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讲-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不到呢?原因就在着相啊!我们凡夫执着一切万物是真有、实在有;于有的当中又想占有它,不肯舍弃,烦恼就来了。诸佛菩萨知道一切万物是幻有、是假有,它不是真有。所以在一切万物当中是自在地受用,没有分别、执着,绝对没有占有的观念。不但于一切万物没有占有的观念;就是连自己的身体也没有占有的念头,这样才能够得自在了。菩萨弘法利生,必须有这个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这一接触万物,不是度别人了,都被万物度跑掉了,那行吗?所以这个是必须要的条件。

  禅家所谓的,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就是这个意思。秘诀就是知道一切万法的实相,于一切法当中依旧是清净自在,一尘不染。这是菩萨的德能、菩萨的智慧。

  下面是讲他的慈悲,有智慧还要有慈悲。‘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这个是大慈悲。庶类是说一切众生,也就是指的六道众生。佛法是师道。所以佛教化众生,是要等众生来请教的、来向他求法的,不可能佛找到你家里来教你的,没有这个道理。师道尊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古时候中国、印度都是这样的。

  菩萨就不然了,菩萨跟一切众生是同学的身份。所以可以主动地找到众生家里去,找到他把佛法介绍给他,作不请之友,众生不请菩萨就来了。


  现在我们没有请,菩萨也不来了,是什么原因呢?菩萨来与不来,说实在的话,他有神通啊!他有他心智,看看我们学道的心不恳切,还没有必要来,真正挚诚恳切,必须要菩萨帮忙的时候,这感应道交啊!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由此可知,我们现在遇不到佛菩萨了,我们那个感的力量还不够,学佛的诚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所以,佛菩萨看得很清楚,也听得很清楚,现在还没有必要来,道理就在这里。

  说实在话,诸佛菩萨常常在我们左右,只是我们不认识而已,就如同弥勒菩萨当年入灭之前所说的;时时示世。时时刻刻示现给一切众生,给世间人,世人常不识,世间人不认识啊!弥勒菩萨如是,那一尊佛菩萨都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诸佛菩萨的慈悲恩德,实实在在不是我们平常人能想像得到的。谁对我们最关心呢?只有诸佛菩萨对我们最关心。

  ‘受持如来甚深法藏。护佛种性常使不绝。’这个三句就是,大慈悲的主意。这一些菩萨为众生作不请之友,他对众生究竟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三句就具体给我们说出来,菩萨受持如来甚深法藏。在本经同修们都念得很熟了,过去我们也曾经讲过几遍了,这一部经法释迦牟尼佛附嘱给弥勒菩萨,要他护持流通,弥勒菩萨不过是一切菩萨的代表而已,绝对不是只教给弥勒一个人,与会所有的菩萨们,没有一个菩萨不受佛的嘱附。我们读了这一部经,听了佛的一番开导,也是世尊嘱附护持流通之一,我们也有责任啊!

  ‘甚深法藏’就是指的这一部经,就是指的这一句万德洪名,要把这一部经,这个修学的方法,接受过来,介绍给一切众生,这才叫护佛种性常使不绝。如果就一般来说,佛种性可以归纳为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佛种性;菩萨行是佛种性;六度、十大愿王是佛种性,在本经里面这一句六字洪名确确实实是真实的佛种性。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必须受持,必须介绍给一切众生,不能将佛法传到自己就断绝了,这个不可以的,这样对不起诸佛菩萨,对不起历代祖师。

  “兴大悲。愍有情。演慈辩。授法眼。杜恶趣。开善门。”

  这是利益众生的行动纲领。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的具体行动。可见得这一句话不是虚假的,它是真实的,菩萨兴起大悲心,悲愍一切有情众生。‘演慈辩’,演是演说,辩是无碍的辩才,菩萨不疲不厌地讲经说法,开导众生,那个力量就是慈悲。因为佛菩萨对于这个世间所有的名闻利养都不接受的,什么力量推动他这样地勤奋,这样地辛劳,在这个世间教化呢?这个力量就是大慈悲心。

  ‘授法眼’,授是传授,法眼不是肉眼,是能够认识一切诸法实相,这才叫法眼。我们在金刚经里面读到如来有五眼原明。我们凡夫肉眼,天人则有天眼,比我们肉眼的能力强了。阿罗汉、辟支佛有慧眼,菩萨有法眼。由此可知,法眼是菩萨具足的,五眼是后面具足前面,前面不具足后面,有法眼当然有慧眼,当然有天眼,这个是一定的道理。所以,能够见到一切法的真相,他把这个能力、这个智慧传授给众生,这叫授法眼。


