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生往生不太可靠。所以,‘经’,我劝同修们先要熟读,先要把它念熟,因为不念熟你就没办法做到。念熟之后,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对人、对事、对物,念头一动,就会想到,我这个念头符不符合无量寿经上的教训?佛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教我们不可以做,咱们就不做,这才是真正‘摄取受持’。你能获得广大一切智智,这个‘当’字是非常的肯定,当然获得。广大就是圆满的意思,你也获得圆满的智慧。也许你觉得未必吧!我那有那么大的智慧啊!不错!你的智慧是没那么大,那么佛在此地讲,你获得广大一切智智,那有没有就说错呢?没说错,怎么没说错呢?十方等觉菩萨,就是依照这个法门摄取受持的,你也能摄取受持,就单单从这一点来讲,你跟文殊、普贤、观音、势至是无二无别。他们是圆满的智慧才选择这个法门,你这糊里糊涂也选择这个法门,这一选中,跟他们的那个圆满智慧没有两样嘛!所以说除这桩一事情之外,我们智慧比不上文殊、普贤,但就这桩事情,我们决不在他之下,他选对了,我们也选对了,这个意思在此地。所以是真的是圆满的智慧,不是真实圆满的智慧,你不会相信这个法门,你不会选择这个法门。‘于彼法中’,这个‘彼’就是指这部经典,在这个经典里面,‘广大胜解’,‘胜’是殊胜,‘解’是对这个经典所说的,你统统能理解,你有什么能力获得这样的圆满的智慧呢?这是过去、现在一切诸佛威神的加持。我曾经跟同修们说过多次,这样的经典,我们能讲吗?讲不出来啊!能讲一点,这是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我讲你们能听,你们也能听懂,听得很欢喜,这个能力从那儿来的呢?还是诸佛威神加持。没有一切诸佛如来现前的加持,说、听都办不到啊!所以才生欢喜心,这个欢喜就是受用,现前所得到的受用,法喜充满。我们一般讲,快乐幸福,快乐幸福从那里来?从这经上来的。离开这个法门,说实实在在的话,一切大乘经典有法喜,没有这么殊胜,你不相信,你去读读其他经典,能得法喜,没有这么殊胜,为什么没有这么殊胜呢?因为得不到一切诸佛的加持。假如我们自己真有智慧,真有能力,应该读所有大乘经,这个法喜是一样的,是平等的。为什么读这个经欢喜,读那个经不欢喜呢?原来这个经有诸佛加持,那个经没有诸佛加持,没有诸佛加持,凭自己的能力就不能理解,欢喜心生不起来啊!。这个经典说老实话,不管你懂得多少,甚至于你不懂,你去念念他都生欢喜心,这是诸佛如来威神加持的。如果没有这桩事情,你在这部经里说老实话,你怎样都也生不起欢喜心,那么这是我们老同修我跟你说这些话,你都有深刻的体验,你细细去揣摩揣摩,我跟你讲的是事实,句句是真实话。由于自己得无量的欢喜,自自然然就喜欢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广为他说’。这句话就是把这个法门,这个经典广泛的推荐给别人,介绍给别人。那么现在不但我们印经,这是一种方法,我们大量的来印。另外一种,我们将录音带普遍介绍给人,也是一个好方法。我们这一次在这个道场,图书馆讲这部经是第二次,星期一,我们就圆满了。这次总共讲一百零七次,比以往每一次都讲得详细,这个也是这个道场法缘的殊胜,这是三宝龙天的庇佑。‘常乐修行’,常是长远,永不间断,乐是爱好欢喜,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再看底下经文,下面经文这是诸佛为这些依照这法门修学的人来授记,确确实实是授记。

  “诸善男子。及善女人。能于是法。若已求。现求。若当求者。皆获善利。”

  这个‘是法’就是指这部经,‘若已求’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我们是属于这一类的。‘现求’,他现在渴望想得到,还没得到,这是现求的。‘当求’,是讲未来的,这是对于这个法门,机缘上三个阶段。‘皆获善利’,只要有这个愿心,他都能得善根利益,或者我们讲做最善的利益。世出世间没有比这个更善,没有比这个利益更真实。

  “汝等应当安住无疑。”

  这是佛在此地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对这个经典,对这个法门,心要安在这上面,不要怀疑,怀疑,那你的损失就太大了。

