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佛吗?这一生要成佛啦!这个人叫根熟呀!遇到这个法门,这是顿教,不是顿教,他这一生怎么能成得了佛。

  “云何知顿”。

  怎么晓得他顿?

  “此经正为凡夫人中厌畏生死,求正定者,教令发心,生于净土,不从小故大。故知是顿”。

  这个解释得很好。一般凡夫,这个凡夫讲根熟的凡夫,他知道六道轮回可畏,知道六道轮回之苦。他不愿意再搞这个把戏了。不再干生死轮回了。那么怎么办呢?要想求超越六道轮回,他动了这个念头。我们起心动念,佛知道啊!很多同学常常讲,我们学佛都没什么感应。佛菩萨没有加持,没有保佑,其实佛知道你的心哪!你的心不真。佛果然来接引你往生了。喔!不行呀!我事情还没了。可见得那心是假的,你真心想去,真的立刻就见到啊!口里想去,心里这个日子可长呀!慢慢来啦!等我那一天老死了才去。到了老死的时候,甚至还不想去。那个麻烦就大啦!所以很不容易啊!真正理解生死轮回,真正的了解,真的发心了,要想超越六道轮回。那么佛菩萨,冥冥当中,一定会照顾。众生有感,佛才有应。那用什么方法,必定用这个方法,惟独这个方法才能满这个众生的愿。所以佛教化众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呀!他教的是恰到好处。你真的想这一生成佛,佛就教你成佛的方法。如果你自己谦虚,我业障重,我这一生成不了佛啦!做个罗汉就好啦!佛要拿你意,教给你证阿罗汉的方法,佛对人不是不平等,这才叫真平等。你喜欢得什么,他就教你什么方法?这叫真平等呀!所以这是一类根熟的众生。不是一心一意想做佛,根都没熟。都没有成熟,动个念头,我要成佛。这个根才熟了。那就得修学这个法门了。这个法门不从小,不是从小乘修起。不要按次第,一句阿弥陀佛就成功了。所以他不经过小乘嘛!这是大乘。不按次第,那就是顿教呀!所以这个法门,确确实实是圆顿大法。

  “大佑判小本曰:”。

  大佑法师,元朝时候人,他有弥陀经的注解。好像在我们台湾也有流通,过去台中莲社曾经印过。

  “渐顿分之,此属顿教”。

  大佑禅师的注解叫圆中钞。阿弥陀经圆中钞也是圆满的圆,中道的中,疏钞的钞。那么他的判教也把他判做顿教。不但是把他判做顿教,相宗的祖师,法相唯识宗,窥基大师,他也有阿弥陀经的注解,叫通赞疏。你就看看他的注解里面,这是法相宗的祖师,也把阿弥陀经判做圆顿教,那个窥基大师的判教呢?他说弥陀经上讲若一日到七日就成就。这七天成就,这是顿法。这绝对不是渐修能做得到的。

  “我国诸师判本经大小二本,多同此说,为顿教所摄”。

  这个对于净土宗是属于顿教,可以说是大家普遍都承认的。说净土宗是圆教,还有一部份人不能接受的,说顿较大致上都可以接受,为什么说圆教,他不能接受呢?实在讲,对于净宗没有深入去研究探讨,真正深入研究探讨,才晓得这个第六条所讲的。圆中之圆,顿中之顿呀!那是对于净宗真正有认识。真正的理解。这个话不是一般人能够说出来的。“若依五教,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纯圆,贤首全圆,其秘髓与奥藏,皆不出此大经之外。”

  ‘若依五教’,五教是贤首所判的。‘古今中外净宗大德,莫不以本经实属圆教也,蕅益指出,天台纯圆。’天台就是法华经,法华经是纯圆。‘贤首全圆’,贤首是华严,华严是全圆。法华是纯圆。蕅益大师说,本经是华严奥藏,法华密髓。那么华严跟法华,‘皆不出此大经之外’。这个此大经是讲无量寿经,这就把华严、法华统统包括了。那当然这个经是圆中之圆,顿中之顿。蕅益大师早年是学天台的,所以你看他的著书,他的著书很多。在台湾有流通蕅益大师全集,诸位要细细去读他的著作。几乎全部是用天台教义来解释。最后他归向净土。成为净土宗的祖师,没有成为天台的祖师,他是净土宗的祖师。那么这也是说明,本经不但是顿教。实实在在是圆教。究竟圆满,稀有的法门。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 第二十二卷(二次宣讲) B2…5…22

  二十八页第六行,看第五小段。

  “圆中钞云:‘圆顿法门,亦必须先开圆解,而次修圆行,破三惑而证圆果,以阶不退。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以之为开解生信,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行门。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故知此经为五浊恶世之无上醍醐’”。