  菩萨能够传授的是理论与方法,理论是本来有的,虽有,我们众生迷失了,佛菩萨这一说,我们就恍然大悟,就又明白了有这么一回事情,可是单单明白这回事情还不管用,我们是得不到真正地受用。像前面所讲的,于一切万物,随意自在。我们得不到啊!他能得到,我们得不到。所以必须要亲证,要自己也能够证得这个境界那才管用。所以悟有解悟、有证悟,佛菩萨能够帮助我们的是解悟。从解悟底下那个功夫,完全是自己的了,佛菩萨帮不上忙啦!要认真修行,去求证,这个要靠自己。所以下面就讲认真修行了,修行是断恶修善,这是一切众生本份的大事。

  ‘杜恶趣’,杜是杜绝,是防止,断一切恶,这个恶趣,用如来果地上的标准来衡量,等觉菩萨都是恶道,他没成佛嘛!只有佛是善道,除佛以外,统统是恶道,如果说等觉菩萨是善道不是恶道,换一句话说,他那一品无明可以不要断了,为什么还要断那一品无明,要去成佛呢?所以,这个善恶有很多不同的标准,在我们六道里面,地狱、饿鬼、畜生是三恶道,人、天、阿修罗三善道,如果我们比起阿罗汉来说,那个非想非非想天还是恶道,六道都恶嘛!阿罗汉是善道。阿罗汉要比起菩萨?阿罗汉是恶道,菩萨才是善道。菩萨比起佛?唯有佛才是善道,菩萨也是恶道。所以,此地的杜恶趣必须到成佛,那个恶才断得尽啊!没有到成佛,恶就没有断尽,这是我们要晓得的,不要以为自己现在贪、嗔、痴、慢少了一点,嗐哟!我已经不错了,我这个恶没有了,恶念也没有了,恶的行为也没有了,得少为足,你才得到一点点啊!你这个善恶才最低的标准,更高的标准你就不晓得了。所以,这个标准要不断地向上提升,因为这一部经,这一个法门,是大乘当中的大乘,圆中之圆,顿钝中之顿,专中之专。所以,他的标准是绝对的标准,不是普通的标准。

  ‘杜恶趣。开善门’,善是本有的,这个地方的善,不是善恶之善,善恶的善还是恶,由此可知,前面讲的恶趣,也不是善恶之恶,才能达到绝对的标准,有一丝毫无明存在,都是恶,有一个善的念头在,已经就不善了,此地这个善门就是明心见性,这才是真正的善门。自性显露之后,自性里面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自然就现前了,这叫做真正的善啊!

  我们现在是在初学,初学要知道佛法里面这一些标准,可是我们的下手,还是从最低的标准下手,这样修学才能够得力,一个标准修到了之后,再提升一级,好像念书一样,我念小学,小学毕业了再念中学,中学毕业了再念大学,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标准。

  在本宗,有超越一切标准的修法,那就是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真正做到一心称念,把那许多层的标准都突破了。所以,这个法门是不可思议的法门,这个法门是一切诸佛称赞的法门,非常之微妙奇特,不是其他法门能够相比的。也就是说,其他法门都是有层次的,一个一个层次的标准。净宗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层次,初发心就可以圆成佛道,所以这个难信,难信之法。

  如果杜恶趣。开善门。用净宗标准来说,善门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通是恶趣,参禅、研教、止观、统统都是恶趣,唯独这一句阿弥陀佛是善门,一心执持,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不退成佛,这就是特就本宗来说这两句经文的经义。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是菩萨对待众生的态度,是我们要学习的。看一切众生就跟看自己一样,自他不二。众生迷,迷了苦啊!就是自己苦,众生觉悟了就是自己快乐了。众生迷而不觉,菩萨只好等待机缘,等待他能够接受了,就把佛法介绍给他,他现在不能接受,我们很有耐心地在等待,等待也不是天天瞪着眼睛看着,那又错了!自己要认真努力地修学,成就自己的德行、智慧,这个叫等待。机缘成熟了,众生愿意接受了,自己没有智慧、没有能力教他,那有什么用处呢?没有用处,不起作用的。所以,众生缘没有成熟的时候,要成就自己,缘成熟之后,要全心全力帮助他人,这就对了,成就自己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别人。所以,自己修学不疲不厌,世间人读书、工作很勤奋,什么力量推动他呢?名利啊!诸位想一想,名利拿掉了,谁愿意工作?从前大陆上的情形,尼克森最初到中国大,陆回到美国,他说了一句话,中国大陆是全世界最懒惰的民族,为什么人懒惰呢?不工作呢?没有名利嘛!所以大陆上说了;你每个月做也是三十六块,不做也是三十六块。所以大家都懈怠了,不肯做工,看到干部来了做一下,干部走了就放下了,现在比较好一点了,现在就是你所做工做所赚的钱自己可以得到了,大家就肯做了。

