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1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殿底下放的是骨灰,你看看多少年轻人?一半以上都是年轻人,人命无常啊!要时时刻刻提起警觉,生死轮回可怕,只要想到这一点,我们的信心、愿心就建立了,只要一生到西方世界你就永远不会再堕三恶道了,六道轮回永远也不会堕落,你再到这个世间来是菩萨乘愿再来的,你没有一样不自在的,你是来度化众生的,你不是来受报的,你是来示现的,是来唱戏的、演戏的,演给别人看的,那完全不一样啊!不能往生西方世界,那你是五趣轮回,恶道是决定不能避免的。这在此地特别提醒我们,这是事实。下面是赞叹:

  “无极之胜道。易往而无人。”

  无极是赞叹到了极处了,‘胜’是殊胜,‘道’就是指念佛往生的法门,念佛往生这个法门,在无量法门里面,无量佛道里真的是第一殊胜,所以一切诸佛赞叹。可惜的,易往,很容易往生,万修万人去,没人想去。释迦牟尼佛讲这个话,很感叹!不知道的人,他不去,那不能怪他,他不知道啊!这是对什么人讲的?对这些念佛人讲的啊!你们有福,接触到这个法门,而且还是修学,接触、修学到最后还不想去,真是可惜了!


  那么要问,为什么到最后不想去呢?对于这个世界贪恋,舍不得,放不下,所以你去不了,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佛感叹的就是这一桩事情。

  “其国不逆违。自然所牵随。”

  这一句经文,意思双关的,这一句说‘其国’是指极乐世界,‘不逆违’是说很容易去,很容易往生,为什么呢?与我们的心意并不违背,我们也很希望到那里去,称性如愿啊!而且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接引众生,而且是没有任何的条件,造作五逆恶业将堕地狱了,你能够回头,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可见得这个事情真的不难啊!为什么又易往而无人呢?自然所牵随,此地自然又是一个讲法啦!这个经上好多自然,意思都不同,这个自然是习气,你的习惯成自然啊!你对你的家业、对你的亲人、对你的儿孙放不下啦!贪恋啊!舍不得分开,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个地方难分难舍,阿弥陀佛看这个样子,只好走了,这是障碍,这是一个念佛到临命终不能往生,这是一个意思。

  另外一个说法跟这个恰恰相反,到临命终时自然所牵随;你的愿力成就了,阿弥陀佛愿力,他来接引你,自自然然跟阿弥陀佛去了,这又是一个讲法,所以它这个句子是双关语,都能讲得通,随念如愿,佛来接引,所以我们念佛决定不要怀疑,经上讲西方,你就想去西方,你不要去找西方在那里?你到那儿找得到啊!西方太大了,到什么地方去找?为什么不要去找呢?到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嘛!所以我们不要认识方向、也不要认识路,有人来接嘛!

  我常到国外去旅游,走了十几年了,你问我那个地方、方向、街道,我统统不知道,为什么不知道呢?都有人来接送,我用不着去记方向,也用不着去记街道。我们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态度就很好,不要管,到时候阿弥陀佛就来迎接我去,方向、目标他知道就好了,我不需要知道就可以,只要一心一意去念,念到功夫成片就决定有把握往生,平时念佛要注意一点,就是要把习气给念掉,这就是古人讲的一个秘诀,‘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什么叫生处呢?念佛很生疏,念念佛好就忘掉了、跑掉了,妄想很熟,不要作意去打妄想,妄想就来了,妄想很熟,现在祖师教给我们方法,把熟的妄想的习气把它变生,念佛的生疏想办法把它变熟,你要想办法变熟,你就天天念,加紧地念,不断地念,把这一句佛号念熟,熟到就跟打妄想一样,随时随地佛号都冒出来,这样就好,妄想渐渐生疏了、渐渐少了,这个功夫就得力了,能够真正这样一转变,这就是功夫成片。下面几句话的劝勉也非常重要,句句都是抓到我们的病根。

  “捐志若虚空。勤行求道德。”

  ‘志’是什么呢?是对于世间的愿望,世间人在这个世间,有志去做大官的,有志去发大财的,那个志很多,佛在此地教给我们,统统通舍弃掉,舍得干干净净像虚空一样,一法不立,一法不存,舍得干干净净,所谓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使在佛门里面,我们讲弘法利生这个事情也要放下,真的志在弘法利生,你也决定不能往生,你也得不到清净心,麻烦大了,弘法利生要不要做呢?做!随缘做,不攀缘,所以说:有机会我就做,没有机会我才不找着去做,这个就对了,做就等于没有做一样,也不要居功,我做了多少多少事!做了多少好事?没有必要,三轮体空,心里面一心一意念佛,勤行求道、求德。

