,就是在因行上的补充。

  “复次阿难。若有众生。欲生彼国。虽不能大精进禅定。尽持经戒。”

  这个我们前面读过,这个中辈的跟上辈,缘上要差一等,没有这个殊胜的缘分,纵然想做,俗话讲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的障碍多,所以不能够大精进禅定。实在说,这是关系大众的福报,我们真正发心想修行,没有这么一个道场,找不到这个场所;有场所,也没有一个如法的善友来领导我们修行,来指导我们修行,没有善友来护持这个道场。所以一个真正道场的缘,的确相当不容易具足。真正修行的道场以古德的标准,我们讲精进佛七,人数不能超过十个人,超过十个人,主七其和尚他的精神就照顾不了。就好像教学一样,你说一个老师教十个学生,他会整个精神灌注,学生都能教得好,学生的行为,一举一动,他都会照顾到,会指导他,纠正他,学的作业他会很仔细的来看来批改,不但批改而且还讲解。那为什么?他有时间!如果这个班级有五十、六十个,这老师一点办法都没有,超过他的精力。那么这个就是讲念书,我念书那个时代,跟现在学校念书,那我们是有福报的。我念书那个时代,师资水准比现在高,科技是不如现在,但是在国学在这一方面的事,国文这些方面,老师的程度比现在高,而且学生少。我记得我念书从小一直到离开学堂,好像是班上的学生没有超过二十个人,都是十几个人,教室也不大,桌子只有几张。所以老师教得很亲切,师生的感情非常非常之好,不像现在,一班有五六十人,真热闹啊!打佛七也是如此,真正好的主七师精神灌注,每一个人他的用功程度,主七师都知道。所以像这样殊胜的法缘,就很不容易遇到。尤其是现在人修行,实在讲,比从前人难,从前人确实是有一点儿道心,顾自己,不大愿意看别人。现在人,是专门看到别人毛病,这个共修就不能成功。共修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决定不见他人过,才能共修。如果看到别人的过失的话,共修不能成就,不如一个人自己关在一个房子,老实念佛有效果。所以现在在我们这个时代,共修不如独修好,独修的人有成就,共修的人没有成就。就是意见不和,见解不同,烦恼很重,通常大家在一块儿,敲个法器敲错啦!敲错一下大家都生烦恼,眼睛都瞪起来了,道心完全没有了,本来心清净的,心马上就不清净了,就生烦恼,这怎么能共修呢?大家在一起,实在讲是破坏了修学。一个时代,不同的根性,不同的生活环境,修学的方法是要斟酌。世尊当年在世是共学独修,讲经说法大家统统来,统统在一块儿学,研究讨论在一起,修行呢?个人修个人的,是独修没有共修。我看我们今天这个时代,与释迦牟尼佛那是有点儿接近,也要提倡共学独修,要这样提倡。个人单独修行,不要两个人在一块儿闹意见,搞是非。那么这个就是他的缘不如上辈。但是他必须要能做到:

  “要当作善。”

  一定要断恶修善,这个很重要。佛在此地给我们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