  这一段文是幽溪尊者在阿弥陀经注解里面所说的几句话。幽溪尊者弥陀经的注解叫做圆中钞,阿弥陀经圆中钞。那么,这个本子在台湾有单行本流通,流通量不多就是了,有这个本子流通。那么,这是阿弥陀经古今注解里面三种最重要注解之一。我们现在只知道疏钞、要解,还有一个圆中钞,这是阿弥陀经最重要的三个注解。那么,它这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圆顿法门,包括了华严宗、天台宗、禅宗,都是属于圆顿法门。圆顿法门修行的次第,还是得先开圆解,先开圆解,它这个上面加了‘必须’二个字,这二个字的语气非常肯定、坚决。换句话说,若不能开圆解,就没有办法修圆行。所以宗门、教下修行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很少。如果照从前倓虚老法师所说的话,我们倓老法师还有一个录音带在我们这个地方,他在香港打佛七期间的开示。那么他说,他一生当中见过许许多多参禅的,参禅得禅定的,他见过,得定的他见过,开悟的,他没有见过,他一生当中没有见到一个开悟的。这个开悟就是此地所讲的开圆解。宗门、教下要不开悟,没有办法了生死,出三界。得禅定相当不容易了,真正得禅定,将来可以生四禅天、四空天,出不了三界。所以,他的行就不圆了。无论修什么行门都不圆,可见得圆满的行,是建立在圆解的基础上。这是诸位一定要晓得,为什么说圆行建立在圆解的基础上呢?大乘佛法里面常常告诉我们,佛法是心法,心转境界,不是境界转心。所以,觉悟的心,布施一块钱,这一块钱是圆行的,圆满功德。迷惑的时候,这一块钱,那个功德很小,很有限。为什么呢?他有分别、有执着、他有界限。觉悟了的心,他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界限。因此,小小一点的行,那个功德,尽虚空,遍法界。所谓是称性起修,这个称性起修才是圆行。那么,明白这个道理,净土宗念佛也一样,智慧没有开,分别、执着没有打破,这一句阿弥陀佛,有界限的,为什么?有分别,有执着。如果,大开圆解之后,这一句阿弥陀佛与法性相应,与虚空法界相应,那这一句佛号,功德不可思议。那么由此可知,这个行,大小、浅深、偏圆,都是心理在转变。那明白这个事实,我们就晓得,对于大乘教义多多少少是要知道一些,尤其是其他的宗派,净宗还稍微好一点。你不晓得,能往生,往生品位低一点,那倒也不在乎,反正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了。那么修行其他宗派,其他法门,如果没有圆解,就很难成就,这个是真的,这个是事实。所以他必须要破三惑,而证圆果。这个样子才能够到不退转。三惑,这是迷惑、烦恼。佛在经里面把它归纳成三大类,第一个就是见思烦恼,第二个是尘沙烦恼,第三个是无明烦恼,这叫做三惑。很难破啊!破三惑,用什么方法呢?解行。就用这个方法,我们今天所解所行,有没有能力破三惑,不要说破三惑,三惑里面最粗、最重的见思烦恼,我们能不能破得掉,见思烦恼里面第一个要破的,身见能不能破得了,身见是起心动念执着这个身是我啊!这一个见解叫身见。那也许要问,身不是我,什么是我呢?身,说老实话,身不是我,给你说明白,身是我所有的,不是我。如果是我,这个身死掉了,我不也就死掉,我也没有了,谁去投胎,谁去往生呢?六道轮回,不是这个身去轮回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这个身去啊!所以,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是我所有的,那衣服是不是我,大家晓得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那么再往深,深刻一点去体认,身体也不是我,身体是我所有的。所以,我,在六道轮回里面舍身受生,就像穿衣服,脱衣服一样。身见啊!这一个见解,身见是错误的见解,把身当作我,是错误的见解。就好比人穿那个衣服,把衣服当作我,这个见解错误啦!这是第一个错误的见解,几个人能够把它破掉呢?能够在这个地方生起正确的见解呢?你就晓得这个东西难,真正不容易啊!那么,宗门、教下要证圆果,确确实实不容易,这是讲的佛法修学的法门,确实有难行道,有易行道,这是难行道。那么,净土宗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比较起来,这叫易行道。