  “种诸善本。应常修习。使无疑滞。不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

  怎样种诸善本呢?是我们常常听的,耳熟的,老实念佛,这就是种诸善本。这个诸善就是一切善,世出世间一切善的大根大本,就是这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劝同修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初学,第一个阶段目标在那里呢?在信愿,用什么方法呢?读经,解经,你对这个经典读诵理解,你的信愿才能够坚定,才能够清净。信愿坚定之后,底下就是认真去行,行就是执持名号。所以到第二个阶段读经不重要了,读经,你早晚念一遍就可以了,或者早晨念半部晚上半部就足够了,那是什么呢?提醒自己,用意在此地,现在叫你一天念三遍念五遍念十遍,叫你求解,这个用意是在坚定你的信愿,这样三资粮就具足了。这个法门,佛在观无量寿经里面告诉我们,正助双修。执持名号是正行,助行是什么呢?我们在净宗学会缘起上跟诸位同修提出来的,以五德做基础,从五德这个基础上建立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十大愿王。所以我们的助行五个科目,这五个科目就是我们这个身体还在这个人世间,要面对着社会,面对广大的群众,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换句话说,用什么态度来过日子,依照这五个科目就行了。这叫助行,正、助双修,没有一个不往生的,万修万人去,这就是种诸善本,应常修习,特别重‘修’是修正,我们有错误,与正助的理论教诲不相应的,统统把它修正过来。‘习’是把它变成生活,习是习惯,生活习惯,把它变成我们自己的生活习惯,使我们起心动念,都能与五个科目相应,都不违背五科,我们的助行就圆满了,这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正行圆满,这样的修学法。‘使无疑滞’,不怀疑,‘滞’是障碍,是阻碍。其他的法门阻碍的缘很多,这个法门障缘非常之少,他的障缘因为什么呢?他不在外面,外面没有力量能障你,障缘在自己,你自己不障碍自己,别的人障碍不了。譬如说,我念佛,有人讨厌我念佛,讨厌我念佛我心里念,不出声,我功夫还是不间断,这就是人家障碍不了啊!这句佛号坐着念也行,走着念也行,站着念也行,是躺在床上念也行,你说这个多自在。所以,不一定像其他的法门要有一定的形式,那就有障碍。譬如坐禅一定要在禅堂面壁,修行的方法一定要打坐,站着、走着就不行,没有这个法门来得方便,行住坐卧,一切时一切处,即使在工作中,功夫都可以不间断。所以,这个法门真的是无障碍的法门。底下这一句很重要;‘不入一切种类’,这个一切种类包括了一切法,‘珍宝成就牢狱’,牢狱是指三界,换句话说,三界之内有许许多多神通奇怪的事情,你不要受他骗,你要受他骗了呢?,你就出不了三界了。人间功名富贵五欲六尘,要晓得这是牢狱,天上天福,比我们人间福报大得太多了,寿命之长,享受自在,非常叫人向往,叫人羡慕的,你要觉悟,那是珍宝牢狱。福报享尽了,还要往下堕落。所以它不究竟,它不圆满,究竟圆满一定要超越三界,你说天人富贵,跟西方极乐世界一比,就差太远了,我们经前面念过。我们这个世间,大自在天王那是富贵到了顶端,要比起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人,他们那种快乐自在,就像西方这个人是国王,大自在天像乞丐一样,不能比了。所以,一定要把这个环境事实认识清楚,不要被世间名利欺骗了,这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觉悟,世间寿命非常短促,所有金银财宝这些东西,摆在你面前给你看看而已,你不要以为这是你自己的,你可以得到的。你连身都得不到,何况身外之物。这是要觉悟,没有一样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也得不到。这个东西像流水一样,流在我面前,我看到了。如果你有智慧,要在你面前,你有机会处理它,你拿它来修福,你拿它来积德,那你就聪明了。你想把它保为己有,那就上当了。你就被欺骗了。所以,机会来的时候,就做善事,做好事,积功累德。你所修的福德,绝对丢不掉,有福的人,不管在什么艰难处所,他还是有福报。所以聪明人要福报,不要财富,福报里面自然有财富,财富里头不一定有福报。这是个聪明人,决定不为世出世间一些法门欺骗,这句话用意在此地。

  “阿逸多。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佛法广大异门。”