  ‘道’是指你修行的功夫、方法,‘德’是收获,在此地道德两个字跟普通道德又不能一个讲法,这个地方的道是什么呢?是持名念佛,德是什么呢?是往生不退。我们得到的是往生不退,这个德跟得失的得是一样的意思,你修道,你一定就有德,我们今天修的是持名念佛之道,必得往生不退之果,佛是叫我们这样去用功、去精进、去努力。

  “可得极长生。”

  世间人实在讲最大的一个欲望就是求长寿,长寿好不好呢?未必好!长寿的人身体健康好,身体不健康需要人照顾,那就不好了,长寿又健康的这世间有几个人呢?像李炳南老居士那个长寿可以,九十五岁了,还不需要人照顾,还自己烧饭,还自己洗衣服,他不需要人照顾,那个行,那才是真的健康,他的体力不衰,跟年轻人一样,如果体力衰退了,样样都要人照顾,走路还要人扶着,那还是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好哇!说老实话,愈早去愈好,这里有什么值得可留恋的?早去早想福啊!

  “寿乐无有极。”

  佛在这个经上,真正是亿万分才说了一分而已啊!那个里面真正的状况,诸佛菩萨穷劫也说不尽,那是真的说不尽,这不过是举几个例子来给我们讲而已。那个地方无量寿,无量寿最大的好处是那个地方人不老,这个无量寿就好了。我们这边无量寿会老,他们不老啊!他们不生病,生、老、病死三苦,八苦那边统统都没有哇!连名字都听不到,所以称之为极乐世界。这些话都是佛极力地劝导我们,要发愿认真求生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己得到好处,不是释迦牟尼佛得到好处,这个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绝对不会说是多劝几个人往生,他就会有很大的功劳,那个地方也没有记功,也没有记过的,而是佛怜悯我们,在三涂六道生生世世是受无量苦,这是看到这个生起大怜悯心啊!指出我们一条生路,指出我们一条无限光明的大道,使我们在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可以得到,可以完成。末后两句是警策,也是劝勉。

  “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

  何为’是问话,为什么你还贪着世间事?世间事—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你为什么还贪着这些?

  ‘譊譊忧无常’,这两句话是把六道里面的这些众生心情,一语统统说破,六道众生就干这个事情,患得患失。这两句话在此地是提出一个纲领,那些是世事?那些是无常?叫你一天到晚在操心、在忧虑的。下面一章就讲得很详细了,就把这些世事、无常跟我们做一个详尽的分析,劝告我们搞这些东西,你就是搞生死轮回,你就是在那里制造六道、制造三涂,自作自受。记住前面所讲的这些原理、理论,真实的基础,就是‘自然之有根本,自然光色参回,转变最胜’,这几句话跟楞严经上所讲的,原是菩提妙境明体意思是完全相同,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自然流出来的,也就是佛在唯识经论里面所讲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不离心识,心是本体,我们要紧,要控制识,识是能变,这就是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佛在此地是极力地劝勉我们,不要去想世间事,不要把世间事放在心里,要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放在心里,这就正确了,你一生就圆满成就了。佛度众生,真正到了圆满了,你到不了西方,说老实话,佛是无尽地悲悯,不管你是在那一道?还是常常地来劝你。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八十六卷 (二次宣讲) 档名:B2…5…86

  请掀开经本第六十四面第三行。

  劝谕策进第三十三

  这一品经是接着前面一品而来的,说明我们这一个世间;特别是现前的社会,可以说在全世界几乎每一个地区都存在着严重的染污、秽污、迷邪,因此招来了许许多多人为或是自然的灾害,叫众生苦报无尽。佛让我们认清这个事实的环境,劝勉我们求生净土;也就是前面末后的两句话:‘何为着世事,譊譊忧无常’,到这个地方才把这一桩事情详细地给我们说出来了。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这一小段是总说,总而言之世间人由于迷惑,不能够认清自己以及生活的环境,所以应该要做的事情,往往疏忽掉了、忘掉了,不应该做的事情是拼命在造,这个叫颠倒。佛一开端就给我们说出来,说实在的话,佛要不是给我们说出,我们自己确确实实不能辨别真、妄、邪、正、是、非,确实没有能力辨别。什么是不急之务呢?不急就是不要紧的事情,世间人大家都在争,争一些不要紧的事情,这一些事情,世间人看到非常重要,什么事情呢?名利,争名夺利,五欲六尘这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不要紧啊!没有这些东西日子还是一样过得很自在,拼命在争这个东西,这个就是制造六道轮回,轮回从那里来的?轮回是从这里来的。轮回是自己制造的。下面很具体地给我们说出来了。