  我们台湾同胞在全世界工作是最勤劳的。所以,今天台湾这样富足,外国人想不通,他当然想不通,他没有办法想通的。我们台湾人一天可以工作十二个小时,一星期可以做七天,外国人怎么想也想不通啊!他们工作大概都是六个小时,一个星期工作五天,外国人工作态度是这样的,这怎么能跟中国人比呢?我们中国人一个星期的工做量是他两个星期,什么力量推动他呢?名利嘛!有钱好赚大家拚命在工作,如果没有钱还不跟大陆上差不多,谁愿意去干去?所以要晓得,他这个力量,是名利在推动世间人。佛法里面是慈悲在推动他,不是名利,是慈悲心在推动、是智慧在推动,有智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真正看清楚了、真正明了了,这个事情他是本份的事情,他应当要做的;我们今天讲的是他的义务。所以他不需要任何报酬,应该要做的,所以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拯济负荷。皆度彼岸。”

  要把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一个担子佛菩萨把他担负起来。所以佛菩萨的事业就是教化众生,所谓是度生是事业,弘法是家务。诸佛菩萨的家务事就是弘扬佛法,把佛法普遍介绍给一切众生,要以种种善巧方便。

  这些年来我们看到台湾的佛教确实有进步,这是我们觉得非常欢喜非常难得的事情,像荣民总医院正式成立佛堂,公家医院将来必定还有跟进的,台湾将来公私立医院,每一家医院都有佛堂,这个功德很大啦!今天下午我到中央信托局去讲演,中信局是公家金融机构,他们也有正式的佛学社团,我今天听到他们的员工大概有二、三千人,学佛的占了十分之一,这个很难得,他这个佛学社成立了,必然将会带动他们同行的事业,希望将来我们的总统府、行政院,都有佛学社,实在讲是有必要,破迷开悟啊!开悟了才有智慧,才能把国家的事情办理得合情合理,老百姓心悦诚服,上下团结一致,安和乐利的社会确实可以办得到,这是要靠我们学佛的同修大家努力来推动,推动正法,不可以提倡迷信,迷信是社会大众不能接受的,现在政府许许多多的机关,为什么还没有佛学社的成立呢?他们对于佛法不认识,认为这是迷信,那一天知道了佛教不是迷信;原来是智慧的教育,教育的内容,目的是教我们知道自己,以及生活环境的真相,佛就是教给我们这些,自己就是人生,环境就是宇宙,佛教没有别的,只是把宇宙人生的真相;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给我们说出来,这是佛教啊!这里面没有迷信,佛说出的真相是他的境界。因此,佛也勉励我们认真修行,去亲证这个境界,我们自己亲证,证得了跟诸佛菩萨所见的无二无别,佛教教学的终极目标就圆满达到了。

  ‘皆度彼岸’,彼岸就是彻底明了,认识一切法的真相。

  “悉获诸佛无量功德。智慧圣明。不可思议。”


  这一句是表福慧二严,庄严,福德庄严;智慧庄严,证得的地位与如来果觉平等无二,也就是成佛啊!佛菩萨帮助众生一直要照顾你到成佛,他这个责任才算是完了,你是等觉菩萨,他责任还没有完,还要帮助你一直帮助你圆成佛道,不但是一个人,帮助一切众生啊!所以这些菩萨们很忙,不但我们这个世界众生多,十方无量无边的世界所有一切众生,都是佛菩萨教化的对象。

  ‘悉获’,所有一切众生统统都获得,‘诸佛无量功德’,这是福德。‘智慧圣明’,是智慧、福慧二足尊,这个就是我们常讲的三皈依;佛,二足尊,二足就是功德智慧,这两样都圆满了到不可思议,这一句话就是说的圆满的意思,唯有圆满才不可思议,不圆满是可思可议,圆满了就不可思议了。由此可知,这三句话就是成佛了,与会菩萨的智德说到这个地方,才算是圆满,才算是都给我们宣说出了。

  “如是等诸大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

  像前面所讲的,这样智德慈悲圆满的这些大菩萨们太多了,绝对不是普贤、文殊、弥勒,不是贤护等十六正士,像他们这一类的菩萨,无量无边,一时来集,可见得释迦牟尼佛当年讲无量寿经这个法会是庄严,也是不可思议,无量无边菩萨都来了。舍卫大城能容纳得下吗?佛这个经是在灵鹫山讲的,现在很多人到印度去朝圣,灵鹫山有多大呢?当年我们肉眼能看得到的听众有二万人,诸佛菩萨有很多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统统来集会,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像维摩经上讲的,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