  这底下讲,‘今则但说彼土依正二报’。经是指这一部经,这一部是什么经呢?因为这个注解是圆中钞,是指佛说阿弥陀经,小本;小本跟无量寿经是属于同一部。所以这个注经的大德们常常引用。因为注小本等于注大本,没有二样。这个可以通用的。那么,这一部经直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这二种庄严。依报是物质、环境。正报是人事环境。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不外乎一个物质环境,一个人事环境。庄严就是美好,圆满没有一丝毫的缺陷,这叫庄严。只给我们讲这个。‘以之为开解生信’。以之为就是因此。我们理解了,我们明白了,从这个地方建立了信心,相信娑婆世界,西方确实有极乐世界,相信那个世界,确实有一尊阿弥陀佛,现在在说法,发愿求生,怎么去呢?‘七日持名,一心不乱,以之为造修之门’。这个法门,修行的方法,就是持名念佛。需要多久呢?七天就行了。但是,你念七天,念念看,看你七天念了,往生不往生?说老实话,果然七天念了往生,这个法门没人敢学啦!这还得了,七天就要死了,谁愿意学这个法门呢?还好,你们念了七天还没走,别说七天,念了七年,你们也走不了,这个原因在那里呢?实在讲啊,不是法门有问题,是你们念佛的心有问题,问题在那里呢?不想去啊!念是想念,不想去。你们大经读的很多,都知道,西方世界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诸上善人,他们的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啊!所以,人家早就把你看穿了,是不是?你念了七年,他也不来接引你,为什么呢?你是口是心非啊!你不是真想去啊?如果真想去啊!这个话就灵验得很了,确确实实七日持名,一心不乱,就能往生。古今往生这些大德当中,我们确实见过,像最近的,华盛顿DC周广大先生念三天三夜往生啊!那不是假的,他还没有念到七天,三天三夜,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他往生了。所以,问题就是我们那个心真不真哪!要真心,要切愿,这是一个因素,第二个因素呢?就是这个地方讲的,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又念佛又打妄想,这不行,这个七天七夜不能往生,必须要你念一天一夜也好,二天二夜也好,这一句佛号当中决定不能夹杂妄想,这才叫一心系念。所以,念佛的工夫,讲求的是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如果是不间断、不夹杂,还有怀疑,那可能生到边地。这是经上讲的,有的。如果,不怀疑、不间断、夹杂是决定不能往生,边地也没份,这是念佛同修必须要知道的啊!所以,夹杂对于念佛有大伤害。不是法门不灵验,是我们自己走错了。所以,这个法门修行,的确比起其他法门简单,容易稳当、快速。‘临命终时,即得往生,以阶跋致’。临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修行人必定是预知时至,你看这个倓虚老法师的一个皈依弟子,郑锡宾居士,他是山东人,学佛的时候,他经商,他做生意,是个商人,学了几年佛之后啊!他生意不做了,他去学讲阿弥陀经,大概讲的还不错,到处去讲阿弥陀经,劝人念佛,生意不做了。所以,他的家里兄弟很不谅解他,认为他学佛着迷了,对他很不满意。那么,他有一次讲经,经讲完之后,听经人都散掉了,还有几个老朋友,他就给这几个老朋友说,他说:我要走了,你们有没有熟悉的地方,给我租个房子,这个朋友们听了就奇怪,你要走了,还租房子干什么,他说: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怕死在人家里头,人家家里头忌讳,租个房子。这个同修们听到,那你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不忌讳,到我家来,那个说到我家来,家家都欢迎,好吧!到他朋友家里去了,你看,这预知时至啊!住到他家里面去之后,那么也是朋友们也就跟他讲,你的往生好事啊!古人往生都要说个偈啊!作几首诗给我们留个纪念哪!他说:不必啦!用不着!看我这个样子就是很好的纪念嘛!劝大家给他念佛,念不到一刻钟,他二腿盘起来,床上一坐,就走了,干净俐落啊!在家居士啊!以后,他家兄弟呀!看到哥哥这样去,都相信,那个弟弟也老实念佛了,二年以后,弟弟也往生了,这个不是假的,是真的啊!所以,诸位要把这个秘诀记住,我们听经,研教,目的在那里呢?目的在建立静静的信心,坚固的信心,有信,有愿,这个经听不听不重要啦!读不读也不要紧啦!讲经的时候,你跑到这里坐到,看到你坐着还听经,其实你在那里老实念佛,一句也没听进去,那在做什么?在做影响众,为什么呢?讲经这个地方听众人多,新来的人,他觉得道场庄严,能够帮助他启发信心,如果,这个地方讲经,听的人只有几个,大概这个法门没什么了不起,你看都没有人听嘛!他也就不来了,这叫影响众。影响别人,不是自己要听,可是自己有疑惑,信愿还不坚定,那就要真听,要真正用心听,断疑生信,你看看那个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自在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