  这是佛叫着弥勒菩萨,叫着他的名字;凡是在经典法会当中,叫著名字,下面的开示一定非常重要,叫你名字提醒你,你要注意听。‘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这是指对这个法门不疑惑,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他修学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样的人就是大威德之人。‘能生佛法广大异门’,生是生起,佛法里面广大异门就是特别法门,它不是个普通法门,特别法门就是指这部经典,这部经典是佛法广大的异门,我们常讲这个门余大道。八万四千法门以外的特别法门,他能生得起来。这个话意思很深,我们今天读这个经,这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门,这个法门我们读了之后,从我们心里面生起这个法门,这了不起啊!这个意思这才叫相应。心里面生起这个法门,你读这部经就不是释迦牟尼佛讲的经,这经从那里来?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此经是释迦牟尼佛自性流露出来的,我们今天讲的是从我们自性流露出来的,你说本经是释迦牟尼佛的经,还是自性真经?是一不是二,这是讲能生。什么人能生呢?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个人的心行跟佛,不但是跟阿弥陀佛,跟释迦牟尼佛,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心心相应,心心交融。就像灯一样光光互照,彼此不分了,入到这个境界,明白这个事实,我们听古人讲的话,这才恍然大悟,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你这一念的时候,你就一念成佛,念念就是念念成佛,没错,没有欺骗我们,这是事实。平常我们念这个话,体验不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读了这个经文,这才真正明了,这句话真正的义趣。

  “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一亿菩萨,指那里的呢?指什么人呢?就是指我们现在这些学佛的。本经前面讲,小行菩萨,没有听这个经,学几年,退转了,道心没有了,怎么没有了呢?统统堕入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都入到这里面去了。你们想想我们现在睁开眼睛看看我们这个社会佛教界里面,你看看那个投入一切种类珍宝牢狱里头有多少人。他为什么投入那里去?没有闻到这个法门。所以这个一亿菩萨,不是指别人,是指现前的,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四十多亿人口,这是讲学佛的人,没有遇到这个法门会退转。退转三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自己业障重;第二个因素是面外魔诱惑的力量强,魔是什么呢?财、色、名、食、睡都是魔,你今天到百货店里面去看看,那个琳琅满目的统统是魔,为什么?你看到之后心就动,你就被它所转了,你就作不了主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都没有了,都跑掉了,飞掉了。那个魔一诱惑就跑掉了,那是魔啊!禁不起诱惑。第三个因素没有诸佛如来威神的加持。不像这个经,这个经一接触,一切诸佛如来都保佑你,魔就不得其便了。换句话说,你的心就比较定,心定了,就不会受外面境界动摇了。所以此地讲的一亿菩萨是指现前的,退转无上菩提。刚刚学佛都是求无上菩提,到后来都搞名闻利养,这是退转,这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我们看到别人退转了,想想自己有没有退转?别人迷失了,我自己有没有迷失?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再看底下经文:

  “若有众生。于此经典。书写。供养。受持。读诵。于须臾顷为他演说。劝令听闻。不生忧恼。乃至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前面说的,没有听到这个经,没有接触这个法门的,这些小行菩萨都退心,都迷失了。依旧去搞六道轮回,甚至于堕得更惨,堕到三恶道去了。真是比比皆是,那么再看善根、福德、因缘厚的人,他遇到这个经典,‘于此经典’,遇到这个经典生欢喜心。书写就是今天讲的流通,从前流通要靠手写,因为经本都是手抄的,没有印刷的;现在用印刷术,不要手抄。那么现在科技发达,更进步的可以输入电脑,磁碟片,不会损坏,可以永久的保存,放到电脑里面,一张一张都印出来了,要多少就印多少,你说这个多方便。所以经书是流通,录音带是流通,录影带是流通,电脑的磁片是流通,雷射极光片也是流通。现在这个流通方法多了,比从前多得太多了,那么像这些科技的方法,我们统统采取。供养是奉献,别人不知道这个法门,我们介绍给他,我们奉送给他,这是供养,这种供养,比世间一切珍宝供养都尊贵。你供养人黄金,供养人房屋,他得到的受用很有限。为什么呢?他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你这个法宝供养他,他真的接受,那他得的利益就大了,他在一生永脱轮回,那他真的感谢你,真是感谢不尽了。无量劫以来,没有办法脱离轮回,这一生有机会脱离轮回,机会从那里来的?是你奉献给他的。我们要将这个无上法门,供养一切众生,去修普供养,就是把这个法门普遍的推荐介绍。,受持是自己接受,依照这个法门来修行。读诵,读诵有个人读诵,有团体读诵;个人读诵可以把它订在早晚课里面,如果有时间,早晚就念一遍,念熟了,这一部经大概四十分钟差不多,可以念一遍。如果没有时间,时间不够用,早晨念上半部,晚课念下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