  ‘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剧恶’是指的十恶业,这是大家共同在这里争取的,身—杀、盗、淫,口—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贪、嗔、痴,十恶在现前,这个社会是普遍的存在,这个事情很麻烦啊!非常非常的严重,每一个人都在争名夺利,造十恶业,无论他在眼前有没有争取到?都苦!得不到苦啊!求不得苦,得到之后也不乐,也苦,极苦之中,造的罪业,心神不安,这是今天社会的状况。

  在我们台湾这么一个小岛,从都市到农村没有两样,普遍的在造恶业,不但造恶业,恶业还在加速度的增长,没有看到缓和,没有看到它减少,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一桩事情。学佛的人,头脑总稍为冷静一些,冷静就能够看出事态的严重,有许多人见到我,也常常提到,美国也不是个好地方,造作恶业也非常地严重,没错!美国造业之严重,给诸位说;只限于几个大都市,就好像是它得了癌症,癌细胞只有几处地方,并没有扩散,还没有到要命的时候,也就是说农村好,你到美国乡下农村去看,农村老百姓安份守己,没有贪、嗔、痴,他们没有贪心,他们觉得日子能过得去,平平安安他就非常满足了,就知足了。一个月内一点收入够用就行了,这个难得,所以美国能够长治久安,几个都市里面造作罪业还不足以影响它的根本。我们台湾看看,都市跟农村几乎是一样的,这就可怕了,这是众生的共业,共业能不能化解呢?能!学佛的人愈多,真正用功的人愈多,大的劫难就能够化成小的劫难,小的劫难就消除了。这是要靠同修们真正明理,真正修行,不但救自己也救我们附近的人,所以这个社会造罪业这么严重,还没有到崩溃,幸好是台湾念佛的人多,特别是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的功德是无与伦比,一切经咒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的,这是真正是如来所说的第一经啊!今天无量寿经这些年的提倡,在我们台湾可以说到全省了,从北到南,每一个地方普遍都有人在那里认真去念、认真去修学,这是我们台湾一个安定的力量,这个力量一般人看不出来,我们自己也不必说,说了人家笑话我们,哦!台湾安定是你们的功劳?实在是不假,确实!读这个经三宝加持,龙天拥护。

  ‘剧恶’是造恶因,感的果报是极苦,可是在这个里面大家还不觉悟,还是勤身去营务。‘勤’是非常勤劳在造恶业,这个事情勤劳。‘营’是经营,‘务’就是在那里制造、在造作。

  ‘以自给济’,就是在这个里头争取名利,争名夺利。

  ‘尊卑。贫富。少长。男女’,这八个字把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全都包括进去,几乎无不是在这里造作恶业,在这个地方争取名闻利养,五欲六尘。

  ‘累念积虑。为心走使’,‘累念积虑’就是我们俗话讲处心积虑,就是心里头念念所想的多半都是损人利己,不顾别人的利害、不顾社会的安全,只求自利,现在是这么一个社会。‘为心走使’,这个心是妄想、妄念,天天在打妄想,妄念在支配你,你的身、你的口都被妄念指挥,在那里去造业。下面非常具体给我们举出几个例子:

  “无田忧田。无宅忧宅。”

  这是我们今天讲的不动产,土地房屋,愈多愈好。

  “眷属财物。”

  眷属是父母、妻子、儿女,财物除前面讲的土地房屋之外,所有一切财物都包括在这一句里面了。

  “有无同忧。”

  没有的想得到,想尽方法去争取,得到之后又怕丢掉,钱多了又怕钱会贬值,操心的事情可多啦!心没有办法安静下来,牵挂忧虑是太多太多了。

  “有一少一。”

  有了这一样,想到那一样还没有,天天去比赛,我已经有了房子了,看到他的房子比我大,心里很难过,我已经有车了,看到他开的是外国名牌的,心里又难过了,天天要在物欲上去比赛,这怎么得了!这日子还好过吗?台北市这个地区,我们图书馆也有能力买个车,杭州南路基金会也能能力买车,我们不买,为什么不买?买车容易,找不到停车位置,同时车一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